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

明鏡歷史網: 薄熙来1975年写给前妻李丹宇女士的情书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thumbnail 薄熙来1975年写给前妻李丹宇女士的情书
Aug 21st 2013, 14:23, by 明鏡雜誌




薄熙来与李丹宇

 




 
信件原稿


  薄熙来前妻李丹宇于2012年公开薄于1975年写给她的情书。该封共用12页信纸写就的信件,洋洋洒洒4000多字,谈及爱慕之情、为人处世、事业奋斗等多方面,文末更附上一首词《沁园春·向前》。

  李丹宇曾向记者表示,与薄热恋期间每3天通一封信,薄希望她将信件保存起来,合成一本日记。该信以"小矛"(李的小名)抬头,信末不署名,以"友上"落款。这封信无疑是考察青年薄熙来心路历程的珍贵史料。


小矛,

  我首先应该向你声明,此次这样的字大而稀,并非为了偷懒或应付差事,只是因为我习惯了较大的字,写起来舒服一些,只要看看我后面的篇幅,就可以证明我的勤勉了。

  今天给你写信,大可以随便一些,因为一年里这样的机会十分有限。所以我要尽情地利用它,时间是11:20了。在这之前,我一直在看你的信,并审视我自己的照片,这是我奉命在生日那天照的,光亮亮的一个大脑袋,真没意思,但自惭形秽是不对的,不管他许多,还是给你寄去,由你取笑吧。以下我想谈谈对几个问题的看法,和你讨论讨论,就来篇八股文吧。

  形象问题

  从你的信中我觉察到,你挺爱捉摸人的形象,这有点很像纳赛尔,他时常把别人的照片放在桌子上看上半小时。据说,凭着这个古怪的办法,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基本印象,八九不离十了。这并不是全无道理,而且十分有趣,你可能就受了他的影响。形象在实际中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品质、性格这些东西,虽然有些人言行不一,但能克制,"不形于色",但伪善者演正派人总是不大象(作者原文用词)的,伪装终究是要剥去的。怪不得捷尔任斯基总爱用他那双敏锐的眼睛去注视一个人的"形象"。在交往中,人们既注意观察自己朋友的形象,也珍视自己留给朋友的形象,而且越亲近的人就越重视这一点。人们总不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无足轻重的,除非这个人我们本身就讨厌他,希望他快些忘掉自己,省的被缠祝对于你的形象,有时我能心满意足地回味,尤其是临别前你从小妹家回来后,说的一两句话,我是非常动心的,连当时的表情、姿势我都十分清楚;可有时也不免模糊,这是感情不够好吗?未必,因为我主观上总是希望有一个你的清晰的形象。形象与感情有联系,但并不成正比;形象固然重要,但还以自然微妙。随随便便、自由自在就是使人最舒服的形象。尽管我留给你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稳重,甚至有些使你别扭的地方,但保持了自然的本色,我也就满足了。我深信在自然的发展中,能日益加深了解,树立起一个真正的而不是臆想的形象。如果把你的大脑比作一个剧院,现在也许已经"座无虚席"了。早被那些"冠心脖"动脉硬化""胆固醇""心电图"之类的医学名字占满了,我这个迟到者自然没有座位。

  但只要有耐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双方都会找到座位的。

  我们并不是单凭"形象"激发起来的热情而生活,更重要的是在理智的、精神与物质的互动中前进。毕竟,"形象"还只是人们的向导。

  谦虚与求实

  人们往往爱表现自己而非言语上又故作谦虚,把自己说的这也不是,那也不好的。在朋友的接触中这种情况更是怪常。既使(作者用词)有的人是真实地谦虚,于事也是无益的。因为朋友嘛,就是为互相帮助,就是要互相了解,隐讳自己的长处既不能加深互相了解,更不能促进对方前进,很多满好的事就是被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毁了的。事物总有两个方面,认识自己的缺点是必要的,为了自己的长处,由此鼓起勇气也是必要的,向别人讲述坦白自己的弱点是诚恳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优点也是自然而坦率的;谦虚固然是人之美德,实事求是确是我更为珍视的。我们既不应有庸人对一得之功的沾沾自喜,也不应有那种故意表示谦虚风度的做作。既然是朋友,了解就应该是完全、彻底。在这里,不必顾虑一般人所说的"面子",表扬自己又何尝不可呢?说心里话,当我为看到你讲自己在呼啸的北风中长跪,在学习困倦时咬伤,只在黑夜里任凭一会儿的泪水的流淌,我是很感动的,而且也极其喜欢你这样对我讲述自己的情况。这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你是真情实感的表达。希望今后也是如此,哪怕你讲自己如何"棒",如何做出成绩,我也只会把这些当做你促进我前进的意思来理解的。当然,我也在同样要求自己。

  多愁善感

  上次给你的信中给你戴上多愁善感的帽子请不要生气,那里50%是在开玩笑,并不是我对你的定见。"多愁善感"要一分为二,我不喜欢"多愁",但喜欢"善感"。象(作者用词)你信中所描写的"轻风戏动的树叶,如同残阳的光辉,敲打窗户的雨声,及那静夜星空..."。这种"善感"我是挺喜欢的。一个人不应该思想呆板,沉溺于老套,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就没有其他,生活浪漫一些好。思想活跃一些好,感情深沉一些好,许多革命的跃进和成绩,都是带有一些浪漫色彩的。总按常规走路是不行的,而回想那些革命的大师们,工作中思想中也常是严谨与浪漫二者同时存在。可以"触境生情,善感",我认为还是一种美德。至于"多愁",我就不喜欢了。而坦白地讲,我最担心的也就是你不要染上那种知识分子的通勃—多愁。当然,以你目前的处境和经历过的事情是有理由多愁的。但多愁必定伤身且无补于事。而正因为我和你的经历极相近,所以更不愿总是发愁,而希望有一个乐观的,坚定的,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和我在一起。我从正面与侧面都了解到你是具备这些品质的,因而我十分快慰,只愿你今后遇到不愉快的事,想到伤心的地方,多往开阔处想,"天空(作者用词)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马克思讲"反悔过去,莫如发愤未来",我们应该以此为共勉。

  严格与宽解

  这是我对朋友的原则,希望你也能这样。我接受了第一次的教训,我以为对朋友一定要"严格",就是说,如果有什么缺点,一定及时提出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保留的,有了矛盾就让它在萌芽时解决,不要一味"迁就"。

  同时鼓励对方去努力奋斗,监督对方去实行自己的计划。我远不是一个意志坚定、一丝不苟的人。所以还特别需要这种"鞭策"。而且,不管你怎么要求,这种好意我都是能够理解的。

  另一方面,也应该有谅解对方缺点、错误的心胸和气量。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就等于没有朋友,道理很简单。但遇到不具体的事情就客意糊涂。尤其是相爱的人,他把对方想的是碧玉无暇,完美绝伦,因为一旦发现什么缺点就大惊小怪,耿耿于怀,结果反把事情弄糟。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纯粹的,任何人都要有不足之处,连马克思也爱引用"人所具有的(缺点)我都具有"这句格言。所以,我们只有真正领会了辩证的思想,才会有真正容人的胸怀。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么多,谁有点问题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我有改造自己的决心,我有不断前进的勇气,但远不是一个完美的人,这点必须想请你注意。我希望你能毫不含糊地批评我任何一个缺点(甚至涉及本质),但我也希望不要象(原文作者用词)一般的知识分子那样过于细腻敏感。(我现在并不觉得你是这样,只是预想),很多事都要想的开,不要过于拘谨,不要按照一般的风气、见解来要求。我们各自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看事的方法与思路,我相信这些在今后是可以彼此了解和互有启发的,而且基本点是一致的。

  积累材料

  前几天我抄完了那些你所需要的"格言"之类,我很高兴,因为你所需要的,也正是我格外喜欢的,使我不由得想起古人说的"英雄所见略同"。我曾反复回味过主席的那句话:"聪明的人往往处在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受过侮辱而且年轻的人中。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真是有道理啊!

  我现在就有这个习惯,看到好东西就想摘录下来,否则日后就找不到了。日积月累,这些东西都是极为宝贵的,过了几个月后再翻一次,实在又有新鲜的感觉,"如见故人"。今后有机会我也挺想看看你摘录的句子。

  原来,我是不大爱写日记的人,现在也如此。但生活许多大事、感想,丢掉又十分可惜,最近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我订期(原文作者用词)给你写的信,望你保存起来,今后会在一块,就是一本完整的日记,省的我再另开篇幅了。这些既是思想,又是生活,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行动的顾虑,反正是啥都有了,积累起来是有意的。当然我也会给你的信同等待遇的。我很喜爱你抄来的那句格言:一个人如果没有坚韧性、果断性,向目的锐进的志向和毅力,那么,他的劳动就不可能是有成效的。"锐进"二字极好。

  问题就写到这里吧,也许你已怪烦透了,但只要你不给我扣上"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歇后语就引了。无论如何,我是写的"肺腑之言,真实感受",且这么晚,我也固然有些迷糊了。

  还忘了告你,为了对你有个"全面了解",我专门去小航那里采注到了一个你的"好人好事",收获不校她也是准备好了,一、二、三、四地给我讲,从工作、学习到生活、锻炼,什么都降到了,就是实例还不够,未能满足我的要求。但这也大有补益,比如说,我工作能够有机会早回家的时候,就想起你是怎样向(原文作者用词)雷锋教人学习,主动值班的情景,于是坚持到下班,还受到师付(原文作者用词)的好评。

  自然我也忧心忡忡地向(作者原文用词)到你是否爱生气"?回答是满意的。

  这次托她给你三件"礼物",都是傻乎乎的小东西,你可别以为我是在取笑你,它们各有一个函义(原文作者用词):小铁盒上的小朋友代表纯洁,帽娃娃代表健康,而那小熊猫抱着球若有所思的样子,就让她代表深沉吧。另外买了打信封,小鸭小象怪好玩,就请它们经常鼓励你快乐点吧!

  至于此信,是我最费劲的,可也许我一本正经地说了半天,你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都一再摇头,,认为是谬论连篇。那也不要紧,写信批判好了,我想来是很有兴趣辩论的,你说的对我就服输,有几件事我不是已经向你"投降"了吗?你的逻辑性还是较为严密,且能说一些令人信服的道理的,不过,社会经验也不怎么样,比我强不了多少,所以你对周围的人相交还是没下一番功夫的,否则有一天你的心跳也会,40多/分下,追上我的。

  买到了《简略心电图》,只有精装一种,平装有价而无书,所以买了。但我还是有"节俭"的意识的。

  最后"正告"你一句,今后写信千万不要太费时间了,从6点写到1点,尽管断断续续也不影响工作了,久而久之是要毁身体的。咱们又不是搞"接力赛",不必过于紧张,"频率"大可以放慢一点。虽然就是在故作宽宏大量地"违心"地劝告你,但还是应关心关心你,确实要自重身体!"惩病克寿,矜壮暴死",你可别自恃强壮而一意孤行埃

  我也把笔记本上的第一句话抄给你:

  顽强地学习,
  耐心地学习,
  深刻地学习!

  言长纸短,难以尽述;友人之心,如在吾历;
  香山很低,何惧险路;来日方长,走上征途。

  友上 75.7.14

  沁园春-向前

  五岺威严,
  三山雄峙,
  缅怀心坚。
  悼英烈背驱,
  血化红泉。
  国而忘家,
  轻挥忧患。
  太行苍松,
  延河劲草,
  凛然正气傲中原。
  阅青史,问中华儿女,
  谁来接班?

  于今两霸争雄,
  鼓四海黑风恶浪掀。
  莫辜负青春,
  如火炽然;
  人民热望,
  勇负双肩。
  挚友同德,
  心热如焰,
  白首不熄永相恋。
  擎战旗,
  更笑望丹宇,
  奋力向前。

  薄熙来,共识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一个满洲贵族后裔的回忆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Introduction to Coaching & CEC's

In less than an hour, you'll learn how to win the hearts of your members and build a successful fitness community. Sign up for this $4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一个满洲贵族后裔的回忆
Aug 21st 2013, 14:16, by 明鏡雜誌


   "民国13年,你爷爷带着疲惫,冷淡淡地把我和你奶奶送到 沈阳,就像离开树枝飞向天空的鸟,头也不低返回井陉。那里有他的事业,有他的女人,又和段家子弟混在一起,为普鲁士人挖煤。"父亲抿了一口"板城烧"接着 说,"窗外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你奶奶搂着我,一边嗑着炒香的葵花子,一边轻轻地打开尘封多年的一幕一 幕。"
 
  桂祥家大妞走了
 
  二月小阳春,皇城根克勤郡王府后院廊檐下,在那架光洁的榆木花棚上,关家格格(我奶奶)和索家和硕格格(奶奶舅舅的女儿)用几旋天蓝色的丝线,绣刺出蜿蜒流动的小溪,一对黄嘴儿黑羽毛的乳燕,正矫捷地掠过小溪的水面,还有几朵棉花团般白云。
 
  关家格格一边绣一边问:"姐,额驸(索家未婚夫)烟戒了吗?嘴挺味儿的。"
 
  "戒?戒什么戒。在这住了几天,看那无精打采的样儿,回他们府上就来劲了,怎么劝也不行。这不阿玛从广州带回康寿丸,说吃了就能戒烟,给他捎回几盒,也不知吃着怎样。"说到这索家格格气不打一处来,一走神那绣花针便扎到中指上,叫了一声,关家格格忙递上手帕。
 
  一阵脚步声,关穆氏(奶奶的姑姑,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孙媳妇)急匆匆地碎步跑了进来,没等几个格格请安便嚷道:"快告诉索大人,桂祥家大妞走了!"
 
  桂祥家大妞指的是有皇上时候的隆裕太后,当然没皇上了人们也这么叫。消息在索府传开,索郡王、大奶奶,几个侧福晋、贝勒、格格都聚到大厅。 关穆氏讲:"正月初十,太后万寿节,穆家永敏、文德随恭王爷家到坤宁宫请安。几家王爷送上八宁寿门表,行三跪九叩大礼,太后赐赏每人一个扳指儿,脸上挂着 笑容。等国民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派遣道贺专使梁士诒进殿,本来是旧臣,现上殿不跪,太后脸就变长了;又送上袁世凯的大相片,太后更受不了,结果不欢而散。第 二天太后就犯病了,先心口痛,接着胸腹隆起,一天天肿胀,憋气呀不是?什么药也灌不下去。弥留之际,太后拉着皇上手就掉泪了,才46岁呀,眼睛闭不上,嘴 半张着。皇上吓得直哭,还是瑜主子上来给合上眼,闭上嘴。"
 
  关穆氏讲述,福晋、格格们没听完就哭了起来。而索大人则抬起头,扬扬枯干得像鸡爪一般的手臂:"圣祖睁开眼了,52年,叶赫那拉结束了,爱新觉罗还有望,有望!"
 
  "有什么望?早不走,都民国了。"福晋看一眼做梦一样的索大人。
 
  "你不懂,只要不离开紫禁城,福陵大榆树不倒,龙脉不断,大清就不算完!"
 
  用当代医学观点视隆裕太后是积怨成疾,从迎进大清门成大婚吃喜饽饽那一天,一个娇小玲珑的珍妃就将她与光绪帝隔开,一挨多少年,待两宫宾 天,家事国事时乖命蹇,江河日下。更不能让爱新觉罗家容忍的是宣统二年(1910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大清宣统皇帝的名义签署了"退位诏书"。在明清 两代中,凡是遇到国家大典,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金凤颁诏"的仪式。颁诏时,先由宫内主管太监在城楼正中堞口,代表皇上宣诏。而后将诏书放在一竹筒 内,插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口里,用黄丝线顺墙系下颁布天下。
 
  退位诏书有这样句子:"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 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索大人长叹一声:"两代叶赫女遵祖训,陪伴爱新觉罗家三朝天子,终于葬送了大清268年江山。"
 
  "怎么遵祖训?"格格们围着索老爷子问。
 
  索老爷子捋着长髯,"清魂不应散,艳花还所依。"你们知道亚圣皇太极的额娘是谁?就是骁勇善射把自己看成普照大地的太阳叶赫那拉王国的公主。那时满洲大小二十几个部落,均以打猎为主,抢掠征战屡屡发生。建州爱新觉罗国与叶赫国结成秦晋之好,互相照应,不仅保住国土安全,势力都越来越大,很 多小部落被并吞招安,成了可以抵档明朝大军两个强盛的王国。就这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努尔哈赤建王府时在地基上发现一葫芦状陨石,上刻'灭建州者叶 赫'6个字。宫廷萨满做法言天意,不灭叶赫,建州完。爱新觉罗众将领要誓死灭叶赫。两国从万历二十六年激战到天命四年,掐了21年,双方战死万人,最终叶 赫战败,建州人见叶赫男子格杀勿论。叶赫酋长金台石在自己的外甥皇太极面前拔剑自刎,临终大喊一声:'我叶赫就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你建州!'听听,你们 听听!"
 
 
 
  笔者认为写有"灭建州者叶赫"陨石为人所为,一是被吞并的小部落以收渔人之利,二是明人离间计。叶、建苦战20年,大明边境则相对平安,然爱新家族喋血,确实留下叶赫遗恨。
 
  索老爷子讲到这里,像蛰居一冬刚走出窝的一头老灰熊,晃着膀子说:"大清的天亮了,虽退位,皇上在。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备轿,我得到醇王府去。"
 
  醇亲王是道光皇帝七子奕譞。道光皇帝四子奕譞是咸丰皇帝慈禧被封为西官娘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奕譞为福晋,他们的儿子载湉被慈禧立为光绪皇 帝。光绪帝"龙驭上宾",慈禧重蹈覆辙,立光绪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为宣统皇帝。醇亲王府出了两代皇上,可谓叶赫之功。慈禧去后,载沣亲任摄政监国,又集 陆海军大元帅于一身。现清朝虽退位,旗上、宗室大事小情,醇王府仍是中心。
 
  老祖宗穆彰阿
 
  索老爷子一走,索府上下忙活起来。格格、贝勒们从西墙龛请出"喜利妈妈",男子的保护神是用红绳绑着的宝刀,女子保护神是用绿线绑着"尕拉 哈"(羊骨轴),整齐地放在太阳地上晒。仆人们把高粱米装在碗里,顶在索罗杆上立起,招乌鸦助兴。关穆氏摆弄着"喜利妈妈"问索爷侧福晋:"皇上说了算, 我玛父(穆彰阿)爵位'世袭罔替'就有望了。"
 
  索家长子善珏贝勒答道:"给你爵位也没封地了。"
 
  "那总没白花银子。"
 
  穆彰阿是我奶奶家的骄傲。嘉庆年中进士,道光七年入军机处学习行走,前后担任20余年军机大臣。穆彰阿长期当国,门生故吏遍于海内。穆府中 堂檀木案上立有一面旋转的维娜斯机械钟,还有一面摆着大英帝国8杆32帆64炮快舰模型,像表一样精制,也像魔鬼一样驱走了满洲巴图鲁的勇气。穆彰阿视察 过广州珠江口,见虎门炮台的炮火覆盖不了江面,两岸陆上炮台均射不到江心。英人来犯,停在江心的英舰随心所欲,即使被炮台火炮击中,也就砸一个窟窿,用咖 啡壶包一件衣服一塞了结。因大清炮弹是续承明代荷兰留下的实心铁球。英国就不一样,铁壳包炮药,落地开花,一炸一片。
 
  道光末年穆彰阿奉皇命与僧格林沁率华尔那领来的洋枪队镇压捻军,弹过处血肉横飞,捻军虽有高喊"刀枪不入"者,连中3弹,照样倒毙。"与洋人战必败"成了他的座右铭……
 
  索府上下正忙着,听门侍喊:"穆家大爷到!"关穆氏忙起身道:"二爷、三爷来了!"
 
  "让你报信儿就不回去了?"二爷文敏进门,笑着望着善珏贝勒。"
 
  "我们正商量给玛父恢复爵位呢。"善珏一边说一边招呼上茶。
 
  索大人的师爷见穆家二位爷来了,也来拜见。善珏道:"穆老爷子的爵位要给恢复,传给你们谁?"
 
  "当然是大爷了,他到醇亲王那儿让我们过来看看。"
 
  师爷插话:"穆爷曾对道光爷奏:'兵兴三载,糜饷劳师,曾无尺寸之效。剿之与抚,功费正等,而劳逸已殊,靖难息民,于计为使。'道光爷要听穆爷的,少赔多少银子。"
 
  穆三爷文德道:"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我和二爷奉皇上之命,随张荫桓、邵友濂两位侍郎赴日本议和,见了几位原驻京日公使馆的朋友。他 们带我们拜会日本名流、著名的政治家岩仓巨寺。这位讲,40年前我们和你们一样,英国舰队停在你们大沽口,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率须的舰队驶入我们江户蒲贺海 面。大清以天朝大国自称天下,从虎门打到津门,结果赔了2100万两银子。美国海军在江户外放空炮,声震如雷,15艘白色巨轮,犹如天神。量其力,免其 灾,保其实,幕府接受美国提出条件,缔结《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接着俄国、荷兰、英国、法国仿之。大和民族忍者,要有自己的炮,自己的船,自己的舰队。"
 
  二爷文敏似乎对此也很在行,接过话茬说:"日本的精英拥立明治天皇,'明治'取自中国《易经》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天皇对日本 民族拥有巨大的责任心,发奋自强,1871年首相岩仓遣外使节团组织日本精英80多人,用近两年的时间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的各种制度,回国后制定了'脱 亚入欧,富国强兵,置产兴业,文明开化'国策,重用人才。伊藤博文出生于日本山口县贫民家庭,偷渡到英国,在伦敦大学专修西方政治、军事和法律,从中意识 到日本学习西方的迫切性。回国不久被政府委以全权大使,处理与各国外交事务,27岁被任命为首相。而他们班最好的同学,是我大清国的严复。严复回国后,报 国无门,只好办报、译书,后被张之洞发现,委任船泊学校校长。"
 
  三爷说:"在日本,我们参观八幡制铁所,从德国引进克虏伯高炉,出铁像小河流水,而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比八幡建得还早,至今未能顺 利生产。乘船沿对马船业株式会社港口望去,一片繁忙。日本和我们一样,购买英国炮舰,但仅买一艘,船到后解剖、仿造,装上日本大久保田重工的强力蒸气机。 东海海战,同样型快船,北洋水师跑不过东洋海军,道理就在此。更不能容忍的是,在上野公园,日本将北洋水师击伤日本旗舰吉野的中国致远舰的锚放在花坛中展 示,并立碑赞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如何如何忠勇,将投降日舰的中国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两厢舱门,对顶立在公厕边。其实那时大清是世界海军第7强国,日本强居 第12位。当北洋舰队被围苦战,大清国还有3个舰队在黄海之外观战,并庆幸北洋舰队玩儿完。没有实力不行,有实力不维新更不行。回国后我们12个随员痛心 疾首,深感大清不革故鼎新,必遭人欺。于是联名上奏光绪帝,恳请圣上借鉴日本国明治天皇维新之政,强我大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爷起用康有 为、谭嗣同等人,废八股,设学堂,裁冗员,开经济。小小工部主事操之过急,竟劝皇上杀荣禄,劫太后。结果事情败露一败涂地。老佛爷宁肯亡国也不让自己受委 屈,那拉氏可把大清害苦了。若维新成功,八国联军不会进北京。"
 
  "索贝勒,传说光绪爷是让她毒死的?"说到那拉氏,关穆氏插上一句。
 
  "她没那么大胆,也不至于那么做。太医院杜钟骏杜太医,常给老太太看病,我问过他。他说:'去瀛台都是3个太医结伴而行。我主脉,另二人复诊列处方,老佛爷过目后煎熬,上等七叶高丽山参不知用了多少支,"脉案"一字不差史存。太医院认断,光绪爷逐渐衰弱而亡。'"
 
  没等索贝勒说完,三爷插话:"光绪爷的病,令我等盼维新者焦虑不安,我们通融李总管李莲英请东江米巷法国使馆的医官多福祥大夫入宫看病,经 临床诊治及光绪帝自述,结论是'皇上身体虚弱,消化滞缓,大便微泄色白,胸间堵闷,气怯时止时作,乃腰败所致。可日食人乳或牛乳,它物不宜入口,以药而 论,用外洋地黄末,注意不克阻精之妄遗。止遗精益易人'。"
 
  福晋听讲光绪爷,也凑过来:"爷爷临归,老佛爷恩准各府前去问安。我靠前跪在那儿,皇上气促口臭,无论谁请安他都那一句'想法救我'。逆满喘咳,大便不行,清气不升,浊气下降,生生憋死。"
 
  光绪三痛
 
  窗外飘进来杜鹃声,和乌鸦争抢索罗杆上的高粱,杜鹃寡不乱众,凄楚地长鸣一声远去,引人的思绪向那不可终极的地方,唤醒人们不可回复的悲忍。
 
  师爷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光绪爷5岁入宫,不但要遵守各项宫廷礼节,而且经常受西太后的训斥,几乎没有童年的欢乐,在孤独之中成长,身体 孱弱,精神抑郁。亲政后3件事,一是百日维新,光绪爷在宫中内外左右多是太后心腹,时时提防如履薄冰。然光绪爷受翁先生师教,发愤为雄。翁同龢将工部主事 康有为保荐给皇上,若得隆中诸葛,尤其读了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以及新党推阅的《俄大彼得变政记》、《波兰灭亡记》,拍案叫绝。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 一日向全国发出《明定国是》谕令'谕内阁,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五帝三皇,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依此谕要撤 除六部,动污吏之根本,结果群起而攻之。康党资卑望浅,光绪爷被袁世凯'一息尚存,心思图效'所蒙蔽,委以重务。哪想到袁按察投靠荣禄,老太后第三次垂 帘,光绪爷强国之梦,魂断菜市口,等于剜了爷的心"。师爷见众位集精会神地听着,掬出银勺,狠吸一口鼻烟,又将绘有"岁寒三友"的水晶壶在袍袖上蹭蹭道? 熏"第二件事是立大阿哥。戊戌变法主谋之一谭嗣同将梁启超等人送入日本使馆避难,自己却走进步军统领衙门,要用自己的血唤醒中华,临刑高呼'父老乡亲,快 快醒吧!旧政不除,国破家亡。皇太后诛我,天理不容,我等转世,再造大清!'老佛爷知后,决定废帝。立端王载漪的14岁儿子傅(亻隽)为帝,大清改元保 庆。光绪爷虽被困瀛台,仍手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感谢太后养育之恩,表示悔过之意,希望得到老佛爷原谅。老佛爷咽不下这口气,仍立傅(亻隽) 为皇太子、大阿哥。第三件便是珍妃娘娘魂断贞顺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龙御一声长鸣,仓皇西逃一年多的老佛爷回銮。沿途大小官员纷 纷进贡,古玩字画,珍奇异宝,数不胜数。太后寻思,八国联军掠走的,得从地方官那儿找回来。直隶总督袁世凯率200多名官员,在红毡两侧成序而跪,三呼万 岁。三重牌楼彩旗飘扬,宫廷歌舞,锣鼓齐鸣,各国使馆组成的西洋乐队头竖鹅毛冲天,身着宽金线仪仗服,演奏施特劳斯《皇帝圆舞曲》,以表达对光绪帝的期 望。老佛爷瞥了光绪一眼,立马收敛笑容。在驻跸开封大行宫时,适逢西太后寿辰,宴请布政使以上官员。闻八国联军撤兵,老佛爷、皇上高兴,宴至三更方散。半 夜母子二人同梦珍妃,只见珍主子如纱飘渺而至言:'圣母、圣帝,珍儿叩首,臣妾乃龙女也,水中恭候回銮。'光绪爷上前,珍妮即退。老佛爷怕她索命忙道: '珍主儿,我何尝不容你?奈何黄毛鬼子……我赐你为贵妃,厚葬……'第二天娘儿俩谈此事,老佛爷后怕,对光绪帝说:'当初决定西幸,珍妃若不教训我说什么 不让皇上留在宫里,扫尽大清威风;我也不会说"那你就做皇家的鬼吧"这句绝情话。原只是吓吓她,没想到成真,该死的崔玉贵也没拉住。'"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祖父乃陕甘总督,其父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姐姐瑾妃自幼随伯父在广州长大,接触洋务, 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其兄为礼部右侍郎,擅于外交,姐妹俩常随兄参加涉外活动。珍妃貌既端庄,性尤机警,像一股甜甜暖流,滋润着光绪帝寒冷干裂的心田。光绪 帝忘不了,八国联军打进京城,当从老佛爷到宫女一片混乱争抢民服更衣时,只有珍妃穿着青色绸子旗袍,脚着绿色缎鞋,梳着两把头,大义凛然地力劝皇上不能 走,但无力回天,便愤然投井。虽然老佛爷回京后,顾他他拉氏族之威懿旨:"上年京师之变,仓促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闱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着追 赠贵妃,以宗褒恤。"但光绪帝的魂魄早随珍妃去了。
 
  "试想接二连三撕心裂肺,谁命长久?"
 
  师爷一席话折服听者,都替光绪皇帝惋惜。
 
  门口传来落轿声,索老爷子由醇亲王府返回,见大家都在,便大声说:"醇亲王旨意,各斋上下,不管叶赫那拉,还是爱新觉罗,都要遵主制,穿孝服,截发辫。隆裕是咱大清的太后,按律国葬。"
 
  隆裕太后葬礼
 
  "醇亲王一声令下,一辈子的活儿都干了。成捆成捆的粗麻布、麻衣、细麻布抬出来,格格、福晋、老妈子、嫂嫂全上阵。我把样子,两手都磨出泡。"奶奶说到这儿,伸出手指,似乎那泡还在。
 
  旗人葬制,穿孝、戴孝谓之"成服"。每个家庭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分为5等。即"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 麻",谓五服。"斩缞"是最重的,用本色生麻布做成,一般大领,无钮绊钉"飘带",下摆不扎边际,大袍;脚穿青布鞋,绷上粗白布。如双亲均已不在世,就将 鞋蒙严;如还有一亲在世,则露一点青后跟。王府的直系亲属全是"斩缞",因光绪皇帝也不在了,鞋全蒙严。舅舅家、姨姨家、姑姑家着"齐缞",麻布料。佣人 着"缌麻",用细麻布。民国官员遵袁大总统令,均着左臂黑纱。大清退位根据优待"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币后改为四百万圆,此款 由中华民国拨用"。宫里生活得以继续。宫外各王府根据清皇族待遇"第三款: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王爷们虽没了俸禄,靠积蓄、庄田地租、外国银行存款利息 维持生活,佣人、丫鬟能减则减,这可苦了那些小姐们了。还多亏袁世凯下令:"隆裕太后赞成共和,交出皇权,有助于民国,故所有丧礼,务须从优,特备赙仪三 万元。"这醇亲王才没让各家捐钱,按习俗传各家往宫里送饽饽。俗名"施食饽饽",是向"十方法界无祀孤魂"施舍的"法食"。赶紧从蒸锅铺弄来刻有酆都城的 木模炝面后,蒸八九分熟,用做摆放斛山的底座;再用江米捏些牛头、马面、饿鬼、摩诃、鬼头、佛头等表示另一个世界。
 
  我奶奶说:"隆裕太后正月十七薨逝,我和几个格格,二十日就往宫里送。东华门二门大开,前清宫太保徐世昌身着熟布缌麻,带几个小太监支应, 命将饽饽送往奉先殿。奉先殿已经很古老了,一切都显出憔悴和颤抖的样子,只有那前面的8根柱子,特别雄壮动人。殿内落满灰尘,一排供桌上摆满饽饽,像座小 城似的。一位头扎素花、宽袄大脚宫女迎面走来,见我们拉着索家格格直叫'姐'。原来是齐家二妞,没入宫前,常去索家玩。'宫里可闹腾了,我带你们瞅瞅!' 齐宫女边说边拉着我们。
 
  "过去进宫,跟着大人,太监领着,怎么进去,怎么出来。只见皇极门前竖着3丈多高大红漆架子杆,一大幡中央缎绣软片,绣着一条大龙,金光耀 眼,外边饰有彩球下垂,上端有荷叶宝盖;随着风呼拉拉、呼拉拉地漫卷。齐宫女告诉这是给太后招魂。宁寿门前扎有高大的素彩牌楼,杉木杆全用白带子缠着。丹 陛两旁,立满宫廷薄仪仗,四方形飞虎旗、飞龙旗、飞凤旗、飞熊旗、飞豹旗、飞鲤旗、飞鳌旗迎风飘扬。影壁是9条翻江倒海的腾龙,于云、海、山崖之间,神姿 各异,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正看得入神,一群杠房伙计,抬着镇妖降魔的护灵六四太平杠'嘿哈、嘿哈'地过来。
 
  "隆裕太后的灵榇,平头齐尾大葫芦棺,放在披着黄寸蟒床单的灵床上。棺外扣有绣着9只彩凤帷的堂罩。灵床上竖立着隆重裕太后全身宫装的巨幅 画像,二目平视,眼光散向个各角落。一想人已经去了,还这般模样,更瘆得慌。灵桌上摆着香花灯烛及王公大臣送来的果桌、饽饽桌。忽然一阵钟声,齐家宫女忙 道:'你们自己瞧吧!我们主子要去守灵,我回了。'说完快步离去。天都要黑,几个人挺饿,花了9分钱,一人吃了一碗'馄饨侯'的馄饨,才走回家。"
 
 
  1913年2月14日,一清早各家忙着备车,老少爷们、格格们能去的都动了。一进西华门,只见冠盖如云,天安门前的城楼下,扎七门八柱的特 大素彩牌楼,正中嵌以"国民哀悼会",穿着清朝玄色袍褂者矜持,穿着民国西式大礼服者庄重,虽并肩而行但目不斜视。太和门广场扎有三门式的素彩牌,上书 "哀悼"两字,正对午门城楼内外,均悬挂了一丈开外的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的国旗。灵堂两边挂满挽联,副总统黎元洪的挽联是:"片语息兵戈,民 国酬恩应第一;全军为墨经,深宫弭乱更何人?"参议院议长吴景濂主祭,祭文念道:"……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同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 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起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哀悼大会还决 定,为表彰隆裕太后的功勋,一致赞同于天安门广场前为其立铜像。接着由军乐队奏哀乐,喇嘛唪诵《金刚经》。
 
  我奶奶说:"看眼前光景,再想光绪帝、老佛爷的葬礼,真是天地之别,还是共和好。我这么想着,便问阿玛。阿玛说:'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这是唐朝罗隐的诗,不知阿玛怎么想的。"
 
  由于光绪帝的"崇陵"还没有修完,隆裕太后的梓宫也只能"恭奉暂安"。先在皇极殿停灵,由法华寺"比丘"做经忏佛事,每班13人,昼夜唪 诵。4月3日奉移,由国民政府仪仗队、军乐队前引,传统的满族执事:门纛、曲律、影亭、亮轿,曲柄黄伞等随后。用96人的"落地满黄"的皇杠,抬到前门火 车站;用原慈禧太后的专列,运至河北易州梁各庄行宫内暂安;等候崇陵竣工后,与光绪帝一起入陵。
 
 

  彰无忌,《文史精华》2007年第3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硬說海伍德死於“氰化物中毒”要掩蓋什麽?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thumbnail 硬說海伍德死於"氰化物中毒"要掩蓋什麽?
Aug 21st 2013, 12:36, by 明鏡雜誌



《名星》王雪梅



《名星》編者按:在對谷開來投毒殺人案的所有質疑中,無疑,最有份量的來自有"中國首席法醫"之稱的王雪梅——因爲她法醫的專業身分,更因為她最高人民檢察院主任法醫師的官方身分。

王雪梅是一位軍人的女兒,原籍陝西省西安市人,1956年出生在朝鮮,法醫學碩士學歷,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法醫師,中國法醫學會副會長。


作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首席女法醫,王雪梅受理三類案件:中央領導人親自批辦的重大案件、省級檢察機關技術問題上難以解決的重大疑難案件和檢察機關自偵案件。8月17日,因質疑北京地鐵學生死亡案鑒定,王雪梅公開聲明退出中國法醫學會。


2013年5月25日,王雪梅做了一次專題報告《對合肥審判說No》,報告的視頻在中文互聯網上廣泛流傳。本刊根據錄音整理如下,小標題為本刊所加。


當 時的"法醫鑒定"說,嘔吐物沒有發現毒物。這就說明現場一定有嘔吐物。谷開來和張曉軍都說,他嘔吐了之後把他扶到床上。這個嘔吐物是喝酒喝得嘔吐了?我從 直覺上不這麼認為。如果是掐死,不可能有嘔吐物;如果是喝酒嘔吐,要喝多少才會嘔吐?喝得狂野了、不是他這人了、興奮了、胡說八道了、行為舉止放肆了,這 是輕微中毒,然後才是嘔吐:大腦水腫了,才導致身體的嘔吐反應。尼爾·伍德在這麼一個尊貴的市委書記夫人面前,有人說他滴酒不沾,什麼樣的情境能讓他放縱 到喝酒都喝吐了?我堅決不相信這種可能。

尼爾·伍德在2011年1月曾經突然向他們要很多的錢,他與谷是有些矛盾 的,突然把他叫來,他應該是挺害怕的——憑什麽要把自己喝得嘔吐了?嘔吐的情節,後來有很多八卦傳言,我覺得並不可信。我個人的感覺是:王立軍讓谷開來去 見尼爾·伍德,目的就是要讓尼爾·伍德在不知不覺中把毒藥喝下去。這是王立軍的意圖。有人說何不給他吃點安眠藥,然後把他掐死——這不符合王立軍的性格。 他完全有能力把毒藥讓你喝下去。可能策劃了一年兩年,怎麼會沒有機會找到毒藥?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毒藥絕對不是夏區長或什麼人提供的,那都是胡扯,是為了做一個鋪墊。這個藥王立軍都不知道什麼藥,我甚至懷疑,政府也不知道是什麼藥,可能到現在為止,中國都查不出來是什麼毒藥。

王 立軍上面一定是有人的,他接受了這個毒藥、這個任務,放進酒裡。谷開來不可能說你把藥給我,我來放進去;王立軍只會把酒交給她,讓她勸尼爾·伍德喝,一點 點就夠了。這個藥的成份,絕對是在我們中國公安系統瞭解之外的。重慶公安的毒物檢驗設備是相當好的,幾乎與公安部媲美。凡是毒藥,一定會上中國警界的毒物 庫的"黑名單"。但是現在,沒有!王立軍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毒藥。

但是我相信王立軍這樣的高手,一定會在尼爾·伍 德的房間裡頭、四面,佈置監控,谷開來進去之後,所有的行動都在他的監控範圍以內;谷開來走了之後,尼爾·伍德的所有行為也都在其監控之下。為什麼要拖到 15日才發現死者?很可能要到15日才最後嚥氣。王立軍得在監控裡看著,他沒死之前,誰都不許進來。一個外國人住的賓館,誰有這樣的能力,13日死了人, 到15日才發現?這對一個賓館來講,是奇恥大辱啊!

我分析,尼爾·伍德是死於中毒,為什麼?因為他嘔吐;什麼情況下 嘔吐?喝酒被排除;絕對不是氰化物中毒;這個毒物讓他延續10個小時、20個小時、30個小時,直到15日上午。從喝酒到死亡,有這麼長時間。王立軍一 看,也知道這個毒物很厲害呀,他查了,怎麼查也查不出來,他也取了血樣,他很想查到毒物,但查不出來。

最近有個消 息,王立軍給李昌鈺打了電話,想讓李昌鈺幫忙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現在懷疑,我們的政府查出來了嗎?王立軍的整個監控,我相信是有的。谷開來給他吃 了毒藥,他死了,房間也沒有人進來……為什麼最後變成個"氰化物中毒"?我覺得,就是要掩蓋一個事實:這是個組織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

今天時間不太多,我不能詳細講。總之,謀殺尼爾·伍德,是一個組織行為,甚至,是國家行爲。

http://blog.creaders.net/upfile/images/20130605/20130605211150_43723.jpg

王雪梅本次演講的視頻截圖。


爲什麽英國政府態度離譜?

法庭上給我們出示的谷開來殺人的動機,完全是荒謬的。後來出現什麼活體工廠呀活摘(器官移植)呀姦情呀等等謠言,就是因為你們新華社通稿寫得太無恥了,讓人把所有的髒水都往谷身上潑!

對 於用屍體來做藝術品,我從2004年起就強烈反對。2004年我們國家的中宣部、衛生部,非常高調地去讚揚大連的屍體工廠。我對這兩件事,大連屍體工廠和 活摘器官,一直很關注,但我從沒有將這兩件事與薄熙來、谷開來聯繫到一起。現在有人說,這兩件事都與他們有關,我覺得特別扯淡。至於說與尼爾·伍德有私 情,只要從性心理學做些分析,就可以知道完全不可能。你們一直說英國四台做的節目特別好,我一看,特生氣!說他倆有姦情,最後那個演員扮演的"谷開來", 把衣服脫下來……

尼爾·伍德的死亡,我看英國政府的態度,太離譜了:尼爾·伍德這個英國公民,與一些很大的公司是有 交往的,在英國、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對本國公民的安危,是很較真的!你稍微搞一點名堂,我就不幹的,這是表明對生命的尊重——甭管真的假的,西方人的生 命概念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但尼爾·伍德這個案子,我看到英國政府與其他國家完全不一樣:沒有任何的態度,不像是處理一個刑事案件,甚至一個正常的人命事 件。

由此我嚴重地懷疑:這是一個特殊的事件,尼爾·伍德涉及國際間諜活動,而且這個間諜是有指向的——他刺探情報, 就是通過谷開來瞭解薄熙來的家事,從而分析中國的國家機密。中國是把高級官員的家事當成國家機密的。我查了一下,此人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谷開來也不會給 他錢,但他養了老婆和兩個孩子,還住在非常好的房子,有非常好的車。就從他的生活規律來說,他符合一個間諜。當然,他與一般的間諜還不一樣,英國間諜機構 堅決否認說,他不是我們的雇員,有可能是實話。

他認識谷開來,不管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但他無限誇大與谷的關係,他可能有自己的性的幻想。(《名星》第3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一代枭雄的另一面——读《千秋功过袁世凯》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2013 Ski and Snowboard gear is on sale now.

Get ready for Spring with new arrivals and wake gear. Sho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一代枭雄的另一面——读《千秋功过袁世凯》
Aug 21st 2013, 12:24, by 明鏡雜誌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在史家和公众那里早已盖棺论定:"窃国大盗"、"野心家"、"卖国贼"……但《千秋功过袁世凯》一书对袁氏做出了另一种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袁世凯的后人袁缉燕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慨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常常三七开、四六开,为什么到了袁世凯这里,至今不开?为什么他做过的好事,一桩都不提呢?"这本《千秋功过袁世凯》主要是袁世凯于国家民族有功的一面,但作者立场客观,并不回避袁世凯阴险狡猾野心勃勃的一面。

  百年以来,史家对袁世凯已有一致的定论:戊戌变法的失败是袁世凯出卖的结果;"暗杀宋教仁",断送了中国的宪政之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等等。本书中,作者经过综合近些年史家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不尽然的结论,对一些有根据没实据的怀疑做了很多澄清和当时的情况说明。尤其珍贵的是书中附有历史事件的原始材料。其观点虽然不能作为定论,但对我们接近历史的真相,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为政治家的袁世凯,其功绩不应该被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比如,中国的警察制度、审判制度、检查制度、选举制度等等都是袁世凯创立的;他在任内捍卫国家主权、收回路权、企业经营权;废除科举制度;还有最大的功绩,就是与革命党联手终结了千年帝制,创立了共和政体,如果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总之,本书为我们解读了袁世凯的另一面,为我们了解历史真实的一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千秋功过袁世凯》

  周醉天著 金城出版社出版

  唐宝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刘刚:中国近代史从哪儿开端?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Explore DIRECTV

Enjoy HD DVR service in every room. Get every game every Sunday. Watch hit movies and shows anywhere. Bundle and sav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刘刚:中国近代史从哪儿开端?
Aug 21st 2013, 12:23, by 明鏡雜誌


开栏小语

中国传统政治,所有政治问题,最后都被归为财政问题。中国传统权力,一切行政权力,究其来源,皆出于兵权。因此,中国传统所谓"政权",到头来,只是财权与兵权。

近代化的中国政权,丢了天朝上国的行头,没了道德文章的嘴脸,终于露出了权力本质的两颗门牙:财权和兵权。以财养兵,以兵劫财,成了政权运营的底线。

可怜中国近代政治,就在财与兵的底线上开展。不是还有更高的追求?例如,民权和人权……但那还在文化的层面,上不了政权的台面。在政权的台面上,光有枪还不行,还得有钱。没钱咋办?不能说"抢",要搞"阶级斗争",用"主义"化缘。

近代史开端:文明史观

有关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说是自发的,如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他这样一说,就把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说到宋朝去了;另有一说是互动的,例如,我们在《通往立宪之路》里就认为,大航海时代,欧人扬帆东来,与中国人下南洋、走西洋互动,而有了近代化的开端;还有一说,则是被动的,是1840年以后,被西方列强用船炮打开的,导火索是鸦片,所以,又叫"鸦片战争"。

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惟有第三种说法,为我们所不取。历史的开端何等庄严!试问三皇五帝,有哪一位,不是因其对文明的贡献而为历史开端?即便远逝如烟,化为传说,今已查无实据,那也是"直指人心",表明了我们祖先的"中华"价值观念。

以贩毒和战争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破了"中华"文明的底线,树立了一种恶的历史观,活在那样的史观里,只知道"反帝反封建",可想而知,人有多么可怜!"反"没什么不好,但要适可而止,"反帝"反过了头就反国际化,"反封建"反过了头就反传统文化,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其结果,必然就是对内文化大革命,对外"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或曰"反帝反封建"乃史实,但史实并非惟一,此外还有那么多的史实,可供我们选择,有传教,有外交,有通商,更有文化交流,为什么不能用这些史料为"中国近代史"开个好头?有那么多的传教士来了,有那么多的学者和商人来了,他们带来了西方古典文明,如《几何原本》,带来了西方中世纪的信仰和近代自由精神,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法,带来了民族国家和工业革命。这些来者,理应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他们的名字,理应载入中国史册,成为杰出的中国人。可为什么老是遗忘那些天使们,总与魔鬼纠缠不清?

近代性是什么?难道不是民主与科学?为什么不以民主与科学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却牢记着贩毒与战争?为什么不让我们读史读得有点信心,也给后人读史留点面子?我们谈"中国近代史",一上来就"从1840年开始",就不问问为什么、凭什么,非要近代史从这一年开始?用贩毒和战争,来作为近代史的开端,难道不是史学家的耻辱,不是历史观的耻辱?

近代化挫折:重商主义

"近代性",非纯然舶来,于本土思想中,自有它内因。思想的内因,源于传统书院;行动的内因,出自民间海权。

中国历史虽远,但"近代性"的流变,原不必追述春秋,言及秦汉,但唐宋是绕不过去的。书院肇始于唐,而兴于宋,海外贸易亦如此,唐舶南海,海外称"唐人"。有宋一代,书院比王朝重要,宋元虽易代,但书院还在。

印刷术一问世,就印出了"交子",兴起与"交子"相应的金融业,还为科举制提供书业以及在书业普及基础上的书院建设。书院,首先要有书。有书,要靠印刷术。

书院,从朝廷向民间发展,刚好适应了蓬勃兴起的私学需要,成为民间思想的渊薮。我们认为,民间思想者的生存状况,是衡量一个朝代历史价值的重要指标,当民间思想者如春花盛开,那一定是历史上的好时候。可惜,难有这样的好时候,有了也伴随动乱。只有在宋朝,自由化的民间思想者,才享受了足够富裕和起码的自由。

如果宋朝时候,马嘎尔尼来中国,他就会看到,有二十多处贸易港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四路"——京东路、两浙路、福建路、广南路,你可以随便选一处。那时,就有了市场经济样式的海外贸易,向世界提供样式的是宋朝。

然而,市场原则却在欧洲确立起来。因各国独立,且"小国寡民",资源匮乏,须依赖市场,使市场大于国家,市民多于国民,使得以"军事—商业复合体"为原型的城市和市民社会,十三世纪就在欧洲萌芽了。大约十五世纪,它有了自己的政体,近代国家由它而起。

反观中国,因大一统而自足,不依赖市场,反而成为最大的市场;而权力支配经济,则以反市场原则来运作市场,反而能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占上风。中国依据大一统的政体,曾经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加上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天朝朝贡体系,左右了国际市场的格局。长期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商业城邦或民族国家能撼动这个巨大的经济体。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西方出现了全球化的帝国主义,在一个新的世界格局里,足以动摇天朝体系。

17世纪,明清之际,整个世界,不光中国,都处于转折时期。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大陆进行宗教战争,战后,出现了一个个新教主权国家和一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通过革命与战争,欧洲实现了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通过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体系,欧洲进入了以民族国家为主体、以主权平等为标志的新阶段。

明中叶以降,欧罗巴诸国便扬帆东来。先是葡萄牙人来了,落脚在澳门,往来于中国和日本,向中国输入日本白银。西班牙人也来了,抢占吕宋,还从美洲运来白银。

晚明以银为本改革财政,用"一条鞭法"收税,将实物折成银两。为什么是"银两制"而非"银本位制"?此因白银虽为主币,但还处于秤量阶段,没以标准的铸币形式按枚流通,用时要秤量,以两为单位,故称银两。用贵金属做货币,货币才有独立价值,以往所谓钱法、钞法,都是权力支配货币的做法,货币所显示的是国家权力,而非本身价值。银币就不同了,流通以本身价值,信用靠国际支付能力,具有独立价值。

银两制,使银子成了国家财政的命门,一旦白银流失,财政收入就难以完成。中央集权也好,君主专制也罢,都不能保证白银供应。掌握白银流动,要靠国际市场那只手。

明末,白银骤减,王朝惊呼白银流失,动摇了银两制,"一条鞭法"难以实施。白银短缺引起国际金融危机,由此导致明末财政危机,接着,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白银何以短缺?曰"供给不足"。何以供给不足?曰"金贵银贱"。欧人用贬值的白银,买走中国产品,以金银比价差异,套取中国黄金。那时,中国被金融袭击,被蒙于鼓里,至清末,始知有"镑亏"。"镑",指英镑,按惯例,国际支付以英镑汇价为准,因金贵银贱,英镑汇价上涨,以银两或银元支付造成的亏损即"镑亏"。

跟着白银走,天朝迷失了。农业文明看世界,看土地和人口,而商业文明,就不光看世界的自然形态——土地和人口,还要看世界的商业形态——市场和消费,更要看世界的货币形态——支付与流通,货币流通所在,就是世界,撬动一下金银比价,能改变世界。

可天朝,哪里知道天下以外还有资本市场存在?它以为货币可以由王权主宰。王权主义不一定非要重农抑商的,有条件它也会走向重商主义。明朝就向重商主义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步踏在白银之路上,没想到踏空了。不仅明朝没想到。就连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也没想到,它们都认为,王权可以随心所欲支配黄金白银世界,都没有意识到还有高于王权的"看不见的手"存在。当哈布斯堡王朝将金山银山从美洲搬到西班牙,它就自以为是世界的统治者,塞维利亚港也就成为西班牙帝国控制世界的枢纽了。结果,它反而被自己搬来的金山银山压垮。

重商主义的西班牙,限制了资本形式的金银输出,而它的实体经济又难以提供与其金银财富相应的实物,故物价上涨。为平抑物价而限制产品出口,并从国外主要是中国购买商品来满足其国内消费需求。巨大财富没有成为生产力,成了购买力,立国之本不在产业基础上,却在商业利润的泡沫上,正如后来徐继畬所说的西班牙立国"富而无政","有金银气"。

可"富而无政"的,不光是哈布斯堡王朝,还有大明王朝,两个王朝都因为战争而衰落了。先是西班牙同英国战,接着还有中日战争,这两场战争,断了明朝的白银来路。

西班牙人一败,从此抽紧银根,抽断了明朝一条银路;而日本一败,从此就闭关,关闭了明朝另一条银路。这两条银路,是天朝的命根,被西班牙人和日本人从两头掐断。

只要银子不断输入,天朝就不会倒架。可要是银子的来路断了呢?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明朝不知番银来路,晚清依然不知,西班牙人早就开辟了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到吕宋马尼拉的航线。这条航线,就是明朝的海上白银之路,其标志为"马尼拉大商帆"。

西班牙人战败,大西洋和小西洋(今印度东西两岸的总称)被英国覆盖;从爪哇到台湾,从马六甲海峡到台湾海峡,被荷兰人取代,来自东西方贸易的商业利润,也多半转入英、荷的口袋。

荷兰船频繁出入于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同样是重商主义,西、荷有所不同,西还留着王朝尾巴,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隶属于王室,禁止私有经济,没有一块殖民地可以自治,官员由王室派来,凡事听命于马德里。而荷兰人的海外贸易,则已公司化了。

荷兰人开船到中国来,宣布对所在海域的统治,所有过往船只未经允许,便遭他们攻击,从此,凡在"澳门-马尼拉"航线上行驶的商船,都要被他们劫持。

东方如此多娇,西方海盗终于忍不住了,在东方海域打了两仗。于马六甲海峡,荷兰人打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小西洋,荷兰同英国打了一仗,这是两个东印度公司的较量,英属东印度公司被打败了,香料和茶叶的势力范围遂由荷兰主宰,英国分享其余。

日益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面对全球化的"海上马车夫",已无力抵御,惟抽紧银根,自保而已,使本已供应不足的白银,更为短缺,给了大明王朝致命一击。东西方两个最大的王朝:中国大明王朝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倒了下去。

近代性进展:民间海权

朝廷不要海权,可出海人要,他们懂得海权是自己的命根。

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纷纷兴起海商武装集团,较之倭寇,大有改观,他们在更为广阔世界和更加开放的时代,分享了世界地理大发现成果和经济全球化利润。从世界史来看,十七世纪的中国,同西方一样,进入近代。

闽、粤人出海,欧人东来,东西方都在大航海。欧人航海,发现新世界,中国人走南洋、下西洋,也把南洋变成了"中国海"。东西方各自开辟了大航海时代。

朝廷不知新大陆,不知银子来路,海商知道;朝廷靠"澳门-马尼拉"航线由西班牙人做转口贸易,海商们却走东洋,下西洋,做自由贸易,海权必争之。

海权领袖郑芝龙,原名一官,闽南泉州人,从澳门起步,到过马尼拉和日本,会葡萄牙文,还懂卢西塔尼亚语,即犹太-葡萄牙语,为葡国犹太人的秘密用语。欧化后,入天主教,取教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外国人都称他为"尼古拉一官"。他曾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做过"通事"——翻译,参与过荷兰人劫掠中国商船。但荷兰人没想到,就是他们身边这名"通事",被他们称作"尼古拉一官"的人,有一天会颠覆了他们在"中国海"的霸权。

倪乐雄在《郑成功海上商业军事集团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一文中,用麦尼尔的"商业-军事复合体",对郑氏海商军事集团做了分析,黄顺力《明代福建海商力量的崛起及其对海洋观的影响》,也根据麦尼尔的观点,把郑氏集团称为"海商-军事复合体"。

当荷兰东印度公司——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商-军事复合体"横行中国海时,遭遇了郑氏集团。1633年,两个"海商-军事复合体",在台湾海峡金门料罗湾开战。这一战,打出了中国民间海权。一官兴起以后,不但成了荷兰人的对手,还被朝廷视为"倭寇",邀荷兰人一起来剿他,没想到,被他打得全军覆没了,只好将他招安。

可荷兰人不满,再次出动战舰,突袭郑氏战船,击沉郑氏战船二十余艘。明朝官员欲息事,表示愿意赔礼,请求荷兰罢兵。可荷兰人不听,郑芝龙也不听,遂交兵。

料罗湾海战,乃东西方命运攸关的一战,如郑氏战败,中国割地赔款,就无须等英国人来发动战争,国土沉沦就要提前二百年。这一战,"海上马车夫"在海上被颠覆。从此,荷兰人放弃了垄断中国海上贸易的企图,转而承认郑氏集团海权。此后,荷属东印度公司与郑氏达成协议,开始向郑氏纳贡了,所有海船在澳门、马尼拉、厦门、台湾、日本各港口间行驶,都须持有郑氏令旗,否则一律禁止。郑氏向往来海船征税,"每舶税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不是一代王朝,而是一介海商,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海权时代,是郑和以后的郑氏海权时代。

荷兰人纳税以后,获得了进入"中国海"的自由。他们向郑氏朝贡,有一次,故意献了王杖一枝,金冠一顶,以引诱他自立王朝。但一官时代好景不长,清军就入关了。

已惯于招安的郑一官,又被清朝招安了,中国民间海权运动遂由郑芝龙转向郑成功。清军入闽后,父子二人对话(见于《台湾外记》卷二),儿劝父曰:吾父总握重权,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开海道,兴贩各港,以足其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矣。以海权争天下,这样的主张,在中国是破天荒,他还赋予了一个"国家理由"——"反清复明"。

中国民间海权力量,从此便投入到民族抗战中来,以海权救亡而有了政治目标。

他以这样的"国家理由"收复了台湾,接着,就派使者到吕宋去,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屠杀华侨,并联络各地甲必丹——华侨首领,要他们断绝同吕宋贸易。须知,华侨势力,是中国民间海权的一部分,华侨势力消长,就意味着中国民间海权的进退。中国近代化,在东南沿海发芽,在环中国海开花,从台湾海峡到马六甲海峡,当年可是华侨天下。

郑氏时代,中国民间海权的基础,不光在东南沿海,更分布在南洋一带,所有进入该海域的列强,都进入了郑氏的海权范围。对于民间海权,清朝视为大患,满人占有国土,尚未拥有海权,南明退到海边,中国以民间海权抗争。欲灭民间海权,清朝不择手段,海禁以外,更厉行迁界。康熙年间,三次迁界,从山东到广东,沿海居住民都被内迁,寸板不许下水,欲以此铲除民间海权。刚好西班牙人屠杀华侨,这在清王朝便是天遂人愿,助灭民间海权。

那时清朝,身份为异族,还是入侵者,江南大屠杀,尤甚于海盗屠杀华侨。当反清复明运动被压迫在东南沿海以及西南一隅时,它比西方海盗更急于扼杀中国民间海权。

而郑成功,则欲以此民间海权,先占台湾,再取吕宋,继而夺取噶逻巴(今爪哇),控制台湾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然后联合日本,光复中华。可怜战舰未动,英雄先崩,这样一个伟大的海权梦,惜未如其名,没有"成功"。郑氏之梦,如能"成功",那就不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且更以海权光大中华,使中国早在十七世纪便转型为一个伟大的海权国家了。

可惜了他的梦想随他而逝,没人继承。如今我们说起他,只说他有收复台湾的伟业,而不知他有建立中国海权的伟大梦想。他的梦想是一笔巨大的历史遗产,被人遗忘,以至于一提到航海,人们就谈起郑和下西洋,很少有人谈到郑成功的海权梦想。对于中国民间海权,郑氏信心满满,坦言:"东西洋饷,我所自生自殖者也;进战退守,绰绰余裕。"郑氏居一海岛,养兵十万,战舰数千,以"通洋裕国",而财用不匮。且以洪门深入内地,遍植会党,布下星星之火,此伏彼起,渐成燎原之势。辛亥革命,非从天降,其来有自矣。清朝禁海迁界,以困郑氏,反使郑氏独操通洋之利,"中国各货,海外人皆仰资郑氏",郑氏反而"财用益饶"。

萧一山著《清史大纲》,以郑氏为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第一人,书之"民族革命之酝酿"一章,开篇就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不能不大书特书的,就是郑成功。"

萧以郑氏为光复运动领袖,这还是中国传统里的人物,如岳武穆之流;二以郑氏为收复台湾英雄,这就不光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了,正是驱逐荷兰,不但使光复运动有了根据地,还改变了世界大格局,荷兰从此便衰落下去;三以郑氏为民族革命先驱,反清反帝,在东方高举民族主义大旗。而当时东西方之大格局是,英国与郑氏结盟,荷兰与清朝结盟。

马嘎尔尼来时,英国已战胜荷兰,兴起了全球化的帝国主义。乾隆皇帝为何要拒绝马嘎尔尼?看似面子问题,实为国家安全。虽说康熙已统一台湾,但台湾依然还有历史遗留问题,清朝不会忘了曾与郑氏王国结盟的英夷,马嘎尔尼或许有所不知,乾隆不会忘记。

"反清复明"在近代,与时俱进,转化为民族主义,孙中山就从民族主义走来,走向三民主义。孙氏"三民主义",便是以华侨为标志的环中国海的中国民间海权之花,所结的近代化的果。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从这两条路线开端。

共识网·思想者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张正隆:林彪的本来面目——据说……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张正隆:林彪的本来面目——据说……
Aug 21st 2013, 12:21, by 明鏡雜誌


   有人说他象个苦行僧

  '机智"、"敏捷"、"果断"、"刚毅"、"深刻"、"冷静"、"稳健"……用这些词形容林彪都不过分。但千万不能说"幽默的林彪"——尽管人们经常把"机智"和"幽默"联在一起。

  除了一位老人,别人都说从未听林彪讲过笑话。这位老人怕也只经历过一次。是秀水河子战斗后,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话。

  如果有个题目,应为《一个苏联人和一个中国人对话》。

  苏联人:喝酒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抽烟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嫖女人吗?
  中国人:不。
  苏联人:那活个什么意思呢?
  中国人:……

  讲的和听的,都没笑。

  林彪不吸烟,不喝酒(必要场合,象征性喝一点),也不讲究吃。每顿两菜一汤。大多是白菜(或酸菜)炒肉,有时是炒瘦肉丝,或是炒鸡蛋什么的。另一个固定是黄豆:炒黄豆,或炸黄豆,或煮盐豆,或是豆腐。反正黄豆是必不可少的。不但饭桌顿顿有,平时也抓着吃,就和黄豆过不去。来了客人,也稀哩哗啦倒一盘,好象谁都象他一样爱吃炒黄豆。有时加盘菜,他就说:别这样嘛。有时也不说,也不吃。再就不加了。

  秀水河子战斗前,在法库,一个地主听说来了个"总司令",请吃饭。有个酸菜炒白肉。瘦巴巴的林彪从不吃肥肉。被劝不过,试探着吃了口。从不谈论吃喝的林彪回来后,说:好吃,好吃。连说2遍。又说;再不能吃了。意思是,再不能到有钱的人家吃饭了。

  和林彪吃了近两年饭的季中权老人说,和他吃还不如和警卫员吃。

  据说,罗荣桓(元帅)和刘亚楼(上将)吃得都很好。下边一些纵队司令和师长、团长,就更不用说了。"大烧锅"李作鹏(将军,后来成了林彪的死党)等人能吃能喝,会吃会喝,就在林彪眼皮底下吃喝。

  不讲吃,也不讲穿,给什么穿什么。量体裁衣,伸胳膊伸腿的,裁缝怎么摆弄怎么是,象个木偶。从未听他讲过哪件衣服质地如何了,样子好坏了。合不合身什么的。还不爱玩,也不会玩,什么啥好也没有。在双城打过两次猎。刘亚楼看他太累了,鼓动去的。到哈尔滨邀请他去跳舞,有时去,有时不去。舞姿平平,总不长进。

  有时看看书一是军事,二是哲学,都是马列和毛泽东著作。看得认真,红蓝铅笔划得沟沟道道的。三是医书,都是中医书。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给自己开药方。一次让秘书去买砒霜,秘书吃了一惊。他说:你不懂,我这种病吃点砒霜好。有次吃错药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双手扶着哆哆嗦嗦去开灯。秘书醒了,来扶他。他说:没关系,有点不舒服。

  有人说他象个苦行僧。

  闷声不响像个呆子

  不光对身边人吃吃喝喝不管不问,别的什么事也不管不问。谁军容风纪不整了,谁喝醉了,谁吵架了,他都好象看不见,听不见。

  四平保卫战期间,警卫员坐在炕上擦枪,走火了,一梭子子弹穿过窗户从屋檐下射出去。人们脸色全白了。正在屋外窗前踱步的林彪,停了一下,"嗯"了一声,继续踱步。在哈尔滨,一个替卫员大白天上街,枪叫人抢跑了,衣服扒得就剩条裤头,窝窝囊囊哭着回来了。大家这个气呀,说你算个什么军人、男子汉哪。林彪停止踱步,瞅瞅那个警卫员,又瞅瞅大家,那目光象不食人间香火似的:这有什么值得惊惊怪怪的呢?

  季中权老人说,林彪跟他生过一次气——近两年就这一次。1947年春,他和双城一个姑娘谈恋爱,要结婚了。他不够条件,年龄不够。林彪是个非常注意政治影响的人。东北局书记,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的秘书,带头违反规定,会造成什么影响?爱情价更高,党纪军纪更严厉。他想好了,只要林彪说出个"不"字,就决心咬牙吹了。林彪却始终没说什么。结婚时,新郎请岳父母下顿馆子,花2元7角钱,林彪还写个条子,让供给处报销了。

  但林彪是明显地不高兴了,生气了。其"明显"的尺寸,微妙得也只有季中权代能觉察出来:过去是"小季,记录",现在成了"季秘书,记录"——多一个字,变两个字。

  婚后不久,他就离开了林彪了。

  升为夫人变了样子

   在延安时季中权就和叶群在一起,都是中央研究院党委干事,还是叶群的党小组长。都是学生出身,挺谈得来。有人追叶群,叶群不干,还请他出面帮忙。叶群"提升"为林彪夫人后,气魄就不一样了。在东北,除工作外,林彪从未让季中权干别的什么,叶群则抓住影儿就"季秘书"、"季秘书",什么都支使。工作苦呀累呀,他都不在乎,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叶群那个样子:"林总"都不这样,你算老几?到延安去的青年学生,一是追求国格,不当亡国奴,二是追求人格,要自由,平等。倘若换个人,他也能忍着。可你叶群也是一样的学生,怎么当上"太太"就变了嘴脸?他早就想走人了,又有点舍不得,再一想叶群,还是走人。

  在一起生活两年左右,不能说没一点感情。更重要的是,大概还在于季中权出色的工作。季中权走后,秘书增加到两个,后来又增到三个。季中权一个,又是最艰难时期,一切都处理得妥妥贴贴。

  林彪和季中权谈话,做思想工作希望他留下。讲什么工作都是革命工作。讲秘书工作的重要意义。讲也不会总让你当秘书。又讲毛主席有个秘书,一干就是十多年。等等,等等。季中权心里说:你扯到哪儿去啦!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初到东北时,在锦州西部准备打大仗,有敌人,没部队,林彪急得半夜爬起来踱步。梁兴初1师和黄克诚3师到了,多少年没见面,大家"林师长","林师长"地叫着,恨不能抱着行个外国礼。林彪"嗯"着,握握手就问部队怎么样,装备怎么样,情绪怎么样。不明底细的人看着,那情景,用句黑土地上不大文雅的话讲,就象"热脸贴到了凉屁股上"。临死也不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林彪,不会寒喧。不打仗时,经常有些纵队和师领导来看着(那可没有"讨好","溜须拍马"、或者打谁几句"小报告"什么的)。也没什么,就是来看看。他"嗯"了几声,倒些炒黄豆,问几句部队情况,再就没话了。有事找参谋处的人,开门见山问几句,或是交待几句,你就自动走人。简炼、明晰,用有的者人的话讲,"都是指挥作战语言"。平时也是。

  林彪从无脏话。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比较典型的,是林彪以后的"东北王"高岗,会场上男男女女的,高岗就什么都敢讲,而且面不改色,正儿八经。

  据说,林彪当时不背后议论人。去锦州打大仗时,一路上,李作鹏等人发牢骚:能打的没枪没炮的,破枪烂炮,不能打的就差没飞机了,这仗怎么打?林彪说:别这样讲嘛,先来的是有功的嘛。林彪这样讲着,在锦州却为此事,当面批评了冀东部队一位负贵人。

  林彪挺清高,但据说并不使人觉得高傲。在舒兰接到决定由他担任东北局书记的电报后,东北局让他到哈尔滨去,他迟迟不去。有人以为他是拿架子:你们反对我,怎么样?还是我对了吧?后来发现,他是想等等,看看杜聿明的动向再说。几天后,高岗来接他。从五常到舒兰不通火车。林彪说:咱们走吧,别让他再换车,跑这样远了。

  林彪夏天也象一块冰,喜怒哀乐从不写在脸上。前线传来多大好消息,他"嗯"一声,露出点笑意,一闪即逝。辽沈战役后,万众欢腾。林彪那脸色,那步子,还是那样子,几乎看不出什么喜色。

  林彪讨厌繁琐礼节,喜欢清静。有的老人说,林彪的喜静,进城后就有些病态了。一些老人说,在东北还看不出来。白天挂窗帘,在东北也是常事。

  据说,这也是林彪离开哈尔滨,住到双城去的原因之一。

  据说,叶群生林豆豆后没奶,又是早产,让林彪设法弄点奶粉什么的。林彪说,延安这么困难,怎么弄呀?叶群说他"呆":比你官小的都能弄到,你怎么就不行?林彪说:人和人不一样。

  战争!战争!战争!

  林彪踱步的形象,很有幽默感。不论春夏秋冬,也不管枪炮怎么样在耳边隆隆震响,步子总是不紧不慢,匀速运动。你尽可以说这是一个大将军运筹帷握,或是成竹在胸的从容、镇定和自信。也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事事,甚至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在那儿无所事事地随意走动。

  这印象,来自好像面部神经已经坏死,因而看不出任何表情的那张苍白的脸,来自那双有时袖着,有时随意甩动着,或是耷落着的手(背着手时,形象能好点),更来自那脚步声。那双穿着大头鞋,或是布鞋,或是皮鞋的脚,脚跟几乎没有离地的时候,就那么在地上拖着,落下时,脚掌再着地,拖拖杳杳,一步两响。这脚步把那从容、镇定和自信全破坏了。

  被一些老人称为"像个大姑娘"的清秀的林彪,那步履,那脸色,那神态,就像个大病未愈的人。战争的轮子却在脑子里超速飞转!视周围一切如无物,也没有自我,大脑皮层的每个细胞,浑身上下的每根神经,只有战争!战争!战争!

  不抽烟,不喝酒,不讲吃,不讲穿。但大到一次战役,小到部队棉衣里子应该是白色的,都在他脑子里转。打起仗来一天一夜不睡觉。部队到了什么位置,一眼就能在地图上找到。一口气口述几封电报。然后,再踱步,再思考。生活就像脑子里那个枯辘,周而复始。

  他思考问题时,任何人都不得干扰。并不是谁说话走路声大了,他批评谁了,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而林彪只要醒着,几乎没有不思考的时候。所以,人们一天到晚都噤若寒蝉。

  据说,林彪思考问题时,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不准任何人插言。他把这种时刻未深思熟虑就拿出来的意见,称之为"瘟疫",容易动摇决心。谁有事情要见他,都由秘书先去看看,视情况通报一下。在黑土地上唯一可以直接去见林彪的,是罗荣桓。后来高岗也可以直接进屋了。

  "定下决心的过程是高度紧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痛苦的过程。"比刘亚楼早3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苏联元帅比留佐夫的这句话,对于像个"大姑娘"的林彪,能够是相反的吗?

  圣经说:"头脑简单的人多么幸福。"据说,进城后,林彪很少看战争影片。对于一位身上有五处枪伤的元帅,这实在是够费解的了。

  据说,进城后,林彪在家中从不穿军装,也不让身边工作人员穿军装。这也有些不可思议。

  据说,进城后,林彪曾想到哪个偏远省份去工作。

  据说,林彪目睹了第二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情景后,对战争的理解和观念就和过去不大一样了。

  据说,林彪很喜欢孩子。见到了孩子,那张冰冷的脸上就现出笑意,抱一抱,亲一亲,逗一逗。

  据说,他患病后,常把幼儿园孩子找到家里,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和他们说话。

  叶群聪明有学识

  据说,当年延安男女比例是18:1。延安缺钱。缺枪炮,缺弹药,缺医药,还缺女人。特别是女知识青年,大受青睐。有人说追叶群的人,"有18路军"。

  叶群确实有她的魅力。这倒不是她长相如何出众,主要是她聪明,比较有学识、风度。如今人们把她视为中国的第二号坏女人,那是依据"万寿无疆"和"永远健康"的阶次排列的。她和那个在上海演过戏的"蓝苹"不同。"蓝苹"大庭广众中张口就是"老娘"。叶群在家里也骂街,但在人面前总是显得文雅,得体,一副淑女模样。

  据说,叶群在北京读书时,学习非常好。延安几所学校搞演讲比赛,叶群上得台来,就像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街头讲演一样。滔滔不绝,赢得掌声。到东北后,林豆豆小,又生了林立果,名为林彪秘书,并未做什么工作。但她自学了俄语,翻译小说、翻译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纪录片。后来林彪去苏联疗养,都是她当翻译。林彪对"老大哥"也不会客套,很多场面都靠她应付,而且应付得很好。她智商很高,兴趣广泛,尤喜文学,看过许多中外名著。《红楼梦》有的段落能背下来,为林黛玉和安娜·卡列尼娜流泪。她还写过一篇《评东吴战将陆逊》的文章,有的学者看后挺欣赏。有人说,如果有条件,她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学者。

  当了"太太"的中国女人,有几个成为学者的?

  那也不甘寂寞。当年北师大附中爱唱、爱蹦、爱跳的少女叶群,若是甘于寂寞,大概不会去街头演讲,后来也不大可能跑去延安。进城后,她经常讲谁(都是当年延安的女性,有的还是她的部下)都当了什么"长"了。

  老人都说林彪对叶群管得挺严。有的老人说,叶群倒霉在不甘寂寞上了,很多事情都坏在她身上。林彪在双城时,叶群在哈尔滨,个把月带孩子来住几天。有时,半夜三更听见叶群呜呜哭。若是一般同志,两口子吵架,谁能不过去劝劝呀?可这是"林总"呀!大家干着急,也不知为什么。

  有的老人说,林彪身体不好,又比叶群大十多岁,可能是夫妻生活不和谐。

  谈谈林彪恋爱史

  请一位比较了解底细的老人谈谈林彪和叶群的恋爱史,老人不谈。拐弯抹角想引他谈出来。老人直通通地发火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据说林彪到双城后,先是住在另一家。两天后林彪就让搬家。大家莫名其妙,议论一阵子,什么原因也没找到。最后,有人说:是不是那家的媳妇太漂亮了?没注意到这码事的人瞅机会去看了看,果然美丽非凡。但这只能算做推测,而不能定论。

  另一件事是确确实实的。大洼战斗后,林彪住在八面城。一夭上午,来个女同志。穿套灰布军装,中等身材,25岁左右样子,梳着短发,朴实,大方,清秀,端庄,走得汗涔涔的。进院子正好碰上季中权,停住,间:林师长在这儿吗?季中权老人说,几天前,辽西军区政委陶铸来过。陶铸和林彪谈话时,他恍恍惚惚听到一个名字,好象是延安鲁艺的,在辽西边区工作。可能是陶铸告诉林彪,说她也到东北来了,可能是陶铸让她来的。

  两人谈得很亲热。林彪讲,女人静静地听。女人讲。林彪静静地听。林彪的话从来没有那么多,表情也从来没有那舒展,丰富,苍白的脸上甚至泛出点红晕。中午,林彪破例让加了两个菜。饭后又谈了个把小时。临走,林彪送到大门口,直望到那女人的身影消逝了,他还在那儿站着。林彪好象谈兴未尽,一会儿又踱到季中权那个小屋。伸手从桌上烟盒中取出支烟:小季,洋火呢?抽了两口,呛得咳嗽。掐灭烟,踱着步子,又和季中权谈起来。话题是:人类的生产,生殖和生活。

  季中权当时的感觉是:今夭的林彪怎么不象林彪了?这个女人再也没来过,林彪也再没提起过她。

  在哈尔滨南岗叶群住处前面一栋楼里,原延安某学校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校长,"娶"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她每天上班走了。就把小丈夫锁在屋里。叶群曾嘲笑那位校长:锁头就能把人锁住吗?

  可她和林彪的结合就是喜剧吗?

  "黑土地之狐"林彪的幽默,是把年龄和资历都比他长的杜聿明、陈诚和卫立煌一个个打下马去,3年功夫就把黑土地变成了共产党的天下——连共产党人自己都觉得这未免快了点。

  这是历史的大幽默。

  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永远健康"的(文革时红卫兵常高喊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温都尔汗一声轰响,"永远健康"又爆出个大幽默——颇象一出荒诞派戏剧的大幽默。

  张正隆,《国际新闻界》1992年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维权人士郭飞雄涉煽颠 代表律师被拒会见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Curious about the benefits of meditation?

In just a few minutes daily,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Even with a full schedule, you will want to make time for this!
From our sponsors
维权人士郭飞雄涉煽颠 代表律师被拒会见
Aug 21st 2013, 10:15, by JAS

谭嘉琪

中国维权人士郭飞雄,原名郭茂东,8月17日被证实在8月8日被广州当局刑拘。外界估计,这次拘留可能与郭飞雄在今年1月参加南方周末新年献辞遭篡改事件引发的街头抗争活动有关。

* 当局多加罪为拒会见*

郭 飞雄的代表律师隋牧青对美国之音说,他在8月21日早上10点到广州天河区看守所要求会见,不过办案单位表示不同意会见。办案单位最后在中午才出示拒绝会 见的文书,上面写着郭飞雄所犯的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但也涉嫌跟湖北赤壁袁奉初、黄文勋等人的所谓"煽颠案"有关。

隋牧青说,有关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指控模棱两可,认为当局是为了阻止会见,才匆忙填写该文书。

隋牧青说:"我觉得肯定是为了阻止会见,所以临时搞出这样一个东西,他们就是找理由,因为黄文勋和郭飞雄根本就不熟…他们根本就是小题大作,就非要搞出一个煽颠… 因为这些人跟郭飞雄都认识,所以他们就随便找一个理由,以这个理由阻止律师会见。"

郭飞雄在2003年开始参与维权活动。他曾在2005年参加广东番禺太石村罢免村官事件,而遭到刑拘,他在此期间进行了59天的绝食抗争。其后他依然积极参 与维权活动,包括介入乌坎村选举和要求查明六四硬汉李旺阳死因等, 曾被当局多次拘留及监禁,饱受酷刑折磨。今年1月,郭飞雄在南周事件爆发后,积极参与街头抗争活动,并曾发表政治演说。

*妻子致信习近平 三百多人联署关注*

郭飞雄身在美国的妻子张青8月19日给习近平写公开信,表示对郭飞雄被刑拘一事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

她说, "我们多么希望所有这些噩梦尽早结束,多么希望人权和法制在中国受到起码的尊重。所以,习近平先生,当你上任之初宣誓要全面实施宪法,宣誓

要在每一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虽然我们早已经绝望,但那些话确实说到我们心坎上,我们又不免泛起一丝丝希翼,哪怕那些宣誓只兑现百分之一呢?"

在8月17日发起的《强烈要求立即释放郭飞雄的紧急呼吁书》,截止到星期三,已有30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联署,包括不少海外人士,如美国学者胡平。

该联署说,郭飞雄这次被拘押是因为他参加了今年1月南周事件的维权活动,但事隔半年才旧事重提,对郭飞雄横加罪名,是出尔反尔,玩弄法律。

参与了联署的北京维权人士胡佳对美国之音说, 律师被无理阻扰会见维权人士已经不是第一次, 类似事件包括上月以"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被刑拘的北京维权人士许志永。胡佳认为,这两件事侧面说明官方在全国范围内打击维权人士。

胡 佳说:"如果说他们只抓草根基层的话,会难以形成震吓,他一定要抓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那现在选择的是,北京是许志永,南方是郭飞雄吧。如果在这个方面我们 不反击的话,它(当局)那种升级是不会结束的,它(当局)很快就会,比如说郭玉闪、艾未未和我,就是说慢慢升级,升级的过程无非都是加强它的政策维稳。政 策维稳是整个社会制度恐怖气氛。所以。我们不能漠视广东郭飞雄怎么样,实际上,他的公民权利,他的自由,是和我们所有人联系在一起的。"

胡佳说,这样较量只是刚刚开始,有很多维权人士已经做好入狱或者再次入狱的准备,在牢狱里进行抗争。

美國之音中文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中国网民的幽默是弱者的武器?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Curious about the benefits of meditation?

In just a few minutes daily,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relax and relieve stress. Even with a full schedule, you will want to make time for this!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网民的幽默是弱者的武器?
Aug 21st 2013, 10:02, by JAS

前拳王泰森开通微博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使城管再次成为网民的调侃对象。中国网民的机智幽默的背后反映出了何种问题? 

据法新社报道,8月19日,前世界重量级拳王泰森开通新浪微博 。泰森向中国网友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是中国最能打的人?" 引来众多网友踊跃回复。而网友jianlin ryan给出答案"城管"后,不少网友希望城管能和泰森"一决高下",泰森追问道:"城管是谁?是一条硬汉吗?我从未听说过他"。此言犹如一石激起千层 浪。

"你来中国摆摊就知道了","城管的耳朵是铁的,你怕了吧?","拳王,带好头盔,小心秤砣!" 不仅有众多热心网友给出建议,就连美国驻港总领事馆新浪官博也来凑热闹,回复泰森说:" 当心!比赛的规则可能不一样哦!"

泰森8月20日更新微博:"很多人都提到了城管,说他很能打,不过我还是不太了解。我知道的人包括李连杰、成龙、甄子丹…等等,哦还有中国大妈!"(编者注:"中国大妈"作为世界黄金买家的主力而出名。)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微博上经常妙语连珠
 
中国网民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调侃中国政府已司空见惯。2009年,当中国新闻办、新闻出版署等机构宣布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作为回应网民随即发起"给名画穿衣"的行动:米开拉基罗的著名雕像《大卫》、不少名画中的裸体主人公,甚至还有央视大楼,都被网民利用修图技术穿上了"衣 服"。

"草泥马"、"河蟹"和"斯巴达"之类的敏感字眼的替代词也在被普遍使用。在知名媒体人北风(温云超)看来,网友创造的这些字眼既有娱乐效果,又避免审 查,网友其实是在用娱乐的方式表达政治反抗,这也和公民没有正常的反抗渠道息息相关,他说:"最近几年,这种反抗方式是中国网民最大的发明或者可以说是非 常值得称赞的事情。"

有利也有弊


 
09年,一本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城管教材"被网友在互联网上曝光
 
中国城管暴力执法,引发民愤、甚至导致抗议冲突的事件屡屡发生。上月的湖南郴州瓜农之死事件再次引起中国内外媒体关注。去年5月,人权 观察组织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城管系统中滥用权力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加剧了本已紧张的社会矛盾。之所以网友积极借泰森提问而调侃城管,北风认为, 原因在于"大家对城管的愤怒和不满已积郁已久,作为普通网民却很难有办法反击城管,所以不少网民希望借此机会来发泄不满。" 中国网民拿城管开涮已不是第一次。甚至有网友制作了《城管笑话集锦》。

北风继续分析:"娱乐有时候也是中国网民的不得以之举。他们别无他法,把这种方式当作弱者的武器,消解当局的管制权威。"然而,调侃消遣在起到积极作用的 同时,也有消极的作用,北风解释说:"这种反击一方面可以把城管的残暴放大,另一方面也消解了网民的愤怒。网友们因此失去了现实中反抗的意愿,网上调侃后 心理便多少得到平衡,但实际上城管依旧在为非作歹,用秤砣砸人。"

作者:安静

责编:李京慧

德国之声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美媒:薄熙來據信提前秘密提審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美媒:薄熙來據信提前秘密提審
Aug 21st 2013, 09:22, by JAS

(中央社台北21日電)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大陸雖然宣布22日公審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但消息人士透露,當局將對部分罪名提前作出不公開審判。

大陸媒體報導,濟南中級人民法院可望透過電視與社群媒體直播庭審過程,以示大陸領導人打擊貪污腐敗的決心。

但是,多位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大陸將在對外宣稱的22日前,以「庭前會議」的方式,審判薄熙來濫用職權的指控。

據信,當局對薄熙來濫用職權的證據,包括他不向中央交待妻子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商人,又擅自撤銷王立軍重慶市公安局局長的做法。王立軍逃往美國駐成都領事館之後,薄熙來又跨界到成都逮捕王立軍。

濫用職權的證據可能還包括,薄熙來在重慶主政期間「唱紅打黑」,違背中央立場。

消息人士說,由於薄熙來濫用職權的庭審,可能涉及中共高層內部鬥爭的細節,當局會以保護國家機密為理由,提前對薄熙來進行不公開審判。

去年9月,大陸當局在審判王立軍徇私枉法、受賄、叛逃、濫用職權等罪名時,也在公開宣稱的庭審日的前一天作出不公開庭審。102082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薄熙來將受審 案發過程複雜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50% off Print Subscription of USA Today

Get th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doorstep. Lock in the savings and receive USA Today for just $0.75 a day.
From our sponsors
薄熙來將受審 案發過程複雜
Aug 21st 2013, 09:21, by JAS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22日將在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他涉及的罪狀包括受賄、貪污、濫用職權。回顧薄熙來案發始末,可謂高潮迭起,相當複雜。

中共是在去年9月28日舉行政治局會議,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薄熙來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決定開除薄熙來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當時,中共指出,薄熙來在擔任大連市、遼寧省、商務部領導職務和政治局委員兼重慶市委書記期間,嚴重違反紀律,在王立軍事件和薄谷開來故意殺人案件中濫用職權,犯有嚴重錯誤、負有重大責任。

薄熙來還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利,直接和透過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賄賂;薄熙來的妻子薄谷開來利用薄熙來的職務影響為他人謀利,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財物。

薄熙來且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

薄熙來也違反中共人事紀律,用人失察失誤,造成嚴重後果。

此外,中紀委還發現薄熙來其他涉嫌犯罪問題線索。

今 年7月25日,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在向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中指控,薄熙來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貪污公 款,數額巨大;濫用職權,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以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數罪併罰。

薄熙來案涉及面相當廣,與他的妻子谷開來謀殺英國人海伍德,和他的親信、前重慶副市長、公安局長王立軍私自前往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事件有關。

谷開來殺人案於去年8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合肥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谷開來及他的兒子薄瓜瓜,與被害人海伍德因經濟利益發生矛盾,谷開來認為海伍德已威脅到兒子的人身安全,決意殺死海伍德。

2011年11月13日晚,谷開來到海伍德所住的重慶市南山麗景度假酒店與他飲酒、喝茶,趁海伍德醉酒嘔吐後要喝水之機,把事先準備並交給工作人員張曉軍攜帶的毒藥倒入海伍德口中,以致海伍德死亡。

2012年8月20日,谷開來被判死刑、緩期2年執行。

至於王立軍,稍後由成都市人民檢察院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指他明知谷開來有殺害海伍德的重大嫌疑,卻違背職責、徇私枉法,以使谷開來不受刑事追究,構成徇私枉法罪。

王立軍還在履行公務期間「擅離崗位,叛逃」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構成叛逃罪;未經批准或偽造批准手續,違法使用技術偵察措施,構成濫用職權罪;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巨額賄賂,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受賄罪。

去年9月24日,成都中院判處王立軍因徇私枉法、濫用職權、叛逃、受賄數罪,合併執行有期徒刑15年。

新華社曾經披露,谷開來毒殺海伍德後,於2011年11月14日中午在自宅向王立軍說明犯案經過,被王立軍秘密錄音。

之後,王立軍對谷開來在犯案後「不斷折騰」感到不滿,案發後1個月兩人關係轉壞。2012年1月28日,王立軍向薄熙來反應谷開來在海伍德命案涉有重嫌,第二天上午遭到薄熙來怒斥,並且被打耳光,矛盾公開化。

當天,王立軍就要部屬重新整理海伍德命案的所有資料,並妥善保管關鍵物證,其中包括秘密錄音。

去年2月2日,王立軍被拔去重慶市公安局長兼職,身邊3名工作人員被非法審查,他深感處境危險,於6日下午2時31分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請求政治庇護。後經勸導於7日深夜11時35分自動離開領事館,到北京接受調查,揭露谷開來涉案情節,並提供相關證據。

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4月10日召開會議,聽取了對王立軍事件調查以及對谷開來涉案情況匯報,鑒於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和谷開來案中的錯誤和責任,而且發現薄熙來其他違紀線索,決定停止薄熙來的中央政治局委員等職務,由中紀委立案檢查。102082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镜月刊: 更多人會守不住尊嚴和做人的底線

明镜月刊
明镜月刊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更多人會守不住尊嚴和做人的底線
Aug 20th 2013, 23:56

      ──《國權貴死亡遊戲》中文版後記

   《明鏡月刊》何頻、黃聞光

   純屬巧合,當我們讀完《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譯稿最後一段文字,中共當天便宣布了對薄熙來的刑事起訴。而寫這本書的緣起,本書作者,在2012年 2月2日早晨接到一個神秘電話,告知立軍被調查、被調職,從而引爆了重慶政變的報導戰。這也是一種巧合,因為我們與重慶、與薄熙來並無淵源。我們只 是較早便預測,薄熙來定是中共十八大前最大的變數,因為有他,令中國社會的權貴階層更為不安。即使他也是權貴階層中顯赫的一員,但他壓抑不住狂放的野心。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最開始只是寫給英文讀者看的,我們希望西方讀者能夠比較完整地瞭解這一事件,而且使他們可以從更角度審視中國這場變局。西方媒 體上關於重慶事件報導很多,但在我們看來仍然顯得零碎,過於停留在事件象,這是多數媒體難以避免的缺失,尤其是在沒有新聞自由的中國報導中國。我們這本 書,不僅詳盡披露了我們所知的媒體上尚未披露的內幕,同時,我們試圖挖掘事件背後隱藏的意蘊。當然,將這樣一個詭秘的事件,給西方人講清楚並不是件輕鬆的 事。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版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從本書英文版獲得眾多報導、評介和推薦看,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足夠的回饋。這本書被認為是迄今"揭露了薄熙來大戲最多實情、最令人信服的"著作(國哥倫 比亞大學教授在《華爾街日報》上的評論);"兩位作者解釋中國政治背景的能力傑出,運用絕佳的內線消息來細究官方說法以外的東西。本書的最價值在於它對 事件提供新鮮和公正的角度,而不是為了博取新聞版面譁眾取寵,是一本讓人想一直讀下去,並幫助理解中國諱莫如深的政治系統的絕佳作品。"(英國牛津大學教 授在《每日電訊報》上的評論)。

  我們並非不知道這本書的缺失,不但在本書的前言中作了檢討並對讀者預警,而且在 給讀者簽名時,我們復寫下的是:"我們只是試圖接近真相"、"我們離真相依然遙遠"。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出不出中文譯本猶豫不決——中國讀者想必已經瞭 解了關於薄熙來事件的豐富信息,何況在這本英文書出版之後,薄熙來件又有了一些發展。

  最終鼓勵我們出中文版的,是一些中國官員和巨商。他們在看完英文版後對我們說:"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如此不帶偏見、如此具有洞察力地完整述說了重慶事件","至今薄熙來案件的發展,外界沒有超過《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掌握的範圍。中國人應該讀這本書。"

   於是,我們邀請李田心士,根據美國公共事務出版社的英文版A Death in the Lucky Holiday Hotel: Murder, Money, and an Epic Power Struggle in China,翻譯出了這本《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同時邀請陳小平博士、作高伐林先生,對譯稿進行了審訂,在此對他們的貢獻表示感謝。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更多人會守不住尊嚴和做人的底線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The Best Way to Manage your Money.

Start using Mint today to set a budget, track your goals and do more with your money.
From our sponsors
thumbnail 更多人會守不住尊嚴和做人的底線
Aug 21st 2013, 04:54, by 明鏡雜誌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版後記



《明鏡月刊》何頻、黃聞光


  純屬巧合,當我們讀完《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譯稿最後一段文字,中共當天便宣布了對薄熙來的刑事起訴。而寫這本書的緣起,是本書作者,在2012年2月2日早晨接到一個神秘電話,被告知王立軍被調查、被調職,從而引爆了重慶政變的報導大戰。這也是一種巧合,因為我們與重慶、與薄熙來並無淵源。我們只是較早便預測,薄熙來定是中共十八大前最大的變數,因為有他,令中國社會的權貴階層更為不安。即使他也是權貴階層中顯赫的一員,但他壓抑不住狂放的野心。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最開始只是寫給英文讀者看的,我們希望西方讀者能夠比較完整地瞭解這一事件,而且使他們可以從更多角度審視中國這場變局。西方媒體上關於重慶事件報導很多,但在我們看來仍然顯得零碎,過於停留在事件表象,這是多數媒體難以避免的缺失,尤其是在沒有新聞自由的中國報導中國。我們這本書,不僅詳盡披露了我們所知的媒體上尚未披露的內幕,同時,我們試圖挖掘事件背後隱藏的意蘊。當然,將這樣一個詭秘的事件,給西方人講清楚並不是件輕鬆的事。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文版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從本書英文版獲得眾多報導、評介和推薦看,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足夠的回饋。這本書被認為是迄今"揭露了薄熙來大戲最多實情、最令人信服的"著作(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在《華爾街日報》上的評論);"兩位作者解釋中國政治背景的能力傑出,運用絕佳的內線消息來細究官方說法以外的東西。本書的最高價值在於它對事件提供新鮮和公正的角度,而不是為了博取新聞版面譁眾取寵,是一本讓人想一直讀下去,並幫助理解中國諱莫如深的政治系統的絕佳作品。"(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在《每日電訊報》上的評論)。

  我們並非不知道這本書的缺失,不但在本書的前言中作了檢討並對讀者預警,而且在給讀者簽名時,我們反復寫下的是:"我們只是試圖接近真相"、"我們離真相依然遙遠"。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出不出中文譯本猶豫不決——中國讀者想必已經瞭解了關於薄熙來事件的豐富信息,何況在這本英文書出版之後,薄熙來案件又有了一些發展。

  最終鼓勵我們出中文版的,是一些中國官員和巨商。他們在看完英文版後對我們說:"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如此不帶偏見、如此具有洞察力地完整述說了重慶事件","至今薄熙來案件的發展,外界沒有超過《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掌握的範圍。中國人應該讀這本書。"

  於是,我們邀請李田心女士,根據美國公共事務出版社的英文版A Death in the Lucky Holiday Hotel: Murder, Money, and an Epic Power Struggle in China,翻譯出了這本《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同時邀請陳小平博士、作家高伐林先生,對譯稿進行了審訂,在此對他們的貢獻表示感謝。

  我們還要感謝數十位不能公開姓名的中國官員和知情者,感謝眾多媒體同行,感謝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的團隊,他們提供的信息,支持和參與,成就了這本書。

  我們只是因偶然的機會寫了這本書,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在中國發生不是偶然的。而且,這類故事還會以更離奇的方式發生。沒有人能令人信服地預言中國,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文明與野蠻的爭鬥中,更多人會守不住尊嚴和做人的底線,或者失去自由、失去生命,也有人會獲得我們更多佩服、尊重。(2012年7月27日)(《明鏡月刊》43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