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明鏡歷史網: 中华民族的劫数——文革杂谈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2013 Ski and Snowboard gear is on sale now.

Get ready for Spring with new arrivals and wake gear. Sho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中华民族的劫数——文革杂谈
Sep 29th 2013, 20:04, by 明鏡雜誌


启麦来稿
    
    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梦魇般的纠缠着千千万万经受它洗礼的人。回顾那个时代,恍若隔世;个中种种年轻人难以置信。我们也宁愿它没有真的发生过,然而,历史不仅无法重写,几乎不存在其它可能。

    就像在劫难逃,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导致文革之类的动乱。革命运动像运动中的物体一样,具有惯性;社会活动与自然生命不同的是它还带有领袖人物的个性。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毛泽东嗜权如命,他被政治浸透,不择手段紧握权柄;与有些独裁者不同,掌权不是其终极目的地,权力只是他推行政治主张的工具。

    毛泽东及其之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向落后,政府的管理方式也颇原始。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准的途径,基本依赖"皇家旨意英明与否"。中央集权需要公有制基础。而帝制崩溃后的中国,中央集权有之,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的制度,并没有改变,中国依旧是一盘散沙。于是,许多人把二十年代的军阀割据、后来的日本侵华等民族灾难的根源,归结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其理论解释,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解决方法有列宁主义的暴力革命,并顺利地号召了各界民众。四年内战夺取政权,顺理成章、万众拥护、意外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化,建立了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国家。

    建国初期,社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国防成就不俗。理论与实践俱全。全党全国不免以为,中华民族终于找到了通往共产主义天堂的康庄大道----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个势头的延续,不仅得力于中共的宣传教育,也有外部世界敌视中国、"帝修反"国家本身行为不检、社会弊端过多等的因素。即便资讯是开放的,西方世界的对华吸引力也颇有限。那时,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堪比乌托邦,价值观念近似清教徒。人们乐于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自由民主乃多此一举;崇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物质享受非英雄人物之所为。

    社会制度虽然变了,文化传统惰性依然。老百姓普遍不对英雄做任何批判;相信成功者一切都是好的、对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兴趣。尧舜的子民,从来都把太平盛世的希望,寄托在王侯、圣人身上。而毛泽东就是"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怀着这样忠君、自卑的心理,毛泽东在神州大地、亿万人民中间予取予求,何足为奇。

    可惜,毛泽东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凡夫俗子,其的思想境界、历史视野、抱负事业竟不止于称孤道寡、面南而王。他还要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势的规模与速度"有计划按比例增长"也不耐烦。渴望移风易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达此目的,非继续革命不办。历经多年铺垫经营,毛孚众到全党全国追着请他独断乾纲的程度。其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多重目的,无一不在朝野一呼百应。"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怎能不轰轰烈烈、"自下而上地"开展起来"?

    依照那个时期的行为方式,毛泽东的做法符合逻辑,人民大众也没有理由不推波助澜。并非复兴心切"慌不择路",实乃历史局限"效不更方"。然而,革命彻底失败,毛不顾而去一死了之。身不由己的人们,只能以"参与了一次社会改造试验",聊以自慰了。计划经济的国策、集体主义的理想,阶级分析的思路、暴力斗争的方法……,毛泽东不用,别人也会用;效力有多大、值与不值得,如同纸上不能谈兵,用过才知道。曾经窃喜恭逢其盛、谁人料到不堪回首,就算为警示后人不再误入歧途,自残了一回吧。

     首发于共识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