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明鏡歷史網: 雪珥:立宪究竟要几年?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Shop Adidas

Run better, look better, feel better with running gear favorites at Adidas. Find select styles up to 40% off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雪珥:立宪究竟要几年?
Oct 14th 2013, 20:44, by 明鏡雜誌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31010/13592_131010114857_1.jpg
  在一个俄国人眼中,中国立宪居然需要50年的准备期,这令大清宪政考察团团长戴鸿慈相当郁闷。

  1906年5月24日(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初二),一个晴朗的下午,戴鸿慈与考察团另一团长端方,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拜会了57岁的俄国前首相维特。

  这位俄国著名政治家,刚刚从首相的位置上退下来——确切地说,是被赶下来的。无论是沙皇还是要求更激进政改的左翼,对他都十分不满,尽管在他半年左右的任期内,推出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缓解了火药桶般的局势。

  或许正是苦于俄罗斯的政治大跃进,当大清国宪政考察团前去咨询讨教时,维特强调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以中国的情况,要用50年来准备。

  "解悬之势"等不起

  根据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记载,维特告诉他们:"中国立宪当先定法律,务在延中西法律家斟酌其宜;既定之后,君民俱要实行遵守,然后可言立宪,约计总以五十年准备。"

  维特认为,搞立宪政改,"欲速不能,过迟不可。上急行而下不足以追步,则有倾跌之虞;上不行而下将出于要求,则有暴动之举。"这也正是他的切肤之痛。俄罗斯的立宪政改,与中国一样,也是受到日俄战争失败的巨大刺激后,才开始推行。但推出后,却因为步伐与节奏无法达成共识,政改本身成为撕裂俄罗斯的重要原因。

  对于维特的讲解,戴鸿慈赞赏道:"语多罕譬,颇切事情。"但是,他却难以接受50年的立宪准备期。他告诉维特:"中国今日之事方如解悬,大势所趋,岂暇雍容作河清之俟?准备之功,万不能少,然不必期之五十年之后。"

  戴鸿慈认为,要加快立宪的进程,必须"知行并进",从提升国民素质开始。对于立宪期限,戴鸿慈与端方的共同意见,倾向于15年。

  据《时报》《新民丛报》等多家媒体在当年8月份的报道,考察之后回到上海的戴鸿慈与端方,给各省督抚发去了一份电报,征询他们对立宪期限的看法。报纸上都刊登了这份《为立宪致各省督抚电》:

  "此次调查欧美各国政治,无不以宪法为其国本,故诸政可因时制宜,惟宪法则一成不变,是以上下相维,虽有内忧外患,而国本巩固不能摇也。然亦有改革之初秩序不明、基础未善,致形式相似而效果大殊者。观于日本立宪出于朝廷之远见,俄罗斯之立宪由于人民之要求,一得一失可为前鉴。" 日本的立宪是主动的,俄国的立宪是被动,俄国不仅在战场上被日本战胜,而且也正在承受国内的政局大动荡,如此的对比,对大清国来说的确堪称触目惊心。

  电文继续说,政改之事,既不可操之过急反而欲速则不达,又不能保守滞后而失去人心,之间的分寸如何拿捏,的确需要有巨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资源。

  因此,他们提出:"鄙意拟奏请先行宣布立宪谕旨,以十年或十五年为期,颁布实行。一面规划地方自治、中央行政,以求民智之发达,而为立宪之预备。我公公忠体国,虑远谋深,必能观古今中外之通,为宗社人民之一计,祈指示遵旨,俾有遵循。"

  督抚们对此反应不一。

  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出"立宪事必不可缓,以十年为期,甚乐赞成",比端、戴二人的15年期限更为激进。反对者中,据报道有绥远将军贻蔼、云贵总督丁振铎。丁振铎倒并非反对立宪,而是认为"此次考察各国之政治,概无我国可以仿行者"。两江总督周馥提出,如今要做的具体工作很多,"如全注力于此,使他事窘废,似亦非算";盛京将军赵尔巽则赞同15年的期限。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回电中干脆表态不愿意参与这种"串联":"立宪一事,关系重大,如将来奉旨命各省议奏时,敝人自当竭其管蠡之知,详晰上陈,以备采择,此时实不敢妄参末议,祈鉴谅"。陕甘总督升允也附和说:"候旨垂询,再陈管见。"

  定国是 安大计

  最能准确反映端方、戴鸿慈对立宪期限的看法的,当属他们回国后给中央递交的报告。这份题为《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收录在端方的《端敏忠公奏稿》中,虽然有诸多证据证明这其实是梁启超代笔,但也的确反映了端、戴二人的真实思想。

  这篇洋洋万字的奏折,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中国非立宪不可",二、"速立宪又不可"。在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中国非立宪不可"之后,这篇奏折笔锋一转:

  "虽然,中国为救亡计,即于今日采用立宪政体,实行宪法可乎?臣等又考列国宪政制度所以能实施之故,而窃以为中国此时尚未可也。何也?中国数千年来,一切制度、文物虽有深固之基础,然求其与各立宪国相合之制度,可以即取而用之者,实不甚多。苟不与以若干年之预备,而即贸然从事,仿各国之宪法而制定、颁布之,则上无此制度,下无此习惯,仍不知宪法为何物,而举国上下无奉行此宪法之能力。一旦得此,则将举国上下扰乱无章,如群儿之戏舞,国事紊乱不治,且有甚于今日。是立宪不足以得安,而或反以得危矣。故谓此时即行立宪者,臣等实确见其不可,而未敢主张此有虚名,而无实益之政策也。"

  客观地看,这的确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宪政本身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是一套精密的"技术活",只是为了虚名而推行,未得其利,先蒙其害。

  奏折随后还详细地分析了日本的立宪路线图:

  "查日本开设国会,实行宪制,在于明治二十三年;而预定开设国会之期,则在明治十四年……此其所以能从容变专制为立宪,无丝毫之流弊,大之利益。故开议会后仅五年,而其国力己足胜我也。今日中国之情势,本当时无异。而有莫实与日。"

  因此,奏折建议中央应立即"宣示"立宪的决心及时间表,"以定国是","约于十五年至二十年,颁布宪法,召议员,开国会,实行一切立宪制度。"

  为什么要设定15-20年的期限呢?

  从欧美日考察宪政归来,端方、戴鸿慈在万言奏折《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提出"约于十五年至二十年,颁布宪法,召议员,开国会,实行一切立宪制度"。

  奏折解释说:

  "预备时代必以十五年至二十年为期者,则亦以中国数千年来无宪制之习惯,且地方辽阔,交通不便,文化普及非可骤几。若为期过促,则一切预备未周,至期不能实行,反为阻文明之进步矣。"

  端方、戴鸿慈接着指出,即便20年的预备期,因为有大量工作要做,时间其实并不宽裕,不能有丝毫松懈:

  "是则此一二十年中,乃最忙迫之时代,而非宽暇之时代,不得谓约期之非促也。"

  对于那些拖延政治改革的想法,端、戴二人也批判道:"若谓立宪犹可再迟,而约期不妨更缓,则是怠于国事,为苟安目前之计,未尝计及一国前途安危者之所言。"

  他们认为,只有紧紧抓住这15~20年的准备期,"令举国臣民皆为立宪之预备,庶几国是既定,人心大安,自此以往一二十年后,中国转危而为安,转弱而为强,亦能奋然崛起,为世界第一等国"。

  梁启超首倡

  这篇极有可能是梁启超代笔的奏折,体现的的确是梁启超一贯的思路。

  早在5年前(1901年),梁启超就在《立宪法议》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宪政思想,鲜明地提出了20年实现宪政的时间表。

  梁启超阐述了中国必须立宪之后,明确表示立宪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立宪政体者,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

  在这20年时间内,究竟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梁启超也列了清单:

  "次一、首请皇上涣降明诏,普告臣民,定中国为君主立宪之帝国,万世不替。

  "次二、宜派重臣三人,游历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考其宪法之同异得失,何者宜于中国,何者当增,何者当弃。带领通晓英、法、德、日语言文字之随员十余人同往,其人必须有学识,不徒解方言者,并许随时向各国聘请通人以为参赞,以一年差满回国。(又此次所派考察宪法之重臣随员,宜并各种法律如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之类皆悉心考究。)

  "次三、所派之员既归,即当开一立法局于宫中,草定宪法,随时进呈御览。

  "次四、各国宪法原文及解释宪法之名著,当由立法局译出,颁布天下,使国民咸知其来由,亦得增长学识,以为献替之助。

  "次五、草稿既成,未即以为定本,先颁之于官报局,令全国士民皆得辨难讨论,或著书,或登新闻纸,或演说,或上书于立法局,逐条析辩,如是者五年或十年,然后损益制定之。定本既颁,则以后非经全国人投票,不得擅行更改宪法。

  "次六、自下诏定政体之日始,以二十年为实行宪法之期。"

  估计梁启超本人也绝对没有料到,5年后,政府果然是按照他的这份时间表开始了准备工作,并且还悄悄地请他参与了考察报告的撰写。

  袁世凯没说过

  对于立宪时间表,媒体的热心,甚至超过政府。毕竟,这种感性的内容,更能吸引读者。

  1905年7月,在中央决定派团出国考察宪政之后,多家媒体报道说,袁世凯与张之洞、周馥联衔奏请,建议12年后实行立宪政体。这一说法,至今被很多史书采用。

  这篇报道最早应见于7月2日的《时报》,而《时报》则说明是转载日本大阪的《每日新闻》的消息:"二十四日(6月24日)北京电云,袁世凯、张之洞、周馥三督近日曾联衔上奏,自今十二年以后实行立宪政体。"

  对此,8月23日的《南方报》则否认说:"月前东报皆云袁、周、张三总督有会奏立宪之举,兹悉实无其事。惟近日京都政论界颇有主张是说者。"所谓"东报",即日本报纸,当时中国称呼日本的简称多为"东",而非"日"。

  这一无法证实的消息,却被继续转载,它又原样出现在当年7月号的《东方杂志》上,成为《中国纪事》一文中的一条。不过,该杂志明确表明这是转载的。梁启超在海外所办的《新民丛报》也予以转载。这两份报刊,与最早的《时报》,就成为日后研究者引用此消息的来源。

  但是,遍查袁、张、周三人的文献,均没有这份联名奏折的蛛丝马迹。其最大的可能,是日本报纸摆的一个乌龙,经中国报纸转载后,以讹传讹。

  拟定立宪时间表,成为媒体与"公知"的一项小小狂欢。1905年4月26日的《大公报》,有作者以强烈的民族自信,提出了10年立宪论:"改立宪政原未有仓碎立办者,必须预为宣告,限若干年改立宪政,日本之前鉴未远也。以中国今日文明进步之速,不过十年国民之程度必己增高,朝廷如果从今日确定方针,期以十年颁行宪法,尚何有不能之虑乎?"

  1905年第12期的《东方杂志》,则发表了署名觉民的文章《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提出6年立宪:"先颁布于国中,以六年为期实行立宪,庶全国人民皆得有所预备,而不致手足无措,此万全之策也。"

  1905年11月6日的《南方报》又再度"提速",在一篇《李大臣拟合词奏请立宪》透露,被选为考察大臣的李盛铎,拟约同四大臣合词奏请,期以光绪三十五年元旦为实行立宪之期。光绪三十五年,即1909年,等于是3年多的预备期。这份3年立宪的奏折,正史不载,不知是报纸的一厢情愿,还是李盛铎改变了主意。

  不过,当时的著名"公知"、与端方私交极好的甲骨文学者罗振玉,也跨界论证,公开发表《调查政治管见》,给考察团提出10点建议,其中就有政府应预定立宪之期,"以三年为预备期,三年后定立宪法"。罗振玉之所以选择三年,因为时不我待,日本那样的充分准备,"万不能行之于今日之中国"。

  皇亲国戚盼政改

  出乎意料的是,率领另一考察团的载泽,却与戴鸿慈、端方不同,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立宪期限:5年,大大超越了戴、端的15~20年预期。

  5年立宪的提法,最早源自大清国的外交官们。1905 年11月间,驻美公使臣梁诚、驻英公使汪大燮联合其他驻外使臣,联衔陈奏立宪,提出在5年内建立宪政。这就是长期被误以为是载泽所撰的《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

  这一看法,的确也得到了载泽的认可。载泽归国后提交的《奏请以五年为期改行立宪政体折》,就明确提出:"期以五年改行立宪政体。"

  这5年中,载泽认为应当做好三件事:一是"宣示宗旨","将朝廷立宪大纲,列为条款,誉黄刊贴,使全国臣民,奉公治事,一以宪法意义为宗,不得稍有违悖";二是推进"地方自治之制";三是"定集会、言论、出版之律"。他认为,这三者"实宪政之津髓,而富强之纲纽"。与此同时,再派出"考察政治大臣","与英、德、日本诸君主国宪政名家,详询博访,斟酌至当,合拟稿本,进呈御览,并请特简通达时事、公忠体国之亲贤大臣,开馆编辑大清帝国宪法,颁行天下。"这样,大清国就必定能在5年后跻身立宪国的行列。

  1906年9月1日,大清国最高层终于发布了仿行宪政的上谕,在时间进度方面仅仅含糊地表态:"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两年后,1908年8月27日,这个期限被正式确定为9年。

  谁都没有料到,这个雄心勃勃要通过政改实行中兴梦想的政权,即将跌倒在曙光之中……

  雪珥,中国经营报 2013-09-3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