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星期日

明鏡歷史網: 朱镕基主政上海:那个改革的十字路口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Looking for something light while keeping you safe and comfortable during extended waterside activities?

Shop New Drainmaker Shoe for Men, Women and Kids at Columbia!
From our sponsors
朱镕基主政上海:那个改革的十字路口
Sep 14th 2013, 20:10, by 明鏡雜誌

  共识网编按:2013年9月2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第35期)推出了《重温艰难改革时刻:朱镕基在上海》专号,发表了该刊主笔专访著名改革研究学者常修泽教授的文章《那个改革的十字路口》。文中,常教授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对今天制定中长期全面改革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三联生活周刊:1987年12月到1991年4月,朱镕基主政上海的这段日子,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我们该如何评价那段时期的重要性?


  常修泽:这段时期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是经济改革,可以说是一段高潮期,很多重要领域的改革都处在酝酿中。我更愿意把这段时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1987年的"十三大"到1989年那场风波;第二部分是那场风波之后,可以一直延伸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尤其第一段时期,为后来邓小平"南巡"后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做了很多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在经济改革领域,我们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这三个层面去分析。


  首先看微观领域,也就是企业改革,主要指国有企业。经过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的经营机制改革,在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开始向产权改革的阶段跃升。1987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关于建立企业产权市场与经营权市场的构想》,发表在次年4月份的《经济参考报》上,明确提出企业也可以建立产权买卖,这就从一般的经营制度变革上升到产权制度变革,是个质的飞跃。1988年10月,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我又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产权市场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第一个对这篇文章做出反应的城市,当年12月的《学术月刊》全文刊载。后来,上海也是全国第一个成立产权交易所的地方。


  三联生活周刊:从经营机制改革到产权改革,对国有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何在?


  常修泽:在此之前,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停留在经营层面,无论放权让利还是承包经营,都是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措施,在政府权力主导之下进行,叫作"松绑",意味着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品。但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产权经营体。是在计划体制内修修补补,还是真正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明确企业是一个有自主产权关系的主体,也可以进行产权的买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改革思路。可以说,后来朱镕基主导的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解决的就是产权问题。这些思想在当时还处在酝酿、交锋中,但放到后来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历史中看,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与企业改革并行的主战场是价格改革,这两者是什么关系?


  常修泽:这就是我想讲的中观层面,即以价格改革为代表的市场改革。当时价格体制僵化,不能反映商品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1984年召开的"莫干山会议",突破点就是讲价格改革。当时的主张大概有三大派,一派主张慢慢调整,一派主张尽快放开,还有一派主张二元,也就是让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同时并存,搞价格双轨制。将这一理论构想推向实践,在1987年左右迎来了阵痛期,通货膨胀严重,所以,邓小平提出1988年"价格改革要闯关"。


  当时,因为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短缺状态,商品供给不足,形成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也为政府的权力寻租创造了便利条件。一些人,包括一部分高干子弟参与倒卖,左手低价拿到批条,右手就可以高价卖出,由此也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


  价格"双轨制",对企业改革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陷入两难境地,一部分放开管制的原材料要涨价,还有一部分没有放开的产品价格则不能涨价,由此导致企业生产困难,利润率下降,整个经济陷入萧条。这也是朱镕基主政上海时遇到的问题,他不得不在涨价与稳价之间左右为难,涨价就可能造成社会动荡,稳价又让企业无利可图。也是在这种形式逼迫下,朱镕基选择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打开国际市场,来杀出一条血路。


  三联生活周刊:当时有关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是否限制了朱镕基在上海的施政空间?当时,他在上海进行了哪些探索?


  常修泽:我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必然联系。争论主要存在于理论界和中央高层,当时朱镕基主政一方,所做的都是探索性的具体工作,反而会远离争论,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除了我前面讲的微观和中观层面,宏观层面的体制改革当时也处于激烈关键时期。上海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前列。宏观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财税、金融和计划三大方面。首先,在财税上,当时上海实行财政包干,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突破,也为后来建立分税制财政体系建立了铺垫,属于一个重要的探索和过渡阶段。其次,在金融上,1990年8月我曾经去上海考察,当时就有非正规的资本市场,还只是柜台交易。后来,在朱镕基的积极争取下,上海建立了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票市场由此起步。再者,在计划调控上,朱镕基是计划经济调控部门出来的,对此非常熟悉,他一方面对下积极主张分权,另一方面对上争取自主性,如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问题,还专门打报告给国务院请求扩产,在浦东开发问题上积极向中央争取特殊政策。这些都是朱镕基主政上海时所做的有益探索。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经济改革,那段时间也是中国的政治与社会改革比较活跃的时期,这个大环境对朱镕基主政上海有什么影响?


  常修泽:以1987年10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为标志,启动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大幕,核心就是党政关系问题,尤其是在党的领导体制上、在党政分开问题上,当时的改革气氛很浓。甚至可以说,迄今为止,"十三大"报告中有关政治改革的内容,仍然不过时,仍然是标杆。


  当时我还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些当年一起参加"莫干山会议"的朋友被抽调去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交流起来大家都很兴奋。我还记得当时的中宣部部长朱厚泽讲过一个"三宽论",即对待思想宣传阵线要宽厚、宽松、宽容。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宽松的政治气氛和浓厚的改革氛围,也为朱镕基在上海施展才干提供了一个好的大环境。


  三联生活周刊:1989年那场风波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遇到了什么问题?当时朱镕基在上海的应对之策有哪些?


  常修泽:"八九风波"之后,中国的经济改革陷入了一个徘徊期,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倒退。比如,1987年"十三大"就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1989年改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等于说修正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体制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和平演变的提法又多了起来,一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才又重新回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来。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重镇,稳定大局肯定是第一位的。另外,在当时那种国际社会封锁、国内社会彷徨的特殊时期,朱镕基积极推动浦东开发,实际上是选择一个小块区域作为突破口,与当年邓小平在深圳搞特区的做法有点类似,都是从小处入手,借此破局,用开放来倒逼改革。

  常修泽,共识网,原载《三联生活周刊》2013第35期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