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明镜新闻: 江超民:毛泽东发动“文革”到底有没有私心?

明鏡新聞 - 最新要聞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江超民:毛泽东发动"文革"到底有没有私心?
Oct 16th 2013, 22: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编审逄先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 过《毛泽东发动"文革"没有私心》一文,【1】用毛泽东对身边护士说的话"我多次提出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 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走回头路",来证明毛泽 东发动"文革"没有私心。我觉得只拿毛泽东自己说的话当论据,说服力不够,不符合史学研究"兼听则明"的原则,也不符合新闻采访中的多结构原则(央视柴静 语,是否为这个词,我可能记忆有误,意思是采访新闻事件,一定要呈现多方利益相关方的言行)。难道毛泽东自己会说"我发动文革,是出于私心"这样的话吗? 毛泽东没那么傻。

  毛泽东所说"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是在强奸民意,就拿农民来说,他们的小农情结是浓厚的,肯定不愿意土地及生产农具归集体所有、集体劳 动、吃大食堂(实行时间不长,后撤销,各户开始领工分粮,自己烧饭;但前两者一直延续了下来,直至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土地到户"政策的落实),他们 宁愿包产到户、各干各的、自家烧饭。不知毛泽东所说的老百姓包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如若包括的话,民族资产阶级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肯定不愿交出财产,配 合所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人性使然。

  同时,笔者不像有些人那样将文革动因完全归结为权力斗争,我认为路线分歧是客观存在的,毛泽东所说"我多次提出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 也符合事实。1968年10月,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对居住在香港的张国焘进行了访谈,1992年该文件解密。在张国焘看来,毛泽东发起"文化大 革命",除了有政治权力的考虑外,还有哲学因素的考虑。张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社会主义者,毛泽东对"平等"有一种渴望;毛一旦发现新建立的政权没有"平 等",甚至有走向反面的趋势,他就会想办法去阻止和改变;这是"文革"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2】

  但这不代表毛泽东发动文革完全是出于公义,一点权力斗争的想法都没有。

  真实的历史是防修防资防权力异化与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毛泽东的威望在党内大幅下降,甚至在"七千人大 会"上,他不得不"憋了一口气"作了违心的检讨,从此退居二线。刘少奇、周恩来等处在一线的领导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得到了 恢复,威望上升。邓小平好几年时间都没踏过毛泽东家的大门,毛泽东在文革时期还为此抱怨过。1965年还发生了窃听门事件——毛泽东偶然发现他的专列的车 厢被安装上了窃听器,经调查,这是杨尚昆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议要求罗瑞卿安装的,以便政治局成员及时了解他的指示好贯彻执行。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毛 泽东何等精明,岂能不明白是怎会回事?毛泽东何等强势,岂能不展开反击?

  在群众中,毛泽东仍然是"独一真神",具备其他领导人不具备的优势。在党内,高层领导人将毛泽东当作菩萨高高地供奉着,虚与委蛇。毛泽东是权力 欲极强又极其精明的人物,自然不满意这样的境遇,自然对刘少奇等一线高层领导人不满。如果毛泽东此时一言九鼎,他未必对现行政策不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他的权力失落感加剧了他对现行政策的不满。无论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推行自己的路线,还是为了争取说一不二的权力,他都需要打倒刘少奇等所谓"党内的走 资派"。

  有人说,毛泽东通过正常的组织程序已经很难将刘少奇等打倒,所以要借助群众运动。通过文革初期的历史事实,我觉得这种说法也不靠谱——在刘少奇 未被逮捕、审查之前,毛泽东略施动作,刘的党内排名就已靠后。毛泽东的威望、权术、性格决定了:他若通过正常组织程序打倒刘少奇等,完全不在话下。问题 是,毛泽东并不只是要打倒刘少奇等一小撮人,他要打倒的是自上而下的一大批人。更重要的问题是,毛泽东很在乎名誉——若他通过正常组织程序打倒一大批人, 他的威望在党内外可能受损(有人会认为他搞权力斗争,没有容人之量等)。若他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打倒一大批人,他则不必一人与党的干部为敌,他可以将此解 释为尊重群众路线,而"群众路线"在当时是一种"政治正确";参与政治运动的群众会理解他的思想,这一大批人会背上"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恶名, 旁观者也很难挑刺,甚至会真心拥护。这是毛泽东整人的一大特点,他要整一个人,必定要让围观者叫好,甚至让被整者觉得自己应该被整。君不见很多被整的人自 杀后,被说成"自绝于人民"吗?自杀者甚至会在遗书上写"毛主席万岁"、"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毛泽东面临两大问题: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问题——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判断标准,今日中国确实属于资本主义;上千年的专制历史循环 中存在的老问题——权力异化问题,即打天下时说为了老百姓,一旦坐天下就做官老爷的问题。以今日眼光视之,前者属于经济形态问题(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后 者属于政治形态问题(解决之道在民主制度)。这两个问题都被毛泽东敏锐地发现捕捉到了,应该说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对于公有制,毛泽东认为那能保证公平,他对公平的诉求比较强烈。经过土改,地主消失了;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家消失了,或许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在结果上的平等。但就整个社会而言,离公平还很远。首先,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民死死地固定在土地上,国家实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 策,其实质是通过剥削农民搞工业建设。其次,干部阶层成为掌握和支配大量资源的一个特权阶层,且在干部阶层内部,工资、待遇也具有不小的等级差别。总的来 说,毛泽东所追求的公平具有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这种公平只照顾到了最最底层的一部分人,比如禁止土地买卖,分配土地给贫下中农、雇农,让 他们不至于再受地主剥削。后来搞人民公社、大跃进,收回土地,出发点是公平及共产主义,但在结果上带来了更大的灾难,饿死了1000万-3000万的人 (数字至今有争议),经政策调整后,没有再出现大量饿死人的现象。即便我将此理解为战略无错、战术失误,也不能否定农村中的受益者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实。在 城市,资本家固然是消失了,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待遇比1949年前就高?国家这个最大的资本家是否将从前被个人资本家赚取的利润分配给了工人或者为全民谋 了福利?如果工人只是在社会宣传上获得了较高的名誉而没实际利益的提升,那就不能夸大这个群体的获益。2、且不说对别的阶层,就是对毛泽东最为看重的贫下 中农、雇农,他给的好处(横向比较)也仅仅是经济上的,没有给他们政治上的权利与自由,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个社会连自由都没 有,还谈何公平?这种公平是以牺牲全社会的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为代价的。3、这种对特定阶层(如贫下中农、革命干部)的经济照顾是以牺牲其他阶层(如地 主、富农、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代价的,并非双赢、多赢。4、照顾能力弱者没错,这在任何社会都需要,但因此而人为抑制能力强者、不尊重其主观能动性,搞 "大锅饭",是违反人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反对个性和自由思考,不尊重天才和文化精英,此点极不利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说,这 种所谓的公平是以牺牲效率和进步为代价的。

  毛泽东对他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比第二个的问题更加重视,他在寻求解决之道。在公开宣传的意识形态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最高价值,是比资本主 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已包含民主,或者民主在它面前根本不足挂齿;西式民主被斥之为较低层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毛泽东是否在内心深处不赞成民主(如 是,则他在1949年前《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上鼓吹民主、抨击独裁只是权宜之计),还是在内心深处赞成民主(只是出于私心不敢提民主,因为民主后他 就不能搞独裁了)?难以确切判断。

  不管毛泽东在内心深处对民主的态度若何,他都是不可能通过建立民主制度来解决他发现的第二个问题即权力异化问题的——虽然这是一个被历史经验证 明了的还不错的办法,人类至今还没找到比它更好的办法——因为这个办法显然不利于解决毛泽东发现的且最为看重的第一个问题,即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原 因在于民主制度下的国家大政方针不是他一个人或一小部分人(中央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说了算,而是由更多的人说了算,(老百姓用选票说话,国会有 很大的权力,媒体有自由监督权,法院有独立审判权。)而这些更多的人是很有可能要求复辟资本主义的。

  既然如此,毛泽东只希望或者说只能通过人治手法(如毛的"谁腐败,我毛泽东就割谁的头"的"割头"论)和群众运动方式去解决这两个问题。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毛泽东喜欢用两套话语——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大道理;二是宫廷权术话语。因为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就必须用大 道理来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坏处和这样做的好处。既然毛泽东不用民主(讲究明规则)用独裁(不讲究明规则,群众斗争也是在独裁指导下去进行 的)去解决问题,为了保持权力,他就必须运用宫廷权术来打击政治对手,拉拢中间派,培养嫡系人马。在此过程中,有些话不便明说,明说一是会会有损自己形 象,二是会留下把柄,他便经常叫对方读史书上的某个人物传记,让对方自己去猜,去悟。黄永胜之子黄春光在《黄永胜任总参谋长期间的一些事》一文中说到过这 方面的情况:

  "父亲(笔者注:指黄永胜)刚来北京那会儿(笔者注:1968,黄永胜开始做军委办事组组长),也经常到主席那儿去。因为我时不时看到父亲回 来,拿着小的便笺纸,上面记着主席和他的一些谈话内容。主席言传身教,对他进行一些教育,工作上给予一些指导启发。主席的特点是喜欢讲典故,让你回去翻 书,自己去琢磨明白其中的政治意图,看你的领悟高不高。这也是主席的高明所在,给自己留有余地。如果说错了,就当是讲个典故,开个玩笑。如果你没按照他的 政治意图办,被整了,那是你自己不聪明。典故都告诉你了,你怎么还没明白?应该说,主席本来对黄永胜是抱以厚望的,但黄在文化大革命的考试中没有及格,是 主席拉着他走。"【3】

  毛泽东对付资本主义复辟可能性和权力异化这两个问题的办法还有一个——斗争(借由群众运动)。毛泽东有句很有名的话叫:"八亿人,不斗行吗?" 这句话常被庸人解读为毛泽东好斗成性的铁证。毛泽东好斗成性,确实不假,但若将这句话作此肤浅的解读,反而暴露出解读者的肤浅。撇开具体语境和情势,单从 字面来理解,毛泽东所说"八亿人,不斗行吗?"确实非常深刻。古代专制社会倒是提倡和谐社会,结果怎么样?老百姓还不是经济受压迫,自由受奴役,人权被剥 夺?要想保持权力和享受权利,就得做操纵斗争的那一方——古代皇帝操纵大臣斗争,他的权力才不会被架空;现代民主国家,人民通过选票操纵两党(多党)斗 争,权利才得以保障。美国那样的民主国家,之所以自由、人权有保障,是因为斗争不止——让两党互相斗;让三权(立法、司法、行政)互相斗(制衡);让媒体 去斗(监督)政府。只是他们的斗争是有规则的、人道的、依法的。从人性论上说,人不是天使,若没有科学合理的斗争,权力异化是必然的,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 腐败。

  问题是毛泽东发动的群众斗争在宏观上是计划斗争——斗争须依据他的指示进行;在斗争对象上,他也划了圈。在微观上,斗争是少规则的,甚至是没有 规则的,是无法可依的,这就带来了人道主义灾难。毛泽东本想用斗争来抑制恶——资本主义复辟的恶和权力异化的恶,却带来了更大的恶。从这个角度说,毛泽东 发现了问题,却用错了手段,非但没解决原来的问题,反而带来更严重的问题,他的悲剧,是信仰的悲剧。以我的见解,复辟资本主义比不复辟好,改革开放就是证 明;民主比专制好,美国就是证明;在专制社会,毛泽东用那套群众斗争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危害比不用它的危害更大,所以,走老路肯定是一种倒退。

  现在,我们需要认清的是:公有制+专制≠社会主义;私有制+专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制+专制≠社会主义。别去管什么社会主义、什么资本主 义,缺少民主的主义都不是好主义。只有加上民主的主义,才可能是好主义,至于这个主义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哪怕它叫狗屎主义也无妨。

  没有民主,一切都是扯淡!

  2013年9-10月,完稿于10月13日。

  注释:

  【1】逄先知:《毛泽东发动"文革"没有私心》,载《北京日报》(2012年4月27日)

  【2】参考李子迟、王宏杰著:《涛起涛落:张国焘的悲剧人生》,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3】黄春光(黄永胜之子):《黄永胜任总参谋长期间的一些事》(黄春光口述,米鹤都整理),载《炎黄春秋》2013年第9期

  江超民,共识网 2013-10-16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