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星期六

明鏡歷史網: 《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一个错位的类比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Introduction to Coaching & CEC's

In less than an hour, you'll learn how to win the hearts of your members and build a successful fitness community. Sign up for this $4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五七一工程纪要》中一个错位的类比
Nov 16th 2013, 13:33, by 明鏡雜誌


  被指控为"林彪集团"武装政变计划的《五七一工程纪要》〔1〕在描述当时(1971年前后)的社会状况时,使用了如下的类比: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本文通过研究当时的历史材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一个错位的类比,更为恰当、更为准确的类比应该是: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失业。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劳改。

  本文进一步认为:出现这种错位的类比,与《五七一工程纪要》的草拟者当时的社会地位是相适应的。

  一、"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革前主要是一种安排就业的手段。〔2〕〔3〕
 
  文革从1966年开始,进行到1968年,各行各业都陷于停滞状态,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使当时在校的中学生无法升学、就业。一些地区在1968年开始动员中学生上山下乡,虽然有些成效,但是阻力很大〔4〕。对此《人民日报》在1968年12月22日发表了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5〕
 
  在当时那个对毛泽东充满"个人崇拜"的泛政治化年代,一项解决城市就业的措施就变成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但是,"上山下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实际上是把矛盾转嫁到农村、转嫁给农民、转嫁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个人和家庭。因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诸如青少年犯罪、"走后门"等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也不认为自己的就业得到了解决,都千方百计地想各种办法回到城里。所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失业"。

  二、"五七干校"
 
  1968年5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在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时,把大批机关干部送到庆安县柳河的一所农场下放劳动,以后定名为"五七干校"。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毛泽东对此批示道:"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于干部是一个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要分批下放劳动。"〔5〕于是,全国各地都陆续办起"五七干校",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被下放劳动。
 
  "五七干校"大都在艰苦的边远农村,集中劳动、学习,有严格的纪律,不能随意离开。有些还由军队或"工人宣传队"监督管理,所以许多亲身经历过"五七干校"的人,都将他们的经历类比为"劳改"或者"改造"。例如:
 
  肖凤在《〈萧红传〉、我的笔名及其他》中写道:"那时候,我从河南五七干校劳改回到北京不过几年时光。"
 
  陈虹在《中国作家与"五七干校" 》中写道:"因此当批斗与劳改同时摆在他的面前让他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去干校接受体力上的惩罚与改造。"

  该文同时还提到:"张光年在他的《向阳日记》中也留下了相似的记载:'我们是怀着真诚的愿望,到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的。'"

  何蜀在《对"文化大革命"历史分期的思考》中写道:"机关干部无论'左派'还是'右派'被'一锅端'下放到五七干校进行变相劳改。"

  高骏千在《韦君宜二三事》中写道:"这四年里,我和韦君宜在'五七干校'一同改造,……"

  三、结论一

  基于以上简述,本文认为将"上山下乡"类比为"变相失业",将到"五七干校"类比为"变相劳改"更恰当、更准确。事实上,虽然许多人在引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的这些类比时,都是引用原文。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改用的本文的类比。例如:

  刘晓波在《林彪与毛泽东的冲突》中、郑贻春在《现代君主论》中、马怡阳在《重新评价林彪 》中、方壶斋在《从美国总统辩论看中国政治透明 》中,都是将"上山下乡"类比为"变相失业",将"五七干校"类比为"变相劳改"。

  本文认为:并非这些人不知道《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原文,而是他们认为与本文相同的类比更能说明问题。

  四、结论二

  现有的材料都认为《五七一工程纪要》的参与拟定者有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1〕〔7〕。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出现这样的类比错位,与这些人的身份是相适应的。林立果当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作战部副部长;周宇驰,当时任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于新野当时任是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处长;李伟信当时任空四军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属于享有较多特权的社会精英集团,尤其是在空军的领导机关,他们所能够获取的信息比其他的社会集团都要丰富。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又不免有些狂妄;他们能够看到当时社会的弊病,了解到一些民众的疾苦和怨言,所以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他们列举出了:

  - 农民生活缺吃少穿。

  - 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

  - 红卫兵初期受骗被利用,已经发现充当炮灰,后期被压制变成了替罪羔羊。

  - 机关干部被精简,上五七干校等于变相失业。

  - 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工资冻结,等于变相受剥削。

  同时由于处在特权阶层的地位,他们对民间的疾苦诸如"上山下乡"、"五七干校"、"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等等,没有直接的、切身的感受,再加上《五七一工程纪要》只不过是一份手稿,所以在表述的时候出现了本文认为的错位的类比。

  注释:

  〔1〕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五七一工程"纪要》,《华夏文摘增刊》zk0209a

  〔2〕《人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4月8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1964年1月

  〔4〕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天津延安中学军训组:《协助天津延安中学革委会做好毕业生上山下乡工作的体会》,《人民日报》1968年7月28日

  〔5〕《人民日报》编者按,《人民日报》1968年12月22日

  〔6〕《人民日报》编者按,《人民日报》1968年10月5日

  〔7〕严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欧阳龙门,人人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