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明鏡歷史網: 到法国寻访勤工俭学革命先驱的足迹(组图)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到法国寻访勤工俭学革命先驱的足迹(组图)
Aug 5th 2013, 15:56, by 明鏡雜誌

法国蒙达尔纪(MONTARGIS)是我们此次参观的重点。蒙达尔纪是一座仅有446公顷,一万六千多人口的小城,却作为上世纪20年代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策源地而闻名于世,并和赵世炎、李富春、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王若飞、陈毅、聂荣臻、李维汉、李富春、萧三、李立三、李蔚农、何长工、邓小平等一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的名字永久地联系在一起。
 
邓小平做工的工厂新貌
我们先到邓小平工作的工厂参观,这是一间美国人开的橡胶厂,由于这间厂房的设计者,是建造巴黎铁塔的艾菲尔先生,故至今仍保留着,成为珍贵的古迹。
这是在工厂前介绍邓小平工作的事迹。
旁边是邓小平的工作证
1922年2月13日,邓小平(当时名叫邓希贤)在 夏莱特市府登记了名字,第二天就在玉劲松工厂开始上班。他被分配在木底胶皮面鞋部工作,一天工作十小时,星期六下午可以休息。新来的学徒工,每小时一法郎 工钱,工作熟练后工钱涨一些。这种工作不要求体力强,但要求灵巧。较笨的工人一天做十只鞋,而邓小平却可做二十多只,每天可挣十五、六法郎。
这是邓小平当时工作的厂房
随后我们到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飞、陈毅等的学校参观, 这間学校现在成为市府办公大楼。
二、三楼当时是"勤工俭学"学校,现在是市政厅
当时赶不上"勤工俭学"现在拍张相片留念
接着我们到蔡畅、向警予等女生宿和到勤工俭 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李石曾故居参观。李石曾发起"勤工俭学运动"后,共有两千"勤工俭学"学生来法。由于他同蒙达尔纪的特殊关系,安排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 中国"勤工俭学"的学生特别多,据现在掌握的名单看,有姓名,有籍贯、时间和住址的就有一百几十名。李石曾曾经在他的后院种了一棵槐树,现在已经有八十多 年的树龄。
介绍李石曾的"伟大的足迹"
李石曾对"勤工俭学"居功至伟,但他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反对学生搞政治,据说因此他曾向学校告密,致使陈毅等被驱逐出境。
李石曾种下的老槐树已有八十多年树龄了
最后我们到公园参观留学生集会地点和"勤工俭学"的后人到訪而种下的友谊树。
这棵友誼树是数年前,由何长工之子何光暐、陈毅之子陈小鲁、萧三之子萧维佳、蔡和森之女蔡转、李立三之女李英男、李富春和蔡畅之女李特特等到蒙达尔纪訪問时种的,现在已茁壮成长。
中国革命先烈后人陈小鲁等种下的友誼树
法国蒙达尔纪有十一处纪念中国学生"勤工俭学"的史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几处重点参观。可惜当时适值星期六,这些史迹都没有开放,只能隔墙观望,望门兴叹!
蒙达尔纪地处塞纳河与卢瓦河之間的小河网区,故城内河流密布,有120座小桥,素有小威尼斯之称。
水城小威尼斯
  陈湃,万维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習近平重返“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邪路?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thumbnail 習近平重返"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邪路?
Aug 5th 2013, 13:09, by 明鏡雜誌



《明鏡月刊》姚監復 專稿



  習近平講話時落實十八大報告的伏筆

  十八大的黨章中增加了"階級鬥爭""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內容,這是一把懸在人民頭上的達摩克里斯利劍。

  先前習近平講蘇聯教訓、強調政治紀律,這不是偶然的,因為十八大通過的黨章中寫上了十八大報告中沒有講的"階級鬥爭",埋下了伏筆。認真比較中國共產黨章程的總綱和胡錦濤的十八大報告,人們發現黨章中悄悄地增加了論述"階級鬥爭"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內容,這個潛伏在冗長文字組成的長篇論文式的總綱之中,不易被人覺察。但是,這是極為危險的暗器,埋伏在政治鬥爭中的致命暗箭,也是暗暗懸掛在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公民頭上的兩把達摩克里斯利劍,當權者隨時可以用"階級鬥爭"、"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政治大棒,打倒任何看不順眼的黨員和公民,置之於死地。

  在十八大通過的黨章總綱中,同十八大政治報告一樣,以同樣的文字論述了"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值得引起人們重視的是,黨章總綱中接著加寫了一段政治報告中沒有的內容:"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

  這種重新提出階級鬥爭,還強調"可能激化"的論斷,引起經過多年政治運動中被階級鬥爭大棒折磨的善良人們的警惕和擔憂:是不是黨章起草班子裡有左派代表人物,非得把毛澤東"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保留在黨章中,手中留下幾根可以在關鍵時刻的某種條件下,高舉起來的政治大棒和思想戰線的明槍暗箭,在需要時打到要求民主、自由、人權等憲法保護的公民權利的善良人們的頭上。這個暗暗潛伏的一段有關階級鬥爭的文字,意味著"在某種條件下"又可能合理地發動反右、反右傾、文革、反自由化和二次文革。達摩克里斯利劍已經高懸在公民們的頭上了,善良的人們,要警惕啊!

  階級分析和階級鬥爭理論也是一把雙刃劍。人們也會思考,現實社會是不是真的和諧?為何城鄉、地區、行業和貧富收入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客觀存在一個權貴資產階級?是不是實際上存在一個地方官員為主的新地主階級?每年十幾萬起群體性事件是不是階級鬥爭的反映?左派理論家認為,現實中國政治上稱為社會主義,經濟上是資本主義,應稱為現代修正主義的黨國,鄧、江是走資派,中國應開展第二次文革。這樣,起草文件的左派理論家和領導人搬起石頭會砸到自己腳上,砸到正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頭上。

  黨章總綱強調"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十八大修改的黨章總綱,和政治報告多次提到"鄧小平理論"五個字,不同的是:黨章有一段文字專門提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各項內容,結尾處落腳到"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合二為一,成為整體的同一個內容,同時強調這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長期戰鬥任務。2050年才基本上實現現代化,那麼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僅要反到2050年,還要長期反下去,不知至3050年能否建成現代化國家,那麼就可能按照黨章總綱起草組左派作者的預計,是否還要反上50年、100年或者1000年呢?


  造成巨大災難的毛澤東路線還會捲土重來嗎?

  黨章總綱這一段的原文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緊接著這一段論述的中心內容是講改革開放,包括政治體制改革。改革就是改錯,如果沒有錯,何必改和革呢?總綱的確說了"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強調的是"一切文化成果",這當然也包括民主、自由、人權、法制等普世價值和三權鼎立、民主選舉、公民平等等政治制度,和許許多多被極左派錯誤批判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類社會創造的文明成果。總綱這兩段話是十分矛盾的,又是同時存在的,如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吸收一切文化成果是不是資產階級自由化?不知起草組裡的左派先生如何自圓其說。

  總之,現實生活中出現了美好的承諾與沈重的大棒並存的局面,人民出現迷惑不解,希望與絕望交替的心情,這是正常的,因為在十八大的充滿矛盾的混合物的政治報告與黨章總綱中,人們看到了理性的與非理性的、民主的與獨裁專制的、改革開放的與保守的、前進的與倒退的、落後的多種對立思想的矛盾綜合體。但是,人們在看清暗器與邪路的同時,還是抱有希望,希望明天會更美好,生活會更美好,更自由。(《明鏡月刊》41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連新華社都不敢發稿,顯然有太多不可告人的黑幕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thumbnail 連新華社都不敢發稿,顯然有太多不可告人的黑幕
Aug 5th 2013, 12:46, by 明鏡雜誌



《名星》記者蕭憲聰 整理



自由亞洲電台《週末茶館》節目的主持人安培,邀請《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的作者之一何頻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陳小平一起來聊聊這本新書。

安培:西方媒體對中國政治不透明也有很多批評報導,那麼陳小平先生你看這本書想向告訴西方和世界傳達什麼信息呢?

陳小平:不是說中國在崛 起嗎?那是因為西方人這些年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GDP增長率持續維持高檔。另外,一些研究中國的美國學者認為,也許在西方的政治體制與東方的專制 體制之間,中國發展出來一種 "韌性威權"體制,這是在薄熙來事件發生前,大家議論中國比較多的話語。但薄熙來事件發生後,我想給了"中國模式"做了一個註解,實際上,中國模式是一種 爛污政治、黑暗政治,跟原來的中國宮廷政治沒有多少區別。薄熙來事件和王立軍事件,讓大家看到中國政治如何運行,它既不是所謂"韌性威權政治",也不是什 麼真正的"中國模式",人們可以想像,中國政治有多黑!中國是個無法無天、完全沒有法治的社會,在某個意義上,中國還在原始叢林時代。

安培:陳小平先生,剛才我們說了這本書中薄熙來、谷開來案件的新揭示,這本書對習近平有什麼新揭示呢?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版即將出版。




陳小平:這本書提到習近平和薄熙來以往的歷史。例如,習近平稱薄熙來"三哥",他們以往的關係是很親密的,但因為薄熙來看上了習近平的位置,對中共的接班體制和習近平有很大影響,這時候是不是"三哥"或哥兒們?就很難說了。

本 書並未提到習近平在整垮薄熙來的過程中究竟發揮什麼作用,這齣主戲是江澤民唱的,在這個過程中,江澤民面臨一個兩難境地。因為一方面有傳聞說,薄一波曾幫 著江澤民鞏固權位,薄家對江有恩;另一方面,江對薄熙來也很欣賞,但最後,薄熙來幹的事情讓江澤民為難,薄熙來做的事情,威脅江澤民全力支持的接班人習近 平,因此,在最終促使中共上層把薄熙來按下去的遊戲中,江澤民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的勝利,即是說習近平穩定登上大位,江澤民把習近平的一個強有 力的競爭者抹下去了,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也許應該感謝中共一些老人為他做的一些事。


審判谷開來匆匆忙忙收場。

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

安 培:以往只要有研究人員或學者揭露太多中國政治的秘密,幕後的角鬥,包括前面何頻先生提到的,周永康給王立軍的親筆信,這樣一些中國國家機密事情的話,往 往很容易受到官方騷擾。何頻先生,你出版這本書之後,你和另外一位作者黃聞光先生有沒有受到騷擾呢?中國官方目前對這本書有沒有任何反應嗎?

何 頻:沒有。我希望他們有反應,但不希望有騷擾。我相信,也不會有騷擾,畢竟我們在美國,他們至今沒有否認書中的一些事情,恐怕也有為難之處,因為,此書不 是單一方面攻擊中共,不是單一攻擊中共某一部份,我們是把各個層面複雜的因素表現出來,我們說,他們實際上都是一夥的,都是互相牽扯在一起的,他們要反駁 和攻擊我們是很困難的。

我們的書披露的信息非常之多,不管任何人對本書提出的批評或糾正,都能使我們再版時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大家更清楚看清事實真相,我們只是試圖去接近真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是比較謹慎的,但我們有信心,我們認為我們書中寫的很多東西經得起時間考驗。

薄熙來案成習近平的麻煩

安培:回到薄熙來本身,這本書有沒有說到為什麼薄熙來案子遲遲還不審,對於中國未來如何審判薄熙來你是否有些預測?

何頻:從中國非常粗糙地審判谷開來和王立軍來看,中共原來應該是想在十八大之前,也就是習近平接班前完成薄的審判,但後來,事實上他們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現在,薄熙來案成了習近平接在手上的一個麻煩。

現 在如何審判薄熙來,怎麼說,都是一個難題。首先,習近平和薄熙來同屬太子黨,如果習近平下手太重,同為太子黨體系的一些人對習近平就會有看法。當然,有的 人會支持習近平,有些人則會覺得習近平太殘暴了;第二,薄熙來現在究竟是否認罪,這對中國司法審判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難點,雖然中國的所謂"公開審 判",實際上也是他們控制的內部審判,但如果傳出來薄熙來根本不認罪,政治後果是很難想像的;第三,薄熙來在台上的時候,哪一個中國領導人跟他沒有瓜葛 呢?有幾個領導人跟他沒有利益交換關係呢?如何切割這些領導人跟薄熙來的關係,也是何時和怎樣審判薄熙來的一個難點,所以,我認為,他們還在為難之中,在 他們達成共識、有絕對把握之前,他們不會做出審判薄熙來的決定。

安培:這本書是否會出中文版?

何頻:是的,會出的,正在翻譯之中(現已出版——明鏡歷史網編者注)。

安培:這本書對於大家了解中國政壇幕後運作和黑幕是很有意義的,陳小平先生有要補充的嗎?

陳 小平:我想說的是,審判薄熙來不是中國的法律問題,而是中國領導人政治藝術的東西:如果他們覺得作品是好的,自然會把薄熙來搬出來讓大家看;反之則不會, 完全不是法律問題,王立軍案和谷開來案的審判如此匆忙,至於四個警察的審判也有非常重要的細節,可是,整個案件,讓觀眾幾乎沒有知情權,裡頭黑幕是非常非 常多的。

安培:四個警察是王立軍在重慶的手下嗎?

陳小平:那是王立軍的"四大 天王",從東北帶過來的,這幾個人在殺害海伍德以及掩飾謀殺案上扮演相當關鍵的作用,但案子究竟發生什麼事,連新華社都不敢發稿,顯然裡頭有太多不可告人 的黑幕需要進一步被揭開,它有助於幫助我們認識海伍德死亡案、谷開來殺人案、王立軍案以及薄熙來案等一系列問題。

安培:一個又一個的秘密,一個又一個黑幕,無論是中國的政治運作或司法審判,都需要走向公開透明。就像我們今天的節目裡介紹的這本書說的那樣,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早已開始,但是,遠遠還沒結束。(《名星》 第2期)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ttachments/2013/05/27/18_201305270639491WSq1.jp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徐友渔:民族的不幸源于政治的不幸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徐友渔:民族的不幸源于政治的不幸
Aug 5th 2013, 12:37, by 明鏡雜誌



  启之著《内蒙文革实录:"民族分裂"与"挖肃"运动》是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在内蒙古的大悲剧的真实说明。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对中国人民而言是大悲剧、大惨剧,而内蒙古地区的人民,尤其是蒙古族人民,其悲惨尤为为深重。因为这里除了全国普遍发生的批判斗争"阶级敌人"、"黑帮分子",不同派别群众组织之间的派性斗争,1967年"二月逆流"中的镇压之外,还发生了所谓"挖肃"运动即清查"内人党"运动。仅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这场运动导致"在全自治区共挖所谓'内人党'三十四万六千二百二十人,刑讯武斗致死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二人,致严重伤残八万七千一百八十八人"。虽然后来官方的正式立场是否定文化大革命,但由于当局不愿意面对历史,特别不愿意承认迫害少数民族的事实,所以关于内蒙古的文革历程,存在许多含混不请、扑朔迷离之处,对于文革中发生的惨剧,存在严重的隐瞒和歪曲的说明。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内蒙古的文革历史作了忠实的、全面的描述。通过此书,读者不但可以看到文革烈火迅速燃烧到内蒙草原,工作组短暂的领导一切,群众组织的兴起及其派别斗争,1967年二月军区对造反派的镇压等等文革中全国各地普遍发生的现象,而且还能了解到军人公然抗命,周恩来和其他中央大员多次在集会上被起哄攻击,中央下令对内蒙古实行"全面军管",以及把内蒙古肢解成五部分勉强维持领导和控制等不同寻常的情况。中国区域辽阔,民族成分复杂,文革中既有政令高度统一的一面,也有不同地区--尤其是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独特性的一面,启之依靠大量翔实的材料--包括很多一般人无法接触的内部材料、自己亲自采访作的记录--复原了内蒙文革的曲折、复杂、惨烈的历史。看得出来,作者在内蒙的生活经历,他与蒙族各阶层人士的密切关系,对于他的写作,对于他有能力对历史事件的性质做出正确判断,起了重大作用。

  本书不但对内蒙文革作了迄今为止最客观和全面的描述,而且为理解内蒙文革提供了相当有深度的历史和背景材料,这包括近代以来内蒙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内蒙民主力量和共产党力量的崛起,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之前和之后对内蒙政策的变化,还包括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蒙族共产党首领乌兰夫的态度和处理,尤其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与文革发动同步的"前门饭店会议"--在此会议上,刘少奇、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宣判了乌兰夫的政治死刑--这一切使得读者有可能对内蒙文革作一种透视。本书对于蒙族学生在1981年发动学潮的记载既提供了难得的信息,也为理解内蒙文革的后果与影响提供了线索。

  如实地反映悲剧很难,而正确地认识悲剧发生的原因则更难。这种难度的表现之一是,哪怕是那些有亲身经历的受害者,也人云亦云地把悲剧的发生完全归咎于林彪、"四人帮"和康生。作者尖锐、明确地指出,扯上林彪纯属胡说八道,"四人帮"和康生固然有责任,但他们都不是悲剧首要的、直接的制造者,真正的元凶是毛泽东,是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是毛和中央对以乌兰夫为首的蒙古族干部和群众加上的"民族分裂"的罪名,造成了草原上巨大的惨剧。

  根据本书的描写,内蒙文革充分说明,毛泽东和最高统治集团使中国的政治生活活像绞肉机--这也是著名的"五七一工程纪要"的说法,除了毛本人,任何人都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整乌兰夫的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很快垮台,附和华北局整乌兰夫的内蒙党委和军区的干部没有逃脱被整肃的命令,对军人郑维山下令以"征服者"身份入主内蒙的陈伯达和郑维山本人成了"反党集团"成员,"挖肃"运动的直接指挥者滕海清最后落得备受煎熬,甚至在"前门饭店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处理乌兰夫的刘少奇和邓小平,文革刚开始不久就被列为中国头号和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然,面对这无可逃遁的大悲剧,作者还是清醒和悲愤地指出:"文革使一切都变成权力祭坛上的牺牲,然而,滕海清等人失去的只是封爵受赏,造反派失去的是青春年华,'挖肃'的受难者失去的则是生命。"

  作者在描写和反思内蒙古的文革悲剧时,彻底摆脱了大汉族主义情绪,他把发生在一些蒙汉族杂居区的暴力事件直截了当地称为"民族迫害事件",本书不但揭露了内蒙古人民在文革中遭受的政治迫害,而且揭露了蒙古族人民受到的民族迫害。可以看出,民族不幸源于政治的不幸。

  人们容易轻率地使用"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我们从未听到对内蒙惨剧有公开忏悔,从未见到公开道歉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相信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

  2007年11月2日

  于北京寓所

  徐友渔,摘自启之《内蒙文革实录:"民族分裂"与"挖肃"运动》,天行健出版社(香港)2010年版,为本书序言。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李铎:宋朝“党人碑”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李铎:宋朝"党人碑"
Aug 5th 2013, 12:36, by 明鏡雜誌



  现代的行政区划有点乱,如"市",有直辖的,有省辖的,还有市辖。同是市长,官职大小,天壤之别。古代虽然也乱,但是一级级的秩序是井然的。

  古代人不像今天到处跑,往往数辈都守着一块土地,所以不用去特别强调地域,而是以家庭为最基本的单元。那么五户人家组成一个更高级的单元,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叫"伍",有的叫"比",有的叫"邻";这五户的单位再以五为单位组合成"里",也有叫"闾"的,那么一"里"就是二十五户人家;再组合,大概为了计算方便,以乘四来组合成一百户人家,叫"族";五族为"党",一党等于五百户人家;五"党"为"州",已经是两千五百户了,再将五州组成"乡"。所以,乡是一万两千五百户,由二十五个"党"组成。

  尽管传统的儒家文化非常强调意识形态的管理,但古代的行政管理一般不去管人的意识形态。为什么强调?因为管理太弱了。儒者就爱以纠正时弊为己任。这种行政区划,主要是便于征兵征税,经济军事是国家的命脉。取五和五的倍数来计算也方便,一个巴掌就可以。每年产的粮,户交一部分给邻,邻再交到里,一层层上交,中间有没有克扣还待考证。征兵亦如此,只不过是由上往下层层下达指标。

  由于中国稳定的农耕经济特点,养成了人们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不论是周朝还是汉代,觉得这么一划分,可以一劳永逸,管理起来很方便。同时,这也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

  问题是,人口的增长是爆发式的,如果风调雨顺,没有战争瘟疫的话,二十年就要翻几番。如果某地流行禽流感什么的,一夜间就能灭几个党。所以行政区太难划分,各地也就因其地理特点不同再来修改划分方法,越搞越乱。

  很多人读古代的书,一遇到行政区的问题就头大。我们且不管它,只要知道,党是一级行政单位,大的时候五六百户,小的时候二三百户,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区或一个村庄,也就行了。

  "乡党"常常联一起使用,因为都是行政区,比"邻里""比邻"都大得多的。

  虽然说,许慎认为,"鄉"是形声字,但是不论是从甲骨文还是钟鼎文来看,它都是个象形字,像两人对着大锅吃饭。

  "党"字比较复杂,起初写作"?",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后来竟被笔划奇多的"黨"来取代。"?"字本义就是地方,是一些人家组成的行政区划单元。而"黨"字的本义是"黑暗",虽然其"黑暗不明"的义项后来由"曭"字来承担,它只管表示一个行政单位,也只作"乡党"之"党",但是由于有个"黑"字钳在里面,总让人觉得不舒服。后来有一支少数民族的名称按音是"党项",就不愿意用带"黑"字的,而用今天的简化字。中国原本有些姓"黨"的也随了"党项族",改为"党",看来大家还都不喜欢黑。

  古代的这些行政区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城市里由于流动性强,虽在某朝某地也偶尔用用,但是主要用于农村。所以"乡里人"就是"农村人","党"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历来都是重视农业的,这是从经济上来讲,而从意识形态上来讲,却又极蔑视农村,认为他们只知道"吃",还那么"黑",所以,这两个字往往都是指保守、护短、谋私利而聚在一起的人。"乡"还好一点,因为它大;而"黨"渐渐就成了贬义词,所以有"朋黨""奸黨"之词流行。

  不过也有那么一天,"黨"字时来运转。

  话说宋朝时期统治者,傻乎乎地把首都安在了个没有任何屏障的开封,敌人一来,就会将整个国给灭了,国家极不安全,可是又不肯加强军队建设,因为这国家本来就是军人搞政变弄来的,所以皇帝特担心军人的权力大起来再搞兵变,因而还不断削兵。

  这样一来,国家就更不安全。靠什么呢?就只能靠安抚了。谁想打我了,我就给谁送钱、送粮、送丝绸。结果是,虽然敌人不来打,因为打的目的已经达到,还打什么。但是自己的国力却越来越差,加上些贪官污吏再偷一些肥己,所以六十多年就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出了聪明人,叫王安石。他说服皇帝要改革,其实不改也不行了,再不改老百姓要造反了。这场改革运动,就叫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这人不讲吃穿,不在意车马,不迷恋女色,一门心思地想着帮朝廷理好财,把经济搞活。可是由于体制的问题吧,法虽好,但是执行起来却出问题。

  如青苗法,是为了让百姓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去借高利贷,由政府贷给他们粮食,等收获以后加上比较低的利息还给政府。这样就表面上是敲了高利贷者的饭碗。可是由于官商是一家,他们联合起来,强迫那些不需要贷粮的人也来贷粮,这样他们就会白赚一笔。否则就诬你反对改革,你就要坐牢。这样,闹饥荒之地的官商和不闹饥荒的老百姓,都反对王安石的法。

  他们越闹越厉害,眼看朝廷要倒,太后执政,将王安石拿下以谢天下,让司马光来执掌大权。

  司马光文章写得好,但是理财之道全然不通,也没有别的办法,就是一条:废了新法,一切还原。没搞几年,国家又到了崩盘的边缘,更是天怒人怨,司马光便被章惇赶下台。那时候的人就已经知道扣帽子了,所以给司马光扣上个"奸黨"的帽子。再后来,蔡京为相,他更推崇王安石,因为王安石是他心目中的理财专家,他从王安石那里学了不少理财本领,不过不是为国,而是为己。为了让王安石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还动员皇帝将王安石的像立到孔庙。为了给王安石报仇,便在司马光及其追随者身上再踏上一只脚,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亲自撰文,刻下"黨人碑",立遍全国,録司马光及其同党共有三百零九人。这些奸党人,背个"黨"名,归为一籍,赶出京城,永不叙用。

http://www.impactchina.com.cn/d/file/lishi/yueren/2013-07-31/720047fb5e58d79810956679b30d9f80.jpg
 (图注:党人碑拓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可是这些学了理财的高手们,并没有将攫取的财富用以充实国库,都肥了自己,国家眼看又要完。这时天象怪异,西边出现了彗星,也叫孛星,那可是大不祥之兆,便有个叫刘逵的人,赶紧上朝,说是因为刻"黨人碑",让上天发怒了。

  皇帝再大的权也要听上天的,赶紧纠错,毁了"黨人碑"。可是上天还是不依不饶的,又在大白天放出太白金星,那么亮,要与太阳争光辉了。这下朝廷彻底害怕了,为"黨人"平反昭雪,将那些早死了的"黨人"后裔纷纷启用。

  这些党人后裔,以"黨人"为荣,重刻"黨人碑"以炫耀自己高贵的出身;所以,那时的"黨"成了历史上最光荣的黨!

  李铎,《大家》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林彪事件后恢复秩序与维护文革的双重困局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林彪事件后恢复秩序与维护文革的双重困局
Aug 5th 2013, 12:34, by 明鏡雜誌


  林彪事件后,毛泽东陷入了恢复秩序与维护文革的双重困局。一方面,文化大革命搞了六七年,毛泽东希望结束乱局,逐步把局势引入正轨;另一方面,毛泽东担心,这种努力有引向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危险。文革所预设的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怀疑文革的人却越来越多,文革本身成了毛泽东需要竭力维护的首要目标。

  林彪事件后,权力结构重新组合。中共十大和四届人大产生的权力架构,基本上是两种力量的对峙:一方以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为代表的老干部派,一方以江青为代表的中央文革派。1中央文革派因林彪事件得到加强,但他们的主要阵地仅限于文化宣教系统,很难染指国家强力机关。他们在地方的基础也没有想象的那样强大。2随着老干部的回归,地方和中央部门实际控制权大多回到了文革前的领导干部手里,尽管不见得是原班人马。中共十大一个重要变化,是很多老干部重新回到了中央委员会。在191名中央委员中,有40人是文革期间受过批判又复出的老干部,其中包括邓小平、谭震林、王震等。3毛泽东执意从工人、农民中直接选拔一些人,到中央担任领导职务,并选定王洪文为新的接班人,以支持他的继续革命路线,实现平衡老干部的作用。4然而,从基层直接上来的这些人,既缺乏政治资源,又无政治经验,多数场合是党内斗争的看客,很难独立发挥作用。还有一些人是文革期间从地方擢拔到中央的,这些人可称之为"文革上台派",但很难融入中央文革派。

  毛泽东希望,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前提下,实现"安定团结",对老干部派与文革派左敲右打,驾驭两股力量,维持权力平衡。江青、张春桥等中央文革派扛起维护文革的大旗,符合毛泽东的意图;但他们借机向周、邓发难,却超出了毛泽东的限度。毛泽东并不希望再次出现大乱。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向老干部释放出和解之意。1972年1月,抱病参加陈毅追悼会就是一个姿态,表明毛泽东有意弥合与老干部的裂痕。周恩来感慨地说:"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使我们忠于主席的人,都很感动。"5毛泽东需要修复中央权力架构,除了重新启用老干部别无他途。

    毛泽东支持周恩来出面收复局面,在他的授意和认可下,周恩来加快了"解放"老干部的步伐。6然而,当周1972年批极左时引起了毛的不满。毛泽东对美国"踩在中国的肩膀上",利用中国同苏联达成协议十分恼火。1973年11月,周恩来在与基辛格会谈中,同意针对苏联威胁就分享情报达成协议引起毛泽东的不满,认为周对美国太迁就,有损中国独立主权。毛泽东亲自部署中央政治局批评周的"错误",实际上是给周一个警告。但毛离不开周,也深知"批周必乱"。当江青等人想趁机把周整倒,取而代之时,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和阻止。1974年,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意在为文化大革命的进步性寻求历史依据。他要让人们相信,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和历史进步,却遭到怀疑和反对,这与历史上法家主张变革与儒家反对变革有相似之处。然而,毛泽东并不想把批林批孔搞成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也经不住再发动一次群众运动了。当江青等人批林批孔批周公,矛头指向周恩来和众多老干部时,再次受到毛泽东的斥责。虽然对周多有不满,毛仍然让周负责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使江青对"组阁权"的争夺受挫。

  邓小平的复出具有标志性意义。重新启用邓并不太意外,邓历来受毛泽东的器重。文革伊始"打倒刘邓",但毛反复讲刘邓有区别,对邓是打而不倒。正是在毛泽东的坚持下,中共九大保留了邓的党籍。当然,只有在做出"永不翻案"的承诺之后,邓才可能重新得到毛的信任。1975年,毛泽东赋予邓小平"三副一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的重任,让邓接替周主持国务院工作;毛泽东在对王洪文失望后,又让邓接替王洪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多次制止江青等人对邓的纠缠和发难,告诫他们不要搞"四人帮",甚至让邓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批评"四人帮"。应当说,毛对邓整顿秩序、恢复经济的努力是寄予希望的,给予了很大支持。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能触动一个底线,就是不能引向否定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一面支持邓小平搞整顿,一面授意张春桥、姚文元写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文章,含有约束邓的用意。他告诫全党,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每日每时都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所以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很容易"。7 1975年,毛泽东从批"四人帮"转向"批邓",不能说与毛远新等人传递的信息无关,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如纪登奎所说,"小平执政,一系列措施触及'文化大革命'"8邓把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分别讲的三句话并列起来,提出"三项指示为纲",将经济建设提升到"纲"的位置,为整顿提供依据,实际上偷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概念。邓小平以其惯常的强硬、果敢的作风,整顿经济和社会秩序,打击和处理派性头头,成立自己的理论班底--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撰写《论总纲》等文件,与"四人帮"争夺意识形态阐释权,精心选择毛泽东可以接受的理论观点来支持自己实行的政策。邓虽然闭口不谈文化大革命的是非,但无可回避地触动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断定,邓小平要翻文化大革命的案,算文化大革命的账。9邓后来也说:"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10

       1975年11月,毛要求邓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文化大革命做个结论,解决对文革的认识问题。然而,邓以不了解文革,"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为理由,拒绝了毛的要求。这种不让步的姿态,导致毛泽东最后下决心抛弃邓小平,并在党内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1毛泽东清楚地知道,"老同志"中对文化大革命"一是不满,二要算账"的人不少。毛泽东对这种政治状况做出的解释是:"一些人做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他坚持说,一百年后,一千年后"总还是要革命的"。12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宗教",他对自己的理论从来没有动摇过。

  注释:

  1中共十大选出的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叶剑英、康生、李德生。中央政治局常委由主席、副主席加朱德、张春桥、董必武组成。政治局委员除九名常委外,有韦国清、刘伯承、江青、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姚文元;候补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艾则孜;1975年初,增补邓小平为中央副主席。四届人大选出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副委员长董必武、宋 庆龄、康生、刘伯承、吴德、韦国清、赛福鼎·艾则孜、郭沫若、徐向前、聂荣臻、陈云、谭震林、李井泉、张鼎丞、蔡畅、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周建人、许德珩、胡厥文、李素文、姚连蔚。

  2据陈益南研究,经过"一打三反"和"清查五一六","省及省以下的地方政权中基本上没有什么'造反派'分子了"。见陈益南《文革中地方基层政权的变动情况与历史责任》,引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站中国研究数据库。

  3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1654页。

  4王洪文(工人,中央副主席)、陈永贵(农民,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工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倪志福(工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姚连蔚(工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素文(工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健(工人,国务院副总理)。

  5 1972年8月1日、2日,周恩来接见回国述职大使和外事单位负责人的谈话,转见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1615页。

  6以北京为例,1969年下放、解职的6627名处级以上干部90%得到"解放"。中央专案组管的670名审查对象,1975年春夏有300多人得到释放。见周一兴编《当代北京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第229页;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第311页。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第413~414页。

  8 1987年10月访问纪登奎谈话记录,转见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1757页。

  9 1975年11月初毛泽东关于刘冰等人来信的意见(毛远新笔记),转见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第1754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1页。

  11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第426、427页。

  1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87~488页。

    摘自萧冬连《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李向前,韩钢: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三次谈话记录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李向前,韩钢: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三次谈话记录
Aug 5th 2013, 12:33, by 明鏡雜誌


   自本刊1997年第4期报道邓小平一份珍贵手稿的发现以来,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人们不仅从邓小平留下的亲笔提纲中,更深人地了解到当代中国历史性变革的思想源头,而且也为这一珍贵文物的发掘故事所吸引。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再次走访了著名学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起草的组织者之一于光远先生,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有关邓小平这篇重要讲话形成的情况。

  又意外找到邓小平三次谈话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春夏,于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谢绝了众多的约稿,专心致志地做自己保存的文件整理工作,进行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研究,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追记》长文和《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一书,对那段历史作了详尽的追忆和深入思考。这期间,他又意外地找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起草过程中,邓小平同胡耀邦、于光远等的三次谈话记录。这无疑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面对这三次谈话的记录稿,于老既感欣慰又多少有些遗憾。欣慰的是,记录稿忠实、准确地记下了邓小平在起草讲话过程中的前后思路,保留了邓小平自己对讲话的指导思想、主要观点和谋篇布局的意见。

  可以说,记录稿的发现,为解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历史性文件形成的文献学问题奠定了基础。说到遗憾,于老告诉我们,当时是随听随记,句子记得不完整,而且记的速度比较快,以至有个别的字今天分辨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因为是自己的记录,不作传达之用,所以用纸也很随意,并缺少时间、地点等正式记录所应具备的"规范"性要素。

  其中第二次谈话的后半部竟记在一张拆开的海外友人来信的信封上,而邮票后来不知被什么人剪掉了,以致记录稿被开了个"小天窗"。

  但不管怎样,这三份谈话记录稿的发现,对研究邓小平讲话的形成,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一书中,于光远讲到了这三次谈话的经过。根据于老的回忆,是胡耀邦带他去邓小平那里,由邓小平当面向他布置起草任务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要他组织起草工作的。三次谈话都在邓小平家里进行,每次谈话胡耀邦都在场。

  于老在1997年9月20日上海《新民晚报》的一篇短文中写道,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大家所坐的位置:邓小平坐在一张大书桌后面,胡耀邦坐在他右侧离他最近的沙发上,于光远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其他几位起草者并排坐在他左侧的靠背椅上。几次谈话大家都是这样坐的。谈到这里,于老还说了一个细节:邓小平的书桌上摆着一只台式电子钟,因为是第一次见到,他颇感新奇,而且有些纳闷:电子钟显示时间的一面不是面对主人,而是面对客人。

  第一次谈话

  第一次谈话是1978年12月2日,记录稿大约1600字:。这个谈话是邓小平在准备把他写就的"讲话提纲"交给于光远的时候,就"提纲"内容所做的讲解。

  一开始,邓小平说:"讲过了,与外国人讲过。"这大约是指此前他同日本、美国客人的谈话。据《邓小平思想年谱》记载,邓小平在11月26、27和29日分别会见了日本民社党访华团、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诺瓦克和日本公明党的竹人义胜。在这一系列谈话中,邓小平向外国客人表明,中国要改革,"根本的一点,是要承认自己的落后,承认现在很多方法不对头,需要改";并介绍了中共中央目前正在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去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在谈话中还讲到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以及为什么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并就外界广泛议论的纠正冤假错案问题作了说明。显然,由于有了这些谈话,邓小平对在大会上要讲些什么的思路已经很明晰了。因此他对起草者说:"究竟讲什么,想了一下,不准备长稿子。"

  接下去第一个问题,邓小平谈对会议的评价。在手写的提纲中,这部分内容他只写了"对会议评价"五个字。而在谈话中,邓小平却作了相当的发挥。他说:"这次会议了不起,五七年以后没有(五七年以前有,延安有,那时议论问题自然一些)。这个风气要传下去,很好的党的生活,党的作风,既有利于安定团结,防止思想僵化,又有利于……实在可喜。"

  这主要是指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民主传统得到了"恢复与发扬",会议开得"生动活泼"。以后在正式讲话中他曾高度评价说:"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敢于讲心里话,讲实在话。大家能够积极地开展批评,包括对中央工作的批评,把意见摆在桌面上。一些同志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些都是党内生活的伟大进步,对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显然,邓小平对近20天的会议上与会者们敢于思想交锋,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是非进一步明辨起来的情况非常满意。他当时就特别划出1957年这个时间界限,认为这种民主生活为1957年以后所没有,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第二个问题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邓小平强调写这个问题时要"讲点理论的重要"。他谈话的一个突出意思是:"这个争论(即真理标准的讨论——引者注)很好,越看越好,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命运问题。"这是真理标准讨论在全国特别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取得重要成果的情况下,邓小平所下的判断。因为,在提出全党工作着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以及为着这个转移必须清理长期积压、遗留的大量冤案错案的关键时刻,通过真理标准讨论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这个思想路线来辨明大是大非,具有根本的意义。在邓小平看来,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争论或者理论研究,而是政治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能否前进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个说法,准确反映了他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接着,他提出要"解决新的问题,全党全民开动脑筋"。

  有一点需要说明,邓小平在他自己手写的提纲中明确写下了"实事求是"四个字,在这几次谈话中又多次阐发这一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引导中国社会主义走向改革的最基本的思想依据,是在同"两个凡是"的斗争中取得突破性和决定性胜利的思想武器。

  谈话第三个问题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邓小平说:"在现在这个时期更要加强民主。集中多少年,现在是民主不够,不敢讲,心有余悸。"接着邓小平转到了在经济工作中发扬民主的问题。他说:"发展经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厂工人监督,农村社员监督。"邓小平说:"目前主要是反对空头政治……反对说空话。现在是正确的意见,也不落实,没有具体措施,一拖就是一年。"他提出:"讲权力下放,企业。讲讲千方百计,讲调动积极性。利用每一寸土地,有一点土地种一棵树,有一块水面搞养殖,有一块草原种草。"谈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邓小平说:"这个矛盾只能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整。……否则不能自主,靠质量,质量好销全国。不要怕,乱,乱不出来(承认市场一定调节)。"从谈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在构思发扬民主问题时,把相当的注意力放在了经济方面。如他在谈话中就说:"经济民主,重点不只是政治,重点是经济民主。"这些话后来没有:在正式稿中出现,但能看出小平思想着重点所在。关于法制,邓小平说:"有些要用法律,民法,刑法,各种单行法,植树应该有法律。地方也可以立法。"

  谈话第四个问题是向前看。邓小平提出,"这个会议向后看解决一些问题,目的是为了向前看,不要一刀切,解决遗留问题,快,干净利落,时间不要长。完全满意不可能。"随后讲到:"安定团结十分重要。……毛主席文化大革命中问题,不纠缠这个问题。""文化大革命,不要涉及,让时间来说清,过一段时间再说这个问题,没有一点吃亏。"

  显然,这些想法是针对着党的工作重心能否顺利实现转移,以及国内外都在议论的关于怎样看待毛泽东晚年错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这些意思他在手写的提纲中也说到了,在正式稿中发挥得更充分。可以说,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最终促成当代中国历史性转折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的这些想法都是非常清晰和坚定的。这可以用11月27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工作会议大组召集人汇报时一句特别重要的表态作佐证:"我们党中央和我国人民永远不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当然这不是一种纯道德的约束,而是根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智慧:一方面指出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必须加以纠正;另一方面又在出现怀疑和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的问题时,站出来"力排众议",维护毛泽东的旗帜。以后在起草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时,邓小平的这个观点更成为根本的指导思想。

  第五个问题是谈克服官僚主义。他列举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有:人浮于事、拖拖沓沓、会议多。邓小平提出:要"学会管理,培养与选用人才,使用人才,改革规章制度。""好的企业必须用先进的办法管理企业。"随后,邓小平特意讲到:"党委领导好不好,看企业管得好不好,利润,工人收入,城市如此,农村如此,各行各业如此。"

  第六个问题是允许一部分企业、地区、社员先好起来。邓小平说"这是一个大政策"。他说:"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农村5~10~20%;城市20%,才有市场。本身就促进就开辟新行业。"他强调要"反对平均主义","干得好的,就影响左邻右舍。"

  第七个问题是加强责任制。他讲到:"现在无人负责任。"因此要"搞几定:①什么什么项目,②从哪里引进,③定在什么地方,④定哪个人从谈判到管理。可能六七定,开单子,并头进行,不耽误时间。"邓小平说:"现在打屁股打计委,有什么用?要打,打个人。国内企业也要专人负责,专门机构、专门的人搞几定,请些专家,譬如荣毅仁就可以当专家。"

  第八个问题是新措施新问题。邓小平提出要搞人员核算标准。

  谈话的第五、六、七、八这四个问题后来在正式稿中"捏"成了一个部分,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对照正式稿,可以看出,讲话提纲和12月2日的这次谈话,已经奠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全文的基础。它的构架,它的主要观点,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完成稿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这次谈话时,中央工作会议已经开了20天,比较重大的问题由于民主的充分发扬都已经提了出来,这使邓小平有可能把握住事情的全局和要害,形成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邓小平的这些观点既高瞻远瞩又足智多谋,成为开启一个时代的改革"宣言书"。

  第二次谈话

  据于老回忆,12月2日谈话后,从邓小平那里回来,胡耀邦和他组织有关人员赶紧起草稿子,大约两三天就起草好了,并送邓小平审阅。随即邓小平又找胡耀邦、于光远等人谈话,这是邓小平就起草稿子所作的第二次谈话。时间应在12月5日。这次谈话的记录稿,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开了"天窗"的稿子,而且只是后半部分谈话的记录,前半部分的记录尚未找到。现在找到的这个记录稿大约2000字。

  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严厉批评了党内存在的"随风倒"、"找靠山"的坏现象。他说:"随风倒坏得很。找靠山,没有上面一点东西,就不敢想了,怕动辄得咎。"邓小平讲到,要"为敢想敢做创造条件"。"怎样才能敢想敢做,从制度(说)根本是民主制度。""总不能随便打击嘛。对新生事物采取支持鼓励态度嘛。特别是学术艺术思想领域上更需要民主讨论嘛。武断可不行,真正搞二百方针。""出了坏人不要怕,越轨怎么办,还有个信任群众信任干部的问题"。

  邓小平再次谈了"开动机器"的问题。他说:"开动机器,一个生产小队干部看到一个空地没有种树,有一块小水塘没有搞养殖业;或那块土地[没有]利用,睡不着觉,一个生产队靠开动脑筋可以增加多少财富。""脑筋用在什么地方,四个现代化嘛!"这段话在第一次谈话讲到千方百计调动积极性时已大致讲过,现在则是再次强调。

  邓小平肯定稿子关于"实事求是"的一段写得好:"实事求是一段写得好,语言还可以简化一些。"还说:"四人帮不要讲成为挡箭牌,已经讲够的不要再讲。"可以看出,邓小平是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党的历史经验,而不是仅仅把问题归结于"四人帮"。

  关于党在未来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与民主法制问题,邓小平说了一大段话:"党要有好作风,党的作风无非那三个作风,本身就是制止违法乱纪。现在看来党规党法比国法还重。经济民主这方面要强调,这里有权力下放问题,民主监督,对搞得[不]好的进行监督。讲了经济民主,选举不够,没有权力下放,党委随便干预,也没有民主,也培养不出人才。范围是否还有别的方面?……没有民主就没有法制。"邓小平说:"没有各种法,逐步的搞,开始粗一点不要紧,不完善的可以逐步完善……经济法院没有,普通法院就做起来,不要求一下完备,(修改法律)单个地搞,甚至地区搞。总之没有法不行就是了。"比起12月2日的谈话,讲法制的这一部分内容充实了。在正式稿中,则形成了更丰满的一段论述。

  关于向前看,邓小平说:"过去不可能完备,不要求完备。自我批评不够的,让他自己考虑,允许他继续考虑,在实际工作中改正。因为过去的问题太复杂,但以后[对]新的错误要严一些。"中央工作会议上大家对一些犯了错误的人包括中央负责人提出了严厉批评。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邓小平显然有很深入的政治考虑。按照这个方针处理,既批评他们的错误,又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机会,最终能够维护整个政治局面的安定。

  关于新的问题,邓小平说,"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要大量出现,特别是上层建筑一面,有规章制度,有用人问题,有选人标准。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发展生产力是主要的标准,否则什么叫政治上强。"邓小平还说:"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还要展开,不要等上层建筑,从一个厂,从专业公司搞起。农村从公社搞起,现在一下解决不了,从人事改造、企业开始。从一些专业公司新改造企业着手。"这是能很快见效的做法。后来的农村改革正是这样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的,企业的改革也是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

  对于这样一场深刻的改革,邓小平预见势必遇到很大阻力,因而特别指出:"改革的障碍包括老干部,总的赞成,具体反对。[要]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总之,方针明确,方法妥当,没有好的方法行不通。现在方针一致,要想具体办法才行。"由此要求起草者"搞一小段强调工作方法问题"。

  这次讲话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是生产力标准问题。这个构成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思想,在这个时候就鲜明地提出来了。

  关于如何进行改革,邓小平提出要"权力下放、责任到人"。他从以往的经验教训谈了这样做的重要性:"有一个责任到人的问题。讲集体负责、党委负责就等于无人负责……既然责任到人就应该有权,没有权也就不可能[负]责任。领导得好不好,根本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技术是否得到不断地更新,靠体力劳动不行。"这里明确地显示了邓小平关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这次谈话比12月2日谈话更进一步的地方,是"先富起[来]的想法"。邓小平说:"八十元少了。加到一百元。农民八千万,十分之一。"还说:"城市带农村,上海四百元,北京二百元。大城市带小城市,搞为城市服务的副业,大有可为。……靠近城市的先[富],平均工资到一百元,福利要好一些……平均工资一百元,就是吃得好些,用得好些,可以搞等价交换。"

  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前,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对那里的经济发展作了考察,因此谈话中他讲到了这些国家的经验。谈到城市的规划时,邓小平说:"新加坡建房,几个卫星城市二十万,一个岛上都有卫星城市,为什么,我们不搞?北京西山、石景山都应规划,不需要到北京市来。"这里所谈显然是希望人们从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受到启发,在先富起来的做法上有所借鉴。这些虽然在后来的正式稿中没有讲到,但我们仍然可以由此看到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一些脉络。

  最后,邓小平讲到稿子:"短一些,顶事,不能长篇大论,语言少一些,干净利落一些倒反明确。"还说:"希望快点。两天搞好,分寸恰当些。"

  第三次谈话

  大约两天后,新一稿改好了。邓小平同胡耀邦、于光远等人作第三次谈话。于老的记录稿大约3500字。于老回忆说,邓小平是逐字逐句地与起草者进行研究的。谈话记录也是一个证据。当时中央工作会议已进行二十六七天,时间相当紧迫,邓小平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讲话稿的审定上来,其情其景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谈话一开始,邓小平说:"概括讲四个问题,基本可以。"说明这时的稿子已改为四个部分的结构。他要求在稿子"头子上或中间要讲一讲重点转变问题,这是一个主要的方针"。于光远的记录稿上就有"重点转移的评价,新时期,真正反映"等字样。可见邓小平是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样一系列号召的目的,归结到工作重点转移这个"大前提"上面。这是前几稿没有谈到的。

  接着,邓小平谈到华国锋在会议上作自我批评的情况,批评了把个人摆在中央之上的新式迷信。他说,"两个凡是作了自我批评,定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提法要改变"。"毛主席、党中央[的提法]就反对过,不能把个人摆在中央之外之上。我就讲了这个道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两个凡是重要。我就是这样评价。"这实际上是一段题外话,但却有相当重的分量。因为不论从反对"新式迷信"还是从确立改革取向的领导格局而言,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这个自我批评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他在这样的问题上还一味坚持而不加以改变,那么整个改革发动的进程就会出现曲折,形势也会复杂得多。所以这是个大局问题,是比"两个凡是"争论本身更重要的问题。

  由此,邓小平谈到官僚主义和制度问题:"真正是说有上层建筑的问题,官僚主义是一个内容。说权力过子集中,离开民主集中的集中,脱离了组织。离开民主集中,这才是实质。""各级组织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整个组织一直到支书,权太大,不利。""我们的制度不是鼓励支持人们敢想敢讲敢做,(甚至包括经济)精神鼓励不够,物质鼓励不够。"

  "为什么僵化的原因。干得好干不好一样。(不仅不一样)要打击,而且还得全票的,不得罪人,大家却觉得可以过得去。政府制度是这样,党内制度也这样。怪现象发生。"邓小平特别提出要加写一段追查所谓谣言的问题,说这"实际上是软弱、神经衰弱的表现",还说"打击报复的,很恶劣风气,必须制止、斗争"。显然,这些意见形成了后来正式稿分析僵化原因的文字。对于起草者作出的因为"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从而产生三种"怪现象"的分析,邓小平感到满意,说:"我看写得不错。"

  关于经济民主问题,邓小平就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和按劳分配讲了重要的观点。他说:要加这样的意思,"搞得好的得的多,包括领导干部,不但有精神奖励,就应该多得,就应该先富起来。""积极性没有经济手段调动不行,只讲风格,风格是不行的,对极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个时期可以,长期一辈子不行。"又说:因此,要加这个意思: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这个重要的思想,几乎原文写进了正式讲话。

  关于"向前看"的问题,邓小平在谈话一开始就强调:"这个历史前提是总的东西。"他说:"问题太多,只能解决得粗一些","过去处理,特别是政治结论上,可宽可严宁肯从宽"。"对过去,正面解决就行了,不追查细节,从大局着眼,对过去的人可以宽一点,但应把问题讲清楚,可以等待、思索。""我们只要把大是大非弄清了,有些小是小非一件一件弄清楚,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些事,不宜多谈。有些问题不可能完满。聚精会神向前进"。

  在邓小平看来,重要的是"引导向前看,向后看与向前看的关系",以此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工作转移。但是,邓小平并没有忘记指出,"有些人不能重用",如"打砸抢的,帮派思想严重的人"、"风派"、"溜派"(指溜须拍马的人——引者注)等等,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有着相当的警惕。早在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曾这样回忆过:"还在毛主席指定我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时候,王洪文避到上海,在那里搞阴谋诡计。他跟赖可可说,十年后再看。这话触动了我。"正因为此,邓小平在充分强调顾全大局的同时,仍提醒全党十分注意队伍的纯洁。

  对责任制问题,邓小平始终给予很大的关注。他说,"总之有赏有罚都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讲这个问题。""通过责任制,通过赏罚,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合格的就要降。""奖励而且物质奖励也到具体的人,具体的集体与个人,比打屁股效果更大。"这些话正式稿基本吸收了。邓小平还谈到"培养专家"问题。

  专家即指知识分子,当时"左"的偏见尚未排除,因此他说:"专家这样一用,就用下去。为社会主义事业。实际上造福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后来正式稿说:"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这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这就澄清了一个多年来搞乱了的重要是非。

  关于"研究新情况"一节,邓小平考虑较多的,是改革马上会带来怎样的社会问题:"仅仅改革上层建筑,也可以说改革生产关系,都可以带来许多问题。涉及到大量的人,减人安置人,什么人学习,什么人改行,可麻烦了。……等待安排,工资照发,仍会不满意。""这个改革会涉及大批人的切身问题。"对此,邓小平想到的是:"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并且创造条件使其各得其所,是不容易,相信群众,会取得群众理解、谅解。"

  他说,"震动比较大",新的问题"并不比现在的问题简单,而且会更复杂,走群众路线,信任群众,教育群众以大局为重,可以解决。随着生产发展,社会需要方面很多。明年即使不大量出现,后年肯定大量出现。总之随着生产力发展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多种经营搞起来,劳力可以得到安置。"

  作为一种信念,尽管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邓小平对它的光明前途却是坚信不疑的;而作为一种预见,邓小平所谈的确是最根本的困难,这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不能不令人赞叹他的目光如炬了。

  于老对我们回忆说,这次谈话,邓小平对稿子看得更细,意见也谈得更具体。谈话之后,根据他的意见又作了修改。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当邓小平听起草者对改定的稿子通读一遍之后,断然说:"行了,就这样拿出去吧。"起草的工作才算完成。

  关于这个讲话稿的起草,于老说:讲三中全会吹响改革的号角,就集中表现在邓小平的讲话中间。讲话的内容可以说全是邓小平自己的想法。不但思路是他的,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语言也大都是他的。他对执笔人写出的稿子很仔细地看了,在审读讨论稿子时又不断深化和充实自己的思想;讲话的题目也;是他提出来的,虽然按照会议文件的统一格式,在印发给会议出席者的正式稿上没有题目。

  他的思想,首先写在那三页提纲中,然后在改稿的过程中,对原先的提纲又作了不少补充,大大丰富了内容。虽然执笔写稿子的人、定稿时发表意见的人也不是一点作用不起,但是讲话中那些精辟的见解可以说完全是邓小平的。也还有些新思想、新观点在那个讲话稿上没有反映出来。

  对起草这个稿子,于老谦虚地说:"我只作了这么一件事,即是遵照邓小平和胡耀邦的意思,找到了执笔起草的人,向他们作了传达,商量了一下文章的框架,限定时间拿出来交卷这样的事。我没有提出值得讲一讲的意见,我也没有动笔起草稿子。"

  在访问于老之后,我们这些晚辈对二十年前发生的这件不寻常的故事,真是神往不已。虽然我们无缘亲历这些历史场面,但老人的追忆使我们了解:在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转折中,邓小平作出了非凡的贡献。这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复兴的历史里,铭刻在世代中国人的心中。

  李向前,韩钢,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台湾士官暴毙案,万人参加告别仪式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台湾士官暴毙案,万人参加告别仪式
Aug 5th 2013, 11:00, by JAS

People, holding placards of a bleeding eye, take part in a demonstration in front of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August 3, 2013.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demonstrators gathered on Saturday to mourn for soldier Hung Chung-chiu, who died of severe heatstroke after being ordered to do strenuous exercises in a barracks on July 4, and to dem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Hung's case, according to event organizers. REUTERS/Steven Chen (TAIWAN - Tags: POLITICS MILITARY CIVIL UNREST)
周日,万名台湾民众参加陆军下士洪仲丘告别仪式,总统马英九也加入告别队伍。周六,至少数万人举行抗议,要求真相。洪仲丘事件缘何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德国之声连线台北特约通讯员尼尔。
德国之声:媒体认为洪仲丘的死亡有哪些疑点?  

尼尔:台湾陆军下士洪仲丘,他是属于义务役士官。所谓义务役是指,在台湾男子成年后要当兵。洪仲丘并不是志愿从军的身份,与志愿役的士官是 不同的。义务役士官现在在台湾服役一年就可以退伍。洪仲丘在退伍前几天,因为违反了军中规定--违反了什么规定呢?就是他违规携带了有照相功能的智慧型手 机和MP3播放器,然后就被予以处罚。不过,在台湾军方规定,士官只能被处以悔过处分,不能关禁闭。所以,洪仲丘被处以关禁闭处分,其实是大有疑问的。那 为什么他会被处以关禁闭的处分呢?根据媒体报道,他是在部队得罪了很多人,有很多人对他不满。在检察单位的起诉书里也提到,因为他曾经篡改过体能测验的成 绩,有这样一个过错,然后又拒绝担任部队执行班长的任务,这一连串事件让部队一些长官和同僚对他相当不满。所以就利用这样一次机会,等于说要给他一次好 看。

当然,这个事情如果说只是单纯送禁闭,是不是一定会出人命?这也是因为有一些其它非常巧合的状况出现,包括他个人的体重是很重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所以 他在体检的时候,原本是不应该被送禁闭的。但是,他的体检报告过程中,也许出现一些状况,是不是体检报告加速完成,或者内容上有不合规定之处。这都是很多 社会大众在质疑的部分。在紧闭室作体能操练的时候,因为台湾夏天气候非常炎热,再加上他原来体能状况不好,禁闭室环境也很不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洪仲丘在一 段体能操练后身体不适,在急救上可能也有些延误,所以最终不幸暴毙。

In this photo taken on July 17, 2013, Hu Su-tseng, the mother of Taiwan soldier Hung Chung-chiu, who died after strenuous calisthenics on a base in suburban Taipei, wipes away her tears next to his portrait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legislature in Taipei, Taiwan. The death of the 24-year-old soldier has set off a wave of anger on the democratic island of 23 million people, further undermining the already unpopular administration of President Ma Ying-jeou, and raising hard qu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island's military. (AP Photo)
洪仲丘的母亲
德国之声:事件为何引发连串震荡?

尼尔:这个事情出来以后,本来军方是用"意外"来作处理,可是家属没有办法接受,诉诸媒体,追查之后发现,里面是大有隐情。将近1个月的时 间,媒体的大幅度报道也让军方或者说马政府感受到事态严重,包括国防部长也已经下台。现在一些涉案军官、士官有18人被起诉。洪仲丘也在8月4日举行了告 别式。马英九总统也前往致祭,安慰家属。但显然台湾社会大众的愤怒没有办法完全化解。群众8月3日走上街头,这已经是第二次,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大家觉 得,虽然案件已经起诉,但真相似乎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呈现出来。

德国之声:民众为什么觉得很难获得真相?

尼尔:在过往,因为军方是比较封闭的单位,所以一旦在军队里出现的任何事情,军方的启事好像家属必须要接受,因为在追查方面你没有办法直接介入。军方出现 任何事情,通常都是由军法这套体系,军方处理军方的事情。一向大家的感觉就是,不够透明,不够公开。所以,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常常也会觉得说是一些不明 不白的冤案。只是因为没有办法,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这次洪仲丘的案件,之所以会特别引起注意。可能是因为在这中间有一些不合规定的事情,是非常明显的,包括我刚提到的:他不应该送禁闭,却被作出送禁闭处 分;在这么不好的天候状况下,对他施以非常严厉的体能操练,这也导致他最后死亡。一开始,军方可能想比照过往的作业模式,用既定程序就把它结案。但是,家 属不放弃,再加上媒体报道,引起相当大的社会反响。这可能代表着台湾军方历来不够透明,很多事情发生后是军方的一个片面解释好像就可以交待过去。但现在民 众觉得,不能再让军方这样下去。如果要杜绝未来类似事件发生,军方势必要有所改变才行。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ake part in a demonstration in front of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August 3, 2013. Demonstrators gathered on Saturday to mourn for soldier Hung Chung-chiu, who died of severe heatstroke after being ordered to do strenuous exercises in a barracks on July 4, and to dem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Hung's case, according to event organizers. REUTERS/Steven Chen (TAIWAN - Tags: POLITICS CIVIL UNREST MILITARY CITYSCAPE)
主办者说,8月3日有15万人参加抗议
德国之声:政府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尼尔:总统马英九已经表态,要求军方做一些改变。至于过往发生的一些冤案,行政院也准备成立一个军事冤案调查委员会,就是以往一些大家觉得 已经追查无望的案子,现在如果有疑义的话,可以再申请调查。还有就是,以往在军方出现的一些案例,都是由军方的一套系统处理,未来在某些案件部分,可以修 法,然后交由普通法院审理,这样可以在事件调查上更加透明。

采访记者:苗子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中国禁止从新西兰进口奶粉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中国禁止从新西兰进口奶粉
Aug 5th 2013, 10:52, by JAS

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公司
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公司

作者 法广

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公司上周末承认,该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可能含有会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细菌,如果中毒对患儿将是致命的。昨天,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新西兰贸易部长表示:中国当局已停止进口所有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产的新西兰奶粉,他认为这是完全有理由的。

法新社从惠灵顿发回的报道注意到,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还没正式宣布禁止进口新西兰乳产品的禁令。中国食品安全局只是表示,已经与进口恒天然产品的三家进口商接触沟通,要求他们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所有"用污染牛奶"制成的奶粉。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及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后,中国大量进口外国奶制品,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

据政府统计显示,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中,中国进口的新西兰奶粉占同类商品中的95%,如果禁令时间持续,将提高市场对奶粉短缺的担忧。

新西兰贸易部长还补充说:"目前情势"严重,新西兰与中国合作密切,但是,目前不仅仅只是中国,同批可疑产品也被出口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泰国和越南。

据俄新社的报道,莫斯科就召回了所有恒天然的产品,其中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并建议俄罗斯消费者不要购买这些产品。

马来西亚的达能多美滋公司也宣布说,尽管到目前为止,对产品的验测还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质,但是出于预防措施已经召回的部分婴儿奶粉。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美國延長關閉北非中東地區部分使領館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美國延長關閉北非中東地區部分使領館
Aug 5th 2013, 10:38, by JAS

embassy

面對恐怖襲擊威脅,美國將延長關閉位於北非、中東地區的部分領事館。關閉期可能長達一個星期。

8月4日,美國關閉多家使領館,其中包括位於阿曼、開羅、利雅得和達卡等地的使領館。

在穆斯林國家,星期五是最重要的祈禱日同時也是休息日,而星期天則是工作周的第一天。

美國國務院說,延長關閉是出於謹慎、而不是新的威脅。

華盛頓還說,位於喀布爾、巴格達、阿爾及爾的使領館將於周一恢復辦公。

此前,美國國務院向旅居世界各地的美國人發佈恐怖襲擊預警,稱基地組織可能針對美國目標發動攻擊。

警告有效期一直到8月底。警告特別指出,中東以及北非兩地發生襲擊的可能性尤其高。

謹慎起見

警告稱,有情報顯示,基地組織及其附屬組織計劃發動恐怖襲擊,並認為襲擊最有可能在8月底之前發生。

據報道,美國監聽到基地組織的通訊往來。據信,基地組織重要人物策劃發動針對使領館的攻擊。

同時,一些歐洲國家、其中包括英國也暫時關閉了設在也門的使領館。

英國外交部說,為了「謹慎起見」在也門薩那的大使館將在周日和下周一(8月4日和5日)兩天臨時關閉。

外交部網站還提醒英國公民不要前往也門、並敦促在也門的英國人離開。

(編譯:蘇平,責編:橫路)

BBC中文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查污染 富士康:符合標準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查污染 富士康:符合標準
Aug 5th 2013, 10:20, by JAS

(中央社台北5日電)富士康科技集團在主管機關調查污染指控之際表示,位在中國大陸東部的廠區廢水排放符合環保標準。

富士康今天在電郵聲明中表示,昆山廠所有排污都符合有關法令的標準。新華社引述昆山市環保局副局長丁玉東說法報導,富士康和鼎鑫電子正被政府調查。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等環保組織指稱,富士康向昆山廠附近的河流排放有毒污染物。中共人大最高政治諮詢機構成員陳冀平3月指出,污染問題已經取代土地糾紛,成為大陸每年3萬至5萬起社會不穩定事件的主要因素。

IPE主任馬軍今天說:「我們希望企業能扛起他們的環保責任。」IPE是5個批評富士康和鼎鑫的組織之一。

馬軍提到,富士康過去兩天一直和環保組織對話,但明確計畫尚未出爐。

富士康和鼎鑫的昆山廠距離上海約400英里,都在蘋果公司(Apple Inc.)的2013年供應商名單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替蘋果組裝iPhone和iPad。

蘋果發言人波特(Kitty Potter)透過電話向彭博社表示:「我們不容忍任何環保違規,且固定稽查我們的供應商,以確保他們有遵守規定。」

鼎鑫所屬的欣興電子今天並未回應彭博社的採訪請求。(譯者:中央社尹俊傑)1020805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駐琉球美軍1架直升機墜機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駐琉球美軍1架直升機墜機
Aug 5th 2013, 10:11, by JAS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5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警方接獲線報得知,今天下午駐日本沖繩(琉球)美軍1架直升機疑似墜機。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沖繩警方表示,今天接獲線報得知下午4時(台灣時間3時)許,有1架駐沖繩美軍韓森基地(Camp Hansen)的直升機墜落基地內。

沖繩宜野座村公所指出,墜機現場可能是位於韓森基地的編號106號門附近,因為那一帶竄起黑煙。公所兩位職員想前往出事地了解,但美軍基地設有柵欄,無法入內。1020805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