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星期日

明鏡歷史網: 以诗证史——文革地下文学《决裂,前进》(上)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以诗证史——文革地下文学《决裂,前进》(上)
Oct 6th 2013, 13:00, by 明鏡雜誌


  一般人回看历史,须得某个阶段的社会生活失控、失序,才觉得有声色、印象深刻;那些"一切尽在掌握"的时段就比较枯燥、无聊。比如文革的前几年: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大批判,武斗、夺权……,轰轰烈烈、目不暇接。1968年秋天,毛泽东逐渐控制了局面,29个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社会的运转纳入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其后七八年间,除了"林彪事件",其他文革史料大多索然无味。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或有形态丰富、生命力旺盛的珊瑚礁。看点就是,曾有一大批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以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离经叛道的思想意识,大胆地嘲讽、反叛过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那是人性的呼喊挣扎;也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和铺垫。


  吉光片羽断简残篇

  相关史料多归类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项下。极具代表性的,如杨健在《中国知青文学史》里提到的一首长诗《决裂,前进》。他说,1970年,社会上传抄着一首佚名长诗《决裂,前进》,约700行。据说是王靖以沈自由为原型所作。沈是北京13中高一学生,干部子弟,"红卫兵组歌"合唱(又称"老兵儿合唱团)的指挥。写的是,红卫兵运动失败后,"革命小将"意志衰退,甘愿迅速堕落为一群纨绔子弟的自白。

  《决裂,前进》,采对话体,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与留在北京的朋友,各自抒发当时的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主角当然是那个"顽主"。革命理想荡然无存,每日追逐声色犬马。直言不讳地回答昔日的战友劝他"离开京都繁华的霓虹灯/到艰苦的地方/开发/生存/斗争!":只愿"在典雅的沙发客厅里","带着满身酒精/烟草和风情/而不像穷光蛋一样/投入到它那贫穷荒凉的泥坑"。宣称"哪怕现在的生活难以为继/或者进入苦闷的铁窗/还是在罪恶中死去/我都将是丑恶的--/但却是自由自在的/--一只快乐的大苍蝇!"云云。("一只快乐的大苍蝇"一语,出自文革中流传的英国小说《牛虻》。描写一位颇有浪漫气质的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在破灭的信仰与无望的爱情之间挣扎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这首诗格调肤浅、气息轻浮、词句夸张,且又只剩断简残篇,令文革研究者不屑一顾,忽略了它的史料价值。时移世易,四十多年之后再看,却发现,其他"文革地下文学"作品,感伤、迷惘、失落、遁世、逃避、移情、向往都有了。唯独没有嘲讽,嘲讽盲目的信仰;没有张扬,人性的张扬。而未经包装的人性,就是这样地不检点、不体面。

  至于同期直书政论,反毛、反文革的"异端思想",则多半不出马列主义框架,实为派别之争。而《决裂,前进》不仅是存世唯一、当年也极为少见的,大言不惭披露其颓废心态;毫不隐讳张扬其反动思想;五体投地在阶级敌人脚下的真实、生动的自供状。写作此诗,等于公然宣布:"红二代"转型易轨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反修防修"的文革业已失败、破产。更加令人无奈的是,该诗竟是一篇预言,揭示了中国社会、中国青年向何处去。足令专家学者汗颜。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看似《决裂,前进》不过是作者逞一时之快,但是充沛其间的人性张扬,与几千年中掀起社会波澜的"游民意识",丝丝入扣、一脉相承。自古,童谣或成史谶;《诗三百》不过民歌;陈寅恪则一向主张"以诗证史"。既如此,我拟将残存的《决裂,前进》,分段整理、简介一番,为文革中的社会生活形态做注。


  江山胜处林啸清凉

  对话体长诗《决裂,前进》片段:

  问:朋友,
  你该到那江山的胜处,
  让祖国的壮丽、
  人民的开发、
  生活的源泉,
  充实你那空虚思想的深渊。

  答:我爱的是城市而不是乡间。
  我爱看城市高楼大厦的灯光闪闪,
  不爱在乡间数那天上的繁星点点。
  我爱老莫儿华丽的餐厅,
  充实我这油腻的腹肠。
  我爱富丽堂皇的大剧院,
  向我敞开艺术巨人的胸怀。

  至于乡间,只有寂静和平淡,
  那里哪有生活艺术的一斑。
  那清凉无味的林啸,怎比得上
  这嘈杂人流造成的马嘶人喊。

  这里说的是毕业后的去向。大学生自有国家分配,不论塞北江南,好歹都会保持城市户口。初高中的学生太多了,城里安置不下。此事文革之前就已显现,国务院成立了"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副总理李先念领军,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由是出现。但是那时让人上山下乡,中央有点羞羞答答,可能是不愿意承认工业等部门发展得不好、迟迟不能扩充吧?

  文革一来,政治挂帅,一切难题迎刃而解。毛主席及时地提供了两则"最高指示"供宣传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和"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热血青年纷纷响应、争先恐后报名下乡的事确实有之;"心里没底"的潜意识同时并存。那时,常去火车站欢送同学插队或者去兵团,车站敲锣打鼓、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气氛热烈。无一例外的是,火车一动,人们马上直觉惊醒、车上车下哭成一片。

  起初,人们不明就里,一则,不知道农村到底多苦;二则,以为穷乡僻壤一如报纸所言:革命形势大好,亟需有为青年。到了地方无不意外心寒。先行一步的"老三届"回来时说:刚到陕北那天,一看:村子这么破、这么穷,周围是不是有好风景?就到外面走走。来到一个臭水塘,想上厕所了,看看没人就往水里小便。一会儿,连续几个人来这儿挑水,一问:全村都喝这个塘里的水。另一个去山西的女知青,分配到社员家里住。一条大炕,一家三代男女一溜排开,她捡了里面靠墙的位置。晚饭喝粥。入夜,一家人轮流起来往放在灶边的一只大瓦盆里小便,此伏彼起。吓得女知青面贴墙壁,整夜不敢翻身。早上,瓦盆尿满溢边,需两个人小心端着送出去。至于"革命热情高涨"的,当然都是知识青年。

  那年头,最好的出路是当兵。大批干部子弟"走后门"去了部队。在部队,生活有保障,还能入党、入团;即使没有"提干",复员后进"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其次是兵团和农场,工作虽然辛苦,每月却有工资,还有食堂。最惨的是插队,生活比农民还差。从下面引自《公议庄的歌》的文字,可以插队知青的状态:

  "当年,政府对我们的要求是'扎根农村,走一辈子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从心眼儿里害怕。和社员在一起,我经常端详他们之中身材、轮廓与我相仿的人,边看边想:我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是差不多他这个样子,那是一位中等个头、消瘦、皮肤粗糙而黝黑、刺儿头、正裂着嘴憨厚地笑着的本村青年;三十几岁时,该像他了--蹲在墙根太阳地里,两只布满裂纹的大手凑在一起、笨拙地卷着旱烟,毫无光泽的脸上,印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再老一点的我将是怎样一副模样呢?八成不会比这位齿摇发脱的老大爷强到哪儿去,上身的黑棉袄胸前泛着油光,像盔甲一样紧裹着已经佝偻的身子,下面一条抿裆棉裤、扎着裤脚,腰里别着他最心爱的物件--汉白玉嘴的烟袋锅。看着他的时候我还想:上了岁数能熬上这份在牲口棚里拌草料的差事,不用风里雨里下大田,就谢天谢地了。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不寒而栗。"

  但是,像诗里那样,不想去农村就可以不去的人是极少数。而且应该是使用了非常手段。因为,有户口和粮食关系管着,吊销户口、不发粮票你就没法生活;有政治压力,个人或家庭,稍有政治瑕疵,就不可能敢说一个"不"字;政治上没有问题也不行:您得起"模范带头作用"啊。除非装病,年纪轻轻,能有什么病啊?查出来作假,算政治错误哦。

  英姿飒爽妙龄正当

  对话体长诗《决裂,前进》片段:

  问:朋友,你曾经那样的英姿飒爽。
  黄军装、红袖章
  在金水桥头,
  在长安街林道上。
  可是今天……

  答:今天又怎样?
  同样是英姿飒爽!
  这头上,是"四联"理发师的精创。
  开士米的围巾更使我风流高昂。
  告别将校呢、
  我换上雪花呢的中式服装。
  阔步长街
  为市容增光。
  这鞋,请你仔细看:
  它尖、
  它扁、
  它亮、
  它翘、
  它窄!
  五寸裤腿的线条,
  正显我妙龄正当。
  我把它熨得像刀刃一样。
  它使我在人流中穿行,
  所向无敌、无人敢挡。


  这段对话,明白告诉读者,他们曾经是"老红卫兵"。"黄军装、红袖章"驰骋北京街头,是文革初期的时尚。起初那样装扮,不是为了新潮,而是表明出身和政治立场:革命者的后代,红色接班人。

  因为,文化革命的第一个任务,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内部把其范围掌握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部门。中央发出明文"军队不搞文化大革命"。事缘,中共入主北京之前,就分成"军队党"和"白区党"。"白区党"以刘少奇为首,其手下平均文化水平较高,建国后盘踞各地、各部委要津。所以,文革军兴,瞬间扫荡殆尽。军队的高级将领,被触及者很少。再则,宣传多年的"革命传统",也围绕枪杆子打江山的汗马之功。其子弟当然要在一切方面突出地为父兄张目了。

  然而,毛泽东、林彪心里有数,"军队是专政的工具",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收拾完刘、邓一伙,就开始"抓军内一小撮"了。这时,红卫兵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也已用尽。"联动"(首都红卫兵联合行为委员会)已因完成革命任务,回头救助自己的爹妈,而变成了"保爹保妈"派,被"中央文革"逐出了历史舞台。个中人等,本来就少不更事,靠山不在,就只能任人宰割了。他们从热情的革命者,蜕变成"顽主"、继而堕落成流氓,只用了三年左右时间。

  红卫兵、顽主和流氓,三者本来就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如好勇斗狠,放荡不羁,标新立异,作乱秩序云云。诗中,以装束为标志,区分了对话者的气质变化。看似,从"黄军装、红袖章"到细腿裤、尖皮鞋一步到位。其实还是有个过程的。先说从红卫兵到"顽主"。文革初期,初、高中的孩子们,各自加入本校红卫兵组织。"破四旧"、"大串连"都以学校为单位。"老兵儿"一犯错误,立即开始遣散,当兵的当兵、下乡的下乡,作鸟兽散。组织既不存在,学校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但是,北京的部委和军事单位的宿舍,多数比较集中。孩子们互相都认识,剩下的人自然就以"大院"为依托活动了。

  他们从不同的学校和红卫兵组织,带来了同样的东西:骄傲、失落、好斗和满腹牢骚。顺势而为地做出破罐破摔、寻求刺激、打架斗殴、占山为王之类的"游民"事体。此时,他们的父母不是被打倒、就是被下放,学校则在驱赶他们下乡。他们当中,不想下乡或从乡下跑回来的人,只能在北京"刷夜"----当城市盲流,才能继续他们的生活方式。

  本来就缺乏生活来源的孩子,一"刷夜"就连吃饭都问题了。于是,这些自命不凡的公子哥,不得不陆续干起素来鄙视、嘲笑的流氓行为:小偷小摸、溜门撬锁、坑蒙拐骗。此其时,对于革命事业,只余失望,英雄主义荡然无存,军装、袖章等等标志,就像一个讽刺,避之唯恐不远了。同时他们发现:放下身段,生活会变得很容易、很随意、自由度也无限地扩大了。

  虽然红卫兵已经改弦更张,一切方面与市井流氓无异。他们仍是互相不往来、无冲突的两拨人。"老兵儿"方面,也许为后知后觉自惭形秽?流氓方面则不屑与效颦者为伍吧?


  我愿在烟圈中看破人世往常

  对话体长诗《决裂,前进》片段:

  自白:烟,是我的精神食粮。
  我愿在烟圈中看破人世往常,
  我愿在烟雾中消磨时光。
  它带我到九重天外,
  它伴我如醉梦乡。
  即使屈膝拾起这宝贵的烟蒂,
  也要作一时的神仙大王。

  做诗几要素,《决裂,前进》的作者至少占了一条,就是唯恐夸张、渲染不到极致。直把抽烟写成了吸毒。于今毒品泛滥之际,若是请他描写,怕是会说能用的比、兴已经预支在上面那个段落里面了吧?

  那时候,精神颓废的青少年,以特立独行表示对社会不满的手段很少。因为,行为多半要受经济条件制约。一支在手,所费无几。形象却已鲜明地显示了其异类的身份。简单明了地起到不与主流社会"革命青年"为伍的目的。并轻易博得崇尚新奇的少男少女的青睐。甚至发展出代词:香烟称"草",吸烟称"吹"。还有在人群聚集处大声吆喝"Cigarette、Cigarette!"的,以示卓尔不群。竟有女孩儿自己不吸烟,却催促幽会的男友:你怎么不抽烟啊,抽一根、抽一根吧。以为那样显得潇洒。

  十几岁的孩子就吸烟,被视为大逆不道,可以上纲上线。那时基本没有抽烟损坏健康的概念,而是"丧失革命意志,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标志。还要追查教唆者。巡逻的"值勤",可以据此训诫乃至带走在街边吞云吐雾的孩子,拍着桌子一审,肯定有事。经此途径还破过不少无头案呢。在干校时,一天,我回到宿舍,发现蚊帐上有一个大洞,不免立即"报案"。经领导勘查分析,为未熄的烟头落上所致。而全宿舍的孩子没有超过十六岁的,说明有孩子"沾染了吸烟恶习!",遂展开调查。大会说、小会审,那架势丝毫不亚于发现了"阶级斗争新动向"。

  淡淡地几口香烟,能令人飘飘欲仙吗?经常抽烟会上瘾却是真的。有了烟瘾的孩子,多半来自工厂和下乡知青。在那儿大家都抽,不构成"错误"。但是,在学校、在干校,当然最主要的是在父母面前,绝对禁止小孩儿抽烟。正式公开地抽烟大概需年过二十,甚至结婚之后吧。在此之前,他们只能远远地找个没人的角落匆匆吸几口。到了冬天,外面太冷,就蹲在公用厕所的格子里抽。没有收入的小孩儿就更惨了,得借给家里买东西之机,苛扣三分五分,积攒出一盒烟钱。好在,最便宜的"工农兵牌"香烟只需两毛钱,有的商品还能零买,一分钱一支。料那些染有此疾的孩子,没有抽过什么好烟。

  据说,世界知识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带着儿子逛街,一时高兴,抽烟时递给儿子一支,父子俩人手一支,并行在王府井大街。一时传为美谈,令无数孩子艳羡。

  葡萄酒杯上燃起烈焰

  对话体长诗《决裂,前进》片段:

  自白:酒,你使我神往,
  酒后的狂欢更富有诗意。人说你是穿肠毒箭,
  我说你是玉液琼浆。
  即使葡萄酒杯上燃起烈焰,
  我也甘愿蹈火赴汤。

  此处,作者未及藏拙,一句"葡萄酒杯"云云,将其酒量之浅暴露无遗。十几度的葡萄酒怎么点得着呢?许是作者沾酒即醉,头昏眼花生出的幻觉。北京土话管这种人叫"酒腻子"。

  那时的北京人不喝啤酒(或曰北京还不生产啤酒?)。反正市面上,含酒精的饮料分白酒和红酒两大类。葡萄酒属于红酒,因其有颜色,又称"色"(音:shǎi)酒。不仅品种寥寥,而且一律发甜。若要享受"酒后的狂欢",非白酒不办。中国的白酒曾经震慑过美国来客:1972年初,尼克松访华,在国宴上领教了茅台酒,还带了一瓶。回到白宫,把妻子、女儿招集到一起,给她们展示茅台的浓度。总统先生亲自把酒倒进一只碗里,划根火柴,伸向碗边。茅台遇火立即燃烧起来。众人正在称奇,瓷碗已经烧裂,火焰浮在酒上点着了桌布。那本书上说:美国第一家庭全力扑救,避免了一场历史悲剧云云。

  尚武好斗者,必喜豪饮,北京"顽主"岂能例外?以国务院部委宿舍集中的和平里"顽主"为例。他们经常聚集在一个叫"新鲁"的餐厅。人多,喝酒才热闹;钱少,酒量菜色需节省。解决的办法是:能一口干掉四两一杯的白酒者,才有资格上桌坐在正面;量及三两的坐桌角;二两及以下者,就在背后站着吧。酒,照例是北京特产"二锅头",一块多一瓶,酒精浓度与茅台相当(那时的茅台,一瓶也不超过十块钱)。至于下酒菜,则是几毛钱一份的肉末炒粉丝,叫做"蚂蚁上树",且叮嘱服务员"加大辣!"

  城里的孩子"耍酷"都喝酒,乡下的知青正经需要借酒浇愁啊。可惜条件更差。曾见两个"老插"一本正经地商量"晚上得喝一顿了"的事。一个说:我发现,南边那个队的菜地晚上看得松。另一位:好啊,咱们去弄点茄子、扁豆、黄瓜。先前那个:跟女生借点油,或者让她们给炒熟了。另一位立刻接道:别别别,狼多肉少,还是借点油自己炒吧。从老罗家掏的鸡蛋攒了多少了?回答:整十个。对曰:不行啊,不够换一斤烧酒的。(意为:老乡到供销社卖出鸡蛋、买回日用品)曰:还跟上次那样,兑水喝、兑水喝。……(未完待续)

  启麦,共识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