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

明鏡歷史網: 我们在饥饿的年代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Looking for something light while keeping you safe and comfortable during extended waterside activities?

Shop New Drainmaker Shoe for Men, Women and Kids at Columbia!
From our sponsors
我们在饥饿的年代
Aug 17th 2013, 11:28, by 明鏡雜誌


   1958年"大跃进",全国人民都处在极度亢奋之中。全国文教系统的一面红旗——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更是热气腾腾,你追我赶,干劲冲天。似乎"英特纳雄奈尔"很快就要实现了,都有使不完的劲。那段时间正常教学秩序被打断,课停了。全系师生或参加劳动,或去工厂农村搞社会调查和采风,或编教材,或去工厂办夜校。昼夜苦干,大家都疲惫不堪,有的学生干部晚上开会都得站着,因为一坐下来就睡着了。当时,缺的是睡眠,粮食倒不缺。我们中文系在桂子山修校内北大门的一条主干道时,食堂晚上就开流水席。1959年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粮食和副食品供应才开始紧张起来。

  1960年春节后,除饭量特别小的女同学外,大家都喊饿。营养不良的结果,有人虚胖,得了浮肿病,皮肤按下去一按一个坑,半天才能恢复;有的得了肝炎,全身乏力,肝区疼痛;有的女老师女同学月经不调或者停经了。浮肿、肝炎、妇女病,统称"三病",是当时的常见病。

  俗话说饥寒起盗心,从未有过的粮票失窃现象也偶有发生。

  那时,男同学定量32斤,女同学27斤,要是现在完全够吃了,为什么还饿呢?因为那是每月只有2两油、2两肉,肚里没油水,也没有其他副食品,而活动量又特别大,当然就吃得多了。我的同班同学夏启阜和班上的另两个大肚汉刘培灵、沈继潜相约,每天硬省一点儿下来,隔个三五天轮流让一个人饱餐一顿,那一顿他竟能吃15个一两一个的馒头,外加三碗稀饭。

  当时那个馋呀,现在的人不会理解。女生宿舍熄灯以后大家就精神会餐。来自各地的同学纷纷夸说自己家乡有什么什么好吃的,又共同回忆什么什么如何好吃。那些美味食品,常常引得大家馋涎欲滴。有同学后悔说副食品敞开供应时,怎么不多吃一点儿啊!记得我们当时最想吃的是以前每天早餐吃的花生米。当时国家规定宴会都不要供应花生米了,我们好几年看不见花生米的影子。愈是吃不到愈觉得好吃,那极其普通的食品,在我们的口中简直成了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了。

  谈到当年的馋,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杜琼玖的母亲从黄岗乡下带来一竹筒子腌菜,大约有两斤吧。寝室里十来个斯斯文文的姑娘,等不及吃饭,围着桌子就着开水,你抓一把我抓一把,风卷残云,一下就吃光了。元旦加餐每人一根油条,一个郭姓同学因他的朋友当时不在学校,他就把朋友的一根也吃了,不一会儿他就感到腹部巨烈疼痛。同学们将他急送医院,诊断为肠梗阻,后来他竟死在手术台上了。有人说他狼吞虎咽吃得太急,有人说是肚里长期没有油水一下吃两根油条受不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也说不清楚,但肯定只有在那饥荒年代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不是说粮食多得吃不完吗?为什么转眼之间全国都挨饿了呢?有对农村情况了解又敢直言的同学说都是"大跃进"惹的祸。为此,这些人就给自己惹了祸,被指斥为反对党的"三面红旗",思想右倾。后来,知道情况的人也不敢说真话了。就是家里有亲人饿死,对"人祸"深有体会的人,也保持沉默。报纸、广播和传达的文件都说这是苏联逼债和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我们深信不疑。在那激情似火的年代,面对苏修和老天爷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我们当然不会低头,都有决心迎难而上,勒紧裤带共度时艰。

  1960年我毕业留校后,形势更加严峻。食品供应一天比一天紧张,得浮肿、肝炎、妇女病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教师供应比学生少,男教师每月只有28斤,女的26斤,后来还一减再减,男教师减至24斤,女教师22斤,主食还不全是面粉,高粱、大麦、乔麦、红苕干等杂粮占有不小的比例。面对那黑黑的大麦馍馍,有人说:"我们这长江边的黑馍馍,比起伏尔加河边的黑面包呀,嗯,没有那么黑,却比那个香呀!"这当然是调侃,但这平常觉得难以下咽的东西,对每餐只能半饱的人来说,的确也是宝贝。最困难的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杀食堂喂养的猪才能吃点儿肉,那肉也是少得可怜。王忠祥老师回忆,有一次加餐他只吃了一块肉。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上面提出"休养生息",学校以抓生活为中心,提出政治进食堂,干部下厨房。系里不再组织像东西湖围垦呀、修汉丹路呀这些大型劳动了,也不再组织走出本校门搞社会调查、采风了,"大办工厂""大办学校"也停办了,"拔白旗"也偃旗息鼓了。除了科研和教学,大家都在关心和谈论如何填饱肚子,如何防治"三病",还派出了教师抓生活。我当时管防治"三病";朱宗尧、奠自佳、李旭初老师都下到食堂,分别当起会计、出纳和保管员。他们管理很严格也能自律,开始发现有炊事员为自己的菜加了油就严肃地展开批评,使食堂工作人员不敢搞特殊化。他们每餐跟大家一样只有一份菜票,即使有客人来也是和客人共吃一份,用主食票买饭。所以保证人最多时有1600人进餐的食堂,每个人的供应都能到口。尽管如此,因粮食定量有限,师生还是饥肠辘辘。有一个学生劳动休息时曾说,如果能吃一顿饱饭就好了,还说如果我能活到不要粮票的时候,就死也瞑目了。在当时的形势下,他说这种话当然会遭到批判,但有这种想法没有说出来的是不乏其人的,人们实在是太饿了。

  吃不饱怎么办?地里的野菜,榆树上的榆钱、槐树上的槐花、木槿树上的木槿花都成了我们果腹之物。有人饿不过,在校园内背着鸟枪打乌充饥,不久就被系里通报禁止。后来粮道街上有了不要粮票的高价食品,有些老师饿得不行就咬紧牙关去买。那些东西真贵呀,几片萝卜的一小碗汤要卖3角钱,一个小小的藕丸1角钱。商店里有不要粮票的小发饼卖,以前卖4分涨到了4角;司门口有高价面包卖,1元1个。才毕业留校的教工工资43元,转正后53元,能买多少碗萝卜汤,多少个藕丸呀?所以只能偶尔为之,后来规定党员偶尔为之也不允许。有一次外国文学教研室奠自佳老师到桂子山给外语系学生讲课,室主任周乐群跟他一道去听课。那时我们去桂子山一般都是走路,走到街道口实在饿了,周就买了高价藕丸一人吃了两个。因为都是党员,后来都为此受了批评作了检讨。

  我们备课、改作业、下班辅导、搞科研,搞到很晚才能休息,到了深夜真是饥饿难熬。青年教师曾祖荫,朋友送给他一个红苕,他也是要晚上饿极了才舍得啃那么一点儿,当然是吃不饱的,慰藉一下填不满的肚皮而已。一般老师的情况和他差不多,要是偶尔有机会得到一点儿柚子皮呀、糠呀什么的都如获至宝,饿极了可对付一下。大多数时是喝点儿水哄哄肚皮。

  当时系领导也绞尽脑汁想办法来解决吃饭问题。距武汉200多里的黄州盛产萝卜,就派管生活的同志到产地去,以相对于城市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一批红萝卜,从水路运回,全系教工每人能买十多斤,多少解决了一点儿问题。江汉桥头有农民从乡下运来1元1斤的红苕卖,管生活的同志就带部分青年教师买了背回来卖给老教师。我们校园外面靠华中村北边,有一个有6条400米环形跑道的大型标准运动场。脑子活的同志就打起了它的主意,建议组织大家去"开荒",系里立即拍板同意。这无异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然受到大家的欢迎。除了下放中学的,男女老少齐上阵,老先生和正在哺乳的年青女教师也参加了。板结的操场坚硬如同石头,用铁镐和锹去挖,一镐一锹下去,只能显出一点儿白的痕迹,年青力壮的男同志使出浑身力气才能耐何它得,我们女同志只能干除杂草捡粹石和把大块土捣碎等轻活儿。大伙儿都干得大汗淋淋。经历了多日苦战,操场终于种上了红薯秧。大家觉得像当年延安的生产自救一样,很有成就感。秋天收获了一些红薯,后来又种了一季麦子,以后再没有去种了。由于才开的地是生地,土地贫瘠,又缺水缺肥,红薯和麦子的产量与我们付出的劳动,远不能成正比。收的红薯个儿小、须根多。以前有人吃红薯剥皮被批判为资产阶级,那时没有人批判,大家却连须根和苕叶嫩藤都舍不得丢了。为了填饱肚子,系里还允许各教研室和家属在校园的草地上种菜,新开的菜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但白菜呀茄子呀,南瓜丝瓜呀,红苕呀,多少都有一些收获。

  为了搞好教师的生活,当时什么"1斤米加4斤水能出5斤饭的双蒸饭"呀,宣传说有很高实用价值哺育婴儿效果与奶粉不相上下的"小球藻"呀,还有什么"人造肉"呀、治高血压的"海宝"呀等等新板眼,我们都搞了。按系领导的要求,每天每个人都要查是否有三病,病员都登记在册。浮肿的发1斤黄豆票1斤红糖,肝炎送到校医院隔离治疗。为了不过度消耗体力。以前早晨课间都要做的广播体操、跑步等都停止了,改为比较平和的太极拳。下午课外活动,就在寝室里盘腿坐在床上,做那个全身放松、瞑目闭嘴,然后深深吸一口气把气往下运的气功。管生活的人每天都要认真检查督促,确保大家能按要求做。这些措施无疑对我们渡过难关起到了好的作用。

  华师中文系和历史系1958年春节就搬迁至武昌昙华林,我们中文系有一座三层楼房,跟昙华林其他建筑一样,也是欧式风格的老房子。办公室和会议室在一楼,其他很多大大小小的房间分别分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分的那间屋子是学习的地方,也是备课的地方,也是会客室和寝室。中文系教工零零星星住在校园内,或邻近校园的华中村、云架桥、花园山,还有一部分住桂子山或者外面。那时,晚上开会特别多。家住附近的不成问题,住外面和桂子山的要参加系里的活动就不方便了。所以他们跟单身教工一起,也住在办公室那栋楼,星期六晚上回去,星期天晚上来。即使有小孩的女老师,和万立丰、朱白石两位老教师也不例外。大家按时起床,集体锻炼,在食堂进餐,生活虽然极其艰苦,但大家没有愁眉苦脸,怨天尤人,仍然是昂扬向上的。

  面对饥荒,学校领导号召大家学习长征精神,发扬红军传统,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我们虽然从来不说什么"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但的确是在向革命前辈学习。在他们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我们没有被饥饿压垮。在三年困难时期,除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编教材和科研也并未停步。编写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材和参考资料。《当代文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全国最早的当代文学教材。今天,看见那些当年在忍饥挨饿中编写的用粗劣的红红绿绿的纸印刷的书,真令人感叹不已。

  1962年之后,全国形势一天天好转,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终于结束了那勒紧裤带的日子。

  陶才碧,《文史精华》2013年第6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