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明鏡歷史網: 紅場閱兵和俄國革命遺產

明鏡歷史網
一切歷史重新說 www.mingjinglishi.com 主編:高伐林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紅場閱兵和俄國革命遺產
Nov 12th 2013, 13:33, by 明鏡雜誌


http://wscdn.bbc.co.uk/worldservice/assets/images/2013/11/08/131108194216_red_square_parade_512x288_ap.jpg
俄羅斯二戰老兵參加了11月7日的紅場閱兵,紀念二戰期間紅場舉行的歷史性閱兵72週年。

2013年11月7日十月革命日這天,6000名俄羅斯軍人身穿二戰軍裝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儀式,紀念二戰期間紅場舉行的歷史性閱兵72週年。十月革命96年後,其遺留的精神遺產仍然影響著俄國和世界。

1941年在11月7日,紅軍戰士在莫斯科紅場參加過閱兵式直接上前線迎擊納粹德軍的進攻。在蘇聯時期最重要的紅場閱兵就是1941年十月革命日的大閱兵和1945年勝利大閱兵。蘇聯在十月革命日這天在紅場都舉行過多次閱兵和遊行,宣傳蘇聯的建設成就和炫耀武裝力量。

蘇聯解體後,十月革命日在俄羅斯已經不再是公共假日,但在白俄羅斯仍然是公共假日。對老一輩俄羅斯人來說,11月7日這一天仍然是重要的節日。

革命的糾結

現在在正式場合俄羅斯政客都不願意把1917年11月7日發生的歷史事件稱為革命,而說是政變。俄羅斯新的歷史教科書也不再區分在過去被認為性質完全不同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這兩次革命被專家學者統稱為1917年俄羅斯革命。

儘管如此,仍然很難否認十月革命的巨大影響。即使在俄國革命發生96週年後,還有右翼評論說,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震撼的事件。來自不同政治背景的評論都認為1917年的革命引發的思潮和歷史事件改變了後來的歷史。即使在今天,世界許多地方人們的生活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這段歷史的影響。

在俄羅斯也有人開始反思,認為不必對這段歷史遮遮掩掩。俄羅斯政治評論員卡加爾利茨基說,即使從技術上說它就算是政變,但也不能否認它是宏大的俄羅斯革命進程的一部分,這是個可以同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相提並論的革命。

卡加爾利茨基認為,這就像沒有法國革命,我們無法想象隨後十九世紀的歷史一樣。德國歷史、英格蘭的歷史和美國歷史上的革命事件也是如此,十月革命的歷史也是這樣,完全沒有必要回避。沒有十月革命,無法想象現代俄羅斯民族和國家是什麼樣。

評論說,新領導人習近平顯示出自信和歷史使命感

俄羅斯左翼人士認為,十月革命給俄羅斯帶來的遺產是統一的俄羅斯文學和語言、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以及普選和平等的選舉權。俄羅斯政治分析學者謝爾蓋·車爾亞霍夫斯基說,調查顯示正面評價十月革命的人佔受訪者58%,負面評價佔25%。

在俄羅斯,前蘇聯共和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共產主義者在11月7日這天都舉行集會和遊行紀念十月革命。他們高唱蘇聯時期的歌曲,呼喊口號紀念1917年推翻沙皇俄國的革命。

烏克蘭共產黨領導人在集會上提出要求恢復俄羅斯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反對增進同歐盟的關係,贊成加入克裏姆林宮主導的關稅聯盟,該聯盟包括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這兩個前蘇聯共和國。

儘管有對十月革命遺產的正面評價,但還有分析認為俄國革命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遺產仍然對今天的國際政治有巨大影響,比如建立強大國家,國家取代上帝佔據至高無上地位的理念,以及由政治精英引導草根「群眾」,利用國家權力整合社會,壓制政治反對派等等。

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是上述思想的始作俑者,他認為要建立強有力的先鋒隊,依賴精英使用包括強力手段在內的各種手段把這個國家置於同一的政治理想之下。在俄國革命之前的歷史階段,往往是君主被認為對臣民擁有絕對權力。但在俄國革命後,國家的至高無上的權威,由君主轉移到了意識形態上。

在美國某些右翼人士眼中,那些用國家權力在道德範疇實行干涉的美國政客就是要取代上帝的新列寧主義者。他們強制推行醫療保健改革,使宗教地位受到沖擊:美國雇主被迫提供涵蓋流產、節育等內容的醫療保險,天主教和私營企業成為受譴責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雖然已經放棄了階級鬥爭意識形態,但仍然依靠寫進憲法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壟斷國家權力。在習近平擔任最高領導人一年來,中共不斷強調要吸取蘇共垮臺的歷史教訓,越來越多地努力試圖加強控制社會輿論和重新鞏固國家意識形態。

與此同時,中共也顯示出類似列寧主義的精英主義自信,在經濟發展和推進改革中強調「頂層設計」,實現國家富強的「中國夢」。英國皇家問題研究所的中國分析員凱利·布朗認為,中國的新領導層比預期的更加自信,而且顯示出強大的歷史使命感。習近平的言行越來越像個相信自己肩負歷史使命的政治家,即自己要領導國家走向富強。

蒙克,BBC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