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

明镜新闻: 上海金融試驗任重道遠 香港須自強謀雙贏

明鏡新聞 - 最新要聞
 
Shop Best Buy

Find this week's deals in computers, cameras, phones, and more! Choose store pick up or other shipment options.
From our sponsors
上海金融試驗任重道遠 香港須自強謀雙贏
Oct 1st 2013, 10:26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日正式掛牌成立,並無國家領導人出席儀式,即使如此,並未稍減自貿區的重要性和矚目程度。內地傳媒對上海自貿區是否中國新一輪開放改革的開端,認知上並不那麼肯定,但是各國不少傳媒報道此事時,都把它與35年前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在深圳成立首個經濟特區相提並論,認為自貿區很可能引領中國新一輪更深層次的經濟改革。自貿區既為試驗,未來成效難料,但是它將觸及的金融改革,已經是內地不能迴避的問題,試驗是成是敗,對中國經濟能否跨上新台階,至關重要;而由於自貿區要試驗的金融改革,與本港賴以單天保至尊的金融業息息相關,因此,上海自貿區值得港人密切關注。

內地經濟發展陷瓶頸

自貿區試謀改革突破

上海自貿區掛牌儀式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主持,北京前往參加的主要官員,只有商務部長高虎城,首批進駐企業,也多由副職負責人與會,這個陣勢,表面上與自貿區的潛在重要性有落差,情或許與習李施政作風厲行簡約,上海不敢鋪張浪費有關;另外,既為試驗,則成敗未知,低調正好為各方留下迴旋空間。即使如此,鑑於自貿區將觸及金融改革,無論掛牌儀式多麼低調,也掩不住它矚目之處。

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35年來改革開放,一些優勢(例如工資低廉等)已經不再那麼絕對,而包括金融業等戰略產業,開放程度不高,這些產業的國企愈做愈大,民營企業遭到擠壓,形成「國進民退」現象,經濟發展出現的瓶頸,連總理李克強也說過改革紅利所剩無幾;所以,中國經濟處於關鍵時期,若不再改革,則不單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社會矛盾也會迸發出來,危及整體大局以至政權的穩定。上海自貿區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其任重道遠可想而知。

當年鄧小平搞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一窮二白的年代(據知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外匯儲備只有約2億美元),深圳特區以優惠政策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當時正值香港工業需要轉型,內地與香港各取所需,如魚得水,一拍即合,大量港商以來料加工等方式,到深圳、珠三角一帶設廠,由於成本低廉,港商賺得盤滿谰滿。最近10年,廣東推動產業升級,大多數港商留戀低效生產模式,未能升級換代,部分遭到淘汰,那是後話,但是內地成為香港的生產基地,創造了內地(主要是廣東)、港商和香港三贏局面,是歷史事實。

上海自貿區並非中央給上海一項政策那麼簡單,而是作為改革試驗區,計劃3年內要試驗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就如同當年深圳一樣,試驗成功之後,中央再開放沿海14個城市,一場改變10多億中國人命運、改變世界經濟版圖以至國際格局的經濟改革,就逐步在中國大陸全面鋪開了。所以,若上海自貿區改革成功,在全國一些城市複製和推廣,中國經濟將出現怎樣的局面,現在無人可以說得準,正如當年前改革開放啟動之時,誰又能預料中國經濟騰飛到現在的程度。

不過,上海自貿區與深圳經濟特區對香港而言,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上海要建設成為金融中心的目標,對香港構成競爭,甚至取代的可能。按上海自貿區的目標,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及人民幣跨境使用等,創造條件先行先試;香港作為首個人民幣離岸中心,仍在等候更多政策推展業務,若自貿區先行先試,香港即使可以同步實施,實際上仍然是上海在一個28.78平方公里地方建立一個境內離岸市場;所以,有人形容這是在上海建造一個「小香港」,其意在此。

當年,香港深圳各取所需

今日,香港上海競爭比併

上海自貿區在試驗階段,對於香港已經相對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內難以構成威脅,不過,以上海輻射長三角以至全國的角色和作用,若自貿區的職能與香港雷同,自貿區內與區外資金並無嚴格區隔,可以流通,而香港的人民幣資金仍然缺乏回流渠道,則若說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不受影響,那是自欺欺人之談。且,若自貿區複製到其他地區,則香港的離岸中心還有什麼空間發展?連串狀和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歷來中國推動改革開放,都是摸覑石頭過河,今次也不例外,例如自貿區總體細則原有98項政策試點,現在只公布了30多項,最關鍵的金融改革暫未問世。金融改革是新一波改革的重中之重,在金融安全的大前提下,內地需要更多時間研議,可以理解;習李體制既然把金融領域視為現階段改革的覑力點和突破口,相信一定會試行,香港面對怎樣的挑戰也很快就揭盅。

首批進駐上海自貿區的36家企業,包括美國(花旗銀行)和新加坡(星展銀行),這個或許與自貿區尋求國際化有關;本港企業不乏表達有興趣落戶,首批受「冷待」,或許自貿區不想讓外界有取代香港的觀感。不過,無論如何,香港要善於利用既有優勢,保持國際化定位,尋求與自貿區合作,參與其間,才有可能創造雙贏局面,這是特區政府和本港企業都要思考和應對的問題。

香港   明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