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明鏡新聞網: 中國的麻煩,歸根到底還是出在文化上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thumbnail 中國的麻煩,歸根到底還是出在文化上
Aug 10th 2013, 12:32, by 明鏡雜誌


中國研究院第二次研討會發言紀要(4)


《調查》記者 高伐林 錄音整理




   習近平接掌中共大權半年多,他極力鼓吹的"中國夢"漸漸露出端倪。正當他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莊園會"的第二天,2013年6月9日,中國研究院在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舉行第二次研討會。來自中國、美國的十餘位學者,再次將習近平及其政策走向,當成"會診"的對象。
 


陳小平:趙華光先生,輪到你講。
趙華光:我們的公知們、異議人士們善良得讓人心酸。記得十八大召開前夕,許多人都在自慰,海外媒體接二連三地發表了許多大作,較集中的一種說法是習近平的老子當年如何受迫害,平反後又如何開明,如何為紫陽、耀邦仗義,如何與薄一波之流針鋒相對,習近平如何少小磨難,如何與胡德平兄弟哥們,倒薄時又如何鐵面……等等等等,並由此展望十八大登基後的習皇,必將承父業遂民願,高舉憲政民主法制人權之旗云云,仿佛中國社會轉型變軌的藍圖,將於十八大鑼鼓餘音未絕之時,便會次第鋪展開來。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7/IMG_0789.jpg 

趙華光(高伐林攝)


而習皇君臨天下至今,當初的善願,泡泡一樣一個個地破滅,惡言誑語層出!在談到蘇聯解體時竟然慨嘆:"竟無一人是男兒!"捶胸頓足之態活靈活現,為共產主義扼腕招魂之心路人皆知。

我曾經跟訪民講,共產黨的強拆搶了你們的房子,計劃生育搶了我們的孩子,殺雞取卵式的開發,搶走了我們的藍天與沃土,最為邪毒的是專制和獨裁,搶走了我們的民主和自由。這一切都應該還給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如果說中共真做了什麼可以算得上成功的事的話,幾十年來只幹了一件事是成功的,那就是實現了中國社會從"家天下"到"黨天下"的過渡,其本質就是復辟!習了無新意,所作所為,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男兒"一說,顯露出了其內心的政治取向:那就是他習近平寧可做中華民族的不肖之子,也要甘當為共產主義撐門立戶的"男兒"。

接下來的演出更是離譜:拋出了"不走邪路,不走老路"的驚世豪言。人們要問:那他走什麼路呢?我覺得他正駕馭著中共這架破舊戰車,在一個斜坡上作加速度的滑墜!斜坡下面是什麼?是車毀人亡的絕路,是萬劫不復的死路。家是我們的家,國是我們的國,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沒有義務去陪葬!

如何擺脫這個宿命?中國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個文化的問題。這似乎有點老生常談。其實不盡然。"常談"說明這個問題早有共識,只是如何破題,有待於我們更進一步去思考和作為。

自從中共暴力竊國以來,中華文化遭到了慘烈的摧毀與破壞。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中共建政前30年是"鬥"的文化,鬥中作樂,以鬥取樂!鬥的惡果,直接導致了現代國人心無敬畏、六親不認、傷天害理。後30年是"錢"的文化,白貓黑貓逮到耗子是好貓,逮到金耗子是超級貓。什麼道學儒學西學,能搞大錢才是真才實學。"錢文化"風靡,人們鮮廉寡恥、巧取豪奪、坑矇拐騙、背信棄義。

"道"是標準,世無道則頹。政治家無道必然禍國殃民,軍人無道則窮兵黷武,學人無道則沽名釣譽,商人無道則坑矇拐騙,庶民無道則男盜女娼。一個道德立世,詩書傳家的民族,到今天卻墮落至如此地步,真得深省!現在,在大批假冒偽劣產品輸出國門的同時,劣質人格人品的同胞蝗蟲一樣成群結隊撲向世界。這就是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燦爛文化的國度給當今世界的貢獻?!

這筆賬無疑要記在共產黨的頭上。重建中華文化體系,翻新道德人倫大廈,與世界文明融為一體,趕上人類文明步伐,才是我們自救救國的不二之道。(《調查》第11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胡锦涛的部下澳門治賭:反腐與保持繁榮兩頭為難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胡锦涛的部下澳門治賭:反腐與保持繁榮兩頭為難
Aug 10th 2013, 12:19, by 明鏡雜誌



《名星》特約記者 邢大運



從港到澳,遏官員豪賭

賭場一向是中國貪官洗錢勝地,尤其是"百家樂",最受洗錢客青睞:與莊家同時下注,一晚可洗乾淨上億元黑錢。

澳門自開放賭權及內地開放港澳個人遊以來,博彩業收益連年飛升。自2006年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一大賭城後,澳門如今的博彩收入已是拉斯維加斯的7倍——根據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數字顯示,2012年澳門博彩收入為2953億港元。

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譚志強曾指出,澳門賭場有兩成賭廳被利用作洗黑錢,保守估計每年流經澳門賭場的黑錢多達1萬5700億元。

中 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楊琨2012年5月被帶走調查,事過一年,到2012年5月,爆出其涉案罪行之一,是在澳門欠下賭債30億元。他是國有銀行股改上市後被 調查級別最高的高管,也是至今被發現涉賭金額最大的官員。這一天文數字的金額震動官場,據稱王岐山聽匯報時大為震驚,嚴詞要求一定要堵住官員豪賭的漏洞, 重新修訂"反洗錢法",還準備進一步收緊官員赴澳簽證。


成爲棋局上的關鍵棋子

對 於中共來說,澳門賭業獨大帶來的問題,還不止官員利用賭場洗錢,敗壞官場風氣,大量財富外流這些嚴重弊端,還有兩項更嚴峻的挑戰:一在這些官員在澳門留下 洗錢證據,很可能成爲為某些勢力控制他們的把柄;二是美資、外資勢力不斷膨脹,從賭場向政壇蔓延,從與當地勢力結盟發展到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並向北京的太 子黨延伸,威脅中國的政治安全。

歐文龍案是中央對澳新政的切入點,楊琨案的爆發更刺激了中央的步伐,消息人士透露, 澳門治官員公款豪賭洗錢,還必須放在全國反腐的全局來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鑒於反腐形勢嚴峻,取得常委共識:不刮一陣風,要打組合拳。全 國範圍的抽查方案,出台時間還沒有確定,消息指出至少有三種抽查辦法納入中紀委的考慮範圍。第一個是選定一定比例的隨機抽查,第二個是採用新人新辦法,老 人老辦法,對打算提拔的官員來抽查。第三是當有線索檢舉某些官員或存在腐敗行為的時候對這一批官員申報內容來核查。委派李剛來查賭反賭,也是反腐組合拳中 的一招。

李剛身兼中紀委委員,接受王岐山的領導。據說其上任前王岐山和中紀委主管與之談話,他上任後要燒的第一把火,就是肅貪反腐。

英 國《泰晤士報》與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分別披露,北京調查人員2012年11月曾到澳門賭場,秘密查問專門接待內地"超級賭客"的六名工作人員,瞭解到, 參賭洗錢的中國官員,來自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除黨政主管外,也有軍方高級將領;不僅有地、縣、市級官員,連省級甚至身在北京的中央級大員也不乏其人。

除賭博外,鑽石、珠寶及物業,也是中國貪官近年將黑錢變白錢的工具,並因此大幅推高了澳門樓價。澳門有物業代理公司指出,內地客佔澳門買樓人數約一成,他們購買的多數是逾千萬元的豪宅庭苑。


反腐與保持繁榮難兩全其美

海 內外遊客一到澳門新港澳碼頭,就會感覺到畸形繁榮:35家建築和裝飾風格各異的賭場,每家光線都經過精心測算,既不會亮得刺眼,也不會暗得令人疲倦。各家 賭場接送大巴穿梭來往,賭場工作人員湊過來,賣力地用普通話招徠,將金主們迎至自家免費專車上。富麗堂皇的賭場大門外,邁巴赫62、賓利雅致、勞斯萊斯幻 影等超豪華轎車不時出現,搭載著各色貴賓到來。再神秘一些的客人,則可乘坐專用飛機,直接空降賭場。

澳門賭業開放之 後,除美國勢力之外,當地政經資源高度壟斷在少數人手中。這些人位高權重,隻手遮天,在當地搞一言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瞞上欺下,以虛假繁榮掩飾隱患 弊端。港澳媒體屢屢抨擊稱,中央偏聽偏信,使得澳門出現一家獨大的畸形局面,完全失去監督與平衡,反過來使中央被蒙上雙眼,難以看清其中的奧妙。歐文龍案 的爆發,才讓北京意識到如果不轉變治澳思路,及時改革,終究不可收拾。而現在怕只怕澳門已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各種勢力盤根錯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 有雷霆萬鈞之勢和壯士斷腕之力,根本無力回天。

分析人士對《名星》指出,澳門回歸13年,矛盾集中爆發,到了"中期檢討"關頭。中央第五代上台,與港澳各種勢力沒有多少瓜葛,正好撥亂反正,重新洗牌,更換中央涉港澳決策官員,切斷內外勾結的利益鏈,也迫使港澳地方主管重新站隊。

http://hm.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1/21/F200801211641288130147972.jpg
澳門賭場中的賭客,不少是中國大陸官員。


澳門賭場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貴賓廳、中場大廳和角子機。其中來自貴賓廳的收入最高,2012年收益高達2050億港元,佔澳門博彩總收入的69%,是整個澳門賭業的核心所在。

不少"疊馬仔"會在中場大廳賭客中物色出手闊綽的豪客,帶入貴賓廳賭錢。"疊馬仔"即博彩中介人,是澳門賭場特有的關鍵人物。澳門賭場內大部分的貴賓廳客戶都由"疊馬仔"轉介,他們為貴賓提供一條龍服務,除吃喝玩樂外,還有最重要的信貸資金安排。

《名 星》暸解到,李剛履新後,正與澳門賭場及"疊碼仔"加強聯繫,針對挪用國有資產到澳門豪賭的官員,制定打擊官員賭博和洗錢的方案;主要是針對貴賓廳,因為 賭場將近七成的博彩收入來自大客,而大客很多都是來自大陸的官員,他們腰纏萬貫國有資産,一來賭場就扎進貴賓廳,一擲萬金。

正當澳門世紀貪污案——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受賄案仍在審訊之際,又傳出李剛即將率領中聯辦展開行動,打擊中國官員豪賭洗錢,在香港上市的澳門多家博彩公司股價應聲下跌。

而在中國的新一輪反腐風暴下,澳門各大賭場感到了寒意。"疊馬仔"佣金收入減少是貴賓廳業務下降的直接證明。賭王何鴻燊家族旗下,市佔率一直高居首位的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貴賓廳籌碼銷售額減少4%,而賭王長子何猷龍創立的新濠鋒賭場,貴賓廳收入跌幅更高達14.1%。

在此之間,內地到澳門簽註多次收緊。自2008年開始,廣東省便對往來澳門的簽註開始收緊,由一個月一次簽註,收窄至兩月一次;而從2010年底開始,深圳居民赴澳門簽註只有三個月一次及一年一次兩種。

賭 場通過法律途徑向內地賭客追討欠債的宗數急升。今年1月24日,澳門美高梅金殿超濠股份有限公司上訴至香港高院,向兩名內地商人追債。其中一名被告謝小青 是湖北省人大代表、融眾集團董事長;另一名被告則是曾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及胡潤中國富豪榜的上海女富商鄒蘊玉。兩人向賭場借貸後逾期未還,分別尚欠 1132.4萬港元和2336.2萬港元。
反腐實屬必要,保持澳門繁榮也是大局,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對澳門特首是考驗,對李剛也是考驗。(《名星》 第2期)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ttachments/2013/05/27/18_201305270639491WSq1.jp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老家往事·苦命的父母辈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老家往事·苦命的父母辈
Aug 10th 2013, 11:52, by 明鏡雜誌

  
母亲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姨,六十年代初嫁给姨夫,姨夫是一个憨厚且倔强出奇的农民,解放时被划为地主成份,在上世纪包产到户前,大姨一家绝对地抬不起头,是人人可欺负对象。一些年轻人没事找事地和大姨一家发生纠纷,吃亏的是大姨一家。大姨勤劳善良,见人说话低声下气,从没有在别人面前寻过是非。有时大姨到我家一玩就是几天,和母亲诉说着就哭了起来,除了在母亲面前,大姨连个哭的地方都没有。当年大姨一家八口人,姨夫是个倔巴老,宁可饿死也不求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以姨夫的性格和为人肯定借不到粮食,再说他是那种宁可饿死也不愿求人的。好几次大姨三更半夜跑到我家借粮(大姨家和我家相隔十来八里山路),有一次据大姨说全家饿了一天多了。幸亏父亲为供销社代销开了个小商店,当时有个政策,出售木耳等山货,每出售一斤木耳奖励1.5斤粮食指标,父亲冒着风险给开假票,套取购粮指标(凭指标在唯一的国家粮店买粮,每斤包谷9分钱),开好票再借给大姨20元钱,就可以买200多斤包谷,但八口之家管不了一个月。在我的记忆里,大姨每年受到饥饿的煎熬。母亲常感概,你大姨这辈子要是吃上饱饭就好了。

包产到户后不久,大姨一家吃穿问题都解决,还供二儿子考上大学,儿子女婿每年有数万乃至上十万的收入,苦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大姨总是给子女嘱咐:要记住你姨夫救了我们一家!时过二三十年后,大姨见到我总念叨我父亲救了他们一家的命,那种言真意切的感谢,我忍不住听下去,眼里充满泪水。我觉得很是惭愧,吃饱饭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为吃饱饭要感谢别人,那到底是谁剥夺百姓吃饱饭的权利?大姨算是老来得福,这不是谁的恩赐和奖赏,只不过刚得到一点追求享福的自由,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挣来的。农民尤其是我祖辈父辈这一代人遭的罪实在难以言说,父亲生于1947年,没几年赶上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1958年老家大跃进运动被要求参与大炼钢铁,年仅十一二岁的就背着背篓去二十多里路的山里背运矿石,劳累饥饿,走着走着就靠在山路上睡着了。

1961年正在张滩中学上初中一年级,因为饥荒不得已回家开荒种粮保命,从此告别学校成为农民。自我记事起,父母在大集体干农活经常到黑夜才回来,饿的咽肠气短还得背着集体分给的包谷红苕之类的口粮。比起大姨来,父亲父母一生也好不了多少。他们这个年龄的人,出生不久赶上大跃进大饥荒,在半饥半饱中长大,到1984年才能吃饱饭,那时父亲已经37岁,人生大好时光已经过去。到九十年代初,农业税费非常繁重,仅靠种地收入已经不能糊口,到2004年减免农业税费,父亲年近60岁总算松了口气,但已经老了,再也不可能去拼搏创业,现在每月领着60元的农民养老金。老家和父亲同龄人有终生食不果腹者,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死于七十年代那些农民,没有吃过几天饱饭,真的是饿死鬼。

  来宝胜,《共识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妻子温妮的“真相”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The Ultimate Sports Fundraising Program

This $27 online course teaches fundraising approaches specifically for sports programs. Learn to raise money like the nation's top programs.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妻子温妮的"真相"
Aug 10th 2013, 11:50, by 明鏡雜誌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30808/13759_130808102812_1.jpg

当地时间2013年7月14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第二任妻子温妮参加跨宗教祈祷仪式。供图 CFP


  为推动民族和解,避免国家陷入复仇的动乱,曼德拉任总统的南非新政府成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对种族隔离时期犯下的侵犯人权罪行进行调查、听证,以期最终实现受害者与施暴者之间的和解。

  曼德拉的第二任妻子、在丈夫被监禁27年一直不离不弃并同样遭受大量政治迫害的温妮,因卷入谋杀黑人青年案件,同样成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调查对象。

  在该委员会经手的成千上万起案件中,针对温妮的听证会是唯一持续九天的案件。


  复仇与和解

  1994年4月27日,南非历史上首次民主选举开始投票。5月9日,曼德拉当选民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被白人少数政府残暴统治多年后,如何处理历史积怨成为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纽伦堡审判(二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战犯的审判)与一揽子大赦即全民遗忘两条极端道路之外 ,南非选择了第三条道路—赦免具体个人的罪责,以换取对赦免相关罪行的完全披露。

  1995年7月19日,曼德拉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南非政府依据该法于同年11月29日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旨在通过调查种族主义时期侵犯人权的罪行,在弄清事实真相 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和适当处理,以促进全国团结与民族和解。

  在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后,曼德拉强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不是要在政治上对任何政党和个人进行秋后算账,而是要"通过委员会处理过去的事情,为真正的和解 打下基础","只有弄清真相,我们才能治愈种族隔离时代留下的伤口"。


  据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斯蒙德·图图在其《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一书中分析,南非之所以能做此选择,一方面得益于旧政府最后一任总统德克勒克的大胆 政治改革举措,另一方面则是曼德拉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大度选择,一切都"恰到好处":

  "(德克勒克)他看到的是一个有着高风亮节、宽宏大量的人,是一个渴望献身于让种族隔离、不公正和种族主义苦痛离间了的人们实现和解的人。纳尔逊?曼德拉出狱时不是满口 声言仇恨和复仇的人。他成了和解与宽容的英雄化身……"


  历史无法假设。如果曼德拉没能活着走出监狱,群情激愤之下,其被尊为国母的妻子温妮?曼德拉若擎起复仇的大旗,南非又会走向哪里?

  曼德拉之所以选择与政府和谈,就是不愿看到南非分裂为黑白两个阵营相互残杀。1986年,在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之时,温妮找了一帮年轻人做她的保镖,名为曼德拉联合足球俱乐 部(以下简称俱乐部),实则为温妮的打手。

  在与政府展开谈判期间,曼德拉得知了温妮的事情。"这些年轻人……参与了一些与解放斗争的宗旨不相符的活动。后来,温妮由于她的一个保镖受审而在法律上受到了牵连,这 个人当时被指控杀了一位年轻的同志。""我全力支持我的夫人,并坚持认为,尽管她判断有误,但是,对她的任何严重指控,她都是无辜的。"曼德拉在其自传《漫漫自由路》 中如此写道。

  随后,他再次提及此事,"自从我出狱后,政府就一直在对我夫人进行诽谤。在她被声称绑架了四位……年轻人并造成其中一人死亡后,温妮第一次遭到了谣言的诋毁,然后,她 被指控绑架四人并造成一人死亡。"

  曼德拉尽量出席法庭对温妮的审理,以示支持。"她被判处六年监禁……很快被保释出狱。对我来说,不管判决或不判决,她毫无疑问都是无辜的。"

  1996年初,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完成组建,由黑人、白人及印度裔南非人等17人组成,下设三个分委员会:侵犯人权委员会、赔偿和复原委员会、特赦委员会。

  无论是白人政府的暴虐罪行,还是非洲人国民大会(曼德拉所属政党,以下简称非国大)暴力反抗中的越轨行为,都成为侵犯人权委员会的调查对象。

  包括前总统在内的政府要员与非国大前副主席姆贝基、非国大武装组织民族长矛军的领导人都受到传讯,在听证会上交代情况。

  温妮及其控制的俱乐部涉及多起谋杀案,同样成为重点调查对象。

  "最为艰苦的听证会之一,是对温妮·曼德拉的'足球俱乐部'的活动进行的为期九天的马拉松式调查。""……是对一个政治领导人进行的为期最长的听证。一个接一个的证人指 证她参与了袭击和杀害行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图图在其《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一书中回忆。

  温妮,从嫁给曼德拉之后,同样接连遭受迫害,没有过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她也是种族隔离政府的受害者。


  爱情与劫难

  1956年12月,曼德拉与非国大几乎所有主要领导人共156人,被政府以高级叛国罪和阴谋推翻政府罪遭到逮捕与起诉。随后,他们以每周向警察报告一次为条件,获得保释。


  当曼德拉回到家中,发现艾韦琳(曼德拉第一任妻子)已经搬离,不仅带走了孩子,甚至带走了门帘。

  政治已成为曼德拉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艾韦琳则希望他专心致力于家庭生活,二人婚姻最终走向破裂。

  曼德拉一边应对政府的指控与审判,一边重新投身曼德拉-塔博律师事务所的工作。

  1958年1月的一天,曼德拉与朋友驾车路过约翰内斯堡最大的黑人医院巴拉格瓦纳斯医院时,眼睛余光看到公交站上一个可爱的年轻女士。他被她的美貌所打动,但车速太快,转瞬 即逝。

  不久,奇迹发生,这位女士因为一些法律事务出现在了他们的律所。曼德拉得知她叫诺姆扎木·温妮佛雷德·马蒂奇泽拉(被大家简称温妮),毕业于约翰内斯堡詹·赫福梅尔社会工作学校,是巴格拉瓦纳斯医院首位女性社会工作者。

  曼德拉在其自传《漫漫自由路》中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温妮就想娶她为妻。"我并不怎么关心她的背景和法律问题,她的美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考虑的不是如何受理她的案子, 而是如何请她到外面去约会。"

  第二天,曼德拉就以请温妮为叛国审判辩护基金会募集资金的名义,把她约出来共进午餐。饭后,又驾车带她去郊区草地散步,曼德拉不仅告诉温妮自己面临的叛国指控等困难, 而且直言想立即娶她为妻。

  温妮名字中的"诺姆扎木"意思是努力磨练或经历磨难。在她第一次把婚事告诉父亲时,父亲就说"你要嫁给一个囚犯"。

  1958年6月16日,两人举行婚礼。婚礼现场,温妮的父亲讲话说,女儿嫁给了已经与斗争结婚的男士,这样的婚姻注定要经历一种持续的考验。他祝女儿好运,并以"如果你的先生 是男巫,那么你就必须是女巫"结束了讲话。

  婚前,温妮就开始跟着曼德拉参加他们的政治会议和政治讨论。"我一边追求她,一边从政治上教育她。"曼德拉如此写道。

  婚后,温妮对政治越来越感兴趣,她加入了非国大妇女组织,怀着身孕参加了为拒绝随身携带通行证的妇女抗议并为此与几千女性一起被捕(随后获得保释)。此时,二人结婚不 过半年而已。

  1960年4月8日,非国大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开始转入地下工作。曼德拉-塔博律师事务所已关门停业,曼德拉则处于被捕、受审、释放、再次被签发逮捕令、四处潜逃的轮回状态之 中。

  期间,曼德拉还忙于秘密策划工人罢工,组建"民族长矛军"等工作。温妮两次产子,曼德拉都没能陪侍在侧。温妮要带着孩子与曼德拉团聚一次,也要费尽周折,避免警察盯梢 。

  1962年8月5日,曼德拉在辗转非洲多国及英国伦敦之后潜回南非,再次被捕。11月7日,曼德拉因鼓动工人罢工和没有护照出国获判五年刑期。1964年6月12日,曼德拉被判处终身 监禁。从1962年至1990年初获释,曼德拉在牢狱里度过了27年。

  这27年间,温妮一人带大了两个孩子,同时也遭受了各种政府迫害。

  温妮要去监狱探望曼德拉,必须经司法部特许才可。"地方法官一直从中作梗,一次又一次地对她下达禁止令。"

  粗略计算一下,温妮人身自由受限的时间,几乎与曼德拉蹲监狱的时间持平。这些年间,她还多次被以各种理由指控违反禁令、遭到无数次逮捕。

  因为警察骚扰、逮捕,温妮还数次与警察发生冲突。温妮的自述《我的心与他同在》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次特警闯入温妮的卧室,并把手搭在她的肩上,温妮正穿衣服, 裙子刚穿到一半。

  "我猛然抓住他,把他摔倒在地……他四脚朝天,高声嚎叫,整个梳妆台倒下去,砸在他身上。"温妮回忆说。甚至有人为温妮的好战跟曼德拉开玩笑说,"在家中你并不是唯一的 拳击手"。

  1985年,温妮在布兰德福特的住所被火箭弹击中焚毁后,违反禁止令返回索韦托,意外被获准留在那里。

  1986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她抛出了那句颇具争议的"一起手牵手,用我们的火柴盒和项链就能解放这个国家"。"项链"是当时非国大一些人把灌了汽油的轮胎套到叛徒脖子上, 点燃把人烧死的处决方式。

  至此,温妮已经从一名受害者,变成了她本来要打倒的施暴者。


  暴力与真相

  对于温妮的激烈言行,非国大表示不能苟同,并提出了批评,可惜她没有听进去。

  最终,让温妮走上被告席的正是前文提到的俱乐部。当地社区的人们把俱乐部的活动称为"恐怖统治",而温妮正是这个俱乐部的缔造者。

  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图图在其《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一书中花了些笔墨记述此事。他援引人们的指控写道,温妮在索韦托操纵的俱乐部并非一群改邪归正的小青年和她的保镖 ,而是一群小流氓,他们恐吓、纵火、绑架和杀害那些被他们视为"出卖者",即给警察充当奸细、与"制度"合作的人。

  多项指控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4岁的斯登皮埃死亡一案。14岁的斯登皮埃?赛伊佩伊从家乡奥兰治自由州的警察局逃了出来,躲在循道宗(基督教新教宗派之一)牧师保罗?维尼家 中。1989年1月,人们在荒野中发现了斯登皮埃被肢解的尸体。

  1991年,温妮被判从维尼那里绑架斯登皮埃,并导致了他的死亡。温妮辩解自己是从维尼那里解救了那个孩子,因为她发现牧师对前来避难的男孩有鸡奸行为。俱乐部的"教练" 杰瑞?理查德森,被控杀害了斯登皮埃,并被判终身监禁。

  1997年11月,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对温妮及其俱乐部遭到的指控进行了为期九天的公开听证会。

  理查德森从监狱来到听证会现场,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我对斯登皮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两侧把他举起,然后让他摔在地上。'妈咪'(俱乐部成员对温妮的称呼)坐在一边看着。"

  一两天后,被理查德森称作"快刀"的帮手把遍体鳞伤的斯登皮埃带到索韦托郊外的荒野。

  "我把他给宰了,就像宰一只羊似地宰了。我们让他趴在地上,我把剪枝用的剪刀插进他的脖子里。剪子扎进去后,我就开始动手了","我是按照妈咪的指示杀死斯登皮埃的。 妈咪自己从不杀人,但她利用我们杀了很多人。"

  理查德森说他还杀了俱乐部一个成员的女朋友,绰号谷奇?泽瓦尼,被怀疑是内线,1988年12月死于多处刀伤。

  "我用刀捅她,还割断了她的喉咙。我们把她的尸首扔了……我向妈咪报告说,'妈咪,我已经完成了您的命令。我已经把谷奇杀了。'……妈咪拥抱了我,说,'我的好孩子, 我的好孩子'。"

  阿扎尔·卡查利亚是反种族隔离组织大众民主运动的领导,他在听证会现场陈述了几点他们认为存在的客观事实。

  "首先,包括斯登皮埃的四名男性被从牧师的住处逮到曼德拉家里。其次,他们被迫滞留在曼德拉家时遭到毒打。第三,一个叫肯尼斯·克加塞的年轻人1月7日逃了出来,并报告了 他的遭遇。第四,斯登皮埃不仅在家中被拷打,而且随后被残酷杀害了。"

  "对曼德拉夫人来说……从好处说是她知道而且鼓励了这一犯罪活动。从坏处讲,她可能指挥并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第七,教会、社区领袖、曼德拉先生和非国大主席奥利弗? 坦博寻求与曼德拉夫人的合作、遣散这群小流氓的努力,均告失败。"

  循道宗约翰内斯堡地区领袖彼得·斯多利主教总结说,种族隔离压迫的二级感染已经影响到了许多种族隔离的反对者,侵蚀了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生活的悲剧之一,就是我们可 能变成我们自己所憎恨的东西。"

  1998年10月29日,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向曼德拉提交了近三年工作的五卷本报告,其中第二卷第六章,以近30页篇幅专门详细讲述了温妮及其俱乐部接受委员会调查的19起谋杀及虐 待罪行。

  还在监狱的时候,曼德拉曾开垦了一块后来闻名世界的小菜园,种植了各种蔬菜。

  曼德拉曾写过两封信给温妮,专门介绍一棵长得特别漂亮的番茄。曼德拉告诉她,自己是如何精心侍弄那棵番茄,直到它长大结出深红色的果实,但那棵番茄却无缘无故开始凋零 、枯萎。在最终枯死之后,曼德拉把它拔出,洗净后埋葬在菜园里。

  "不知她是否读懂了那封信。但是,当我写那封信的时候,我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我不想使我们之间的关系像那棵番茄一样枯死。对于一些必定要消亡的事物,有时你是无力回天 的。"曼德拉在自传中如此写道。

  温妮的自述《我的心与他同在》出版于1985年,在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之前。温妮也提到了这封信,但她把番茄解读成了遭政治环境迫害而早夭的孩子。

  1992年4月13日,曼德拉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他与温妮对许多问题持不同看法,双方决定分手是最好的选择。

  1996年,两人正式离婚。

  1997年的听证会,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依据《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传唤温妮到场,这样的调查通常会闭门进行,但在她的坚持下,听证会向公众与媒体公开。

  在现场,温妮"把所有指控都不屑一顾地指为'荒唐'和'可笑'"。

  在听证会的最后,图图向温妮发出呼吁,希望她能说一声抱歉,温妮最终予以了回应。

  "我要说的确出了问题,我完全同意,我们也都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我为过去痛苦岁月中所出现的严重问题,表示深深的歉意。"

  焦东雨,中国周刊 2013-08-0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纳粹德国的末日: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Own the Game.

Elevate your game with the newest adidas men's soccer footwear and apparel.
From our sponsors
纳粹德国的末日: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
Aug 10th 2013, 11:48, by 明鏡雜誌


http://epaper.gmw.cn/zhdsb/images/2013-07/31/16/res06_attpic_brief.jpg

向苏军投降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他们的表情是迷惘,而最右边的那名则仿佛如释重负。或许,直到成年后他们才会赞美和平的可贵,并认识到当年的这场战争是多么血腥和恐怖。



   提要:儿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国家塑造儿童,儿童也塑造国家。国家赋予儿童的意义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他们是未来、是希望,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就塑造了这个国家怎样的未来。

   柏林之战是对第三帝国的最后进攻。数万名孩子被希特勒当成"最后的希望"推向战场……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柏林正在弹雨下烈焰熊熊,巨大的黑色烟柱笼罩了市区,让饱经摧残的街道显得格外恐怖———这些景象令12岁的威廉·格伦似曾相识,那是战争爆发伊始,敌国城市的废墟曾不止一次在纪录电影中出现,1939年是华沙,1941年是贝尔格莱德,1942年是塞瓦斯托波尔,而且第6集团军正在攻向斯大林格勒。每当它们出现于银幕之上,雷鸣般的欢呼就会从观众席响起。但现在,这些城市的苦难都被返还给了柏林,仿佛是在"报应"市民的幸灾乐祸。

   从1944年秋开始,柏林几乎每天都要遭受轰炸,1亿立方米的瓦砾随处洒落,足以垒起一座300米高的小山。私下里,有人将城市比作"第二个迦太基",尽管最后的审判还没有降临。小酒馆中散布着可怕的谣言:苏军的"最后打击"已经迫在眉睫。

   他们没有明天———1945柏林战役中的儿童士兵

   逐屋巷战———当孩子奔向战场

   4月20日是柏林战役第5天,此时朱可夫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奥得河防线,而在南面,科涅夫也进军神速。战火烧到了城市外围,而这一天恰好是希特勒的57岁生日,往常,他要在菩提树下大街检阅雄壮的军队,但这次他甚至没有发表任何演讲。地下室里,将军们小心翼翼地描述着惨淡的战局,希姆莱、邓尼茨和戈林建议元首趁早离开,在阿尔卑斯山,他们还可以凭借地势继续抵抗,只有宣传部长戈培尔表示反对,他认为元首必须留下,"一起迎接最后的胜利或毁灭"。

   第一批炮弹在近郊落下,而在施特劳斯贝格和弗里德里希斯哈根,坦克歼击旅第1营正无助地对抗着TB34坦克;东南郊区,第2营被击溃,第3和第4营伤亡惨重,但血淋淋的报告并没有遏制疯狂的举动,直到4月21日,坦克歼击旅才离开前线,前往第12集团军麾下与盟军作战。

   在城市东面,经过一天交火,部署在诺因哈根和霍佩加滕的坦克猎杀分队击毁了一些坦克,但苏军的猛烈火力令少年们伤亡惨重。对于内层防线上的青年团员来说,这一天也同样恐怖,空袭的硝烟尚未散尽,苏军炮火的零星独奏骤然演变为合唱:"喀秋莎"发出犀利的长音,加农炮低沉而又不祥地做出回应,楼宇间腾起熊熊烈火,它掩盖住了空袭城市上空的探照灯光,将大地映得如同噩梦一般。

   4月22日,第56装甲军军长魏德林接管了柏林防务,"柏林"团和"施潘道"师在绝望的形势下开始武装,这些部队均由狂热的纳粹党员带领,普通士兵是16岁以下的孩子,上级坚信,凭借敏捷的身手和对环境的熟悉,他们可以在巷战中出奇制胜。一名党卫军士兵写道:"青年团总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他们攀爬跳跃,用'铁拳'火箭筒发起伏击,或是扔手榴弹消灭冲锋中的苏军部队。战役期间,他们击毁了大量坦克。"

   同一天,苏军占领柏林北部的蒂格尔区,并从东突入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儿童士兵和正规军一道退入防空要塞,依托工事拼死抵抗。同时,施特格利茨和里希特菲尔德区的孩子们也参加了战斗,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但少年们却不以为然,很多人坚信自己有义务在战场上牺牲,即使不幸被枪弹击中,死亡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队,1944B1945》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3岁的福斯特击毁了两辆坦克,连长批评了他的鲁莽,但福斯特却天真地说,子弹根本打不中我。抱有同样想法的男孩不在少数,党卫军第33师的一名士兵写道:"前来增援的几百名孩子满怀着对杀戮的渴望。在新克尔恩市政厅,士官在穹顶下训话:'不要急躁,苏联人经验丰富!'但他们拒绝听从任何警告,而是端着步枪和火箭筒进军,仿佛耳畔回荡着鼓点或军号。"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希尔德加德·克奈夫见证了青年团向施马根多夫的反击,他们最初进展顺利,但苏联狙击手突然开火:"一名男孩倒在碎石堆前,神情痛苦而无助,他挣扎着发出惨叫,仿佛是在说他不想死……"

   费希特山水塔是俯瞰城区的重要据点,施特格利茨区的青年团负隅顽抗,直到被猛烈的炮火歼灭;而弗里德里希斯海因防空要塞的指挥官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因为抵抗只能造成无谓的牺牲。4月24日至25日,战斗进入白热化,街区一个接一个陷落。在城市南部,瓦西里·崔可夫指挥第8近卫集团军向蒂尔加滕区推进,大约400名儿童攻击了他的先头部队,对于德国儿童的狂热,这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兵倍感震惊:"穿黑色衬衫的敌军没有一个大于15岁,他们扛着'铁拳'迎面冲来。'怎么办?'前线指挥官在无线电中呼叫,我的回答很明确:'不要开火,缴他们的械!'但警告没有起任何作用,对方已经逼近了阵地,当看到大炮和牵引车时,他们立刻疯狂地展开冲击,横飞的火箭弹把士兵和马匹一同撕碎。虽然大部分进攻者在交火中殒命,但我仍不禁扪心自问:把这些男孩引向死亡的是不是一群疯子!"

   由于所有能扛枪的男人都被征召,甚至连女孩也拿起武器,作为在离世前保全体面的一种方式,每当行动前,她们都无一例外在涂抹唇膏。

   "AIIesKauPt"———被战争剥夺的不只是童年尽管负隅顽抗的少年为数众多,但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无法确保战线的连贯。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苏军的战术:为避免巷战,他们经常把整栋建筑炸掉,同时还会用空前密集的炮火为先头部队开路,科尼利厄斯·瑞恩描述道:"在滕佩尔霍夫机场和加托机场,火炮的炮管挨着炮管。"这意味着抵抗越凶猛,孩子们的伤亡就越惨重,仅25日一天,就有约500名少年丧生。

   但这一天被铭记并不是因为伤亡巨大,而是当天中午,盟军和苏军在易北河会师。很多人开始动摇。一名叫冯·哈尔特的连长命令部下集合,宣布"所有人的义务解除",因为他们用的是德国来复枪,可配发的是意大利子弹:"我们还能做什么,朝俄国坦克扔石子么?"

   包围圈越来越紧。到4月28日,苏军攻入了政府区。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的边缘进行着血腥的巷战,而在夏洛滕堡,一道由弹幕组成的铜墙铁壁封锁了街道,并且缓缓地向市中心移动。城市西部,青年团的主力在奥林匹克体育场据守,30日,来自元首地堡的命令要求他们进攻,尽管知道此举不会有任何意义,但2000多名孩子还是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坟场。赫尔穆特·阿尔特纳写道: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越来越多的青年团赶来。很多人甚至期待同伴受伤,这样他就可以捡到武器。但问题在于,受过训练的人并不多,即使能得到一把步枪,他们也有可能被巨大的后坐力震倒。进攻的时刻是上午10点,我们缓步在体育场上前进,来自运动员休息室的机枪子弹顿时如镰刀般横扫过来,迫使幸存者躲在死人身后开火。伤者的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呼救,枪口焰照亮了成群的人,赛道上血流成河。所有人被迫向兵营撤退,市长下达了解散命令,仅在几个小时里,我们就有高达2000人的损失。"

   "儿童士兵"的战斗随着这次惨败画上了句点,4月30日21时50分,红军将胜利旗插上国会大厦,而希特勒则在午夜自尽。随着城防司令下令停火,响彻一周的枪声渐渐平息。当和平突然降临时,孩子们却感到恐惧,阿尔特纳和同伴流下眼泪,但这不是为了灰飞烟灭的帝国,而是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现实有多么悲惨,在两周里,他们看尽了血腥、残忍和生离死别,这些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幸福。

   投降的孩子们聚集在炊事车前,讨要一小块面包或一碗粥。其中一些非常幸运,苏联人仅仅缴了他们的械,当发誓不再与红军为敌之后,他们都被送回家中,每个人的胳膊下都夹着面包。但另一些的命运则截然相反,他们被送往德国东部和乌克兰的战俘营,充当苦役长达两年。即使获得自由,幸存者还是要面对喜忧参半的人生,并重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废墟上需要建起新房,饱经摧残的工业和农业需要恢复运转,为获得微薄的收入,工人一周要至少工作48个小时,此外还有强制的废墟清理义务。支撑他们的只有坚定的意志。但历史就是如此讽刺,赋予他们这种品质的,恰恰是残酷的战争。

   生命如何凯旋?——废墟上的反思

   20世纪以来,没有哪场战役像柏林一样制造了如此巨大的破坏,苏军的代价高达35万人,在每八个参与战斗的官兵之中,就有一个倒在了通向胜利的路上,而德国方面至少有75万人死伤和被俘,250万幢建筑化为残垣断壁,考虑到死伤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人和孩童,这就更加令人惊愕。

   无论是哪场战争,儿童都被看作脆弱的群体,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理应享有幸福的童年,更是因为其身体和心灵根本无法经得起战火的摧残。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国始终在避免悲剧上演,但对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而言,所有道德根本一文不值,在他们眼中,儿童作为士兵的价值更大,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主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操纵,而且他们年龄还小,对危险并不容易觉察。尽管这些仓促组建的部队只能阻滞敌军很短时间,但希特勒早已做好了让他们大量伤亡的打算。尽管纳粹党有句著名的口号"民族社会主义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但真实情况却表明,在这位独裁者眼中,数以万计的牺牲不过是一组统计数字。

   但希特勒的儿童士兵真的是一群被蒙骗的炮灰吗?情况或许无法一概而论,更何况很多人亲历过战略空袭的恐怖,父辈的经历也使他们对战争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战斗既是普通人的挣扎,又是整个民族的绝望与无奈,由于缺乏理性和盲目信仰,他们注定无法寻找到正确的出路。换言之,除了战斗并死去,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而另一些则模糊地预见到,他们与纳粹的羁绊太深,只有从世界上消失,德国才能获得未来,而这对他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正如一位士兵在最后一封家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们终将死去,死后化为白骨,但新芽将从白骨中长出,象征着新生命的凯旋。"

   人们始终不能确定儿童士兵的伤亡,各种统计差异很大,最少的只有6000人,最多的则是这个数字的三倍,直到60年代,仍有尸骨在废墟中不断被发现。浅浅的墓坑显示了掩埋的仓促,在炮火中进行的葬礼也注定没有号角和鼓声。很多德国人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但儿童士兵的灵魂却不会飞向瓦尔哈拉,而是在故乡上空游荡,并化为梦魇盘桓在整个民族的记忆深处。直到今天,其悲剧仍在警示着世人,并展示着那些鼓吹"秩序"和"荣誉"的政权的真实面目,无论其如何辩解,也注定无法掩盖本质上的阴险和残忍。

   柏林之战是第三帝国的最后挣扎,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他们负隅顽抗,但注定没有成功的可能。

   刑天宁,摘自《看历史》,2013年6月刊/总第39期,原标题为《塑造儿童,个人与国家的未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歷史網: 余英时、史景迁对谈:1898—198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Explore DIRECTV

Enjoy HD DVR service in every room. Get every game every Sunday. Watch hit movies and shows anywhere. Bundle and sav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余英时、史景迁对谈:1898—198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Aug 10th 2013, 11:46, by 明鏡雜誌


  本文为余英时、史景迁接受《联合报》邀请的对谈。


  余英时(以下简称余):过去一百年来,中国多集中于研究西方的科技中国。而史景迁教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治学范围从16世纪到现代中国,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出版多本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的书籍如《康熙自画像》、《王氏之死》及《近代中国之追寻》等,极受西方社会欢迎。你的研究及笔下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颇值得我们参考。现在就请你就今天对谈的话题"1898年至1989年世纪交替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先起个头。

  史景迁(以下简称史):1898年的戊戌变法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开始,中国内地及美国的学者都对戊戌变法十分感兴趣,耶鲁大学最近还特别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在一股1898年的研究风潮中,西方史学研究者也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事件,不只是看到戊戌变法的失败或清朝的灭亡,而开始研究自晚清起中国实际已开始推动的政治结构改革。

  20世纪初年,清政府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支持下,开始推动改革,每个省都有类似西方民主的咨议局及有限的地方选举,其改革的幅度不深亦不广,因为教育并不普及,但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始点,这个地方选举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1913年,中国知识分子甚至比西方人还早就开始讨论在议会中选出女性代表的可能性。

  清朝当权派的抗拒,是当时改革难以成功的主因。根据西方学者罗杰-汤普逊研究中国改革的一个成功个案是,晚清的山西省成功地建立了地方议会(咨议局),并积极从事公共卫生、地下水道及警察制度等建立,这是中国地方士绅明显脱离中央控制的一个鲜活实例。继之,不少会馆及同乡会等传统组织亦各自设立其公共卫生制度。儒家士大夫似乎不愿接受一切由中央规划的统一体制。

  而1906年至1914年(编者:按袁世凯称帝)的这段时期,更有一些正面的发展值得历史学家好好研究。1912年的全国国会选举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积极推动建立国民党组织化及政党制度的宋教仁却不幸被人暗杀,其因并未被清楚了解,但与当时国民党有意限制行政力量、增加立法及司法权力,及有人认为与宋教仁太有野心都有关系。但宋的被暗杀更反映政党间紧张关系及政府和国会如何共存的问题。


  袁世凯其实是中国民族主义者

  另外,如果我们可以接受"邓小平思想"这个词语,是不是也可说有一个"袁世凯思想"?美国学者Ernst Young曾研究袁世凯,并著书称袁其实是一位"中国民族主义者",只是,他主张中央化的政府并非正确的方向,他在军事上及政治上建立一己的抉择。但袁世凯也自有他一套想法。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过去学者研究的对象多为康有为兄弟、梁启超,其实,谭嗣同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在宣扬中国民族主义的同时,把佛教的观念纳入中国价值体系;他注重佛教,并且要求政治改革。

  余:谈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近代中国变革的两种类型。清末到民初的立宪运动,代表由下而上的逐渐改革;谭嗣同则可列入"革命型"了,他有"革命非流血遍地不可"的说法。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激进主义的先锋,他在戊戌变法时选择死亡做一位烈士,其激进思想不只反映他的反清,还与其个人家庭有关:其后母给予他的痛苦,使他对儒家的价值体系进行广泛的批判。他主张打倒三纲五常,而成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原型。

  谭嗣同自中国传统中吸收许多非儒家思想——如佛家的慈悲,他的著作《仁学》中的"仁",即包括了佛教的仁慈,而不只限于儒教的仁。他用"以太"释仁。梁启超曾说,谭嗣同早年不知有周公孔子,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但谭的确吸收不少非儒家的思想。

  去年2月,我曾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上发表文章,明白地对晚清改革和中共"改革"做一类比。在明末,国家面临危机时,朱家皇室是相当孤立的,没有什么支持的力量。但清末除了爱新觉罗皇室外,还有五百万满族的八旗等制度在支持它,因此,除了遇到危机,知识分子面临的是"保清"还是"保中国"的矛盾,这个满族便类似现代的"党组织"。

  我们要了解清末,就应好好研究慈禧太后,不应把她视为邪恶之人。她行政能力及学习能力都相当强,早在咸丰去世前,就学会如何处理政事。

  史学家孟森曾说,从朋友在火车上亲眼见闻,慈禧拿筷子,光绪才拿起筷子;慈禧放下筷子,光绪也立刻放下筷子。并据朝鲜实录中的记载,乾隆退位后,他与嘉庆的关系和慈禧与光绪一样。乾隆笑,嘉庆才笑,乾隆生气,嘉庆也跟着生气。这是太上皇与儿皇帝之间的关系,先后如出一辙。

  现在我想请问史教授一个问题,在1911年至1912年的南北和议后,孙中山先生退位,袁世凯出任总统,当地也有人对中国的前途感到相当乐观,他们欣喜中国可以就此转变为现代的中国,不需再流更多的血。你对此的看法如何?

  史: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我们或可借几位知识分子来观察此一问题,梁启超和林长民(梁的长媳林徽因之父),他们在这段时期都曾表明对中国未感绝望,但是曾在日本住过许久的梁启超及在伦敦、纽约都待过的林长民,他们都是具有国际观的知识分子,究竟会如何看待一个国家元首用暗杀除去最大政党的政敌,如此国家还有共和政体可言吗?他们会觉得这个政体有希望吗?

  袁世凯死后的大事件是五四运动,我们谈谈五四吧。若从1910年往下看,五四运动的意义其实并未如一般人所说的这么重要。塑造五四运动的因子很多,五四只是历史演进的一个结果。现在许多学者研究五四都一再往前追溯,有至12年左右的年轻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我们暂且忘却他后来是一位共产主义的信徒,在他参与的由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中,就可发现许多中国年轻知识分子试图了解中国所处的环境,他们在思想及心灵上的奋斗多是发生在留学日本期间。另外,日本用汉语铸造有关现代事务的汉语词汇,更对中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因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及凡尔赛和约引发的五四事件,产生的反日情绪应只是突发事件。五四运动的图像相当复杂,我们对五四的剖析,不应只强调单一因子。

  我年轻时有幸跟随房兆楹研究胡适。胡适所做的红学研究,着实令我感到敬佩,他是一位史学分析家,却能认真地将中国传统文学与满洲文化做一完美的连接,可见胡适在五四运动中的反传统主张只是他的思想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与反传统说法的挂钩,其实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及与五四的渊源有关。但这对五四运动及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都不一定很恰当。


  毛崇拜胡适注意问题少谈主义

  余:1994年,在蒋经国基金会的赞助下,学界曾在捷克布拉格举办五四研讨会。

  史:这是说蒋经国基金会有意助捷克重振汉学传统?

  余:是的。那个研讨会的目的在重新检视五四运动。我曾为文主张五四"既非文艺复兴也非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可以自不同观点来理解。

  若自国内的观点来研究"五四",鲁迅就比胡适更重要,陈独秀也是一个重要人物。胡适只能算是右翼。胡适在五四时代最佩服的学者是王国维,1926年他在英国演讲时也提到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也应说是五四成果的一部分。

  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就像共产革命前夕的俄国知识分子,整天在变。有人指出,当时俄国知识分子早上是自由主义者,中午是布尔什维克的共产主义者,一会儿又变成斯拉夫民族主义者。陈独秀最早崇拜的是俾斯麦统治的德国,后来又崇拜美国的杜威,最后变成共产主义的信徒。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大动荡的时代为自己关心的问题寻找出路的足迹。

  史:毛泽东也是。

  余:对的,毛泽东原本最崇拜的是胡适,在胡适与李大钊就有关问题与主义的辩论中,毛是站在胡的这边,认为应注意问题少谈主义;而国内史学家却说毛站在李这边,最近中国大陆的学者已指出此一错误。80年代"开放"以来,一些大陆学者——如李泽厚更认为若戊戌政变能够成功,中国可以避免日后的所有革命。这似乎显示五四思想已走完了的第一个循环,又回到戊戌维新前后的改良主义轨道上来了。

  大陆知识分子已自激进主义转变为渐进的改革者,即使在美的人士亦极少提倡"革命"。如史学家王赓武发表的一篇英文文章所说,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如何去"改革革命"(To reform a revolution)。


  基督教传入,近代中国又多了一个国际观

  史:另一个对近代中国有相当大影响的因素是基督教新教的传入。晚清在福建地区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如福建咨议局代表中有相当多的基督徒,经由基督教建立起的人际网络,成为继中国过去传统同乡、同族及师生关系后,一个新的个人政治势力网络。

  近代中国在新起的中国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外,又多了一项基督徒的国际观。当清末改革失败后,清廷决定限制地方自治的进度,积极自治的省份都极力抗拒,不愿将咨议局的角色限于顾问机构。其中排拒最早及反应最为激烈的要属福建咨议局。

  清朝的基督徒经由西方教会,学会传统中国人缺少的团体讨论及公开辩论的技巧,训练年轻人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成立聚会所,有组织地在公开场所唱歌,从圣歌到爱国歌曲,日后更学会举旗、游行等活动与观念。

  基督教的仪式就在这种大规模活动中进行,但因清廷法律禁止大规模集会,中国基督徒便改为小型祈祷会,并将此聚会的观念转移到其他用途上。基督教的传入与临海的福建和东南亚各地因商务往来有着密切关系。活跃在东南亚的福建生意人,将海外生机活泼的社会讯息带回中国,他们因为在东南亚及香港的外国帝国殖民地致富,这些经验使他们认真思考法律及宪政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近十年来台湾及香港多所辩论的问题。


  反缠足倡导  清未基督教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余:除去史教授对利玛窦和洪秀全"上帝的中国儿子"所做的研究外,在戊戌变法前后传教士对中国社会的批评也很重要。基督教影响中国一般知识分子的实例,有上海的西方传教士如傅兰雅对谭嗣同的思想影响,他们与基督教接触而了解世界知识。王国维曾作过分析。清末基督教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影响,要属在反缠足的宣导上。从谭嗣同到胡适都接受了这一批评。

  胡适一再说过,若非外国传教士指出缠足的残酷,一般中国人对缠足还是熟识无睹。俞正燮曾写过关于缠足的史实,我最近在陈亮文集中发现有"女人束腰缚足"的说法。可见南宋已成风气。今天西方学者批评中国文化不重"人权"仍多引"缠足"为例。更有人以此攻击宋明理学家。理学家没有对此抗议过,诚如胡适所指出的。但我又在元朝笔记中发现,二程的后代妇女在元代都不缠足的记载。这一点也很值得注意。

  史:其实,在基督教反对缠足外,中国社会内部也有批评之声,如小说《镜花缘》中的描述。

  余:但是,西方传教士批评缠足似乎很早,我们今日难以论断《镜花缘》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否受到基督教观念的影响。信仰基督教的宗教史家陈垣。似乎认为明清基督教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要比一般的认识为深远。

  史:我记得清朝的满洲人曾于1645年禁止中国人缠足一年。

  余:从知识分子的思想易受海外传入基督教的影响。这一点可以引申到地区性是另一个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关键因素。

  史:此一地域性的差别在清末民初尤为明显。毛泽东年轻时极为崇拜曾国藩,其理念实难与他后来的共产主义思想相配,只是毛泽东和曾国藩同为湖南人。

  余:以福建地区而言,我想到洪业(煨莲)先生,他是福州人,一位深受儒家重要价值影响的中国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洪业是一位民族意识很深的知识分子,他赞成孙中山革命,反对清朝的专制,他又崇拜西方文化,参与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和司徒雷登一起创办燕京大学。还有林语堂,他出身牧师家庭,最后也皈依了基督教,但他在西方宣传中国文化,影响不小。

  史:浙江也有一批独立性很高的知识分子,如蔡元培、秋瑾、徐锡麟。


  余:浙江知识分子在清末民初的活跃状况,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中记载最详。广东也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不少活跃的知识分子。但我们似乎无法在北方知识分子中找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群。也许因为北京是首都,知识分子来自各地。清末提倡北方颜李学派也始于南方学者,如戴望。

  而位于内陆的湖南,则有一群保守势力强大的知识分子如叶德辉、王先谦,公开反对梁启超。虽然,在戊戌变法前,光绪是因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成功才支持改革。


  另一历史支流  对中国文化正面书写

  史:谈及基督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我们不可忽视一股历史支流是,基督教对中国文化做负面的书写。

  一位在西方十分有名的史学家明恩溥Arthur Smith,他的一部重要著作《中国人的性格》,强有力地宣扬基督福音,却十分看不起中国,该书批评中国人的特性与鲁迅《阿Q正传》中对中国人的描述是极为相似。1905年日俄战争后,不少西方学者如明恩溥等的著作,都有日文翻译,不久再转译为中文;鲁迅等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批判是否受到他们的影响?此例显示当时文化环境的复杂性。

  余:我想请教你,在16、17及18世纪间西方传教士的著作中,究竟有多少对中国持批评的态度,有多少是称许中国的?

  史:虽然耶稣会教士的著作中提及中国的暴力、多妻制等缺失,但17世纪中叶前,他们大多对中国充满了夸赞。即使是反对耶稣会的道明会及方济会,也对中国多所称许。在现代史学家眼中,有诸多明显缺失的明朝,在当时天主教神父的描述中却是一个强大的政府。

  外国传教士对中国的宗教亦特别感兴趣,他们尝试把佛、道教和儒家分开论述,认为佛教与道教是偶像崇拜,儒家能和柏拉图哲学及基督教、犹太教的传统一神论思想相联结。

  整体来说,西方人喜爱、崇拜中国文化却不了解它,尤其是中国的音乐。

  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虽利用耶稣会教士的书籍称许中国,其目的却在批评法国教会。此时,西方世界反中国的气氛已占上风。一本著名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续集》就是明显的例子。

  《鲁宾逊漂流记续集》是《鲁宾逊漂流记》在市场上畅销后,应书商要求再写续集。这回鲁宾逊一漂就漂到中国,书中对中国字、中国学术、中国建筑、食品、文化及中国人的仪态,都有严厉的批评。为何该书作者选择以批判的态度撰写他的小说?

  这与市场需求有极大的关系,自1715年起,英国的出版商判定反中国的基调会是畅销书,同时,法国也出现反中国的历史小说。而造成西方社会对中国产生负面印象的因素有英法当时积极推动和中国的商务关系,但是仍打不开中国的门户,外交官及商人均备感挫折。

  余:乾隆时期英国派来的使节马卡特尼(Haiiiday MaCartney)在返国后,有何影响?

  史:以西方近代的胜利眼光,撰写对极其轻蔑中国的文章和书籍,认为中国一定要自我改善,否则会在历史中消失。这就是几十年后黑格尔的观点。

  余:另外,在史教授新作《可汗的大陆》一书中,指出德国思想家赫尔德(Herder)对中国也有很负面的批评,这让我感到相当讶异,我以为他是一个以平等眼光看待多元文化的学者,他批评中国的观点来源何在?

  史:商务报告。另一本影响西方人看中国的奇怪书籍是,英国第一位高阶海军军官Anson撰写的。他指挥的船舰在中国广东靠岸,他依国际法要求中国提供给他需要的补给,却为中国人悍然拒绝。他回到英国后著书对中国极尽嘲讽之能事,广为当时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阅读。

  而另一个西方人对中国负面形象的相关说法是,赫德尔书中提到的沉睡的中国。

  余:沉睡的中国意谓着中国退出历史的潮流之外。这一观点在中国也曾流行过,甚至受儒学影响很深的人,也说中国自宋以后只有故事,没有历史了。80年代大陆上青年知识分子常说中国的"被开除球籍",也是同一思路。


  先崇拜后批评  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观反复

  余:现在我想将问题拉回至近代来讨论,何以西方知识分子近来又开始崇拜中国,尤其从1970年代大陆初"开放"的时期。但90年代后又出现了负面的批评,被大陆上说成"妖魔化中国"。你又如何形容这种改变?

  史:这是一个逐渐清醒、幻想破灭的过程。美国人需要花长时间去消化分析他拿到的资料。

  余:可否让我们把讨论的焦点缩小集中在费正清?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学者,他的观点常有改变,1940年前他十分同情中国共产党,数十年后又有转变。我觉得很难对他的主张做一综合性的论述。你的看法如何?

  史:费正清是我老师的老师。他的观点足以改变一般美国人的看法。他支持中国学者、促成中美学者的交换计划,并对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二次大战间的动乱时代中,每个人都有朋友住在重庆、延安、上海、北平,甚至香港、美国,任何人都难以对中国事务有正确的报道,全视哪位朋友谁对他影响大。在那段时间,西方人对重庆政权多持有负面的印象,李约瑟是造成这种印象的一位学者。而延安则有意识地营造好印象。这让研究近代史的历史家对新资料的开放及出现都抱持怀疑态度,以免被人操纵。

  余:回到基督教在中国影响的问题,我想就最近亨廷顿的"民主的第三波"和"文明冲突"的观点,请教你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整体影响的问题。

  史:是的。基督教带入中国的大型聚会观念,对中国的政治及社会会发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中,基督教新教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在宗教上的力量,与其教友人数完全不成比例。传教士李提摩太就大大地影响中国的自强运动。他们强调的教育,正是中国最需要的。

  基督教对国民政府有绝对的影响,而共产党的成员中不少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会员,他们自社会服务中习得公共体系的概念。

  余:据杭亨廷说,基督教与韩国的民主化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基督教在台湾地区是否有如此的影响力?实际上,就我所见,台湾民主化与基督教的关系似乎不如亨氏所说的那样密切。这让我们历史学者觉得很难理解亨廷顿"第三波"和"文明冲突"中提及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儒教间的冲突,你是否觉得世界各不同文化间的确存在着所谓的"冲突"?我们如何自近代中国文化与西方间产生冲突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文化。

  史:我不觉得各文化间有明显的冲突,中国与西方文化有很多复杂的交错点。利玛窦对中国文化并未完全理解,却十分重视;他受中国经典的影响,认为儒学和基督教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对道德问题都有相同的关怀,对人类文明如人口、生态等具有共通性的问题,进行平行的追求。

  余:亨廷顿似乎认为儒教与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儒家文化不能与民主并存。但19世纪末以来,最早拥抱西方"民主"概念的,都恰恰是出身儒家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如今文学派的康有为,古文学派的章炳麟、刘师培等人。这个问题好像尚待深究。

  余英时、史景迁,新浪历史 2013年8月5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苹果对三星专利案赢得部分胜利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苹果对三星专利案赢得部分胜利
Aug 10th 2013, 11:02, by JAS

苹果公司在和韩国三星公司的法律诉讼中赢得部分胜利。这是双方在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专利之争的最新进展。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星期五作出裁决说,三星侵犯了苹果的两项专利,但是也裁决三星没有侵犯另外四项专利。

在这项裁决生效之前,奥巴马政府有60天的时间决定是否予以否决。

上星期,奥巴马政府推翻了美国国贸委以侵犯三星专利权为由禁止一些苹果产品进入美国的裁决。这是1987年以来美国政府第一次推翻美国国贸委的裁决。韩国对此表示关切。

在联邦法院的另一起案子中,三星去年被判决因侵权赔偿苹果公司10亿美元。法官后来减少了这笔罚金。

美國之音中文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俄罗斯远东:中亚工人取代中国工人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俄罗斯远东:中亚工人取代中国工人
Aug 10th 2013, 10:59, by JAS

过去,俄罗斯远东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中国和部分来自朝鲜。中亚工人逐渐开始取代其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竞争对手。

虽然中国人仍是外国劳动力在阿穆尔地区以及俄中边境其他地区的主力军,但据官方统计,仅在过去几年间,中国和中亚工人在阿穆尔地区的比 例从4:1降至2:1。阿穆尔州的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hchensk)拥有约22万人。该城的雇主说,中国工人薪金期望逐渐升高,所以 对他们来说雇佣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的工人更划算。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该国在外务工人员因此受到压力而不得不设法赚更多钱,以及向 家里人寄更多的钱。

由西向东


 
莫斯科警察正在检查外国人的证件
 
传统上,中亚人主要选择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首的俄罗斯西部地区作为流动劳动力市场。由于该市场日趋饱和,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远东地区寻找工作机会。

乌兹别克斯坦人巴特尔(Batyr)在过去的6个月里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铺柏油路,他说:"能在莫斯科赚钱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如今很难在那找到赚钱的地方,那儿已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乌兹别克斯坦人。"

如今,在布拉戈维申斯克遇见许多中亚人已是常事,主要在建筑工地上。在其他包括海参崴(Vladivostok)和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Petropavlovsk-Kamchatsky)在内的远东城市,中亚人找到了开公交车的工作。

中亚工人比中国工人受欢迎?

地方官员看到中亚工人代替了中国工人,并没有不开心,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农民工经常无视当地规则。

阿穆尔地区政府规范外来劳动力的部门总管亚吉美蔻(Tatyana Yakimenk)也注意到一些因使用肥料不当而造成农田土壤退化的事件。

中亚人除了薪金期望值较低以外,还有一个竞争优势:他们去俄罗斯不需要签证。而中国工人则必须解决签证问题,许多人因为担心变成非法越境者,所以就望而却步了。如果想取得正式工作身份的话,则需要等待长达数月之久的审核过程。

供不应求


 
远东地区官员称,中国农工经常无视当地规则
 
官方数据显示,阿穆尔地区对外来劳工的需求量巨大。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地方办事处规定的2013年的限额是1万3千名外来劳工,大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5%。

同时,该地区官员估计阿穆尔地区实际需要3万7千名外来劳工。其中农业领域最缺劳动力:预计明年每四个空缺的农工岗位,只有一个官方正式登记的工人来填补。

因为劳动力供不应求,中亚的非法移民认为自己在远东的生活比他们在俄罗斯大城市生活的同仁稍显容易,因为那里地方官员和执法警察的骚扰和勒索时有发生。

为了融入当地,乌兹别克斯坦工人巴特尔说,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俄罗斯名字—德米特里(Dmitry)。当巴特尔在工作之余在城里走动时,他的行为举止和身体 特征让当地人无法立即辨识出他是中亚人。只要他不说话,他似乎就不会遇到麻烦。当他不得不说话时,他蹩脚的俄文就会暴露他外国人的身份。

中亚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当地官员相对宽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例如,官员们也已发出想实施更加严格规定的信号。

据当地媒体称,该地区计划在今年9月举行的公众会议上将会把与幼儿园爆满有关的事宜提上议程。

当地人认为,当地居民的孩子应该被保证先于外来务工的孩子取得在公共幼儿园上学的权利。还有人抱怨,中亚的孕妇来到远东地区的公共医院里生孩子,对健康卫生服务造成负担。

来源:IPS 编译:安静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奥巴马将向国会提出改革美国监控系统计划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奥巴马将向国会提出改革美国监控系统计划
Aug 10th 2013, 10:54, by JAS

2013年8月9日,奥巴马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

作者 法广

奥巴马总统计划对美国情报机构的监控系统进行改革,增加美国情报系统的透明度,希望恢复公众信任。奥巴马星期五表示美国情报人员不会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监听私人同通话。

美国前情报机构雇员斯诺登6月份披露美国对互联网和电话通讯进行广泛监控的信息后,美国政府受到批评,奥巴马做出上述回应。

奥巴马说,他将要求国会修改2001年"911"攻击后通过的《爱国者法案》中最具争议性的第215条,这条授权政府能查看美国公民的电话等纪录。

奥巴马没提及如何具体改革,而是强调保证增强监督、提高透明度与增加限制。

奥巴马在白宫的记者会上说,行政部门会解除某些监控文件的机密等级,也会指派外部专家协助确保在安全和隐私权间保持平衡。

奥巴马表示,会对国家安全局监控计划提供进一步内容,试图恢复公众的信任。

奥巴马同时表示不会对斯诺登立刻发出逮捕通缉令。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中国驻法使馆华侨办事遭殴 使馆道歉称“临时保安”所为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中国驻法使馆华侨办事遭殴 使馆道歉称"临时保安"所为
Aug 10th 2013, 10:53, by JAS


作者 凯文

8月7日,巴黎一名华侨在中国驻法使馆领事处排队办事时,和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被一名管理人员用木棍殴打受伤。次日,驻法使馆发表回应,向受害者道歉,表示打人是"临时外聘保安"所为,并将解除此人工作。

网友爆料称使馆管理人员持木棍打人

8月8日,网友"@Moi疯子"在微博上发布以第一人称口吻写的短文并配发图片,称一位朋友于8月7日下午去领馆办理委托书,等了三个小时后,办理人员说不是在这里排队,在当事人质问过程中,双方产生口角。突然一个前门管理人员拿着棍子冲来,朝当事人"闷头一棍",后者当时失去知觉。

据该文同时声称,事发后,受害人的母亲试图保护儿子,但该管理人员不停用木棍击打受害人腿部,并在阻挡过程中导致受害人母亲腰腿受伤。而当时有三名男性工作人员在场,没有人出来阻止。最后受害方报警,但法国警方认为此事匪夷所思,并称领馆不能随便进去,所以只能等受害者本人出来。

该用户同时还配发几张现场照片,其中一张是近一米长的木棍,粗细和人的前臂相仿,上面缠着布团。另一张是受害者,年龄约三四十岁,上身赤裸,脖子上带着颈椎固定器。

一个旨在关注华人在法安全事项的微博账号"巴黎治安新闻"对此表示,已经联系上爆料人,后者称和受害人相识很久,并称受害人在巴黎开店,性格比较温和,并不属于冲动火爆型。

当天受害者被送到巴黎市18区的一家医院就诊。据"巴黎治安新闻"表示,当事人脑部有脑震荡。不过据拍摄上网的诊断记录显示,受害者并没有颅内出血迹象,也没有颅骨创伤。

这一事件传出后,旅法华人和留学生在微博和论坛上表达了不满,并称使馆相关部门态度一直不好,没想到这次会出手打人。但也有网民质疑发帖者发言有自相矛盾之处,例如先说自己被棍打后失去知觉,又说自己电话报警,并质疑事态描述的情节突兀,不合逻辑,可能另有隐情。

使馆道歉承诺解聘保安

不过中国驻法使馆在此次事件中反应较快。8月8日上午,领事部主任李平公参和肇事保安到受害人家中道歉慰问。下午,领事部举行媒体说明会,说明了此前事件的经过。中国驻法使馆王原一秘、荣斌一秘和事件受害人姚先生共同出席说明会。

王原一秘代表使馆向受害人承认错误并道歉,称打人者是使馆临时外聘的保安,已经停止其工作,并将有后续惩罚。

王原一秘对事实的描述和此前网传内容有所出入:当天受害人姚先生带母亲和孩子在领事处排队办理委托手续,由于站错队伍,等了一个多小时后不得不重新排队,又等一个多小时后,被告知表格出现问题不能办理。在"等待时间过长、天气炎热、孩子吵闹"等因素影响下,姚先生和工作人员发生口角,并和保安互相辱骂,保安随后用木棍对姚先生进行殴打。当事人对这一事态描述表示认可,并表示当时自己也有急躁情绪。

网友提供另一事实版本

在媒体说明会上,当事人否认此前网上流传的第一人称短文是自己所写。而当本台记者在微博上搜索"@Moi疯子"时,页面提示称这一账号已不存在。

本台记者事后电话联系到当事人姚先生,但他不愿回应此事,只表示以网上发表的"声明"为准,并匆忙收线。然而截至发稿为止,中国驻法使馆领事部网站上并没有对此事作出通报,也没有以当事人名义起草的声明。

8月7日,法国华人网络社区"华人街"上也有一位自称目击现场、名为"小小小诺"的网友透露称,事件起因是办事人员表述不清,让当事人来回跑。等填完表说填错了不能用。当事人说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小学没毕业,让办事人员帮忙写,后者不肯,只强调字写错了。当事人就拍玻璃发泄,把表格扔在一边。保安见状翻白眼,当事人发火骂人,在争执中,该保安拿棍子打人。

据称,受害人在8月8日的媒体说明会上状况良好,还和在场记者们开玩笑,并称大家是"一家人",别把事情搞大。

受害人此前声称的母亲腰腿部受伤,目前没有后续结果。

中国驻外官方机构亟需提高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中国驻外使馆的服务态度一直是海外华人诟病的对象。批评矛头多指向办事人员态度冷漠、推诿,将国内官僚主义习气带到国外,相当精力用在国内高官客人的迎来送往,不能充分保护海外华人正当权益,某些情况下保护力度甚至不如当地中资商业机构。

近年来中国驻法国、希腊、澳大利亚等国使领馆都曾有被当地留学生及华侨批评的事例,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检索到。例如在留法学生论坛上一个名为"飘荡在法兰西的林带鱼"用户抱怨:"去了一趟驻法使馆,感觉挺不好的,就像一个未完工的办公室,人员态度也漫不经心,简单粗暴。"

尽管驻法使馆将责任归咎于"临时工",和国内类似事件如出一辙,引起了部分网民的批评和嘲笑。但此次事件发生后,驻法使馆领事部在第一时间慰问受害人、公开道歉并重述事件过程,体现出手法作风均有改进之处。

旅法媒体人蔡斯图在微博上表示,使馆勇于承担责任,召开记者会向当事人道歉和处理肇事人,危机公关的手法和态度值得赞扬。多跟媒体和公众沟通是正确思路。但更该引以为戒,切实改善为旅法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服务。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台灣亞錦賽擊敗中國男籃隊掀起熱潮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台灣亞錦賽擊敗中國男籃隊掀起熱潮
Aug 10th 2013, 10:38, by JAS

台灣的中華台北男子籃球隊在亞錦賽擊敗了強隊中國隊後,台灣男籃隊員相擁慶祝(09/08/2013)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的中華台北男子籃球隊在亞錦賽擊敗了強隊中國隊,在台灣掀起了一股熱潮,這是台灣首次在亞錦賽中擊敗中國男籃。

這場比賽被台媒形容人們在近期被軍中冤案、服貿協議、核四公投、大埔強拆等壓得快透不過氣後,終於可以有件好事發生。

這樣的結果多少有些爆冷味道。中國男籃除具有身高優勢,還有像易建聯這樣打過NBA球星,賽前台灣方面原本不抱太大希望。

而在比賽的過程中台灣隊從原本上半場落後最多的17分,到下半場逆轉倒贏18的精採賽事,則是台灣球迷津津樂道的賽況熱點。

打進半決賽

眼下打進半決賽是台灣男籃十多年來在亞錦賽中成績最好的一次,如果能在周六半決賽擊敗伊朗,將使台灣男籃取得2014年西班牙世錦賽的參賽資格。

半決賽的另一場對決則是由主辦本屆亞錦賽的地主菲律賓對上韓國隊。台灣男籃在逆轉擊敗中國隊前,上周也曾在分組賽對上菲律賓時,一路落後但最後逆轉取勝。

台灣在慶祝亞錦賽成績之際,媒體多數也注意到了中國男籃落敗後球星的落淚挫折,以及中國球迷的失望批評。

台媒引述央視球評痛批中國男籃病入膏肓在亞洲不再具有優勢,同時也有媒體引述中國球迷諷刺說「中國男籃在亞錦賽創造了歷史」。

中國男籃在爆冷遭淘汰後發表聲明說,中國隊已就昨天的失利進行了總結,現在最關鍵的工作是打好後面兩場比賽,並希望媒體與廣大球迷朋友能在此一最困難時刻跟球隊站在一起繼續支持。

黑人「洋將」

中國男籃並說其回國後將進一步認真總結,深刻反思,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一定會重新站起來。

台灣男籃這次擊敗中國男籃的12名球員中,有5名是在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打球,另一名主力得分手戴維斯,則是在上個月剛歸化台灣的美國球員。

這是台灣男籃首次有黑人「洋將」代表出賽,戴維斯在擊敗中國男籃一役包括籃板與得分表現傑出,而被台灣球迷視為取勝的主要功臣之一。

(責編:蕭爾)

BBC中文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日媒揭瞿墨在釣島海域曾被中方警告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日媒揭瞿墨在釣島海域曾被中方警告
Aug 10th 2013, 10:37, by JAS

日本傳媒稱瞿墨是曾駕帆船環遊世界一周的「中國人冒險家」(03/08/2013)
日本傳媒稱瞿墨是曾駕帆船環遊世界一周的「中國人冒險家」。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大報《朝日新聞》周六(8月10日)刊登電話採訪上周駕帆船到釣魚島海域的中國人瞿墨的報道。

雖然中港傳媒曾稱瞿墨在中國海警保護下接近釣島,不過瞿墨對《朝日新聞》形容他駕駛的帆船在釣島海域受中國海警保護和援助的同時,也受到警告與警戒。

瞿墨說,他7月29日從山東出發,經黃海到東海,在距離釣島約55公里海域時,遇到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艦和中國一艘海監船、一艘海警艦,海警發出「不要往釣魚島附近海域,有很多問題、有危險」等警告,但他答覆「會經過釣島周邊海域」。

瞿墨說,他本來打算登陸釣島,但到釣島附近時,「日方巡邏艦增加到7艘,與中國船艦對峙,很壯觀」,後來他在海警艦護衛下靠近釣島約5.5公里時,被幾艘日方巡邏艦攔住,他嘗試再接近或游泳登陸都沒能實現。

瞿墨說,這時他的帆船沒油了,是中國海警為他補給油,然後伴隨他的帆船離開,一起走了約74公里,瞿墨認為中國海警是「擔心帆船再折返」。

日方的陳述

上周六(8月3日)下午2點40分左右,日本海保廳巡邏艦發現瞿墨的帆船在接近釣島(日稱尖閣諸島)的海域,海保廳稱,他們用喇叭詢問目的,但未獲答覆。下午5點15分左右,帆船進入日本主張的領海,最近時約距釣島10公里,巡邏艦警告後,晚上10點45分左右帆船離開。

海保廳說,根據他們的船艦識別情報,這艘插著中國國旗的帆船看來是英國籍,當時駕船人還把插著紅旗的浮標投進釣島附近海里。

日本各大傳媒都稱瞿墨是曾駕帆船環遊世界一周的「中國人冒險家」,並說明中國央視的微博上有瞿墨駕船照片和報道中國海監船護衛等,部分日本傳媒還引述瞿墨本人在微博上形容釣島是「最美麗、最難登陸的島嶼」。

目的引揣測

《朝日新聞》刊登報道時分析說:「看來中國海警是警戒瞿墨如果登陸或與日方巡邏艦發生衝撞,將進一步影響中日關係」,並指出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計劃8月15日派船前往釣島,後被港府以安全不合格理由否決出航申請,「可能也是控制著港府的中國政府考慮了中日關係」。

但有香港媒體指出,中國政府現在是要掌控管理和保衛釣島權。實際上,瞿墨的帆船離開後兩天,日本海保廳報告8月5日兩艘中國漁船也在距釣島35公里的海域被中國海警攔截並登船檢查,事後還對日方說:「我們是在管轄的海域正常執行公務」。

(責編:蕭爾)

BBC中文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江苏沭阳村民揭发贪官被追捕 广西灵川四百山农立生死状维权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The Vegan Vegetarian Online Cooking School

Learn how to cook vegan in the comfort of your home with this cooking course. Enroll today for just $74!
From our sponsors
江苏沭阳村民揭发贪官被追捕 广西灵川四百山农立生死状维权
Aug 10th 2013, 10:26, by JAS

m0809-ql1p1.jpg
广西灵川县山农到桂林市委请愿。(天涯社区)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镇村民举报镇干部违法卖地建商品房,遭到官员打击报复,不得不逃亡在外。此外,在广西灵川县,一批山农带着400人立下的"生死状"到桂林市委请愿,表示要誓死保卫祖辈传承的山林土地。

江苏沭阳潼阳镇林州村村民不满镇政府违法卖地建商品房,向上级政府举报,遭到基层干部报复。村民仲女士星期五告诉本台,村民承包的责任田被当局以"招商引资"为名强征,却出让给开发商:

"都是我们责任田,他们说的时候是以七百块钱一亩,说建厂房,现在建成商品房都卖掉了。我们老百姓不让的,他们抓人的抓人,打人的打人。去年五月份的时候,他们动用派出所公安下来,还有司法口的"。

记者:抓了多少个村民?

回答:他们就说,你们谁出头他就抓谁。(村民)仲伟昌的舅舅在街上开了个门市(店铺),他们抓了,你要是(同意)签字,他们就把他的舅舅放出来。你不签字现在就关在里面。

该村约二十位村民在举报信上说,2011年10月,镇政府打着国家招商引资办厂的旗号,将京沪高速潼阳出口约500米处共300亩农地,以每亩700元租赁给老板叶峰,仅限盖厂房。使用不到一年,就在其中约25亩耕地上盖起了商品房。去年4月,村民将此事向镇国土部门举报,反被镇压。政府出动公安、城管等部门殴打反抗村民,将仲伟林打伤住院12天。今年4月,三栋违法商品房竣工后出售,镇政府获利一千多万元。

本台就此致电潼阳镇党委书记张晓言和镇长王卫国,但对方始终不接电话。

仲女士说,在当局报复下,领头反抗的村民已逃离该村:

"听仲伟昌家人说,他(仲伟昌)跑掉了,跑到苏州去了,联系不上他了,去年有人被打伤,今年他抓了一个,另一个出头的也跑掉了"。

村民说,近期镇政府又对部分农民实施新一轮的镇压行动。村民代表仲伟昌因不接受潼阳镇政府的强制性农民耕地的非法补偿协议,7月18日带领仲伟任、仲伟杰等农民,向上级政府及新闻媒体实名举报违法卖地。对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曾到当地采访农民,之后打压升级,仲伟昌的舅舅李永兵于7月25日被警方拘留,其家属至今没有接到拘留通知书。

仲女士说,村支书是在镇政府的要求下将土地出让:

"开发商找镇里,镇找村支书,就把土地给他们了,再盖商品房,就在村边上。在门口附近还有专车,老百姓堵路就不让他们通车,贴在现场的(售楼)广告,百姓都把它撕掉了"。

她还说,她家的口粮地被征后,生活惨淡:

"现在我们这些村民、我们家四口人的地全都被征用了。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现在一分地都没有。现在我在外打工,否则无法生存了"。

记者:你们全村有多少户?

回答:大概五百户,主要是我们队,占了一百七十亩。

该村一位自称是村民代表的徐姓男子接受记者查询时称,纠纷已经解决,抓村民只是为了吓唬:

"抓了一个,吓唬吓唬吧。现在盖好房子老百姓愿意要房产的给房子,不愿意要房子给他们钱"。

记者:当时为什么不这么做?

回答:当时是因为有报道了,然后征求老百姓的意见,用来建房子的就占二十多亩地,16家的。现在这16家已经签字了。

对此,仲女士反驳道,村民根本没有签字同意补偿方案:

"他(徐)这个人自己一分地都没有了,他之前对老百姓说叫我们签字跟着他告(政府)。结果我们跟着他,他在派出所还有个舅舅,给了他几万块钱,他现在说不告了,撤诉了。他是个小混混,不能信他的话"。

此外,在网上天涯社区,广西灵川县灵川镇大桥底村全体村民周四晚间发出"四百多农民立生死状,誓死保卫自己的山林"的图文。图片显示,大批村民在桂林市委门前静坐,并递交了有村民密密麻麻签名的"生死状"。投诉称,灵川县政府滥用职权,用行政决定推翻司法认定有效的山林权属证书,不仅剥夺和伤害了大桥底村民的集体合法权益,还违规调动警力秘密抓捕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村民,压制正义,制造矛盾。全体村民忍无可忍,不得已签署生死状,决定用鲜血和生命保护祖祖辈辈赖以休养生息的山林土地。

村民还上传了灵川县政府于1983年3月25日颁发的"山界林权证"图片及2008年8月20日,桂林市叠彩区法院的行政判决书 ,在判决书中认定,大桥底村持有的山界林权证有效,撤消了县政府之前作出的"撤销林权证决定书"。

记者多次致电桂林市政府信访局及灵川镇镇政府,但都是录音电话。

村民投诉称,去年下半年,当局将争议山场卖给商人砍伐,全体村民自发到山场维权与对方发生冲突,导致流血事件。而县政府将维权村民定为"聚众哄抢",并调动警力围村,实施抓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安徽青年香港悲劇啟示錄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安徽青年香港悲劇啟示錄
Aug 10th 2013, 10:16, by JAS


意外發生現場:禍從天降


安徽青年謝子洋:枉死

張無畏、袁沛汶、姚瑩瑩

安徽青年謝子洋訪港,被跳樓女子壓死,卻遭香港網民咒罵,暴露香港「反大陸化」歪風,也暴露香港網絡霸凌嚴重,令人質疑香港是否變成了一個冷血的社會。

十九歲的謝子洋出生在安徽馬鞍山的一個農村,這是他第一次來香港。他遠在香港的小姑媽希望他暑假來這座大城市長長見識。這個成長於農村的青年帶著美好的想像來到香港。他和小姑媽一家人遊玩了香港迪士尼樂園,小姑媽手機裏還留著遊玩的照片,每個人都掛著燦爛的微笑。誰也沒有想到,在那個下午的剎那間,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隨著那巨大驚悚的「砰」的一聲,成為了另一個厭世自殺生命的陪葬者。

七月二十九日下午兩點,謝子洋帶著九歲的表妹和五歲的表弟,前往香港的東區醫院為表弟看病,返回走到小西灣的公屋瑞盛樓樓下時,表弟與表妹走在前面,謝子洋走在中間,奶奶在最後付的士費。就在差一步便走入大樓的時候,一名懷疑有精神病的女子陳月琴從樓上跳下來,正好砸中謝子洋,陳當場爆頭而死,謝多處受傷,半昏迷送入醫院。謝子洋姑父回憶當時的場景仍然悲痛不已:「警員錄口供的時候還叫我不用擔心,傷者還有知覺,哪知道到了晚上十點,我太太給我打電話,說脾臟大出血已經割掉了,然後發現右腦大出血,不到半個小時,整個腦都出血了,四點四十七分就去世了。」

謝子洋的家庭條件非常不好,謝家人也常年接受在港姑父一家的資助,兩家人的感情一直非常好。而這次謝子洋在香港出事,小姑媽一直陷入深深的愧疚,因為她覺得如果不是她叫子洋來香港就不會有這個意外。

由於沒有購買旅遊保險,謝子洋爸媽索賠無門。謝家人也諮詢過香港的律師,自殺行為在多年前已修例並無犯法,跳樓自殺即使壓死人也無需付上刑責,頂多只算是意外,至於被連累壓中無辜賠死的死者家屬,則可循民事向自殺者索賠,假如自殺者已經身亡,則可以向其遺產索賠。但是了解到跳樓的三十九歲陳姓女子早年離異,有一女,家境堪憂。謝家人表示不想再造成另一個家庭的悲劇,決定不追究責任,於是只能抱希望於政府。

香港社會福利處解決了謝子洋的醫療費用,並承擔港幣一萬二千元(約一千五百美元)的喪葬費。同時,香港民政署從華人慈善基金中提供八千元的資助。但香港沒有法律規定政府對子洋意外遇難有賠償義務責任。子洋姑媽希望社會善心人士能夠給謝家人提供一點幫助。

謝子洋來自安徽農村,父親是司機,母親是酒店侍應,含辛茹苦地將兒子培養成人,本來即將畢業的子洋已經有工程公司給他一份好的工作,提供每個月五千塊的工資,一場意外,讓這個家庭所有對未來的期待都破碎了。

悲劇發生後,最讓人意外是香港的一些網民在新聞網站和網絡論壇發表攻擊悲劇受害者的言論。說「大陸狗,落黎香港托呀,抵x死」,「蝗蟲一日唔死,香港一日冇運行」,「啲死蝗蟲咁鍾意嚟香港攞福利丫嗱,撞大板啦今次!」「個港女死前都做番件好事」, 「會不會阻嚇到強國人不來香港呢?」等等冷血的言論。

另一方面,部分媒體在報道此次事件時將謝子洋定義為「內地生」。因而一些網民就說:「好一個內地大學生,哈哈,報應啊,報應!」。 這其實是一大誤會,因為謝子洋只是來香港玩,而不是來香港讀書。但部分香港網民還是提出「內地生搶佔資源死得活該」的抨擊。

這次事件其實反映最近香港社會的一些「去中國化」的歪風,一些政客和媒體鼓動族群分裂,號召「拒絕大陸化」,掀起了一些仇恨大陸人的風潮,而關鍵是他們往往將對北京政府的不滿,延伸到中國大陸的民間,反共變成了反華。

民建聯區議員陳靄群的辦公室位於出事大廈旁邊。她指出「大家都是中國的同胞」,不應該有這樣冷血的網上言論。 對於這次不幸的事件,她說礙於區議會只是個諮詢機構,除了作為橋樑的角色,也不能為子洋的家人提供太多直接的幫助。香港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此次事件是悲劇。網路這種惡意評論當然是不應該,而這些評論正反映近年的資源爭奪和陸港矛盾的問題。

港漂嘗試捐助子洋家人

香港最大線上活動圈「港漂青年匯」和「港漂圈」表示,想過對謝子洋家人捐助,但還沒有找到對接管道,因為在港募捐需要法律認定資格。對於網上冷血評論,他們曾和一些香港憤青論戰,如今不願意再和這些歪論糾纏下去。

這個年輕生命在香港灰飛煙滅之後被咒罵,暴露香港社會的扭曲心態,也帶來巨大的警示:香港是否變成了一個冷血的社會?

亞洲週刊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外媒:新疆衝突3死多傷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外媒:新疆衝突3死多傷
Aug 10th 2013, 09:45, by JAS

(中央社台北10日電)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新疆阿克蘇阿依庫勒鎮於8日開齋節凌晨發生警民衝突,警方向群眾開槍,造成3死多人受傷。

報導引述阿依庫勒鎮派出所副所長奧斯曼談話表示,事發原因是當地20多名警察在7日晚上拘捕4名被指從事非法宗教活動的人士,因而與圍觀群眾發生爭執,圍觀的群眾多達500人,警方的增援也達500人,雙方對峙4個多小時。

奧斯曼說,到了8日凌晨,警方開始向群眾開槍,打死了3人,有20多人受傷。而警察也被群眾用石頭等襲擊,有12人受傷。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這起事件的報導一度出現在大陸官媒環球時報上,並稱死亡人數為4人,但這篇報導隨後已經被撤下。

自由亞洲電台維語部的報導則指出,一個月前封齋開始時,當地政府派遣71人組成的工作組到阿依庫勒鎮監督檢查封齋情況,勸導人們不要從事宗教活動。

這次流血事件,就是由於工作組人員向警方報告有人從事宗教活動所引起。102081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洋奶粉神話破滅 華奶粉何時自強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50% off Print Subscription of USA Today

Get th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doorstep. Lock in the savings and receive USA Today for just $0.75 a day.
From our sponsors
洋奶粉神話破滅 華奶粉何時自強
Aug 10th 2013, 01:41, by JAS

外國奶粉企業近日在中國屢遭滑鐵盧,先是爆發毒奶風波,後又被當局以反壟斷法重罰,可以說是醜聞多多,神話不再。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中國奶粉企業可以乘機翻身,打鐵還需自身硬,國產奶粉品質一日無法保證,民眾信心一日無法恢復,洋奶粉還是會繼續受到追捧,即使今次被重罰,售價也不可能大幅調低。

國家發改委日前宣布對六家奶粉企業處罰六點七億元,打破內地反壟斷史上最高罰款紀錄,當中包括近日捲入毒奶風波的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公司。不過,相對於外國奶粉企業近年在中國賺取的暴利,這點罰款根本微不足道。業內統計顯示,自○八年三聚氰胺毒奶事件爆發以來,進口奶粉平均漲價超過六成,部分洋奶粉的國內外差價甚至超過兩倍,利潤之高令人咋舌。

洋奶粉不斷漲價,仍然備受追捧,有價有市,而國產奶粉再便宜也乏人問津,可謂莫大的諷刺。實際上,國產奶粉行業因三聚氰胺事件而遭受重創,洋奶粉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佔領了大半壁江山,許多人甚至寧願出國搶購昂貴的洋奶粉,也不願選用價廉的國產奶粉。即使最近洋奶粉出事,也不等於國產奶粉可以收復失地。正如有家長直言,如果要為孩子換奶粉,還是會換其他洋品牌。

監管失職 自毀招牌

恒天然毒奶事件再次挑動國人神經,有人以近年多個洋品牌和洋企業捲入質量醜聞為例,直指中國消費者出現了「全世界少有的倒歧視現象」,看不起國產品牌,並提出在企業努力縮小與國際知名品牌差距的同時,政府應該率先垂範,無條件支持國貨,同時鼓勵國人學習日本和南韓民眾,選用本國品牌。

其實,民眾棄用國貨而追捧洋貨,並非崇洋媚外,而是中國奶粉企業自毀招牌,以及當局監管失職的結果。多年來,國產奶粉頻頻出事,先有大頭奶粉,後有結石奶粉,一次又一次打擊消費者信心。而且每次出事後,當局總是百般隱瞞,諉過卸責,最匪夷所思的是,當年三鹿集團破產留下的上百噸有毒原料竟無人監管,讓無良商販暗度陳倉,將毒奶粉變成其他奶製品,繼續為禍人間,這叫國人如何對國產奶粉有信心?

雖然外國奶粉企業也不是百分百可靠,但相對而言,總是令人比較有信心,起碼出事後不會刻意隱瞞。所以,即使發生恒天然事件,即使當局祭出反壟斷法,依然無損洋奶粉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要真正破解國人對洋品牌的追捧,只能靠中國企業自強,靠政府做好質量監管,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太陽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明鏡新聞網: 與其鳴冤上訪 不如舉報反腐

明鏡新聞網
報導中國內幕,集合海外新聞 更多新聞在明鏡網:http://city.mirrorbooks.com 
LSAT prep from HLS-educated instructors

LSATMax includes video lessons, unlimited personal attention & support, and over 6,000 real questions from previous LSAT's. Enroll for just $299.
From our sponsors
與其鳴冤上訪 不如舉報反腐
Aug 10th 2013, 01:07, by JAS

上海法官嫖娼案震動海內外,當事人被撤職與免職。有意思的是,事件的舉報人卻是當初法官枉法的受害人,他在上訪無果之後,通過長時間的盯梢跟蹤,終於發現法官花天酒地的證據,利用網絡公布,逼當局將這些法官撤職。這個路徑給中國冤民提供了樣辦,與其在上訪路上被人踢皮球,還不如舉報貪腐,只要證據確鑿,便可將製造冤假錯案的官員一舉拿下。

據報道,今次事件的舉報者老陳,曾因工程糾紛,與一承包商鬧上法庭,結果被法院判敗訴,他多次率領員工到上海法院以及北京等地上訪鳴冤,結果花了不少冤枉錢,還經常被官員侮辱,無奈之下老陳親自幹起了地下偵探工作。

君子報仇 十年未晚

半年來,老陳如同一具幽靈,跟隨着涉事法官,出入各大酒樓、歌廳以及豪華會所,他守候在會所的大門外,躡足於賓館的走廊中,等待「致命一擊」的證據出現。他窮盡所能:假裝隨從,核對帳單;購買裝置,秘拍偷歡;甚至做過一個詳細計劃——混進「二奶」的房間,安上秘密攝像頭。八月初,他完成最後一擊:上傳了一段八分鐘視頻,曝光法官集體買春,一洩心頭之恨。

中國很多冤民與老陳的經歷相似,他們很多是房屋拆遷、司法不公、吏治腐敗的受害者,在鳴冤上訪的路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有些人被打成殘廢,有的人被精神病,有的人子女親屬遭殃,家破人亡。對這些冤民來說,與其將公平公正的希望寄託在青天大老爺身上,還不如像老陳一樣,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對那些製造冤案的官員進行人盯人的戰術,全方位跟蹤盯梢,掌握這些貪官違法亂紀、腐敗墮落的證據,並用網絡舉報。

目前當局正在進行群眾路線教育,並向各省市派出巡視組與督導組,只要民眾公布的證據確鑿無疑,這些貪官便無所遁形。國家發改委的前副主任劉鐵男如此,上海嫖娼法官也如此。在目前的中國官場環境之下,無官不貪,無吏不黑,只要民眾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君子報仇十年未晚,總能夠抓到這些官員的狐狸尾巴,將他們的罪證公諸於天下,讓他們感受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滋味。

訊息社會的發展,使百姓舉報的成本愈來愈低,如果紀委信訪部門不接納他們的鳴冤,他們完全可以訴諸網絡,利用媒體與民意倒逼當局施政,還他們一個公道。對於官員來說,作奸犯科曝光的機率大大上升,網絡上隨便一個匿名舉報,都能讓他們身敗名裂,臭不可聞,這勢必使從政者今後更加謹慎小心,加強自我約束,這實際上也是對官場的淨化,是時代的進步。

東方日報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