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明鏡歷史網: 延安一代士林的构成及局限(上)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延安一代士林的构成及局限(上)
Sep 15th 2013, 20:41, by 明鏡雜誌


  【内容提要】 抗战前后进入红色阵营的延安一代乃中共党史上的"黄金一代",国民党在这场关键性的青年争夺战中落败。延安一代整体知识结构为旧式文化加简化的马列公式。低窄的学历结构从宏观上制约了延安一代对革命的理解,同时也制约了他们对极"左"思潮的及时警觉。他们多以文学想象革命,以浪漫代替现实,头脑中只有抽象概念,"只有批评没有批判",常用偏窄的论点支撑宏大结论。


  就史学拓展角度,代际知识分子研究具有宽广的综合性。尤其是将人物回忆录中的"典型细节"及时输送给史学界,以具体的鲜活实例支撑抽象史论,既能有效还原历史,又使史学增加生动性,更易走向社会大众。

  抗战前后,至少三十万知识青年进入红色根据地,形成耀眼夺目的延安一代,对抗战以后的国史走向影响宏巨,成为中共军政胜利最重要的组织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期,延安一代全面接班,成为十分引傲的"黄金一代"。进入21世纪,一些耄耋之年的延安一代干部,凭借历史形成的高度发挥余热,对当下仍有重大影响,个别重要人物(如李锐、万里、杜润生、杜导正等)余热尚炽。

  延安红色士林,时代特征烈然鲜明,价值取向浑然整一。就人文现象而言,空前绝后,无法复制的历史独特性使他们裹带上浓密的时代信息,埋有史家最感兴趣的史料,为百年国史重要标本之一。研析带着历史体温的延安一代具有历史、现实与未来三重意义,近年越来越引起史界兴趣。

  一、延安一代

  1935年华北事变后,抗战迫近,大批知识青年投身军政,国共两党都认识到"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天下"①,"谁得到青年的拥护,那就是谁获得了胜利"②。中共改变1928年以来对知识分子的关门政策,改共青团为"民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强调抗日,批判"关门主义",打开大门"广招天下士,诚纳四海人"③,电令各地大力输送青年赴延。平津宁沪港穗汉渝等地左翼报刊发表许多介绍延安的文章④,再三承诺"来去自由"--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冼星海即因为得到创作出入双自由之诺才决定赴延。

  毛主席一再指示"革命青年,来者不拒",要求抗大招生广告从延安一直贴到西安,每根电线杆一张。抗大新生每至百余名,毛主席就亲自接见。毛主席意识到抗大有可能成为中共的"黄埔军校"。1939年2月,鲁艺美术系两位教师申请入党,毛主席特约面谈⑤。民主人士到访,毛主席必接待。从毛主席那封《给萧军的信》,可看出当年对知识分子的重视⑥。

  1939年5月,抗大生刘力功不愿下基层,坚持升学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不满足要求就退党,刘最后同意去华北,但一定要在八路军总部。开除此人之前,组织找他谈话七次,竭尽挽留之力⑦。竭望人尽其才,粒珠无遗。

  1938年3月,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向党务科长李逸民交待任务:不管就学时间长短,每连党员要发展至80%⑧。国统区各级党组织第一要务就是发展党员。1938年春,18岁的冯兰瑞(李昌妻)入党,不到一年就发展12名党员⑨。入党誓词中最关键的一句"永不叛党"也拿掉了(1982年恢复),"服从纪律"改为缓和的"遵守党的纪律"⑩。

  中组部长陈云再三强调:"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就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收买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如果把广大知识分子都争取到我们这里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末,我们虽不能说天下完全是我们的,但是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11)

  延安各校一开始还收点膳费,很快一律免费,统一发放土布军装。抗大生每月一元津贴,校方须为每生每月平均支付10.5元(12)。党还在各地开办各种干训班,如1938年1月在浙南平阳县山门举办"抗日救亡训练学校"(校长粟裕)。1940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要求中原局开办两万人的大学校,尽量招收上海、苏北的知青:

  不分男女、信仰、党派、阶级,只要稍微有点抗日积极性的,一概招收,来者不拒。不要怕反动分子混入,让其混入一些,然后再淘汰。(13)

  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从天南海北投奔延安,最小只有十二三岁,如绥德小学生白纪年(1926出生,1984年任陕西省委书记),1939年春步行赴延。大学教授、工程师、新闻记者,各党各派都有,甚至有爱吃大菜爱上舞场的上海小姐,有凸肚少妇,有南洋华侨(14)。

  待遇上向知识分子倾斜。1937年抗大补助教员每月二斤大米、一斤鸡蛋、几斤白面,发给吸烟教员数包风车牌香烟。学校干部津贴高于部队干部,教员优于校内行政干部。前方营连干部每月津贴3元,学校的队长、指导员、参谋3.5元,教员4元,主任教员4.5元,校长5元(15)。普通学员一元,"只有从外面请来的教员十元,高于(校领导)一倍以上"(16)。1938年,陕公校长成仿吾薪金5元,教员薪金却有高至12元的 (17)。1946年10月,王光美飞赴延安,供职军委外事组,中办主任杨尚昆安排她吃中灶(18)。

  1938年9月,延安已聚集各路学生万余,陈云感慨万分:"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我记得1932年在上海开办一个学校,训练工人干部,只讲了六天,学生也只有六个……一万个跟六个比一比,相差多少?"(19)国民党史家也说:"此一大量新血输入,实为中共再起之重要凭借。"(20)陈云秘书刘家栋说:"整个抗战期间,约有20万人次的干部在延安接受了短期训练,仅抗大就有十万人次。"(21)

  1938年秋,抗大已无力继续扩容,延安到西安的电线杆一路张贴"抗大停止招生",但还是有许多青年徒步走来(22)。江南还有一些投奔新四军的学生,因无介绍信,硬给撵回去(23)。1942年,延安总人口达四万,"三万党政军,一万老百姓"(24)。

  对一些有特殊影响的高知,只要表达入党意愿,立即批准,毋须候补期。陈学昭1945年7月初递交入党申请,很快批下来,无候补期,宣誓日期就定在7月14日--法兰西国庆节,因陈学昭曾留法十年(25)。

  1937年3月"燕大学生参观团"访延,毛泽东等重要领导人与军事将领都出来接见,全团十人回校积极宣传延安见闻,影响极大。抗战爆发后,二三百燕京生进入根据地。燕京乃北方最大的私立教会大学,在校生仅800余,每届只招200余名,学杂费约150银圆每年,入学考试严格,学生多为精英(26)。名校生对优化党的队伍起着重大作用。

  等到国民党恍然醒悟,明白这场青年争夺战的战略意义,为时已晚。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开始拦路截堵赴延青年(27),被截青年一律交送胡宗南西安战干第四团受训(28)。

  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都清晰意识到"抗战后"的决战,意识到自身命运取决于抗战期间的各项准备。1937年11月初,西北绥靖公署厅长谷正鼎在西安各机关负责人会议上说:

  现在是抗战时期,大家都跟着喊抗日,其实我们真正的敌人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共产党。共产党有赤色帝国主义俄国做后台老板,比日本人还要可怕。俗话说家贼难防,共产党就是我们的家贼、腹心之患。我们不能消灭共产党,就要被共产党所消灭。我们与日本人还可以讲和,现在虽然抗战,终究还有和解的一天,我们与共产党那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与共产党势不两立,没有什么价钱可讲的。(29)

  国民党在抢夺知识青年的政治大战役中明显落败。截至1943年,国民党一百几十万党员,学生党员仅约三万(主要于1940年以后发展)(30)。而大革命期间,国民党员从1926年的15万猛增至1929年的63万,三分之一为25岁以下青年(31)。青年的流向不仅仅标志着人心向背,更重要的是决定了社会潜在的价值走向。抗战结束后,吴国桢向蒋介石汇报:三青团效率很低,仅通过财力诱征学生,不能得到最优秀的人才。三青团名声很坏,遭致许多中立分子反感(32)。

  二、骨干作用

  20世纪30年代北平地下党资料:"1934年时北平我地下党的组织已几乎全遭受破坏。当时北平尚有几个党员,但没有党的组织。1935年初,党组织才开始恢复起来。……党员全市共有十来个,连共青团员不过二十个左右。"(33)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初,北平全城只有9名党员,加上团员也只有20人左右(34),陕北中央事后才知道北平爆发大规模学运,1936年初急派刘少奇前往主持北方局:"整个北方局能够联络到的党员不过三十人左右。"(35)1936年春,冯雪峰、刘晓先后自陕至沪,经冯雪峰与潘汉年特科系统审定有组织

  关系的党员约二百余人,中央承认的骨干只有47人(36)。四川地下党直至1936年秋尚未恢复组织活动 (37)。

  1937年9月至1938年9月,中共在南方13省恢复或建立省委,发展党员至6.7万余名,军队党员未计入内(38)。截止到1939年3月,赣省党员从1300余名发展到1.8万余名;截止到1938年夏,南昌党员从不足百人扩至四千名;福建也发展党员近四千人(39)。

  "据统计,1938年底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1939年发展到27万人,至1940年底,发展到近40万人。"(40)彭德怀曾说:"八路军抗战第一年从不足三万扩至25万。"(41)第二年,华北成为中共最大根据地--党员60万、军队20余万(42)。南方的新四军,由最初的1.02万人发展为1938年10月的2.5万人(43),至1939年秋,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已由初到苏南的四千余人扩至1.4万余人,吸收了大量知识青年和医务、技术人员,不少来自沪宁等大城市,提高了全军的文化素质(44)。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记载:"到1940年抗日战争三周年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抗日军队已由三年前的四万多人发展到近50万人……解

  放区和游击区人口发展到近一万万。共产党员也由三年前的四万人发展到80万人。"(45)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稀少。据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统计,1932-1933年全国大专院校注册学生42170名,1933-1934年46785名。1933年大学毕业生总数7311名,1934年7552名。中国1934年大学程度者每万人0.88名;土耳其1928年每万人大学生三名(46)。若非国民党政府大力拓展地方师范,从总量上拓展中小知识分子群体,延安便不可能获得迅猛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基础。国民政府的地方师范教育政策,客观上为中共培训了大量中小知识分子,成为中共基层骨干的输血管。20世纪30年代由地方师范加入中共者有王任重、谷牧、潘复生、王力等。第一位向少年李慎之输送革命学说的,是其初一级任教师陈迅易,无锡地下党员(烈士)(47)。

  这批学员后来成为中共基层细胞,靠着这批小知识分子深入农村组织动员,才有其后大批农民的加入。农民则因文化低弱,绝大多数只能是跟从徒众,起核心骨干作用的只能是知识分子。1945年5月中共七大, 40万中共干部(48),工农党员虽占多数,但各级起核心骨干作用的,则是来自宝塔山下的知识分子。(未完待续)

  注释:

  ①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齐世杰:《延安内幕》,华严出版社1943年版,第13页。

  ③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④祝均宙、萧斌如编:《萨空了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7-71页。

  ⑤何其芳:《毛泽东之歌》(1976年12月-1977年1月),载《何其芳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⑦陈云:《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1939年5月23日),原载《解放》(延安)第73期;参见《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⑧李逸民:《李逸民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⑨冯兰瑞:《别有人间行路难》,(香港)时代国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60-361页。

  ⑩《让我们重温各时期入党誓词》,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4月27日,《文摘报》2011年5月5日摘转,第6版。

  (11)《陈云文选》(1926-1949),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12)江文汉:《延安访问记》,《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4期。

  (13)《中央关于开办学校大量招收青年职工和知识分子给中原局的指示》,载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77页。

  (14)原景信:《陕北剪影》,新中国出版社(武汉)1938年版,第20页。

  (15)王茂润主编:《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5页。

  (16)李志民:《抗大抗大·越抗越大》(之三),载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资料》第11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216页。

  (17)舒湮:《边区实录》,国际书局(上海、香港)1941年合版,第25、68页。

  (18)黄峥:《王光美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9)陈云:《论干部政策》(1938年9月在抗大的讲演),载《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113页。

  (20)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增订本)第三编·延安时期(上),中文图书供应社(香港)1974-1975年版,第316页。

  (21)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22)何其芳:《我歌唱延安》,原载《文艺战线》(延安)创刊号,1939年2月。参见《何其芳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23)陈荣坤、陈立、李颖:《无悔的追求--粟裕夫人楚青访谈录》,《百年潮》2007年8月号。

  (24)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1943年8月15日),载《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五),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0页。

  (25)陈亚男:《我的母亲陈学昭》,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26)乔松都:《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页。

  (27)张汉武:《延安回忆》,载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延安文史资料》第三辑,1986年11月印,第53页。

  (28)张严佛(军统西北区长):《抗战前后军统特务在西北的活动》,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4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9页。

  (29)张严佛:《抗战前后军统特务在西北的活动》,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4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7页。

  (30)数据为周恩来提供。参见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31)[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137页。

  (32)吴国桢:《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美]裴斐、韦慕庭访问整理,吴修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33)彭涛(口述):《彭涛同志谈"一二·九"运动》,清华大学校史组供稿,载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资料》第17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34)冯兰瑞:《"一二·九"运动到底是谁发动的》,《炎黄春秋》2009年第1期。

  (35)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载黄峥《王光美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466页。

  (36)陈修良撰述、唐宝林编著:《拒绝奴性--中共秘密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传》,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30页。

  (37)胡绩伟:《青春岁月--胡绩伟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38)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39)《中共中央东南局》编辑组编著:《中共中央东南局》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331页。

  (40)王茂润主编:《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0页。

  (41)《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229页。

  (42)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4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44)《中共中央东南局》编辑组编著:《中共中央东南局》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9页。

  (45)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1951年6月),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46)转引自[美]费正清、费维恺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8-449页。

  (47)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革命压倒民主〉补充》,《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48)刘家栋:《陈云在延安》,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裴毅然,《社会科学》2013年3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