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明鏡歷史網: 陈小雅:林彪命结“收妖”篇——毛给江信解读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Explore DIRECTV

Enjoy HD DVR service in every room. Get every game every Sunday. Watch hit movies and shows anywhere. Bundle and sav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陈小雅:林彪命结"收妖"篇——毛给江信解读
Nov 4th 2013, 13:06, by 明鏡雜誌


  许多文革史研究者认为,毛泽东1966年7月8日《给江青的一封信》,是解释文化大革命,解释毛泽东与林彪关系的基本依据。在这封仅仅1700余字的信中,毛泽东两处提到"逼上梁山"。但它似乎又说明,文革完全是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的;他早就看穿了林彪,只是为了利用他打倒刘少奇,才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如此,他还安排好这个"机关",事后让"右派"出来收拾"左派"。

  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呢?许多"过来人"都不相信,但对于如何"破解"毛泽东的这个"谎言"又无从下手。1957年,毛泽东就干过"引蛇出洞"的勾当。假作真时真亦假,一个"城府森严"的人,其内心有谁知道呢?不过,笔者以为,只要解决了这封信的"真实性"问题,答案便自然揭晓了。

  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封信》,自称是写于1966年,却发表于1972年。先是在1972年5月,作为"批林整风"汇报会议文件印发。以后,1972年10月1日、1973年9月2日和1975年3月1日,又有部份内容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1988年12月出版的,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曾经摘要引用过这封信。笔者于1996年——暨文革三十周年——曾撰文,对该信的写作时间提出了置疑(投稿《东方》、《读书》、《二十一世纪》未获刊登)。1998年1月,该信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全部收录,在其信末,鲜明地注有下列文字:"据修改件刊印"。

  ——笔者当年的质疑未获刊登,可以理解,因为那时的许多文件尚未解密,笔者的论述肯定是不充份的。但根据正式刊出的这一注解,我们可以肯定,这封信所述的内容,至少不是"历史原貌"。

  但是,它的"不真实"到底属于什么性质:是事后根据需要的"全盘伪造",还是依据1966年确实存在的"蓝本",在发表时作了修改?是主要内容基本真实,只是发表时装入了后来的思想,还是连思想也是真实的,只是当时没有那么透彻的表述?在此,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胡适的那句老话:请拿出"证据"来!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江在1966年4月曾有过一次见面,地点是在上海。信中所说的杭州会议是4月16日,北京会议是5月4日至26日。林彪讲话,时间在5月18日;印发林彪讲话的时间在此信之后的9月22日。毛泽东6月15日离开"武林"(即杭州)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即韶山滴水洞)住了十几天,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即武汉),"已有十天了"(正好是7月8日)——它们都发生在二人最近的一次见面之后。另外,信中的"本月"的"两次外宾接见",一次是在7月12日,一次是在7月17日,在时间上也没有破绽,也是很随便就可以找到人证、物证的。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根据以上细节的真实而放弃甄别,我们很可能就上了一个"精心炮制的骗局"的当了。中国有句古话:"远观其势,近观其质"。当我们在近处看不清一个事物时,我们可以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而正是这种"远观"告知我们,上述察访的"无破绽",恰好留下了一些令人疑惑的东西:

  其一,作为一封"随意性"很强的信件,它似乎"过于严密"了!仿佛是为了有意留供后人考证似的,他把那些公开的、可以通过别人获取的信息,尤其是几乎把党内高层大事数了个"滴水不漏"!这有违"家信"的常规。

  其二,作为一封私人信件,它过于"政治化"、"公事化"了。其中个人的交流和建议,仅仅是作为"主题"的铺垫和装饰而存在。这就使信件看上去很像是一个包装某种政治意图的"外壳"。

  其三,信中表现的主人公心态是分裂的。他一会儿感叹自己被人"逼上梁山",成为借助"打鬼"的"钟馗",表现出无奈和窝囊;一会儿又表现出能洞穿历史的"英明",不仅能作时间上的掐算,而且能预言一个"相克"的循环,甚至于预言"鹿死谁手"。他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我死了以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超越气概,另一方面又充满锱珠必较的自我"辩白"。如果我们相信这封信是同一历史时刻所著,那我们必会认为,此时的主人公若不是患有极度"躁郁症",便是有着相当程度的"人格分裂"。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思绪嫁接起来作品,我们就能够对当事人给出一定的理解。

  所以,"远观"的结论告诉我们,那种在短时间内、人性上表现出来的极度"反差",显然不是上述"时间细节"上的"抛光"所能抹平的。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和谐"的存在,它不能不使人猜测,那些所谓的自我解剖、那些表面的超脱,是否只是为了掩盖他真正想推销的一个"主题"而"虚晃一枪"?

  然而,最可置疑之处还在于,这封隐藏着"党国最重大机密"的信,居然是写给到处"乱讲话"的江青的。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便是,在毛泽东写给江青这封信的当时,这个"外壳"里并没有包裹多少"机密";而当他装进这些"机密"时,他正巴不得利用江青这张嘴!

  自毛泽东逝世以来,为粉碎与清算"四人帮"的罪行,外界曾流传不少关于毛江感情交恶的传言。通过与一些毛、江身边工作人员的接触,我们可以肯定,二者的关系,并不见得像传说的那样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毛泽东会把这样一份涉及最重要部署的文件委托于江青。特别是信中所述许多毛泽东的感慨、心态,甚至少年抱负,如果放在一对感情融洽、无话不谈、交流频繁的夫妻那里,这应该是日常相处之间就已经交流完毕的内容,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一封信里讲那么多?这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毛江关系疏远,他们平时缺少交流,所以为日后在某个时段的集中"交流"留有素材。但如果事情真是这样,毛泽东就不会把一份党国要件交由江青去保存;

  要么,是毛江感情很好,毛泽东会把一切托付于她。但如果事情真是这样,他们就不必"牛郎织女"般地"千里传天机"(这途中不是没有泄密的可能);甚至于写不出如此"高度凝练"、以至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件。这是一个夫妻相处的常识。

  除此之外,这封信还存在重大的"破绽",以下仅举三例:

  第一例,毛泽东在信中有两句一直被视为"神奇"的预言:(1)"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2)"而且在七八年以后还要有一次横扫牛鬼蛇神的运动"。

  ——他是怎么悟到"七八年"这个循环数字的?

  毛泽东此话并非无据可征,在1966年——也就是毛给江信之前,从1959年庐山会议到1966年文革,正好"七年"。但这样的例子——七八年——只有一次。按照思维的逻辑,只出现过一次的现象,在历史上只能被视为"偶然",只有重复第二次、第三次的事情,才会被当作一种"规律"。如果我们假设,毛泽东此信,或者此信中的这两句话,是后来所写(或添加进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众位读者可能会说,从1966年文革到1971年,只有5年呀。但按毛泽东说,刘少奇的问题是从"四清"运动已经暴露出来的,那么,这里就出来了"6年",还有一年呢?我们不要忘记,毛泽东的这封信,是1972年5月面世的。如果按照出版时编辑者的注解——作者在发表前作了修改,那么毛泽东在1972年想到这个"循环数字",恰好符合逻辑!所以,如果相信逻辑的力量的话,我们可以猜测,毛泽东这封信(或信中的类似语句),是1972年的"出品"。

  当然,上述毛泽东第一句话还有一个破绽——"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当时——也就是1966年7月,其实是文革"大乱"刚刚开始的时候,"红八月"还在后面,毛泽东也自称是被"逼上梁山"了,能否"达到天下大治",在当时根本还无法预期。所以,这句话无论如何都给人以"没有来由"之感。但如果说它出品在"913事件"——毛泽东自称"好像做了一场大梦"之后,这句话就具有了"合情合理"的意味。

  第二例,毛泽东在信中有一句一直被视为"神奇"的咒语:

  "因为左派和广大群众是不欢迎我这样说的。也许在我死后的一个什么时机,右派当权之时,由他们来公开吧。"

  这里便发生一个问题,毛泽东是何时开始想到"死"的?1966年是毛泽东发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一年,据说也是毛泽东一生最雄健、自负的时刻,那时,他甚至还"畅游长江",何况他在同一封信中,还提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所以,把它放在1966年考量,只会让人觉得毛泽东"阴晴不定"、"性格乖戾"。但如果我们设想,它是"林彪事件"后那场大病的产物,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在这里,毛泽东熟练地运用了"测不准"原理——仿佛他不能预见是否能在生前看到林彪的结局,但这种"正反反之"的手法,无非是为其他更重要的"英明预见"提供垫背帮衬而已。

  第三例,毛泽东在信中有两句一直被视为"矛盾"的叙述:(1)"现在的任务是要在全党全国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派";(2)"中国如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

  ——1966年7月,右派还没打倒,怎么又跑出个"右派政变"呢?如果说,他这是指刘少奇还没有完全被打倒,但这句话中的那个"也"字是干什么用的呢?似乎是在他预言中的"右派政变"之前,已经有"左派政变"失败的例子在前。而真正"右派政变"的危险,不就在"林彪事件"之后吗?显然要"七八年"以后才可能有,所以,此信(或此段话)极有可能也是"七八年"之后的出品。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毛泽东在1966年7月8日,确曾有过"给江青的一封信",但这封信不是1972年发表的《给江青的一封信》。前者是一封私人信件,后者是一封"公开信"。毛泽东之所以选择了给江青的信作为"宿主",一是因为他们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林彪问题上,他们都受到同样沉重的打击。二是毛泽东早期也确曾流露过对林彪的不安。如何挽回"林彪事件"的影响?最便利的办法,就是夫妻串谋,演出一曲"三年早知道"。

  既然如此,那么,文革是否完全按照毛泽东的计划进行,也就值得怀疑了。如果这些质疑可以成立,那么,这出所谓"石碣收妖"的神话,不过是他欲挽救自己的名声而导演的一出现代"秀"罢了。

  不过,虽然林彪把毛泽东"逼上梁山"是假,但毛泽东按照《水浒》"造反有理"的"道统"设计文革,却是千真万确的。在这场"革命现代样板戏"中,不论是林彪还是江青,都是他选中的演员而已。当然,这出戏得以成功上演,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那就是被称为"红朝宰相"的周恩来。限于版面,这里就不作展开。

  陈小雅,作者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