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

明鏡歷史網: 周秉德:在伯父周恩来身边的日子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周秉德:在伯父周恩来身边的日子
Oct 10th 2013, 12:51, by 明鏡雜誌


   周恩来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大弟周恩溥,上世纪40年代去世,生有一子,已于前几年在河南焦作去世,小弟周恩寿生有三男三女。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便是周恩寿的长女。她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曾跟随伯父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共同生活了15年之久。

  谈起在中南海度过的难忘岁月,谈起伯父伯母对自己的关怀与体贴及教诲,周秉德显得那么的激动与忘情,时而激昂,时而沉思,恍然回到了西花厅岁月。

http://www.21ccom.net/uploads/allimg/131009/13592_131009101223_1.jpg

  第一次见面,伯父边端详边寒暄

  1937年4月,我在哈尔滨降生,这着实让三代没有姑奶奶的周家上下很是兴奋了一阵子。1943年全家投奔天津的四奶奶,在天津我念了小学6年。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一天,爸爸在翻阅《益世报》时,看到有关大伯的消息,很是兴奋,悄悄对我说:"你伯父在共产党内是做大事的。"从这,我便晓得自己有一个是共产党大官的伯父周恩来,也盼望有那么一天能很快见个面、道个好。

  1949年上半年,已在北平华北革命大学学习的爸爸,在同伯父的一次谈话中提到,女儿秉德小学毕业在即,想接她到北平念中学。伯父知道我爸爸在革大住的是集体宿舍,带孩子不方便,便提出让侄女住到自己的住处来。

  那年6月下旬的一天,刚刚小学毕业的我在火车的汽笛声中告别了天津,告别了妈妈与弟妹,随爸爸来到了北平。一位清瘦精干的叔叔领我进入中国共产党头脑居住的地方———中南海。进门,绕湖,再进门,不多时我被带到了一个叫丰泽园的院子里,那是四合院式的平房。我当时说不上激动或高兴,只觉得新鲜,自己在院子里转来转去。

  只一小会儿,在外边开会的伯父就回来了。他身材匀称挺直,脸庞丰满红润,与爸爸有点像,也有两道浓黑的剑眉。伯父见到我,亲热地拉到身边,左右端详,笑着说:"呦,你好像你爸爸,又有点像你妈妈。"

  问了我妈妈及弟妹的近况后,又寒暄了许久,伯父才吩咐卫士安顿我的住处。我被安排住在一排坐南朝北的房子里,住在西边,屋里有几个书柜,东边一间是伯父秘书夫妇的住房兼办公室。房子的条件比我家里要好,但绝不豪华。

  当时伯母受毛泽东主席之嘱,到上海接宋庆龄先生去了———迎接她来北平共商建国大计。8月28日,我随伯父到北京站去接伯母。火车站里锣鼓喧天,伯父和其他党政领导人都走到前面去与宋庆龄先生握手交谈。"你就是小秉德吧!你好!"卫士叔叔把夹在人群中的我领到伯母面前,伯母便握住我的手笑吟吟地说。我随即向伯母问好。这是我第一次与伯母相见,那情景至今常常浮现在眼前。

  伯父、伯母一生无儿无女,多年来一直把自己对儿女辈的感情全部倾注在一批烈士子女身上。亲侄女来到身边,自然疼爱万分,把我看成女儿一样,我也很快适应在中南海的生活,感受到在北平也有一个充满亲情而温暖的家。

  我住在书房里,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书。"你住的是间书房,可以在那多看些书。毛泽东伯伯就住在前面,他工作忙,不要去打扰他。"伯父的话,我现在还记得。我常常一个人坐在伯父书房里看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有才板话》等等好多书都是在那时期看的。

  平时我不是经常能见到伯伯,因为他夜里办公,一般只在上午睡上几小时。白天里,小院常常静得很,除了鸟叫还是鸟叫。看完书后,我往往发呆地望着高处,思念在天津的开心时光。还好,不多时,认识了李敏、李讷等好多小伙伴,我们或一起看书,或一起唱歌、玩耍、聊天。这时,我才真正适应了中南海的生活。

  从小事中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伯父

  那一年秋,我顺利地考上了北京师大女附中(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进了干部子弟班就读。平时住校,每个周末回家看伯父、伯母,向他们兴致勃勃地讲学校里的事。有一回,伯父听了对我讲:"你们班是干部子弟班,革命老区来的孩子多,他们身上有许多革命老区传统,你要努力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

  卫士叔叔见我从天津来时穿的两身小花衣裙在秋季穿显得单薄了,便骑自行车带我到王府井定做了两套秋天穿的衣裤。没多时,第一套蓝色咔叽布小西套完工了,穿上真精神。吃饭时伯父看见了,说:"不错!哪里来的?"我如实回答:"叔叔带我去做的。"几天后我又换上了另一套黄卡叽布的衣裤,这下伯父看见后便皱了皱眉头:"怎么又做了一套?浪费!"原来,当时实行的是供给制,伯父嫌我做多了,多花了公家的经费。

  不论伯母怎样解释"秉德住校,得要有两身衣服换洗",伯父却谈起了自己的住校史:"我在南开上中学,夏天就一件单布长衫,冬天也就一件藏青棉袍,周六回去就洗净晾干。现在国家还困难,我们还是要节省嘛。"我那时并不太懂,但还是使劲地点头,认定伯父说的话一定对,照着办没错。

  每逢周六晚上,春藕斋开舞会,我们孩子也跑进去玩儿。才学会一点"舞"艺的我们,看见许多姑娘排着队等候与伯父等中央首长跳舞,于是也壮着胆子下舞池。我伯父的舞姿很棒,风度翩翩,舞步流畅,舞姿优雅,只要他一到场,几乎再没办法在场外落座。好不容易轮上我同他跳,伯父微笑着揽住我的背,踩着音乐步入舞池。"跳得还行,你乐感可以。"听到伯父的夸奖,我不免有点飘飘然,不料他又说了一句,"转到那边你就下去吧,让别的同志跟我跳,看好多人在排队。"觉得不太过瘾的我,无奈地点头。这就是我的伯父,宁可委屈亲人也不愿让他人失望。

  1949年11月,我随伯父、伯母搬进了中南海最西北端的西花厅。那时,我妈妈与弟、妹也来到了北京,我与大弟秉钧、大妹秉宜一同住在西花厅的东厢房里,三张床并排着,彼此中间留点活动小空间。因为北面挨着的是伯父的卧室,他夜里办公、上午睡觉,所以我们在室内不敢嬉戏与大声说话。

  有一回,爸爸提出把大妹过继给伯父,伯父却另有想法:"如果我要了这个孩子,别的孩子就会认为我这个做伯父的不公平。再说,她也会养成特殊化心理,对她的成长没好处。"伯父总是想得很周全。

  弟、妹在北京八一学校读书,学校里的同学家庭条件稍好的便会有车接送,军区里的孩子坐单位面包车。弟、妹上学放学是卫士叔叔骑一辆三轮车接送,尽管伯父、伯母都有车,但从未为我们使用过。"车是工作用的,小孩不应该享受,你们从小不要依赖家庭关系,不要奢求非分享受,要自己奋斗,要自律自立。"伯父时常给我们如是讲。

  职业选择,伯父对我亦宽亦严

  1950年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热火朝天,我们班好几位十五六岁的同学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我揣着羡慕的劲头,也在报名处拼命地挤。可是因年龄太小,报不上名。伯父知道后,不由哈哈大笑:"一个小孩,人家怎么会要你?"见我一脸的不高兴,伯父又过来安慰我:"当然愿望是好的,可要立足实际啊!你年纪还小,好好学习,今后报效祖国的机会有的是!再说,留在后方,也可搞宣传发动工作。"本来鼻尖发酸的我,听到这里茅塞顿开,后方的我的确可以为抗美援朝出一份力。于是,我积极参加了学校业余剧团,在校内、农村和社会上,多次开展抗美援朝的节目演出活动。

  1952年,我面临初中毕业。就我当时每学期的学习成绩而言,读高中、考大学或跟潮流留苏,应该不成问题。偏偏在这时,上映了一部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片中主人公瓦尔瓦娜为小学教育呕心沥血的情节深深打动了我。我感到我们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但教育力量还很薄弱,于是一个教师梦时时萦绕在我心底,"当教师"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意念。周六,我照例回西花厅。餐桌上,我禁不住把自己择业的小秘密告诉了伯父、伯母。"好啊,女孩子选择做教师挺不错的,何况国家现在正需要大批的教师去培养人才参与祖国建设,当教师很有意义。当年我16岁,一毕业也是当教师的。当教师,我支持你。"伯母一听我"宣布"的"决定",马上做出欣慰的反应,接着又向正在举筷吃饭的伯父说:"秉德不准备考高中,打算报名上师范学校,你怎么不吭一声,表个态?"

  伯父放下筷子,缓缓地说:"这事应该让她独立思考。有你一人说就够了,我讲多了对她成长不好,压力大了。万一有一天她犹豫、后悔,都没办法。况且,她还应听听她爸爸妈妈的意见。"

  这一年,我梦想成真,被保送进北京师范学校。当时师资不够,不少适龄儿童无法入学。我意识到我们师范生得赶快加入教师行列,补充师资力量。于是,我再一次主动放弃了上师范大学的机会。因个人思想上进,师范学校毕业前,刚刚18岁的我加入了党组织。不久,我如愿分配到北京东郊区(现朝阳区)第三中心小学,被指派到四年级做班主任,教语文和算术,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

  然而,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才两三个月,又被调到区委参加肃反工作。"搞这项工作,要仔细、谨慎、实事求是!作为宣传教育群众的干部,自己一定要注意领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是伯父对我的叮嘱。在区委工作的日子里,我扎扎实实地工作在基层,虽没有任何职务,但伯父、伯母常为我这个侄女的良好表现感到欣慰,毕竟我没暴露出与他们的亲属关系,更没借用他们的特殊关系为升迁动过脑子。对于伯父的报告、讲话,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只要能看到的,我都细细读,力求读懂。

  1965年,我丈夫沈人骅调到西安工作。不久,为了减轻北京城市人口居高不下的压力,中央有个文件"夫妇双方,如一方不在北京,另一方跟着调离北京。"伯父、伯母对我随夫离京没有半点儿干预,更没有托熟人照顾人生地不熟的侄女。"你的孩子,从小要严格教育,不能宠!"这是伯父在我离京时对我的交代。

  我被分配在西安市轻工业局人事科。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时我成了造反派揪斗的对象———他们叫我交出局长们安排的接班人的名单,被我拒绝了。被骂成"死老保"的我,不断被造反派拉去问话、批斗,还关过三天。"如果你讲出你是周总理的亲侄女,造反派一定不敢关你了!"看过我档案的人事科科长感慨地说,但我无法做到,听后只是连连摇头。不论在哪里,我依靠的应是组织,应该相信组织,没必要依靠什么关系为自己开脱。

  直到1974年,丈夫调回北京,我也随他回京工作。去西花厅看伯父、伯母时,一见面,伯父听说我已调回,眼一瞪,"秉德,你是不是因我的关系调回来的?""恩来,你不要忘了,秉德不光是你的侄女,还是人骅的妻子,是军人家属。"伯母的话刚说到这,伯父连连摆手:"我放心了,是随军人调动的。"

  我的婚事,伯父伯母操心不少。我步入工作岗位后,面临着谈恋爱的具体问题。伯母提醒我:"对方最好工作表现不错,群众关系好,但也要考虑他的家庭可靠。"伯父用现身说法来启发我,讲自己在巴黎曾经有过一个女友,人各方面均不错,只是后来两人志不同道不合而分道扬镳。伯父没讲我谈的对象合不合适,只讲了自己的经历,讲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心里不断琢磨着,努力悟着伯父的意思。当时,我发现,伯父不仅仅是我的长辈,更像一个知心的友人。

  我在工作与为人处事方面,没让伯父、伯母操多少心;真正让他们为我牵挂多的还是自己的婚事。1958年的夏天,妈妈的一个朋友将自己的一个亲戚介绍给我。他是在莫斯科留学的大学生,没上过大学的我也希望找个大学生当自己的"老师",便打算征求一下伯父与伯母的意见。"你的婚姻问题能不能在25岁以后解决?我们中国人口基数大,要实行计划生育,从你们这一代开始要提倡晚婚。你看,晚点儿成家如何?"向来听话的我爽快许应后,伯父的脸上浮现出由衷的笑容。

  仿佛我与留苏学生特别有缘。一次伯父的养女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来西花厅时,带来了她留苏时的一个男同学。很明显,是要介绍给我。伯父一听介绍,很高兴,吩咐卫士叔叔掏出100块钱,"安排他们好好吃顿饭。"那是困难时期,他此举不仅是表示预祝,也是让我们借此大快朵颐。但又由于当时的时代原因,我没有征求伯父、伯母的意见便主动终止了交往。

  不知不觉,我已是25岁的大龄姑娘了。有一天,聂荣臻元帅留苏回来的女儿聂力,出于关心,也把自己的同学推荐给我。在接触中,我俩谈得很投缘,感觉对方很适合自己。但是,当时中苏关系紧张,伯母开导我,语气比较严肃:"现在中苏关系紧张,苏联的克格勃特务机构很厉害,无孔不入,你现在交往的这位朋友在苏联上过学,在那里有许多熟人,一旦你俩成了夫妻,经常出入西花厅,会不会无意间被苏联克格勃所利用?"伯母的话虽没明确表态反对,但理智的我没有一点犹豫:"您放心,我再也不会同他往来了,再喜欢也断这门亲事。"真的,有缘无分,我没法因为我个人的事情而影响伯父、伯母的大局,这次恋情便又搁浅了。

  1963年,已经26岁的我还待字闺中,这可急坏了年近半百的妈妈。无意中,伯父的老警卫秘书何谦见青年军官沈人骅已30出头还没对象,便决意为我牵线。见面后,第一印象不错,英俊、谦和、稳重、正派、有知识。渐渐的,我了解更多了:党员,有技术,会4国外语,家庭背景好。我知道伯母经常惦记我的婚事,认识这位空军大尉后,就一五一十向伯母讲了,请她参谋。一听说沈人骅的祖父是沈钧儒先生,伯母露出了笑容:"这家人我们太熟悉了,他的爷爷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的爸爸是西城区的人大代表、中南海门诊部的内科主任,他本人在部队表现很优秀。这样的人家,用不着再了解。"

  第二年国庆节那天,我与人骅走到了一块儿。伯父欣喜地送我们一件礼物———伯母在庐山拍的一张21英寸的大风景照。画面上的云雾似在流动,两个凉亭在云间若隐若现,十分传神逼真。我接受这礼物,十分珍爱。直到今天,我的床头依旧挂着这张照片。那天,伯母像嫁女儿一样,准备了好些既漂亮又实用的东西,并不顾身体虚弱,带着秘书张元阿姨登门道喜。新婚后,我就搬出了中南海,但伯父、伯母的关爱都始终如阳光一般沐浴着我。后来的几十年,我也从未间断去看望他们。

  非常时期,伯父成了一个"非常人"1967年5月,我出差到北京,到西花厅去看望伯父、伯母。无意站在伯父办公室门口往里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办公桌上、躺椅上、地面上,到处是一沓沓文件。原来,文革时各部委受到冲击无法正常工作,全国各地的问题和文件都往西花厅报。于是,伯父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一见面,我果然见伯父的脸变得瘦削了,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也布满了血丝。吃饭时,三下两下便放下筷子,急匆匆地往办公室赶。这时,我意识到:伯父老了,也更忙了。意外的是,我在伯父办公室门上发现了一张"大字报",是他身边人员写的,还有伯母的5条补充建议,内容都是请求他注意休息,改变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保重身体。细一看,陈毅、叶剑英、李先念也在上边签了字,伯父在上面写了8个大字:"诚恳接受,要看实践。"但是听伯母讲,他还是没兑现,休息得很少。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和恳切的愿望,在伯父的8个大字旁写了两行小字:"您的实践做得不够,必须真正实践才行。"

  记得那一天,我留在西花厅吃午饭,饭桌上我就西安各大学的造反派冲击陕西省委发了牢骚。伯父耐心引导我,我还是想不通,一次次顶嘴:"为什么只相信少数学生,不相信广大的工农兵?""那么多的老干部怎么会都是走资派?"这一讲,伯父更火了:"你是省委、市委派来说服我的吗?"其实,伯父同绝大多数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样,对毛主席发动和领导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恐怕尚未理解,但毕竟是党的领导人之一,必须维护与执行党中央的决定。"我犯过政治错误,但从来没有犯过组织错误。"这是他曾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

  1968年8月,我回北京生老二期间,打算看看已被关押半年的爸爸。可是不许探望,虽不知是什么情况,但伯父、伯母教育我和弟弟妹妹们:对这一件事,要相信党,相信组织,事情总会搞清楚,你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事后我才知道,这是外交部红卫兵报到江青那里的一个案子,讲爸爸参加了王光琦组织的"聚餐会"这个所谓的"反革命组织"。江青批送总理处,伯父亲笔批示逮捕令,指示立即逮捕自己的亲弟弟。当夜,爸爸被秘密抓走。短短几个月,查清了有关来龙去脉,案子水落石出,但上边有命令,人还押在卫戍区,但案子移交给"刘少奇专案组"。因此,此案一拖再拖,爸爸被关了整整7年多,直到1975年5月才释放出来。

  出狱时,我们父女两人相拥而泣。神情似乎麻木迟钝的爸爸含泪给我讲:"秉德,你莫哭!你爸爸这些年来一直与部长以上的大人物关在一起,我担心那些造反派整我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整你伯父。因此,天大的压力,我也要努力地活下去。你的爸爸没有错,你的伯父更没有错。"

  最后一次天真的通话与不很在意的见面

  1976年,伯父去世的时候,我正出差上海。1月9日清晨,我从广播里听到这噩耗时,当时惊呆了。同事给我买了当天的机票,我赶回了北京。在此之前,我曾同伯父通过一次电话,并见过一次面。

  1975年5月12日下午,我接到伯父以前的保健护士王力的电话后,赶到她家,她说:"总理有病,可能比较严重。昨天我们几个医生、护士在医院与他见面时,他问'你说我还能活一年吗?'当时我楞住了。他有病,应积极治疗,带这种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的。秉德,你设法去见见你伯父,好好劝劝他。"

  伯母一再阻拦神情激动的我去305医院见伯父,说中央有规定,为了保证治疗,便拨通病房的电话,要我通过电话与伯父好好谈谈。电话中,伯父的声音还是那么亲切、从容。我一再打断他的暄寒问暖,问他是否讲了那句话。"只是开个玩笑,有什么?"他依然是轻松地回答;我急了,"这玩笑也不应讲,我们听了心里不好受,你要长命百岁,再为国家多作贡献。"

  "你是共产党员,是唯物主义者,人总是有那么一天的。说那话也的确没什么,想开点儿,好吗?"电话中的伯父,语气时而严肃,时而缓和。

  "我不忍多占你的时间,千万请注意休养好,配合治疗。如果不想待在医院里,就回家住,或到南方走走,散散心,好不好?"放下电话前,我一再恳求、劝告伯父保重身体。

  1975年5月20日,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伯父,在西花厅。只见伯父进门后微笑地坐在一个小沙发上,双脚搁在一个小墩子上,脸更为消瘦,老年斑比以前也多了。问候后,我在伯父身边坐下,见他当时气色还可以,他还询问了我的工作和孩子情况。聊了一会儿,怕过多打扰伯父休息,我起身告辞,出门时,我提出和他合张影。"你看,家里人很多,下次我们再照吧!"他握着我的手,轻声说。

  没想到,这一天成了永别。伯父说的"下一次"再也没有了,成了我一辈子的遗憾。尽管他在6月15日最后一次回到西花厅,我却因为招待丈夫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放弃了这次见面的机会——一心想着伯父的病,多休息,多疗养会好的。

  如今,想起来,那时的我太天真了,其实当时的伯父身患膀胱癌已4个年头了,并早已恶化,小便次次都是血尿。但这在当时都严格保密,住院期间,伯母坚持按当时中央的规定,不让亲属探视,若我知道他病情如此严重,说什么我也要闯进医院的。

  1992年7月11日,伯母邓颖超这位伟大的女性溘然长逝,留给我的依然是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伯父、伯母去世后,我们一大家及西花厅的工作人员在每年的1月8日和3月5日,去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毛主席纪念堂或西花厅聚会,给老人家鞠个躬。每每走进西花厅,不敢多看那海棠、芍药、水仙及园中的小径,分明都有伯父、伯母的声影,都回荡着伯父朗朗的笑声和伯母谆谆的教诲。

  我从小在伯父身边长大,他离开我整整2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力,我觉得他那双眼睛依然在注视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伯父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无论你今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我将铭记伯父、伯母的教诲,反映人民呼声,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周秉德,《文史精华》2012年第2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