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

明鏡歷史網: 林彪案的玄机和蹊跷(下)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Explore DIRECTV

Enjoy HD DVR service in every room. Get every game every Sunday. Watch hit movies and shows anywhere. Bundle and save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林彪案的玄机和蹊跷(下)
Nov 16th 2013, 19:09, by 明鏡雜誌

 
  ◇ 所谓的"三国四方会议"与政变无关
 
  关于林彪事件中著名的"三国四方"会议,官方在1971年的中央57号文件和相继公布的"材料之一、之二、之三"中,把它作为林彪反党集团进行反革命政变准备阶段的重要证据之一,有过浓墨重彩的渲染。但是,仔细研究,令人疑窦丛生。
 
  (1)我们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三国四方会议",是1971年3月31日晚开始的。林立果企图实施反革命政变的时间是1971年9月8日。也就是说,两者相隔,整整半年之久。
 
  必须指出这样一个起码的常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政变,最怕的就是"走漏风声"。因此,为了严守机密,只有在发动政变的前夕,才能向参加者公布。否则,必遭杀身之祸!
 
  作为久经沙场,且亲身参加过堪称"政变"经典之作的"南昌起义"的林彪,怎么会愚蠢到不顾兵家之大忌,叫他的儿子林立果,在距9。13政变半年之前,在远离政变中心--北京钓鱼台数千里的上海,把几个矛盾重重的人,搞在一起,大谈什么反革命政变,还拼凑什么政变的"指挥班子"?!难道他就不懂"夜长梦多","日久生变"的道理吗?!实在有悖常理!此其疑点之一。
 
  (2)"材料之二"认定:"三国四方"会议是"按照《'571工程'纪要》的计划,一九七一年三月底在上海召开的"。这个"认定"的证据是什么呢?
 
  与会的直接当事人:江腾蛟、王维国、陈励耘、周建平,没有一个人知道"571工程纪要"。至今,他们之中也没有一个人作出过"三国四方"会议是"按照《'571工程'纪要》的计划召开的"的证词。李伟信,作为"纪要"的"半个孤证",也没有作出过这样的供述。在程洪珍的日记本中,也没有这种记载。因此,"材料之二"的"认定",只是"推理"和"假设",没有事实根据!此其疑点之二。
 
  (3)"材料之二"指出,林立果按照林彪"先搞个计划"的"授意",在1971年3月22日至24日写出了"571工程纪要"的反革命政变纲领。也就是说,这个"纪要"的草案,是在"三国四方"会议前一个星期,才写好。至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林彪当时已经首肯了这个"纪要"的草案。试问,在没有林彪首肯的情况下,林立果怎么就能按照《'571工程'纪要》的草案,擅自在上海召开"三国四方"会议,组织实施,甚至作出了"组织上的准备和分工",确定了政变的"指挥班子"?!此其疑点之三。
 
  (4)关于开会的准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必须指出的是,专案和审查搞了十几年,所谓"三国四方"会议,究竟有哪些人参加?他们都是何时到场的?这些重要情节,至今没有说清楚。
 
  1971年的中央57号文件和相继公布的"材料之一、之二、之三"中,虽然多次提到会议的时间问题,但都是采用"1971年3月底",这样一种笼统的"口径",回避点明会议的准确起、止时间。直到198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给陈励耘、周建平的"免予起诉书"和军事法院给王维国、江腾蛟的"判决书"中,仍采用的是"一九七一年三月三十一日晚至四月一日晨",这样一些时间概念相当模糊、宽泛的措词,使人感到其中有那么多"猫腻"!在图们和肖思科的《超级审判-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中,对会议的准确结束时间,也没有点明。此其疑点之四。
 
  作为办案常识,搞清案件的确切时间,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最起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确定有哪些涉案嫌疑人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作案时间",就可以马上排除他的作案嫌疑。
 
  中央文件以及后来的"免诉书"、"判决书",在这个时间问题上,多次采用"1971年3月底"和3月31日"晚"、4月1日"晨"之类的含糊措辞,显然不是"一时疏忽",而是刻意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周建平算不算"与会者"。
 
  (5)"571工程纪要"明确写着:"指挥班子:江、王、陈"(江是原南空政委江腾蛟,王是原空四军政委王维国,陈是原空五军政委陈励耘)。但是,不在"指挥班子"中的原南空副司令员周建平,竟也被"中央文件",圈定为"指挥班子"成员。根据墨迹未干的"571工程纪要",周建平既不是"指挥班子"成员,也不在大、小舰队的"骨干"名单之列,甚至还被排除在"571工程纪要"规定的"保密范围"之外,林立果怎么会在未经林彪首肯的情况下,如此轻率地私自扩大"指挥班子"的范围?究竟哪些人是"指挥班子"成员?此其疑点之五。
 
  (6)法庭上,公诉人沈加良说:"这个会议的召开不是偶然的,是有政治目的的--这个会议是为落实《571工程纪要》实施要点中建立指挥班子江、王、陈这个计划召开的。是为林彪搞反革命武装政变作组织准备的。"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与会的江腾蛟、王维国、陈励耘、周建平,都不知道"571工程纪要"。那么,有什么证据说明,"会上明确了三点,每点的'头':上海-王,浙江-陈,南京-周,江腾蛟协调拉总",就与"571工程纪要"中的"指挥班子:江、王、陈",是一回事呢?此其疑点之六。
 
  会上"明确了三点,每点的'头':上海-王,浙江-陈,南京-周,江腾蛟协调拉总"的最早的出处,是1971年的中央57号文件和相继公布的"材料之二"P5中,原空军党办秘书程洪珍日记本中的一句话。应该指出的是,程洪珍当时根本不在现场。他既不是会议的参加者,也不是场外的工作人员。采信这样一个人的话,本身就不可取。但是,即使笔记本的作者程洪珍,30多年来,也从来没有作出过"三点的头",就是"571工程纪要"中的"指挥班子"的证言。相反,他的日记本却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没授予指挥权"!
 
  公诉人沈加良,把"没授予指挥权"的"三点的头",认定为"指挥班子",他不感到荒唐吗?!这难道是"证据确凿"吗?!
 
  由于江、王、陈、周,都不知道"571工程纪要"中有"指挥班子江、王、陈"的说法,当然不会作出"'三点的头'就是政变'指挥班子'"的供诉。
 
  这样,公诉人沈加良关于"会议是为落实《571工程纪要》实施要点中建立指挥班子江、王、陈这个计划召开的。是为林彪搞反革命武装政变作组织准备的。"指控,那种把"三点的头"说成和"指挥班子"是一回事的结论,就成了缺乏事实证据的"推断"。
 
  (7)最具重要有意义的是,要搞清楚:"三国四方"会议上,他们究竟谈了哪些有关"两谋"的实质性内容?这是疑点之七。
 
  "材料之二",P3中,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据陈励耘交待:会上讨论了政变问题"。这才是问题的要害。人们不禁要问,与会的人,活着的有四位。为什么只有陈励耘一个人,作出这样的"交代"呢?而且怎么看不到陈对这个敏感问题的详细供述呢?
 
  打倒"四人帮"后,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再也没有提到陈励耘交待的这一关键问题的细节。陈励耘出狱后,推翻了"会上讨论了政变问题"的"交待"。军检院在给陈的"免诉书"的犯罪事实部分,对于"会上讨论了政变问题"的重要情节,只字不提。仅作出"情节较轻","免予起诉"的决定。
 
  江腾蛟、王维国、周建平在以后的一切场合中,对于"会上讨论了政变问题"的情节,都予以了明白无误的否认。
 
  有充分证据证明,"据陈励耘交待:会上讨论了政变问题",不过是陈励耘在当年逼、供、信的环境下,所做的伪证。

  (8)至于"三国四方"会议名称的由来,是疑点之八。

  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三国四方"会议的名称,王维国、陈励耘、周建平"连听都没听到过"。程洪珍的日记本上,也没有出现过"三国四方会议"的说法。据场外的工作人员说,"那不过是林立果吹牛时的一句"戏言"。所以,后来为了避免"哗众取宠"之嫌,法院和检察院在正式法律文本中,再也不沿用文革时期杜撰出来的"三国四方"会议的说法了,而是改用"秘密会议"。

  以上所列八条,只是关于"三国四方会议"众多疑点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把这些疑点背后的真实情况,细细展开,就足以推翻官方关于"会议是为落实《571工程纪要》实施要点中建立指挥班子江、王、陈这个计划召开的。是为林彪搞反革命武装政变作组织准备的。"臆断。

  ◇ 陈励耘为什么要作伪证?!

  关于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的"材料之二"页3中说:"据陈励耘交待,这次会议,讨论了政变问题。"也就是说,"三国四方会议"讨论过政变问题的重要人证,是陈励耘。与会的人,除陈励耘之外,还有江腾蛟、王维国、周建平。为什么中央文件上只有陈励耘的交代,而没有其他三人的交代呢?
 
  原来,王维国在十几年的审查过程和法庭审判中,从没有承认"那是个会","只不过是几个人坐下来,扯扯","如果扯扯就算是会,文革中太多了"。"就是大家坐下来,解决一下团结问题"。
 
  江腾蛟在1980年11月25日下午3点的庭审中说:"开始,陈励耘吃完饭后,林立果讲了几句话,他说你们先谈谈情况吧,要他两个和我先谈情况,他说他有点事情出去一下,办完了再来。"江腾蛟好像十分吃力地回忆道。江腾蛟不知是有意把内容简单化,还是确实忘记了。(见肖思科的《超级审判-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页453)
 
  江腾蛟说到1971年到上海的问题时,据理力争说到上海确实是为了治病,不是去搞阴谋的。"三国四方会议"之前,林立果先找他谈,并说到上海找陈励耘、王维国谈谈,没想到搞阴谋等等。(见肖思科的《超级审判-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页383)
 
  周建平说,谈的都是解决团结问题的事。
 
  也就是说,除了陈励耘以外,江、王、周都没有说"这次会议,讨论了政变问题。"陈励耘的"交代",只是一个孤证。
 
  陈励耘在专案期间,确实讲了一些"查无实据"的话。在1980年11月25日的庭审中,法庭播放了陈励耘的一段录音:"林说,庐山会议都是几个老总,指黄、吴、李、邱搞坏的,丘八斗不过秀才,现在军队的日子难过啊。接着,他阴险地说,没有暴露的不能再暴露了。林说,现在的斗争是争夺接班人的斗争,就是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上海有王政委,杭州有陈政委,我们很放心。最后,他对江说,王政委他是上海的指挥官,陈政委是杭州的指挥官,周付司令是南京的指挥官,还有你们的老政委,他负总责。"
 
  对于陈励耘的这些交代,图们等专案人员,当时也"将信将疑"。其中有一部分,陈很快就"翻供"了。肖思科的《超级审判-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P224中,对此有一段描述:"陈励耘在'913'之后,不知是为了表示自己同林彪一伙划清界限而争取立功,还是有意把案情弄复杂,或是其它原因,他交代过一段情况:'自上海黑会后,我为给林彪政变做准备,积极建立机场武装营、扩建警卫部队,改装了伊尔-10飞机等。'三月间,他向工作人员写材料说明这段是自己编造的内容。那些事都是根据上级战备命令,在上海黑会之前都搞了,与上海黑会无关系。"
 
  根据上述事实,人们完全可以认为,陈励耘在三国四方会议的内容问题上,作了伪证!
 
  事实也正是如此。陈励耘出狱后,笔者曾有幸走访过他,问及了会议内容。他说:"那就是个解决几个人团结的谈话"。笔者问他,文件中有一句"据陈励耘交待,这次会议,讨论了政变问题。"那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说:"我在里面关了那么久,没完没了。不这么说,那还有个头?!"
 
  1988年11月15日,陈励耘出狱后,记者许寅,采访过陈励耘(见许寅:"未被起诉的人--访原空五军政委陈励耘",载本刊zk0212d--编者),谈及了"会议内容"。归纳起来三条。(1)陈励耘谈了在杭州为林彪盖了一套房子的事。(2)空五军反空降战备工作的成绩(3)由九届二中全会,谈到反对和防范江青、张春桥抢班夺权的事。陈说,不过是扯扯,"根本没有人说开会的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陈励耘真的讨论了"政变"问题,军检院给他的"免予起诉书"里,在犯罪事实方面,就不会对此,只字不提。军检院也不会对他作出"罪行较轻","免予起诉"的决定。
 
  事情已经很清楚,中央文件那句"据陈励耘交待,这次会议,讨论了政变问题。"的话,是陈励耘在不能"客观地充分地"陈述案情的环境下,逼、供、信的产物。因此,得不到与会其他当事人的证词的支持。出狱之后,陈本人对此也翻了供。
 
  被逼无奈,不得不作伪证,就是陈励耘当时的实际情况。在此,我们想告诉所有在专案学习班被逼作过伪证的人们:在涉案人员不能"客观地充分地"陈述案情的环境下,进行搜集证据的活动,都是非法的活动!这样搜集的所有证据,都是无效的证据!人们完全有理由推翻过去的"供诉",还事实的真实面目!
 
  纵观林案,在好几个关键问题上,都是采用了"孤证"和"口供",作为证据。比如"571工程纪要",只有李伟信"半个孤证";林彪叛国投敌,靠的就是李文普的一句"孤证"。"三国四方会议""讨论了政变问题",也是靠了陈励耘一个人的"口供",一个"孤证"。这样办案,是违反"轻口供,重证据"的取证原则的。结果,人家一翻供,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 林彪事件中,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小人物"
 
  众所周知,在林彪事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毛泽东本人。林彪事件,不仅宣告了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的彻底破产,而且彻底摧毁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的崇高地位。为了挽回"大厦将倾"的厄运,"四人帮",在当时的"中央文件"中,凭空捏造了"毛泽东在滴水洞给江青的信",又在文件中,拼命鼓吹毛泽东在9。13前,如何"神机妙算"地躲开了林立果的"追杀",顺利"瓦解"了林彪的"武装政变"。
 
  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军事上的"神机妙算",都来自于"知己知彼",来自于准确的情报。舍此,毛泽东要成功地躲开"追杀",是不可能的。
 
  于是,人们要问,毛泽东的"准确情报",来自何方?!毛在林彪、林立果身边,有没有"卧底"?从"文件"中,关于当时毛泽东与林立果之间"环环相扣"的,几乎是"捉迷藏"似的"惊心动魄"的斗争情节看,没有"卧底",是很难想象的!事实上,在"个人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年代,毛泽东要在林彪、林立果身边,"物色"几个"卧底",是轻而易举的!
 
  那么,谁是毛泽东的"卧底"呢?我们的视线,很自然地就落在了那几个在林彪事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小人物"身上。他们就是:(1)上了直升飞机,却在关键时刻,"死里逃生"的李伟信,(2)赶到了山海关飞机场,却"鬼使神差"地没有和刘沛丰一起上256飞机的程洪珍,(3)从林彪逃往机场的座驾上,"突然"跳下车,并自伤一枪,从而"捡回一命"的李文普。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他们都是林彪和林立果身边"重要"的"小人物"。请注意:"卧底"的最佳人选,就是这种"小人物"。因为只有"重要",搜集的情报,才有价值。只有"小人物",才具备"卧底"人物的隐蔽性。
 
  李伟信,从职务上说,不过只是空四军的一位由普通干事,刚刚提拔上来不久的文化处副处长。开始时,主要负责为林立果收集"毛泽东像章"。但是后来,他负责着照顾林立果的日常生活。与林立果几乎是"形影不离"。程洪珍是空军党办,也是由秘书,刚刚提上来的副主任,职务也不高。但却负责着林立果的文件收发工作,相当于林立果的"机要秘书"。李文普是林彪的贴身保卫参谋,一年365天,不离林彪左右。这三个人,实在都是是"卧底"的"最佳人选"!
 
  其次,这三个人,确实在林彪疑案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李伟信是那个至今找不到一个目击证人的"571工程纪要"的"半个人证"。据他说,"林立果搞了571工程纪要"的草案。于是,法庭就认定确有其事!关于李伟信,还有一件特别"蹊跷"的事。就是在林立果烧毁了"空军学院的秘密据点"内的全部文件后,李伟信和他的弟弟,竟然"鬼使神差"地来到"秘密据点",并在里面逗留了一个来小时。必须指出的是,李伟信是在林立果烧毁文件后,唯一去过那个"秘密据点"的人,他意欲何为?!联想起事发几天后,那位普通工作人员王某某,在该据点中,轻而易举地从桌子上,拿到那本历经"火光之灾",仍保存完好的记录有"571工程纪要"的笔记本的事,不由使人"匪夷所思"。人们把它和李伟信的"偶然光顾""秘密据点"的事情,联系起来考虑,是不足为奇的!程洪珍有一本笔记本,据"文件"披露,也是在"秘密据点"里缴获的。该笔记本,记录了闻名遐迩的"三国四方"会议的内容。也成了"重要旁证"。程洪珍没有参加"三国四方"会议。法庭置四位"直接当事人"的证言于不顾,却采信他的笔记内容。可见,他在法官心中的地位。李文普是"林彪出逃目的地是苏联"的唯一"孤证"。正是他,提供了"林彪问:到伊尔库斯科,需多少时间"的重要情节。法庭"违反常理"地采信了他提供的"孤证"。
 
  从上述事实中,我们看到,林彪疑案的关键情节:"571工程纪要","三国四方"会议和"林彪出逃目的地是苏联",竟然都是由这三位"小人物"提供的"孤证",来支撑的。法庭为什么对这三位"小人物"的话,如此"坚信不疑"呢?为什么对那么多与他们的"孤证"意见相悖的"反证",置若罔闻呢?!人们不能不对这三位"小人物",在林彪事件中的"地位",在官方思维判断中的"位置",提出质疑!
 
  最后,我们还要指出的是,这三位"小人物",都是在最危险的时刻,"传奇般地"摆脱了险境,"安然无恙地"逃生了!你看,李文普跳下林彪座驾时的惊险情节,再看李伟信和周宇驰、于新野,举枪自杀时的"千钧一发",再看程洪珍巧妙地摆脱了"刘沛丰已上飞机,自己怎么办?"的困境,这简直就像007中的詹姆斯邦德,戏剧般的"消灭了敌人,保存了自已"。常识告诉我们,在最关键的时刻,巧妙地脱离险境,是每一位"卧底"者,必备的"最高职业境界"!实在令人叹服!

  有了这三位"小人物"的情报,毛泽东能不"料事如神"吗?!
 
  事实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这三位"小人物",不简单!
 
  ◇ 从陈伯达的申诉档案,解读"文革"中的林彪
 
  毋庸讳言,林彪是老干部中的重要一位,和全国的老干部,无论是在感情上,思想上,还是在共同的战斗历程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文革之初,在全国绝大多数老干部,对"文革",都"很不理解,很不得力","顶牛"顶的很厉害,实际上是,"打心眼里反对"的情况下,林彪却代表军队,大力支持"文革",支持"造反派"。因此,也就得罪了不少人。林彪当时的所作所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在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带头向"四人帮"发难,"大有炸平庐山之势"。如果说"二月逆流",还只是几个老帅和副总理,向江青、张春桥一伙,打响的第一枪,那么,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就是林彪亲自率领几乎全部与会的老帅、老干部、老将军,向"四人帮"发起的一场气壮山河的围剿战。之后,林彪顶住毛泽东的"大力弹压","死不投降",又在神州大地,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武装兵谏"的历史剧。
 
  事情怎么会这样发展?其内在逻辑,又是如何演义的?当时,有人说,林彪是"手上挥语录,背后下毒手"。当然,用那种落井下石的阴暗心理,是无法实事求是地解读林彪的真实心路历程的。不过有一点,该话说得倒也不错,林彪挥动"语录"时,就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见证人,陈伯达的题为《我向党和特别法庭的交代》的申诉档案,使我们茅斯顿开,如梦初醒。
 
  陈伯达写道:"一九六五年国庆节前夕,林彪问我:是不是看到一股政治急风暴雨的到临?主席要从北京市委突破。这场斗争可能要二、三年。主席立下了决战状。我问:可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决议?林彪说:这是皇旨密令。"

  陈伯达还说:"一九六六年四月初,在林彪家,总理也在。林彪问总理:'这场政治风暴要烧到哪一级?'总理说:'局势还不明朗。彭、罗、陆、杨的问题,还是人民内部问题,批判从严,处理从宽。'林彪讲了他对主席的理解,说:'一场斗争是对准刘、邓,还要烧一下总理。'"
 
  这就是说,1965年,毛泽东已经以"皇旨密令"的方式,向林彪下达了对刘少奇、彭真等人的"绝杀密诏"。
 
  可以想见,在当时毛泽东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在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的条件下,任何人,不管你是彭真、刘少奇、邓小平,还是叶剑英、贺龙、陈毅,聂荣臻,许世友,谁拿到毛泽东这样的"密诏",都会坚决地"打倒"毛泽东要你打倒的"任何敌人",都会"很好地"理解毛泽东的"伟大战略部署",都会拼命地鼓吹"文革",都会坚决地支持"造反派"。因此,以这条线索,去解读文革初期的林彪,就很好理解了。
 
  手持"密诏"的林彪,肯定得到了毛的庇护,军队是不能"乱"的。因此,军队干部在文革初期,显得特别"风光"。出于"自保",军队也难免要抛出一些"虾兵蟹将"。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但是,后来的情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林彪亲自签发了军委8条,主张军队在文革中"不介入",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毛泽东却针锋相对地指出"不介入,是假的","解放军要坚定地支持'左派'群众。"于是,军队开始动乱了。
 
  陈伯达还说:"在党的九届一中全会后,一九六九年四月三十日,主席请了总理、林彪、康生、谢富治和我,讨论文化大革命还要进行多久。总理讲了经济停滞、社会无政府主义、大批干部被打倒等问题。主席听著,有时用铅笔记著。林彪讲:同意总理意见。要发展经济,发展国防,整肃社会派别、山头。我也讲了:毛主席革命路线已经取得彻底胜利,要发展经济,团结大多数。主席怕(文革)结束,他讲:'斗批改还刚起步,斗争还有反覆,彻底胜利!还要不要革命?看来,今天我又是少数。'康生、谢富治当即表态,站在主席一边。当时气氛很沉闷。总理说:'我对主席的教导、对主席思想的学习、领会还是很差,要很认真总结、检讨,否则,在工作上会犯大错误,还迷惑着。'主席讲:'总理,检讨不要勉强。党内有不同观点、有不同立场,我不惊奇。'他说著就朝屋外走,散步去了。原订和主席的晚餐也取消了。"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林彪作为一位老干部的"保守"的思维方式。尽管文革初期,林彪曾在毛泽东那里,亲受"密诏",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他与毛泽东的决裂。
 
  至于后来,毛泽东如何在九届二中全会前,设下"陷阱",对林彪"欲擒故纵";如何逼林彪作检讨;如何"穷追不舍",即使林彪欲"负荆请罪",也"拒之门外",不予理会的情节,很多人,都详细论述过了。在此,恕不累述。
 
  有了陈伯达上述的重要铺垫,林彪在文革中,原来看似不连续的心路历程,就是一个很合乎逻辑的连续的过程了。
 
  ◇ 解决林彪事件的政治时机
 
  重大政治问题的解决,有个时机问题。这是人们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出的政治经验。在研究林彪疑案的过程中,我们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少直接当事人,至今还心有余悸。他们说:"冤情很大,时机未到"。
 
  现今中国,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重大政治历史问题:其中,包括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对"文革"的历史结案问题;对林彪、高岗疑案的清理问题。等等,等等。
 
  时至今日,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和林彪、高岗疑案的清理问题,与后面几个问题相比,情况是不一样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对后者,官方是绝对"封杀"的,而对前两个问题,半官方的电视媒体,甚至"解放日报",都可以讨论,可以质疑。因为,它们已从政治范畴,走向历史范畴。但不可避免的是,随着讨论的深入,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被披露,许多重要的疑点,被澄清,许多历史的真相,得以重见天日。世人对毛泽东的本来面目,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对林彪事件的真相,有了"茅塞顿开"的了解。芸芸众生就会从"个人崇拜"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就会从"中央文件"的迷雾中,解放出来。这样,为日后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水到则渠成矣。
 
  事实上,这些问题既是当权者的"政治包袱",又是他们的"政治财富"。如果他们具备政治大智慧,历史新思维,治国大手笔,安邦大魄力,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迎来清平政治,朗朗乾坤的大好局面。否则,这些"历史包袱"和新的"政治欠帐",就会越背越多,越背越重,直到不堪重负的一天,大厦轰然倒塌。那时,这些历史政治问题,都会伴随着新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主共和"革命,在"凤凰涅磐"中,重生。
 
  这是对当权者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被推上权力舞台的他们,无法推卸的历史责任!

  ◇ 林彪事件与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的关系

  在此,我们仅就林彪事件与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提一些看法。

  一个人活在世上,几十年,总是有对,也有错!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也有对,也有错。我们要崇拜,只能崇拜他的对的地方,伟大的地方,总不能让人民去崇拜他的错误和罪行吧!否则,就不是"崇拜",而是"迷信"了。就象法西斯党徒,对希特勒的迷信一样!不仅行动上要"保持一致",而且思想上也"保持一致"!

  由于毛泽东担任过中共党的主席,领导中国走过一段很长的历史过程,与一般人不同,他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不可避免地也有过错,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令人发指的罪行!

  正如陆定一同志所评价的:"毛开国有功,建国有过,文革有罪!"
 
  这就像我们读书考试一样。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考了50分。那就是数学优秀,语文不及格!不能搞什么"平均75分,全及格"。毛泽东的历史功过,也不能搞什么"三七开"。功劳就是功劳,过错就是过错,罪行就是罪行!分得清清楚楚,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
 
  我们这些有过文革阅历的人们,对毛泽东"亲自发动,亲自领导、亲自指挥"的"文革",给全国人民、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国家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是感同身受的!是深恶痛绝的!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如果说文革中,人们对毛的历史功绩已经"大树特树"够了,那么,毛在建国后以及文革中的罪行,还远远没有彻底清算!如果说毛泽东的历史罪行是"罄竹难书",也绝不为过!!!
 
  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领导人,在"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仅仅是开了一个头。
 
  1986年7月,在北戴河会议上,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作了如下阐述:"作为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对毛泽东作一生政治评价,我们是唯心的,是搞了中庸,是照顾到当时的政治环境,顾及到部分同志的思想认识和情绪。我们是错的,这错误要由我们的一代来负责,主要由我来承担。但要说明,我们是清醒的。毛泽东作为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个人身上,政治生活不正常,党内机制不能正常展开,我们都有责任。毛泽东从部署、策划,到展开文化大革命,到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大多数人是不知的,连周总理都难知道。这当然毛要负很大责任。中央对文化大革命予以全盘否定,并定为浩劫,是符合事实的、是严肃的、是尊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实际也包含了对毛的评价。党内对文化大革命结论的争议基本没有;但对毛的评价还是有争议,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再过十五年,要不二十年,对毛再作评价是必要的,时间成熟了。"
 
  解读邓小平的这段话,有三条:第一,对毛的历史评价,没有完!但受当时历史环境的局限,受党内一些同志思想认识的局限,只好"暂不追究"。第二,对当时不能给毛泽东作出彻底的历史评价的错误,邓小平勇敢地承担了历史责任!(令人钦佩!)并把邓小平、陈云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保留意见,记录在案。为今后重提对毛的历史评价问题,留下伏笔。第三,确定15~20年后,对毛泽东的历史评价,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时机成熟了!
 
  邓小平对毛的历史评价问题,采取表明态度,勇担责任,留下伏笔,确定时限的做法,体现了马列主义革命大家的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是大智慧,大手笔,一派政治大家的风范!
 
  现在,19年过去了。邓小平对毛的历史评价所规定的最后期限,就要到了。作为邓小平"钦定"的"隔代接班人"的胡锦涛,能不能"执行","接班"?人们正拭目以待!
 
  毛泽东欠下的历史罪、帐,一定要进一步地清算。时间拖得越久,清算就越彻底!
 
  林彪事件的真相,必将伴随着历史对毛泽东罪行的彻底清算,大白于天下;必将伴随着中国"民主、共和"的革命浪潮,涅磐重生!

  当然,不管怎么清算,也只是清算毛的罪行,而不是清算他的功劳,他的智慧!对他的功劳,对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文学天才,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如果清算他的功劳,清算他思想的真理部分,哪怕是过头一步,也会变成"谬误"。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个很严肃、很科学、很复杂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轻率!也需要大智慧,大手笔!
 
  毛泽东生前也说:"任后人去评说吧"!倒还有点"大家风范",也许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吧!

  史学,作者博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