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

明鏡歷史網: 刘瑜:雕刻“苦”的时光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Introduction to Coaching & CEC's

In less than an hour, you'll learn how to win the hearts of your members and build a successful fitness community. Sign up for this $49 online course.
From our sponsors
刘瑜:雕刻"苦"的时光
Oct 4th 2013, 19:29, by 明鏡雜誌

评郭于华《受苦人的讲述:骥村历史与一种文明的逻辑》


希腊政治寓言电影《狗牙》里,男主角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狗的性情就像泥土一样,是可以随意揉捏的,你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就可以把它给捏成什么样。在郭于华的新著《受苦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骥村——一个陕北小村——农民生活的"苦"也像泥土一样,被随意揉捏,服务于跌宕起伏的政治。

  这本历史人类学著作基于郭于华从90年代末开始、持续十多年的骥村口述史访谈,记述了从土改前到改革开放初,骥村人四十年左右起起落落的生活。以一个村为背景、以田野调查为方法来讲述中国共产革命历程,令人想起AnitaChan的《Chen Village》、 DavidCrook的《Ten Mile Inn》以及HuangShu-Min所著的《The SpiralRoad》。但是,与这些早先的著作比,《受苦人的讲述》仍然是十分特殊而宝贵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郭于华作为一个中国大陆学者,其"内部"视角有别于外部视角,更因为《受苦人的讲述》所采用的口述史方法,并不是企图去为一个小村的农民们去书写"他们的"历史,而是试图让农民们去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

  在骥村农民们所讲述的"我们自己的"历史中,"苦"是一个常数。从战乱之苦到劳力之苦,从饥馑之苦到公社时代的被"强箍"之苦,"苦"对于骥村农民来说,是生活的本色。然而,苦的政治意涵却变幻不定,权力意志象天空中的一只大手,"弹奏"着他们的"苦",有些被弹成刺耳的高音,有些被弹成遥远的低音,有些声音急切有力,有些则被掩盖遮蔽。最明显的对比莫过于"旧社会"的苦被无限放大和政治化,而"新社会"的苦却被无限缩小和去政治化——同样是饥荒,在旧社会帐要算到"三座大山"上,在新社会却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苏修破坏";同样是将农民压在最底层的等级社会,在"旧社会"被称为"阶级压迫",在"新社会"却——事实上,"新社会"并不承认自己是等级社会;同样是农民的劳动成果粮食被夺走,在"旧社会"被称为"剥削",在"新社会",却被叫做"为社会主义做贡献"。正是通过对"苦"的这种不同政治处理,农民的个体记忆被"揉捏"成国家宏大叙事的微缩版,意识形态被改造,革命精神被锻造。

  意识形态的这种精神塑造力量是惊人的。我们常说人的认识来自于经验世界,或者用更通俗的说法"实践出真知",但是意识形态在权力的鞭笞下所散发的巨大力量,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扭曲、甚至切割一个人与其经验世界的关系。从口述资料来看,就本村的具体地主而言,村民们的经验记忆明明是他们多是"恩德地主"——即虽然存在经济上的租佃关系,但这些地主同时也热心村里的公益,但在意识形态的力量下,很多村民依然能爆发出对抽象的"地主阶级"的仇视;1961年"刘少奇路线"下短暂的"下放土地"政策明明改善了村民的处境,将他们从饥荒中解救,村民们却不得不无视这个"房间里的大象",组织到一起痛斥抽象的"单干罪恶"。换言之,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不再是从经验世界推导政治认知,而是以政治认知来过滤甚至扭曲经验世界。意识形态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哈哈镜"。

  这种搁置真实情感乃至身体体验的"表态",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表演性的,而是内化成一种思维甚至语言习惯。这种内化并非仅靠暴力胁迫就能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参与革命"分赃"——土改后分到了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和浮财——之后的"心理合理化"机制:善良的人需要一套理论来为自己参与了"抢劫"行为辩护,否则将面对良心的折磨,而共产主义的"阶级剥削"理论及时地弥合了良心的这个伤口。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理由怀疑,农民真的能讲述"我们自己的"历史吗?当意识形态的征服不仅仅依靠暴力的挟持,而依靠利诱之后的内在"合理化",当这种"合理化"将村民的思维乃至语言深度"污染",村民们如何讲述官方历史之外"我们自己的"历史?事实上,从郭于华的记述来看,哪怕毛泽东时代的"工农剪刀差"将农民边缘化为工业化服务的二等公民,村民们今天仍将毛时代与"平等"紧密相连,当"工分制"、"统购统销"和"户籍制度"几乎将村民们管制成国家的农奴时,他们犹在讲述集体劳动时的欢腾。这似乎不仅仅是一个村或者一个阶层的情况,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阶层、各个地区。从"知青"的伤痕文学到老干部们的回忆录,他们不同样在用"伤害者"的语言讲述"被伤害者"的故事?甚至,当他们"反思"历史时,他们对毛时代问题的判断及解释也是官方化的——"极左的错误"、"三七开"、"运动过火"以及最后皆大欢喜的"拨乱反正"。比"沉默的大多数"之沉默更悲哀的,是当他们打破沉默时,已经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骥村村民们又真的被成功改造了或曾经被改造成功吗?从《受苦人的讲述》中的口述史来看,虽然他们中的很多——尤其是男性——已经熟练掌握了历史的"正确"叙述方式,但他们记忆中的"不正确"内容却从未真正消失——比如"恩德地主"的形象、比如"二流子"如何在革命之初浑水摸鱼,只不过在极端的年代,那些"不正确"的内容被系统压抑,处于休眠状态,而在社会回归相对正常后,它们又重新浮出水面。同样,村民们从真实经验出发做是非判断的能力也从未丧失——比如他们指出,所谓的"自愿合作化"实则万不得已、公社的"大锅饭"导致"精精捉憨憨"(即偷懒的人占老实人便宜),政治运动成了公报私仇、冤冤相报的机制,只不过在那个年代,这种分析能力被搁置、被钝化。如同郭于华敏锐地指出,革命中的思想改造极大程度上依靠红色恐怖、信息封闭和资源垄断基础上的利诱,而一旦这些条件消失或者弱化,那看上去奇迹般的"思想改造"便魔力顿失。

  所以,在《受苦人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一个普通中国村庄中延绵了40多年的思想甚至人性改造的系统工程如何轰轰烈烈地兴起,又如何灰飞烟灭地倒塌。当生活被政治彻底侵蚀时,人性的"皮筋"可以被拉得无限长,然而那双拉拽"皮筋"的大手一旦消失,这根"皮筋"又将向原初状态回归。毫无疑问,它的弹性已受伤害,过去的思维和语言仍有其惯性,然而绷紧到极致绝非皮筋的自然状态。"苦"就是"苦",如果一定要将"苦"说成是"甜",也许人们会出于恐惧、困惑以及片刻的贪婪而暂时臣服,他们的心灵却迟早会起来对其头脑造反,如果心灵被俘虏,味觉则将起来对心灵造反。

 刘瑜,郭于华的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