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明鏡歷史網: 纳粹德国的末日: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Own the Game.

Elevate your game with the newest adidas men's soccer footwear and apparel.
From our sponsors
纳粹德国的末日: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
Aug 10th 2013, 11:48, by 明鏡雜誌


http://epaper.gmw.cn/zhdsb/images/2013-07/31/16/res06_attpic_brief.jpg

向苏军投降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他们的表情是迷惘,而最右边的那名则仿佛如释重负。或许,直到成年后他们才会赞美和平的可贵,并认识到当年的这场战争是多么血腥和恐怖。



   提要:儿童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国家塑造儿童,儿童也塑造国家。国家赋予儿童的意义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他们是未来、是希望,也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就塑造了这个国家怎样的未来。

   柏林之战是对第三帝国的最后进攻。数万名孩子被希特勒当成"最后的希望"推向战场……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柏林正在弹雨下烈焰熊熊,巨大的黑色烟柱笼罩了市区,让饱经摧残的街道显得格外恐怖———这些景象令12岁的威廉·格伦似曾相识,那是战争爆发伊始,敌国城市的废墟曾不止一次在纪录电影中出现,1939年是华沙,1941年是贝尔格莱德,1942年是塞瓦斯托波尔,而且第6集团军正在攻向斯大林格勒。每当它们出现于银幕之上,雷鸣般的欢呼就会从观众席响起。但现在,这些城市的苦难都被返还给了柏林,仿佛是在"报应"市民的幸灾乐祸。

   从1944年秋开始,柏林几乎每天都要遭受轰炸,1亿立方米的瓦砾随处洒落,足以垒起一座300米高的小山。私下里,有人将城市比作"第二个迦太基",尽管最后的审判还没有降临。小酒馆中散布着可怕的谣言:苏军的"最后打击"已经迫在眉睫。

   他们没有明天———1945柏林战役中的儿童士兵

   逐屋巷战———当孩子奔向战场

   4月20日是柏林战役第5天,此时朱可夫的军队已经突破了奥得河防线,而在南面,科涅夫也进军神速。战火烧到了城市外围,而这一天恰好是希特勒的57岁生日,往常,他要在菩提树下大街检阅雄壮的军队,但这次他甚至没有发表任何演讲。地下室里,将军们小心翼翼地描述着惨淡的战局,希姆莱、邓尼茨和戈林建议元首趁早离开,在阿尔卑斯山,他们还可以凭借地势继续抵抗,只有宣传部长戈培尔表示反对,他认为元首必须留下,"一起迎接最后的胜利或毁灭"。

   第一批炮弹在近郊落下,而在施特劳斯贝格和弗里德里希斯哈根,坦克歼击旅第1营正无助地对抗着TB34坦克;东南郊区,第2营被击溃,第3和第4营伤亡惨重,但血淋淋的报告并没有遏制疯狂的举动,直到4月21日,坦克歼击旅才离开前线,前往第12集团军麾下与盟军作战。

   在城市东面,经过一天交火,部署在诺因哈根和霍佩加滕的坦克猎杀分队击毁了一些坦克,但苏军的猛烈火力令少年们伤亡惨重。对于内层防线上的青年团员来说,这一天也同样恐怖,空袭的硝烟尚未散尽,苏军炮火的零星独奏骤然演变为合唱:"喀秋莎"发出犀利的长音,加农炮低沉而又不祥地做出回应,楼宇间腾起熊熊烈火,它掩盖住了空袭城市上空的探照灯光,将大地映得如同噩梦一般。

   4月22日,第56装甲军军长魏德林接管了柏林防务,"柏林"团和"施潘道"师在绝望的形势下开始武装,这些部队均由狂热的纳粹党员带领,普通士兵是16岁以下的孩子,上级坚信,凭借敏捷的身手和对环境的熟悉,他们可以在巷战中出奇制胜。一名党卫军士兵写道:"青年团总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出现,他们攀爬跳跃,用'铁拳'火箭筒发起伏击,或是扔手榴弹消灭冲锋中的苏军部队。战役期间,他们击毁了大量坦克。"

   同一天,苏军占领柏林北部的蒂格尔区,并从东突入弗里德里希斯海因,儿童士兵和正规军一道退入防空要塞,依托工事拼死抵抗。同时,施特格利茨和里希特菲尔德区的孩子们也参加了战斗,一名妇女回忆道:"尽管有钢盔遮挡,但我仍能看见他们稚嫩的脸,六年来我们看腻了死亡,但当亲眼见证孩子们奔向战场时,我依旧会感到痛苦和辛酸。鱼类和昆虫为了生存会吞噬后代,但这不是人类应有的本能,我深信,任何驱使他们战斗的人都不配谈荣誉和道德。"

   但少年们却不以为然,很多人坚信自己有义务在战场上牺牲,即使不幸被枪弹击中,死亡也不过是瞬间的事。《希特勒青年团作战部队,1944B1945》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3岁的福斯特击毁了两辆坦克,连长批评了他的鲁莽,但福斯特却天真地说,子弹根本打不中我。抱有同样想法的男孩不在少数,党卫军第33师的一名士兵写道:"前来增援的几百名孩子满怀着对杀戮的渴望。在新克尔恩市政厅,士官在穹顶下训话:'不要急躁,苏联人经验丰富!'但他们拒绝听从任何警告,而是端着步枪和火箭筒进军,仿佛耳畔回荡着鼓点或军号。"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希尔德加德·克奈夫见证了青年团向施马根多夫的反击,他们最初进展顺利,但苏联狙击手突然开火:"一名男孩倒在碎石堆前,神情痛苦而无助,他挣扎着发出惨叫,仿佛是在说他不想死……"

   费希特山水塔是俯瞰城区的重要据点,施特格利茨区的青年团负隅顽抗,直到被猛烈的炮火歼灭;而弗里德里希斯海因防空要塞的指挥官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因为抵抗只能造成无谓的牺牲。4月24日至25日,战斗进入白热化,街区一个接一个陷落。在城市南部,瓦西里·崔可夫指挥第8近卫集团军向蒂尔加滕区推进,大约400名儿童攻击了他的先头部队,对于德国儿童的狂热,这位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老兵倍感震惊:"穿黑色衬衫的敌军没有一个大于15岁,他们扛着'铁拳'迎面冲来。'怎么办?'前线指挥官在无线电中呼叫,我的回答很明确:'不要开火,缴他们的械!'但警告没有起任何作用,对方已经逼近了阵地,当看到大炮和牵引车时,他们立刻疯狂地展开冲击,横飞的火箭弹把士兵和马匹一同撕碎。虽然大部分进攻者在交火中殒命,但我仍不禁扪心自问:把这些男孩引向死亡的是不是一群疯子!"

   由于所有能扛枪的男人都被征召,甚至连女孩也拿起武器,作为在离世前保全体面的一种方式,每当行动前,她们都无一例外在涂抹唇膏。

   "AIIesKauPt"———被战争剥夺的不只是童年尽管负隅顽抗的少年为数众多,但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无法确保战线的连贯。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苏军的战术:为避免巷战,他们经常把整栋建筑炸掉,同时还会用空前密集的炮火为先头部队开路,科尼利厄斯·瑞恩描述道:"在滕佩尔霍夫机场和加托机场,火炮的炮管挨着炮管。"这意味着抵抗越凶猛,孩子们的伤亡就越惨重,仅25日一天,就有约500名少年丧生。

   但这一天被铭记并不是因为伤亡巨大,而是当天中午,盟军和苏军在易北河会师。很多人开始动摇。一名叫冯·哈尔特的连长命令部下集合,宣布"所有人的义务解除",因为他们用的是德国来复枪,可配发的是意大利子弹:"我们还能做什么,朝俄国坦克扔石子么?"

   包围圈越来越紧。到4月28日,苏军攻入了政府区。弗里德里希斯海因的边缘进行着血腥的巷战,而在夏洛滕堡,一道由弹幕组成的铜墙铁壁封锁了街道,并且缓缓地向市中心移动。城市西部,青年团的主力在奥林匹克体育场据守,30日,来自元首地堡的命令要求他们进攻,尽管知道此举不会有任何意义,但2000多名孩子还是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坟场。赫尔穆特·阿尔特纳写道: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越来越多的青年团赶来。很多人甚至期待同伴受伤,这样他就可以捡到武器。但问题在于,受过训练的人并不多,即使能得到一把步枪,他们也有可能被巨大的后坐力震倒。进攻的时刻是上午10点,我们缓步在体育场上前进,来自运动员休息室的机枪子弹顿时如镰刀般横扫过来,迫使幸存者躲在死人身后开火。伤者的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呼救,枪口焰照亮了成群的人,赛道上血流成河。所有人被迫向兵营撤退,市长下达了解散命令,仅在几个小时里,我们就有高达2000人的损失。"

   "儿童士兵"的战斗随着这次惨败画上了句点,4月30日21时50分,红军将胜利旗插上国会大厦,而希特勒则在午夜自尽。随着城防司令下令停火,响彻一周的枪声渐渐平息。当和平突然降临时,孩子们却感到恐惧,阿尔特纳和同伴流下眼泪,但这不是为了灰飞烟灭的帝国,而是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现实有多么悲惨,在两周里,他们看尽了血腥、残忍和生离死别,这些剥夺了他们童年的幸福。

   投降的孩子们聚集在炊事车前,讨要一小块面包或一碗粥。其中一些非常幸运,苏联人仅仅缴了他们的械,当发誓不再与红军为敌之后,他们都被送回家中,每个人的胳膊下都夹着面包。但另一些的命运则截然相反,他们被送往德国东部和乌克兰的战俘营,充当苦役长达两年。即使获得自由,幸存者还是要面对喜忧参半的人生,并重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废墟上需要建起新房,饱经摧残的工业和农业需要恢复运转,为获得微薄的收入,工人一周要至少工作48个小时,此外还有强制的废墟清理义务。支撑他们的只有坚定的意志。但历史就是如此讽刺,赋予他们这种品质的,恰恰是残酷的战争。

   生命如何凯旋?——废墟上的反思

   20世纪以来,没有哪场战役像柏林一样制造了如此巨大的破坏,苏军的代价高达35万人,在每八个参与战斗的官兵之中,就有一个倒在了通向胜利的路上,而德国方面至少有75万人死伤和被俘,250万幢建筑化为残垣断壁,考虑到死伤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老人和孩童,这就更加令人惊愕。

   无论是哪场战争,儿童都被看作脆弱的群体,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理应享有幸福的童年,更是因为其身体和心灵根本无法经得起战火的摧残。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国始终在避免悲剧上演,但对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而言,所有道德根本一文不值,在他们眼中,儿童作为士兵的价值更大,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主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操纵,而且他们年龄还小,对危险并不容易觉察。尽管这些仓促组建的部队只能阻滞敌军很短时间,但希特勒早已做好了让他们大量伤亡的打算。尽管纳粹党有句著名的口号"民族社会主义最宝贵的财富是人",但真实情况却表明,在这位独裁者眼中,数以万计的牺牲不过是一组统计数字。

   但希特勒的儿童士兵真的是一群被蒙骗的炮灰吗?情况或许无法一概而论,更何况很多人亲历过战略空袭的恐怖,父辈的经历也使他们对战争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战斗既是普通人的挣扎,又是整个民族的绝望与无奈,由于缺乏理性和盲目信仰,他们注定无法寻找到正确的出路。换言之,除了战斗并死去,他们没有别的选择。而另一些则模糊地预见到,他们与纳粹的羁绊太深,只有从世界上消失,德国才能获得未来,而这对他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正如一位士兵在最后一封家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们终将死去,死后化为白骨,但新芽将从白骨中长出,象征着新生命的凯旋。"

   人们始终不能确定儿童士兵的伤亡,各种统计差异很大,最少的只有6000人,最多的则是这个数字的三倍,直到60年代,仍有尸骨在废墟中不断被发现。浅浅的墓坑显示了掩埋的仓促,在炮火中进行的葬礼也注定没有号角和鼓声。很多德国人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但儿童士兵的灵魂却不会飞向瓦尔哈拉,而是在故乡上空游荡,并化为梦魇盘桓在整个民族的记忆深处。直到今天,其悲剧仍在警示着世人,并展示着那些鼓吹"秩序"和"荣誉"的政权的真实面目,无论其如何辩解,也注定无法掩盖本质上的阴险和残忍。

   柏林之战是第三帝国的最后挣扎,孩子被当成"最后希望"推向战场,他们负隅顽抗,但注定没有成功的可能。

   刑天宁,摘自《看历史》,2013年6月刊/总第39期,原标题为《塑造儿童,个人与国家的未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