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明鏡歷史網: 重看傅雷之死:体制外生存艰难 被批斗对生绝望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Looking for something light while keeping you safe and comfortable during extended waterside activities?

Shop New Drainmaker Shoe for Men, Women and Kids at Columbia!
From our sponsors
重看傅雷之死:体制外生存艰难 被批斗对生绝望
Nov 5th 2013, 13:04, by 明鏡雜誌


  [导读]:近日,伴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代翻译大师傅雷与夫人朱梅馥的骨灰安葬于上海浦东故里,大师亡魂飘零47年后终于"落叶归根"。傅雷悲壮的一生是中国时代洪流中,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一、知识分子边缘化:傅雷没有机会为时代做事

傅雷生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剧变年代,传统士大夫逐渐失去了他们固有的社会地位,从政治、文化的中心地位逐渐边缘化。当时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心理并没有为这个剧变做好准备,因此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依然很高,而这个群体的士大夫意识也较为强烈。士大夫修齐治平的天然理想与现实政治中的边缘地位,决定了这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这是一个大时代,却不是属于知识分子的大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无意中撞上了这个时代,被碰得头破血流。

可以说,傅雷所处的大时代将他卷入了时代洪流中。在徐汇中学读书时,他因发表反迷信、反宗教的言论,遭到学校开除;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他走上街头,参加演讲和游行;在北伐战争时,他参与上海学潮,遭到当局的威胁。所有这些都是特殊时代造就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士大夫精神之续。留法之前的傅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近代过渡型知识分子,既有通过政治参与,改变国家命运的豪情,又有技术专业救国的现实精神。

1931年,傅雷留学法国回来时,士大夫文化基本上已经消失,知识分子的地位几乎完全边缘化。到20世纪40年代,士大夫观念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傅雷回国到新中国建立,这段时间里,傅雷以翻译、教学为业,业余进行政治参与。这种政治参与仅限于成立"决澜社"这种行为,即通过主张新艺术理念,来呼应国内的革命形势。这个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几乎都有报国无门的悲叹,在各自的领域中摇旗呐喊,仅此而已。大批被边缘的文艺人才被迫倒向了左翼,失去对现政权的支持。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的岁月中,傅雷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1937年,第一卷发表时,傅雷在《译者献词》中写道:"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股精神鼓励了抗争时期无数中国人。这也是作为边缘知识分子的傅雷,能为他的时代做的事,也是最能体现他存在感的东西。接下来的政治洪流中,傅雷为时代做这点事的机会都失去了。


二、批判右派自己却沦为右派 傅雷只能"苟全生命"

建国后的社会变革让傅雷很不适应,虽说他依然将主要精力用在翻译上,但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他在1950年6月27日给黄宾虹的信中写道:"方今诸子百家皆遭罢黜,笔墨生涯更易致祸,懔懔危悚,不知何以自处。"他自称"未能与世浮沉",只不过是"苟全生命"而已。这封信,是傅雷对新的政治环境"不适应"的最早表述。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投身于国家文化建设中,慢慢融入其中。他从"不适应"慢慢转向学会适应。对他的改变,新社会并没有给予理解。

1957年,"反右"风暴掀起,傅雷再次卷入时代潮流中。他连续公开发表三篇揭发和批判"右派"的文章:《比一比,想一想》(6月29日《文汇报》)、《识别右派分子之不易》(7月6日《文汇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7月17日《解放日报》),以配合暴风骤雨般的"反右"运动。《比一比,想一想》明确表态,"反右"斗争"做的是史无前例的大事业";《识别右派分子之不易》,回顾自己几次在整风中对《文汇报》社长兼总编辑徐铸成的批判,以表示与他划清界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是批判葛佩琦的"右派"言论。

这些措辞激烈、唱高调的文章,不过是一种情绪化的斥责,或道德上的贬抑、羞辱,没有认真讲道理。他的行为反应的是当时知识分子面对政治与政治运动的无知和无奈。他本以为顺着时代的步伐走就能摆脱政治运动的伤害,但历史与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1957年,他因之前的言论被划为"右派"。当年12月,朱梅馥在给傅聪的信中提到,作协开了十次批斗傅雷的会,傅雷做了三次检讨,一切工作停止,他本人则陷入了极度的精神痛苦中。

在"反右"风暴中写批判文章,是面对特殊国内形势的无奈之举,但这给他造成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在政治运动中,他彻底迷失了方向。反对政治运动,他将被政治运动碾碎;支持政治运动,他同样难以幸免于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站在时代洪流的风口浪尖,傅雷彷徨无奈,向左走是死路,向右走仿佛早晚要死,原地不动好像也无活路。不能说话也不能沉默,那么剩下的只能是"自决于人民"了,这也使傅雷夫妇的最终抉择。


三、体制外生存艰难 文革被批斗彻底对生绝望

傅雷写给朋友的信中曾透露自己被划为"右派"后的身体状况:"自此以还,即未离沪。四年来身体奇坏,精力大衰,几于足不出户,工作时间不得不减少一半。五六年前每日可工作十至十一小时,今则逐渐减至五小时左右……"在1959年给刘恩德的信中,傅雷表示,"随时准备撒手而去,永远休息"。此后的几年,他遭受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的折磨,经常头痛,脑子变得愚钝。他总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补课,有很多书需要读,但精力有限,他陷入了彷徨与苦闷之中。

由于用眼过度,他于1965年得了眼疾,双眼昏花,看东西模糊。医生说,如果不好好休息,日后有失明的危险。那段时间,他看不清东西,写信都是自己口述,夫人笔录。此时的傅雷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困境。被划为"右派"后,他的译著被延迟出版或拒绝出版,他失去了译著稿酬,无法养家糊口。当时傅雷是自由自业者,没有体制的保障,所以陷入了极度窘迫的境地。一向耿直暴躁的傅雷,竟然给上级领导写求助信,言辞恳切,措辞卑微。

身体状况不好或许可以忍受,但译著难以出版就触及了人生的核心问题。他最无法忍受的是生命白白流逝,无法投身自己的事业。他曾经在给傅聪的信中写到,工作是他生理心理的需要,不工作一颗心就无处安放,就感到是不务正业,就对不起自己。身体每况愈下,翻译事业无法继续,经济收入逐渐切断,傅雷的人生陷入了绝望之中。这只不过是下一个政治洪流的序曲,更为癫狂的文化运动正在酝酿之中。这场运动刚一拉开帷幕,傅雷便做出了人生抉择。

文化大革命伊始,傅雷夫妇便遭受批斗,他们二人戴着高帽子,站在长凳上,遭受了历时四天三夜的野蛮批斗。批斗结束当晚,夫妇二人自缢身亡。这次批斗是压在傅雷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对人生彻底绝望。这个选择并不突然,从1957年试图顺应时势,结果惨败以来,他就已经对现实、人生绝望了。这次大批斗对他精神与肉体的折磨是巨大的,让他终于鼓起勇气,与这个他曾经奋斗过又深爱着的国家说再见。整个时代洪流中,没有沉默的自由,没有说话的自由,但总有死亡的自由吧?与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四、傅雷自杀挽救不了自私的民族 个体该自省

从傅雷夫妇"自决于人民"到他们骨灰归葬原籍,历史走过了47年。半个世纪白驹而过,傅雷先生斯文犹在,但那段历史渐渐被忘却了。傅雷的悲剧,是特殊时代造就的悲剧。据傅聪回忆,傅雷是个典型愤世嫉俗的人,经常在家里慷慨地谈"死谏",并对这种中国特殊的悲剧精神很有感触。傅雷继承了古代的烈士精神。这是时代给他定下的宿命,让他注定演悲剧。

他的悲剧不过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悲剧的缩影。在时代大潮下,太多人没有找到存在感,也没有找到方向。同样被时代大潮淹没的还有翦伯赞、老舍、罗广斌、杨朔、熊十力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历史并没有给他们指一条明路,他们在大时代跌跌撞撞,最终戏剧性地逃离了那个时代。他们的逃离代表的是一个大时代的结束,象征着知识分子群体的悲剧性毁灭。丧钟为他们而鸣。

在《贝多芬传》的译者序中,傅雷写道:"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在傅雷等人的案例中,后人看到了他们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但谁来担受残酷的命运?又有谁来挽救这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夫妇自杀,想要用这个民族最古老的"死谏"方式来警醒民族,然而在时代的洪流下,个人的努力是卑微的,傅雷自杀并不是单纯的个人悲剧,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负有责任。汉娜·阿伦特曾在《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平庸的邪恶》中提出:"艾希曼在临终一刻,似乎总结出我们在人类漫长罪恶史中所学到的教训──邪恶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无法言喻、又难以理解的恶。"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没有谁可以逃脱自己的责任。

回望傅雷一代的中国读书人,我们也许会说:如果那个时代没有他们,就没有后续的悲剧。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他们,这个民族的悲剧或许会永远持续下去。后人应怀着谦卑的心阅读这段历史,阅读创造这段历史的人。那段历史殷鉴不远,类似的悲剧万万不能再上演。傅雷夫妇骨灰安放仪式上播放的《命运交响曲》象征着傅雷夫妇的坎坷命运,同样映衬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命运。

  有毛僧,腾讯文化 2013-11-0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