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明鏡歷史網: 文革日记:见证复旦园“追穷寇”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文革日记:见证复旦园"追穷寇"
Oct 19th 2013, 13:05, by 明鏡雜誌


上个世纪60年代远去了。几页泛黄的笔记,稚嫩的笔迹,却保留了我在文革初期一小段日记的原始面貌。至今,整整44年逝去了。当年我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一年级(65级)学生。这几页不起眼的日记片断让我想到一句话: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1966年)7月16日    星期六
上午,新二的十一位留校同学贴出一张大字报:《四十个为什么》。
上午十点钟,市委政教卫生部常溪萍部长召开座谈会,我们"十二人战斗小组"有吴聚芳、甄大军、朱振良、张家厚四位同学参加。据他们传达,常部长说:"复旦党委是好的","如果你有材料证明王零符合牛鬼蛇神,那就可以派工作组。怀疑不能作结论";"关于'追穷寇'问题,就是不断革命,这个问题提得好","对于《红缨枪》,同学应当鼓励。追、揭、批,不要抓字眼,而要看它是歌颂二周,还是批判二周","究竟是不是党委领导的?不仅《红缨枪》,就是所有的大字报都是党委领导的。应当抓,应当领导,不领导是不对的。""这个墙报主要是搞批判,这是市委的意思,是要创造重点批判的经验。复旦走得快,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红缨枪》与徐震又可以联系,又可以不联系","徐震有问题,《红缨枪》不一定有问题。""假如复旦光这个东西,没有揭露其他的问题,那就坏了,实际上复旦揭了不少党内外牛鬼蛇神。假如这个小组只搞这些东西,不参加其他同学揭露其他问题,那就有问题,这是阴谋。"又说:"运动发展过程,都是先从党外,然后到党内。"并"希望反映情况的同学自己考虑一下,不对的不要坚持,自己加以改正。"

从我的这则日记可以看得出来,常溪萍部长是尽力在为复旦党委以及《红缨枪》"批二周"的墙报打保票,并说"这是市委的意思,是要创造重点批判的经验"。

红缨枪、批二周、追穷寇,这都是复旦园文革初期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据《红缨枪》成员之一的欧阳靖在《复旦生与死》的网文中回忆:校党委代理书记王零让"十三太保"(严格地说这个称谓是到了文革初期才叫开的,现在采用此名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办一个内部刊物,刊名也是他亲自起的,他说"我已经想好了,就叫《红缨枪》吧。"刊物的内容包括理论探讨、调研报告、时事述评等。……这刊物以油印稿的形式办了几期,文革就开始了。"红缨枪"结束了自己"内部理论交流"的使命,走到前台,试图扮演一个指导复旦文化革命、对复旦舆论举足轻重的新角色。

1966年7月3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复旦大学陶增衍、欧阳靖、谭启泰(当时均为《红缨枪》成员)的署名文章,公开批判"封建余孽"、"反共老手"周予同。这段时期,号称"复旦党委机关报"的《红缨枪》在校园主干道"南京路"集中张贴了"批二周"及十论"追穷寇"等一批墙报。复旦历史系教授周谷城、周予同合称"二周"。《红缨枪》墙报十论"追穷寇",所谓"追穷寇",就是批"二周"这样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对这些"穷寇"穷追猛打。

复旦园开始出现保守派与造反派两种对立观点之争:是"批二周",还是揭党委?

徐震,成为造反派冲破复旦党委步步为营防线的一大缺口。原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的徐震,这时任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具体掌管《红缨枪》。6月25日,中文系四年级的安文江(后为复旦三大造反派红卫兵组织之一的"红三司"勤务组负责人)等十余位同学(即后来有名的"过河卒"小组)贴出《徐震是什么人》的大字报,接着又贴出了《二论》、《三论》。

7月6日,我们新闻系一年级十二位同学(包括本人)贴出评《红缨枪》十论"追穷寇"的长篇大字报,每一节都有个非常尖锐的小标题:"《红缨枪》握在徐震手里"、"《红缨枪》竭力回避主要矛盾"、"《红缨枪》要把我校文化革命引向邪路"、"'揭'字当头,还是'批'字当头?"、"《红缨枪》制造了种种清规戒律"、"《红缨枪》为谁效劳?" 这张大字报有十二名同学签名,由此组成"十二人战斗小组"。以参加的人数来命名,这在复旦各系造反派众多的战斗组中,大概是独一的。

在当时,怀疑党组织就是"反党",写大字报揭露校党委的学生背地里被称做"活跃分子",政治上是有很大压力的。"反右派"、"秋后算账"的阴影或明或暗地笼罩着。有人放出空气,说什么1957年哪个系哪个年级有多少比例的学生被划成右派。我的日记片断中也记录了这一时期对立面散布的调子:"让他们去放吧!"但是我们"十二人战斗小组"的这些同学,一是认准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是毛主席、党中央定的斗争大方向,你越是压制群众、转移目标,就越是咬住不放;二是仗着家庭出身好,阶级感情深,基本上是"红五类",总觉得没有什么辫子可抓。

当然也有很多旗帜鲜明为《红缨枪》叫好的,如电光源实验室工人专家蔡祖泉等人就写了一张大字报:《红缨枪》好得很!追穷寇好得很!这显然是要借蔡祖泉的大名来保《红缨枪》。"让他们放吧!""工人说话了!"这都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老套路。

7月中旬,围绕《红缨枪》,新一轮辩论开始了。复旦造反派顺藤摸瓜,进一步把《红缨枪》与徐震问题联系在一起,提出"徐震问题必须挖根",并质问:"谁为徐震保驾?"7月16日,如我的日记所记,新闻系二年级十一位同学贴出长篇大字报《四十个为什么》。这张大字报,副题为《关于我校文化大革命的一些疑问》,矛头直指复旦党委,点了王零的名。这十一位同学,即有名的"杀阎王"战斗小组前身。

最有影响的大字报,是外语系三年级孙月珠等同学就本系的"阶级路线"问题贴出的《一问校党委》;孙月珠等同学还率先提出"一切权力归文化革命委员会"的口号。复旦党委面临直接的、尖锐的挑战。两派的大字报、大辩论针锋相对。

7月31日    星期日
外三孙月珠等同学提出"一切权力归文化革命委员会,党委作参谋"的口号,引起一场大争论。很多同学贴出大字报,说这个口号是"反革命的",说他们想"夺权",等等。隔了两三天,孙月珠她(他)们重申"一切权力必须归文化革命委员会"。

8月2日、3日的日记,记录了这场大辩论以及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陶增衍等《红缨枪》编委沉默了一个时候后,突然抛出一批大字报,对革命群众运动评头品足,大泼冷水,激起了广大同学的义愤。

陶增衍们借同"孙悟空"讨论我校文化大革命的方向为名,打着"重在表现"的幌子,攻击外文系革命同学的革命大字报是什么"列表式"啦,"唯成分论"啦,"把文化大革命引入歧途"啦,罪名多得很。
陶增衍们比瞎子还要瞎!

"孙悟空"是哲学系学生胡守钧(后为"东方红公社"负责人)等组成的一个大名鼎鼎的造反派战斗小组。他们贴出《我校文化大革命处在十字路口》的大字报,指出某些校领导批周予同、批陈传纲(前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而不联系本校实际,是"错误的方向",这是一个"大阴谋"。继而,"孙悟空"小组又贴出"复旦党委及王零同志在运动中犯了严重右倾错误"的大字报,认为复旦党委是文化革命运动的阻力,心须坚决搬掉这块绊脚石。

党委为了自保,处心积虑抛出已经调离复旦的前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陈传纲,想把他作为走资派的代表人物,试将烈火引烧到他的身上。在党内,才华横溢的陈传纲是个受排挤的领导干部。我们在刚入校时听过他的报告,很是生动,吸引人。此时他已调任上海市高教局局长。复旦方面设计骗他回校来看大字报,下车伊始,就被团团围攻。陈传纲回去后陷于绝望,服药自杀了。

不管党委如何转移目标,机关算尽,造反派就是抓住徐震这个突破口不放。徐震眼看保不住了。王零在党委扩大会议上放马后炮,宣布"徐震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并声明党委对徐震问题"早有觉察","只是决心下得晚了"。徐震原来担任总支书记的中文系党总支,组织百余人贴出《彻底打倒徐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恶阴谋》的综合材料。徐震成了又一个丢车保帅的牺牲品。

8月8日晚上8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党中央刚刚通过的《十六条》,赞扬"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闯将","他们用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大鸣大放,大揭露,大批判,坚决地向那些公开的、隐蔽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举行了进攻"。复旦造反派一片欢欣鼓舞,精神大振。

8月11日    星期四
谭启泰、欧阳靖两同学的万言大字报:《坚决罢掉复旦党委的官》一早贴了出来,全校轰动。一部分同学要求广播,另一部分同学反对。有同学向党委请示,党委同志答应商量一下,在八点钟以前答复。八点钟过后,党委未答复,外文系广播台要广播,一部分同学反对。最后,郑子文同志(校党委副书记)答应在大礼堂广播谭、欧的大字报。
广播以后,坚决反对罢党委的官的大字报纷纷贴了出来。

新闻系的谭启泰和国际政治系的欧阳靖,是王零精心培养的尖子学生。这两个《红缨枪》"十三太保"中的成员,现在反戈一击,自然石破天惊,震动校园。这张大字报把许多内部材料抖了出来,揭露复旦党委"用'斗牛鬼蛇神'的借口来压制群众揭露未揭露的牛鬼蛇神",刮起一股"有统一组织,有统一领导"的"斗鬼风"。

接着,造反派声援与保守派反对的大字报都纷纷贴了出来,又是一场新的大辩论。依然出现工人的表态:"我们工人坚决反对罢复旦党委的官!"显然,这些旧招术已经不灵了。

8月底,传来毛主席《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惊天动地,"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风雨飘摇。造反派的大字报直逼"罪魁祸首"杨西光。当炮轰的烈火烧到上海市委身上时,老谋深算的杨西光终于被抛了出来。杨西光一倒,复旦党委以及保党委的"红卫兵大队部"也就通通垮下来了。

正如吴中杰先生意味深长在《复旦往事》一书中所说:

复旦党委在这种大背景下,无论怎样防卫、怎样挣扎,还是非被罢官不可的,这叫做"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当形势发生逆转,在另一种政治背景下,则这些被罢官者,自然又会复职,那就应了这句诗的下半联:"似曾相识燕归来!"

江帆,民间历史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